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工作上雜亂的瑣事,身體上偶爾的小疾,感情上的磕磕碰碰……面臨麻煩,我們總是表現得驚慌失措,想急於將它甩掉。但是,麻煩往往如影相隨,讓人無法徹底甩掉。生活中的麻煩一個接著一個,你剛按下葫蘆,卻又浮起了瓢。其實煩惱與快樂是孿生姐妹,只不過快樂到來時,你不會憎惡它而已。因此,我們需要像佛陀說的一樣,把煩惱看作菩提,以豁達、從容的心態而處之。
我們凡夫總把心中的煩惱當成仇人一樣對其恨之入骨。其實,煩惱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佛教中認為,煩惱猶如干柴,智慧猶如火光,若沒有干柴就沒有火光。所以,如果沒有煩惱妄念,就無法生起智慧;沒有智慧就會長期在煩惱痛苦中生活。因此我們不但不能記恨煩惱,而且還要心存感激。這是為什麼呢?人生在世,都想過幸福快樂的生活,脫離生死煩惱的苦海。但要想離苦得樂就需要有大智慧。然而,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個大智慧人人具足,個個不缺;而不幸的是雖然人人皆有大智慧,但不是人人都會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心迷。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如果我們的心迷失了,就不能覺察到自性本有的大智慧。
人最大的邪見就是以為一切美好珍貴的東西,都得經過艱苦努力向外追求才會得到。事實上,世間最珍貴的東西都是不求自得的。空氣、陽光、水,哪一樣不比金銀財寶、總統位置重要?沒有後者,人還能生存,但沒有了空氣、陽光和水,人根本就不能生存。再就人本身來說,最珍貴的東西上天早就免費送給你了。我們的眼、耳、鼻、舌、手、腳都是最珍貴的。
比如:一個年輕人總是認為自己太窮,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生活不幸福,終日愁眉不展,煩惱不堪。這一天,走過來一位年老的智者,他問:“年輕人,你為什麼愁眉苦臉的?”“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而他們,”年輕人指著那些富人說,“竟然那樣富有。”“窮?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為什麼這麼說?”年輕人問。老人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反問道:“假如今天我送給你一千元錢,條件是斬斷你的一根手指頭,你願不願意?”“當然不願意!”年輕人回答。智者又問:“假如給你一萬元,你願不願意讓我斬斷你的一只手?”“不願意!”年輕人說。“給你一百萬,但是你要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翁,你願不願意?”老人又問。“不願意!”年輕人回答。“我給你一千萬,但是你必須馬上死掉,你會不會答應?”智者笑著問。“不可能!”年輕人回答得十分干脆。老人意味深長地說:“這就對了,其實你身上的錢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了呀!”說完老者笑吟吟地走了,年輕人陷入了沉思。由此看來,如果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去攀比,那麼你的心靈一定會擠滿負累,從而無法欣賞到自己真正擁有的財富。你是否知道,比我們的眼耳鼻手腳更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嗎?那就是讓你能看、能聽、能動、能思維的靈妙無比的真心。可惜人們注重的往往都是外在事物,從來不去關照自己最珍貴的無價之寶——心。
有人說:“我對財富、權勢看得很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心感到安逸、快樂。”於是就想出各種花樣,使出各種招數,而這些花樣和招數無非是追求五欲的快樂。老子告訴我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五欲快樂過後則是大苦現前。也有人明白有欲皆苦,於是就離群索居,參禅打坐,修所謂出世間法。豈不知這種做法就好比是用石頭壓草,暫時壓制住煩惱而已,終歸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那麼所謂的根本又在哪裡呢,它就來自我的心,如果一個人的心裡裝滿了煩惱,即便把你放到如來佛祖的蓮花寶座上,你照樣是煩惱叢叢。實際上,生命的本質就是樂,根本就無須追求。人人都活在無量光明的極樂世界中,為何我們卻覺察不到?就是因為有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有了愛憎之念,認為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接著就想得到自己所喜歡的,捨去自己所厭煩的。然而往往卻是取不到、捨不掉,自己所喜歡的總是離你遠去,而所討厭的又偏偏與你綁在一起,於是就產生種種煩惱和痛苦。所以說煩惱、痛苦都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
人最大的苦惱就是不願接受現實,不能認識實相。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孤立的東西可以取捨。世界本是一個整體,有取有捨都是妄想,妄想產生執著,執著產生痛苦。就如同眼耳鼻舌手腳及五髒六腑組成了你這個人體,你能對哪個器官進行取捨呢?明明不可取不可捨,卻要強取強捨,這就是愚昧。費盡心機去取、去捨,最終落了個想取的取不來,想捨的又捨不掉。莊子說:“萬物與我為一。”既然萬事萬物與我都是一體的,我還要取捨什麼呢?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樂莫大焉。”見到實相的人,就不會產生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大智慧就會現前,一切煩惱、痛苦也就無從生起,這樣的人就會享受到生命本自具足的大歡樂、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