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假如讓你攀巖,你會選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宗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寺廟中的方丈,由於自己年事已高,因此他尋思著找一位接班人。高僧有兩名得意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他打算在這兩名弟子中選一位出來接替自己。

  一天,高僧把兩個弟子叫到自己面前,對他們說:“寺院的後面就是懸崖,你們倆誰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從下面爬上來,誰就能當下一任住持。

  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懸崖:極其陡峭的崖壁上,沒有半點植被,只有嶙峋怪石;懸崖下面,同樣亂石叢生。倘若不慎從崖上摔下來,那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為了接替住持的位置,他們倆決定放手一搏。

  身體強健的慧明,卯足了勁開始攀爬。但他不一會兒就因為手上一滑,而從上面摔了下來。慧明並不甘心,他站起來重新開始攀登。盡管這一次他更加小心,但他還是從山崖上滾落下來,回到了原地。稍作歇息後,慧明繼續攀爬,雖然一次次摔得鼻青臉腫,他也不放棄。在山下觀望的眾僧都認為,即使慧明沒有爬上山崖,但他這麼努力,堅持不懈,方丈也一定會放寬條件,讓他的努力不致白費。

  屢爬屢摔的慧明,最後一次拼盡了全力。當爬到半山腰時,他因為氣力盡失,又無處歇息,而重重地摔了下來。這一次,他摔在了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把慧明背回去醫治。

  輪到塵元了。

  一開始,塵元同慧明一樣,爬到半山腰就摔下來。連摔了幾次後,塵元便開始吸取教訓。當再一次爬到一塊山石上時,他向下看了一眼。之後,塵元從懸崖上慢慢地退了下來。眾人面面相觑:難道塵元就放棄了?

  誰知塵元扭頭向山下走去,不一會兒,塵元就出現在了懸崖頂上。

  高僧微笑著宣布塵元為下一任住持。

  眾僧對塵元如何登上懸崖感到困惑,更對高僧的決定感到不解。

  塵元說:“我看了慧明的登山過程,又自己實踐了幾遍,發現這懸崖並不是單靠人力就能登上去的。但我發現,爬到一定高度後,就能看見山下有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 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

  高僧滿意地點點頭,說:“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接著,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攀爬懸崖,意在考驗你們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間癡情執著之人,並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卻往往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不但摔得鼻青臉腫,而且最終一無所獲。在己之所欲面前,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

  低頭看,並不意味著信念不堅定,更不意味著放棄,而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回旋的余地。

 

上一篇:廣化法師:素食與肉食之優劣
下一篇:倓虛大師:佛法滅盡時 我們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