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學會辨別善惡(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陰善和陽善?袁了凡說:“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意思是說,行善貪圖讓人知道,是陽善;行善而不求人知,是陰德。行了陰德的人,將來會悄無聲息地得到很厚重的善報;而行了陽善的人,其善報就只是得到一些世間的名譽,而不會再有其它善報。為什麼呢?因為世間的名譽也是福報的一種。名聲實際上會加速事物的滅亡,所以一個事物要想長久存在,就要避免得到名聲(造物所忌)。世間享有盛名而卻名不符實的人,往往會有奇禍。一個人如果沒有過錯卻背了惡名,其子孫往往就會突然發達起來。所以,陰善和陽善在果報上的差別極其細微啊!

  為什麼陰善和陽善的果報如此巨大呢?這是由無欺的業果規律來決定的。譬如,在世間田地裡種下瓜的種子將來決定得瓜,種下豆子的種子將來決定得豆,不會出現錯亂。同樣,在心性的田地上這個規律也決定成立。陰善和陽善的差別在於行善時的發心不同——造陽善之人在行善時,其真正的動機是為了自己得到名聲,而不是利益他人;而造陰善之人在行善時,發心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名聲,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真正讓他人得到實惠和利益。在“因地”行善時,心既然有如此大的差別,在“果地”受報時,果報的差別當然也就會很大。心田的特點就是“有求必應、感無不通、求什麼得什麼”,既然陽善是為了求名,所以將來受報時就會得名;陰善不是為了求名,而是默默地真心利他,所以將來受報時就會默默地得到真實的善報。

  所以,我們在行善時,要去除求名之心、愛慕虛榮之心,要培養務實利他的行善習慣,努力使得所行之善都是陰善。求名之心實際上是在“我執”魔王驅使下而發動的自私之心,這種自私心會使得我們所行的善空有漂亮的“外表”,而沒有實質性的內涵。在行持陽善的過程中,存在於自心中的“我執”魔王也會被喂養得越來越強壯,從而會使得我們更容易造種種惡業。此外,求名之心實際上也是很愚癡的心,因為在萬事萬物之上本來並不存在什麼“名稱”,“名稱”只是分別心為了認識事物而制造的戲論,在外境上貼的一個標簽而已。將根本不存在的標簽執為實有,並為之付出或者生起追求之心,就猶如不懂事的孩童追逐天邊的彩虹一樣愚癡可笑。

  什麼是“是善”和“非善”呢?袁了凡舉了兩個例子說明。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古代,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有人能出錢贖出在諸候家做事的傭人,政府就給予獎勵。子貢用錢贖了人,卻不願接受政府的獎金。孔子知道之後批評子貢說:“你的做法不對!聖人做事,都是為了大眾,他們想的是能不能移風易俗,使百姓學會仁愛並明白事理,而決不是為了自己個人。你為了自己不背上‘行善圖報’的罵名,就不接受獎金,而你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堵住了贖人的善路,今後沒有人願意向諸侯贖傭人了。因為現在魯國的富人少窮人多,假如領了獎金就背上‘行善圖報’的惡名,以後誰還會去贖人呢?”由此可見,子貢不接受政府的獎金,表面上看上去是善,但實際上是“非善”,因為他的舉動只顧及到自己的名聲,卻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另外一個故事說:子路曾經救了一個落水的人,被救者以一頭牛來報答他,子路歡喜地接受了。孔子高興地說:“以後魯國會有很多人樂於拯救溺水之人了!”子路雖然知道,救人接受別人的酬謝會被少部分人誤解,背上“行善圖報”的惡名,但是這樣做卻會鼓勵更多的人去行善,於是就欣然接受酬謝,所以是“是善”。

  以世俗之人的眼光看,子貢不接受獎金是善;子路接受牛,是不善。但孔子卻贊同子路,而不贊同子貢。為什麼呢?袁了凡說:“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意思是說,從孔子對子貢和子路的不同評論就可以知道,一個人行善,不應當只看他當下怎麼做,而應當看這件事對眾人的影響;不應當只看對現在的影響,而應當著重看對未來的影響;不應當只看對他一人的利弊,而要看這件事對社會的作用。現在所行雖然是善,但其以後的影響足以損害世人,這樣的事情看似善而實際上非善;現在所行雖然像是不善,結果卻會拯救他人,這樣的事情看似非善而實際是善。這是對“非善之善”這件事來說的,其它還有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等等,都應當善加抉擇。

  因此,所謂“是善”是指那些暫時看起來不善,而實際上卻會對他人、對社會、對未來有良好作用的身口意;而所謂“非善”是指那些暫時看起來善,或者局部看起來善,但從未來和大眾的角度加以觀察則是不善的身口意。“是善”和“非善”概念的建立,實際上是要讓我們懂得,善的標准應當是利他而不是自利,是利益未來而不是只利益眼前。

  袁了凡在這裡提到的“義、禮、信、慈”等都是“善”的具體表現,所以“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實際上都是“是善”的表現形式。

  “義”是“理”的意思,“非義之義”是指那些看上去不合理但實際上合理的事情。比如,原來曾經承諾過某人要去做某事,結果發現這件事會危害他人,給他人制造痛苦和災難,於是就捨棄原先的承諾,不去做這件事。捨棄承諾看起來是不義之舉,但是由於捨棄的是造惡之承諾,所以這是“不義之義”。

  “禮”是指行為和語言的社會規范,違越這個規范叫“非禮”。什麼是“非禮之禮”呢?禅門有個故事說,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起過河,由於橋被水沖垮,只得趟水過河,此時正好有一個年輕女子也急著要過河回家看望病重的父母,但她不敢趟水,於是就求助於兩位師父。老和尚沒有其它辦法幫助女子過河,只得背著女子趟水過河。過河之後,老和尚和小和尚走了很遠,小和尚問老和尚:“我們出家人不能接觸異性的身體,師父您剛才怎麼能背那個女子過河呢?”老和尚回答他說:“我早已將她放下了,而你心裡卻怎麼一直‘背’著那個女子到現在?”由此可見,老和尚的行為看似非禮,實質是禮。老和尚背那位女子時心無雜念,故於己無害;一心利他,故具足慈悲。所以,老和尚的行為是“非禮之禮”。

  “信”是指言而有信,不說騙人的話。但是為了利益眾生,說方便妄語,這是“非信之信”。比如,獵人追捕鹿群,見到鹿群往南方跑,但若對獵人說:“鹿群往北方跑了。”表面上是妄語,實際是“信”。

  “慈”是給予安樂的意思,“非慈之慈”是指表面上的行為和語言看起來不慈,但是實際上可以通過這種不慈的行為和語言,帶給眾生安樂。比如,小孩不懂事,偷了別人的東西,做父母的看到,如果小孩偷盜的習性不去除,將來會釀成大禍和大苦,因此以大悲心狠狠地打了小孩一頓。這種打人的行為看起來不慈,但由於能夠幫助小孩改掉偷盜的惡習,避免將來的大苦,所以實際上是慈。

  所以,對善要善加抉擇。判定一件事是不是善,不能僅從暫時的表相來判定,而要看其內在的發心以及將來的結果。如果能帶給他人暫時和究竟的安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善,但實際上也是善;反之,如果會招致他人暫時和究竟的痛苦,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善,但實際上也是不善。(未完待續)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YIN欲是一切罪惡、災禍、痛苦的總根源
下一篇:淨空法師:觀光旅游,寺廟我都不進去,以前是那樣的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