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佛教徒,看到那麼多的經文擺在面前,不知道到底該從哪裡開始,該從哪裡進入?看《大藏經》那麼多本,看《金剛經》都是在講空性,看《佛說阿彌陀經》都是在講極樂世界,到底怎麼把它們綜合起來,沒有入門的方法。但是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藏傳佛教,有很好的教育制度和次第。很簡單,從皈依開始進入佛門,學習發菩提心。寧瑪巴需要學修《大圓滿前行》,從外加行修到內加行。如果還有時間,《普賢菩薩行願品》、《入菩薩行論》可以作為輔助的功課。
如果想念經文,也很好,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念頌經文,但大部分時間還是需要實修。課頌本的經文需要在念頌的時候能夠悟到其內在的含義。就像我們每天開車一樣,天天都在重復開車的動作,為什麼呢?因為需要熟悉,不僅要熟悉車的性能,還要熟悉自己與車之間感覺,一兩天不開車或許感受還不深,七八天或一個月不開車,可能車上哪些按鈕是做什麼用的都不太記得了吧?
念經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一再又一再地重復去熟練,就像我們熟悉了車的功能以後,想去哪裡就能去;我們熟悉佛法以後,想和佛菩薩求什麼,都能從佛菩薩那裡得到;往生的時候,想去淨土,也不是那麼難的事了。
所以修行不能像去快餐店一樣,有各種套餐可以選擇,吃下去馬上就飽了,修行不是這樣的。修行需要我們每天去做,一再地重復,重復就是最好的熟練。修行的訣竅也正是重復,在一次次的重復當中,對佛法越來越熟練,慢慢的,當需要的時候,你就會懂得適當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