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五祖對六祖說,你現在就是第六代祖師了,你現在肩負著傳播佛陀正法眼藏的重任,要好好地護持你這個證悟的境界,不要散亂,再廣度有情。佛陀的精神代表就是正法眼藏,是佛法的心髓。這個任務挺重,不能到了你手裡把它弄消失了,一定要把這個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佛陀的正法眼藏流布到各個角落,讓人們都了解它,信受它,通過它獲得解脫,這樣佛陀的正法才能夠永住。
我們老說法輪常轉,正法久住。正法指的是什麼?指的就是正法眼藏,就是佛陀的心髓。也就是說,它是成佛的捷徑。不認識本性,不認識真如佛性的人,永遠都成不了佛,菩薩也成不了,甚至連羅漢都成不了。不管我們是念佛,還是參禅,還是修密,最後真正的修證,都要回到這個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五祖接著給六祖念了首偈頌:“有情來下種”,意思是弘揚正法眼藏,為了悲憫一切有情,一定要做這個事,一定要種下這個菩提種子,要弘傳佛陀的正法眼藏啊;“因地果還生”,是要多種這些種子,要廣布這些種子,將來多結果實;“無情既無種”,就是讓我們不要執著。我們要下種子,或者說我們要弘揚佛法,要廣做但不執著;“無性亦無生”,就是做了等於沒有做一樣。就像有副對聯:“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道場雖然如夢如幻,但是也要做,佛事雖然如夢如幻,但它也能利益人。只是建道場和弘揚佛法時,不要執著它就可以了。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惠能三更領得衣缽,雲:“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
五祖又說,祖師的衣缽,它代表著名和利,誰要是得到祖位了,名望有了,利益也有了,所以說它也是害人的。但是,達摩祖師為什麼傳它呢?是因為佛法剛從印度傳到中國的時候,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必須要有一個信物,達摩祖師拿出釋伽牟尼佛的衣缽,人們這才會相信佛陀的正法來到中國了。五祖說傳到你這裡就別再傳了,再傳下去對後代影響不好,還會引起爭端。因為真正的佛法並不是流於形式,而是以心印心,認識本體識自本性。
因為五祖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讓六祖趕快離開。
六祖問,我去哪裡呀?五祖說,因為我把衣缽交給你了,對衣缽有想法的人,肯定要奪它們,你要記住,到了“懷”就住下來,這個地方沒有危險;你到“會”要趕緊藏起來,隱密行事。
六祖說,我是南方人,不知道怎麼走,也出不了這個江口。五祖說,別擔心,我送你。五祖找了個船,讓六祖上船。下面的這段話,是禅宗經典的話語。
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橹。”祖雲:“合是吾渡汝。”惠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五祖讓六祖上船後要自己搖橹,六祖說,請師父坐下,我來搖船。五祖說,還是我搖船渡你過去吧。六祖緊接著說,迷惑的時侯,師父給我指點方法和綱要;一旦開悟認識妙明真心之後,就要時時刻刻地保護它,安住它。這時就不能再靠師父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情了。這就叫“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這是禅宗的名言。
五祖聽六祖這麼一講,非常高興,就誇獎六祖說,你真是不錯,憑借這個緣起,佛法要因你而大興了。你趕快向南去吧,三年之後我就會離開世間了。佛法難興,你要韬光養晦,把自己圓滿之後再開始弘法,現在說多了也沒有用。
六祖跟著五祖也就是十個月,沒有多少時間,他們分手了,這段因緣也就結束了,從此以後二人沒再見過面。五祖把正法眼藏傳給六祖後,也就讓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