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阿彌陀經》
佛陀對捨利弗說,因為我看到有如此眾多的利益,所以才這樣說的。如果有眾生聽聞到我說的這些,應該發願求生極樂國土。這是佛陀明言勸眾生發願。
信佛希望眾生都離苦得樂,信佛陀為我們選擇的淨土法門最契合末法眾生的根基,信在佛的層面對我們的勸告和引導是我們最大的利益和方向。
經文中佛陀數次勸眾生要發願往生極樂,可是極樂的諸般美好是否我們有份可得?所以當聽到佛陀贊歎極樂的莊嚴淨潔,雖然聽聞信受,卻不敢輕言奢望,雖然極樂諸般美好,卻覺得和自己無關,如同捨利弗一般無以答對,僅是癡癡的聽著,而沒有想到要發願去極樂。這種骨子深處的自卑使得佛陀數次勸發往生願,我們才在其中略微的回過神來。此處的發願線索依然是靠利鉤牽引,如上那麼多的利益好處,想得就要發願去。
我們聽過願力大於業力,業力大於神通力。往生極樂的三資糧是信願行,但是此句經文單單強調了願,對信的要求非常低,你聽到了極樂的諸般美好,能不能信?佛陀勸大家發願去,能不能信佛?在行做上的要求更少,幾乎就是忽略不計,雖然前文強調了行做,可是此句單獨成體,並未再提一字。
這段經文直接表述出願力的重要性,願在信願行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信是基礎,願是方向,行做是方法。相當於佛陀在此強調了方向性要大於個人的根基和方法的優劣,這就展現出淨土法門是鈍利兼收,三根普被的。不管我們的根性如何,也不管用了多巧妙多笨拙的方法,只要願的方向是正確的,就都能到達。
這就非常不可思議了,發願了就能去嗎?這是深藏在內心中的疑惑,雖然表面上相信,可是當真的挖掘到這個點上,就又遲疑了。是啊,如此莊嚴淨土,怎麼可能靠我一人之願即可得生呢?若無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單憑個人的願力,是無法逾越淨土和穢土間的鴻溝的。但是佛陀的接引願是普遍攝受的,是面對一切眾生的,並非因為我學佛就厚此薄彼,於是這娑婆和極樂間的鴻溝就又要依靠自我願力才能跨越的,佛陀承諾的那份,佛陀自然會做,而我們是否能和佛陀的接引願彌合,就成了往生與否最關鍵的細節。
思維到此,回頭尋找自己,是否我真的厭倦了娑婆,是否真的願生極樂呢?雖然理智的時候都會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眾多的業障煩惱痛苦煎熬匯集糾纏後,是否還會守願如一?如有的人學學就不學了,可能學佛的心行堅持不到臨終的時候。
思維到此,覺知隨後的路是如此渺茫和無常,如何才能讓自己在臨終的時候得生極樂?那必然是在臨終的時候也還能在佛教的懷抱中,如何才能保障一生到死都堅持佛法的學習和信仰?如何保證在隨後的學習中不丟不偏不轉移?
思維到此,答案呼之欲出,如果業不能消,學佛的路就會坎坎坷坷,若信力略差,在種種糾纏下,會被業力迷惑,從而喪失對佛教的信心;如果福不能培,進步的路必然走走停停,在進進退退中更會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學佛人對佛教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我不相信他會堅持學佛直到臨終一刻。
思維到此,若死等臨終一刻的接引,如何戰勝臨終前的無常顛倒?如何在四大分離風刀解體的劇痛中保持願生極樂的心?如何讓牆倒眾人推的時候還能信行佛法?可能最好的方案就是在清醒的時候就得到保障,而非是在混沌中求一線福至心靈的希望。
思維到此,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把一切的事物當成對自己的考試,考試的唯一標准答案就是:往生極樂的心願是否在此之下退轉遺忘?抓緊消業少面臨干擾,落實培福能增信得進,平時多反思提醒自己是否忘記往生,是否把此願移至次要?第三部功課的十念必和佛陀建立鏈接,這就太重要,太關鍵了,能扎實獲得,得往生保障,余下的路就好走好行了。
思維到此,再來看佛陀的勸請發願,雖然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可是暗地裡波濤洶湧。
願,我願往生極樂世界,我願隨順佛陀的教誨求生極樂,我願消除一切往生阻礙增進信願。
修,在過去很多時候的考試,不令自己滿意,還會常常隨境界轉,被習氣轉,被欲望轉,被執著轉。希望自己以後能及時發現就及時修正,不令遷延。
行,走消業培福求生路,行深願真信念佛心。
戒,把往生願放在第一位,一切事物以不觸犯此願為准則。
定,抱定淨土一宗,認定極樂一處,堅持佛教一派。
慧,能令自己得生極樂是慧,能令自己消除障礙是慧,能幫助自己得到佛教的究竟利益是慧。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