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延續菩提心到來世去的竅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今生來世

  以前很多神經科學家認為,在大腦的某些部位出問題以後,精神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所以就將大腦與精神劃等號,認為精神是大腦的產物。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事到如今,包括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經科學家都不承認這種說法,而持有與佛教一致的觀點:人的精神不是從肉體產生的,所以也不是大腦的產物,但肉體與精神還是有著一定的關系。

  密宗特別強調這一點。密宗認為,人有四個脈輪,分別位於肚臍、胸口、喉嚨和頭頂。頭頂的脈輪又有五百個細微脈輪的分支,甚至還可以繼續細分。每一個脈輪都有不同的作用,它們是思維的工具。如果把精神比喻成一個人,大腦和大腦裡的脈就像是計算機或其他工具。人依靠工具完成工作,精神通過大腦完成工作。

  在眾生死亡並轉世投胎到另一個身體之後,整個身體包括大腦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精神與大腦有一定的關系,肉體反反復復地更換,有可能會讓精神上的一些東西逐漸消失,菩提心也不例外——即使今生有了初步的菩提心,但換一個身體後,就可能會消失。

  (二)延續菩提心的竅訣

  我們不但要考慮今生怎樣培養菩提心,還要考慮來世怎樣保留和繼續培養菩提心。具體的方法,是取捨“黑白八法”。黑白八法即《寶積經》裡說的四黑法和四白法,一共八種念頭。若行持四白法,捨棄四黑法,我們的菩提心不但今生不會中斷,甚至來世也可以繼續。

  第一,“四黑法”的第一個,是欺騙應供。

  應該供養和尊敬的,叫做“應供”。這裡指自己的根本上師,傳戒的戒和尚,以及其他的大乘善知識等。故意欺騙他們,是讓我們失去菩提心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小心。

  第二,令別人對不應該後悔的事生後悔心。

  當然,如果是令造罪的人對罪過產生追悔之心,讓對方改過遷善,則不屬於“黑法”。此處所指的,是讓別人對自己的善行或修行產生後悔心。比如,為了坑害對方,而對他說:你受戒的方法沒有對,或給你傳戒的上師不對等等,從而讓對方悔恨不已:我以為得了戒,結果卻沒有,我不應該受戒等等,就是“四黑法”之一。

  但平時聊天的時候,無意中使對方對自己以前的修法、受戒等產生後悔,還不在此之列,因為是無意而不是故意的。即使是故意,也要看發心。假如對方依止了一個所謂的上師,但這個人並不是具相善知識,如果他繼續跟著這個人,可能不但不能解脫,還會造很多惡業,甚至有墮地獄的危險。在那種情況下,給對方講講他上師的過失,讓他產生一些後悔心,也沒有問題,因為動機是純善的。

  第三,毀謗聖者。

  這裡的聖者,指准確進入大乘道,並具有菩薩戒的人。

  如果在毀謗時,具備中等根基的第一條戒(貶低他人)中所講的所有條件,則不但屬於四黑法,而且會犯根本戒;倘若不具備那些條件,則毀謗聖者就是四黑法之一。

  第四,以狡詐手段欺騙眾生。

  佛經中講到,無論采用任何手段,包括做生意短斤少兩、欺買欺賣等等,只要因為自私的原因而欺騙眾生,都屬於黑法。

  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理應誠心誠意、公正無私地對待任何生命,這是菩薩的原則。為了自己而欺騙眾生,就違背了大乘修行人的原則。即使沒有破根本戒,也在阿賴耶識裡播下了不好的種子,若沒有忏悔清淨,以後就會逐漸成熟,同時,在自私大行其道的內心,利益眾生的菩提心也就沒有空間了。

  “四白法”的第一個,是不故意說任何妄語。

  這裡不是指居士戒裡的妄語,而是指大大小小的所有妄語。但如果說妄語是為了利益眾生,則不會犯戒。

  現在有些人已經撒謊成性了,根本沒有必要的時候,也會撒謊。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撒謊不當一回事,即使在無意當中說了妄語,也要忏悔清淨。

  第二,對所有菩薩都要有等同佛陀一樣的導師的概念,並贊揚其功德。

  引導我們的上師叫做導師,所有菩薩都是度化眾生的導師,我們應該對所有標准的菩薩心存導師之想。

  作為凡夫,就很難單憑外表來衡量、判斷誰是不是菩薩——外表做得非常好,內心不一定有菩提心;外表非常糟糕,也有可能是成就者,是菩薩。所以,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毀謗任何人,而應盡量以清淨心看待所有人。我們不能僅憑表面的行為,就隨意蔑視、诋毀對方,這樣有可能會犯诋毀菩薩的惡業。

  第三,不以狡詐之心欺騙眾生,對任何一個生命都以誠相待。

  第四,說服自己的所化眾生、信徒或學生修學大乘佛法。

  佛教不會采取強制性的手段來傳播弘揚,但每個佛教徒理應各司其職,根據自己的力量影響周圍人。這並不是說要擴展佛教的勢力,讓佛教高高在上地統治別人,而是以服務的心態去幫助、感化對方,盡量使更多的人能沐浴到佛法的解脫甘霖。佛教的宗旨,就是以自己的智慧和慈悲服務於所有生命。

  比如說,在不一定暴露自己的佛教徒身份,單位同事也不敏感、不反感、不排斥的情況下,適當地講一些大乘佛法的道理,從而使對方對大乘佛法產生興趣,繼而進入大乘佛法。

  現在漢地非常普遍的現象是,家裡六、七十歲以上的父母,都在五、六十年代被洗過腦,不但沒有什麼信仰,還固步自封地抱著狹隘的觀念死死不放,認為那才是唯一的真理。如果有人給他們說自己修行方面的特別感受和體驗,他們就會很嚴肅地反駁道:你的精神肯定出問題了!

  其實,連很多科學家也認為,尋找宇宙的真理,不能僅憑片面的數據,生活中所有可以作為證據的活生生的例子,都應該作為證據,這樣才能知道真正的真理。

  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像他們的長輩那樣因循守舊、僵硬死板,網絡發達以後,各方面的信息都能接觸到,不像以前那麼閉塞。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在世界觀與價值觀方面也有了選擇的自由度,隨著陳舊思維模式的瓦解,人們接受佛法的程度就遠遠高於自己的父母。很多年輕人就是十分虔誠的佛教徒。

  但我們不要忘了,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訴我們說,兒女對父母最殊勝、最理想的報恩,就是讓他們學佛,因此,竭盡全力讓自己的父母親人進入大乘佛門,是每個佛教徒的責任和使命。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度眾生。所謂度眾生,不是僅僅讓他們吃飽穿暖就解決了,而是要讓每個生命明白生死輪回的痛苦以及解脫的道理。

  如果平時說得天花亂墜,要為度化眾生而發誓成佛;打坐的時候,也發心要度化一切眾生,但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卻沒有任何動靜,這樣學大乘佛法就很懸了。

 

上一篇:您受持思惟此經典,廣為人宣說解釋,當知不久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下一篇:扛住了醉酒女人的誘惑,我成為最年輕的副教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