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國漢明帝時正式傳入東土,剛一傳過來《佛說無量壽經》就被多次翻譯,第一批譯經師安世高、支婁迦谶等都翻譯過這部經典。
在《佛說無量壽經》總共十二次的翻譯當中,六朝時期的劉宋年間就已經有十種問世了,再加上這一時期翻譯的《般舟三昧經》《佛說阿彌陀經》,可以說淨土宗主要的典籍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翻譯完成的。
就是在這個時候,淨土宗通過慧遠大師的弘揚在中國生根開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我們知道中國文化,是比較注重人倫道德、注重現世的,對於一種非常超越的宗教文化要把它接納、扎根,再普及開來,這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六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一段時期,在文化上推崇老莊哲學、虛無思想、超越的意向,推崇一種隱士的文化,這使中國文化在那段時間就非常具有一種超越的精神。釋、儒、道三家都講究清談,向內心挖掘,從內心上超越。
再者,這個歷史時期政治整個處在一種大變動的狀態,五胡、十六國,中國的北方和南方的大融合(也可以說是大分裂,分裂也帶來了融合),西域、天竺的文化從絲綢之路過來等諸多因素,形成了非常燦爛的一段時間。
所以我們看到六朝的文化,包括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念,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的那種風韻、魏晉風度、竹林七賢種種清談,以及他的文學、藝術、音樂、書法上登峰造極的造詣,都覺得那個時代太不一樣了。包括佛教非常興旺的發展,各種石窟、佛像在北魏年間的廣泛普及,這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文化土壤。
就在這個時侯,慧遠大師來到廬山——廬山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具有隱逸文化象征的一座名山,在這裡啟建了白蓮社。一百二十三位高賢專修念佛三昧,以群體的修證(他們很多人皆有往生的瑞相),驗證了淨土經典中釋迦牟尼佛所講述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真實不虛,讓世人突破了最難之信關。
我們想一想,無論是從文化的角度、從信仰的角度、從整個中國文化背景來看,這都是非常不一般的事情。
從中也看到,慧遠大師內在的價值就在這件事上展示出來了,他提供了一個驗證。
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宗教文化想讓大家相信,要怎樣做才可以?而慧遠大師就完成了——讓中國民眾相信——這麼一樁事情。
鑒於慧遠大師對中國佛教如此巨大的貢獻,於是後人將其推為中國淨土宗的初祖。每個祖師他應對的時代問題都各有不同,慧遠大師當時所應對的就是整個的社會需要一種對淨土法門的驗證,而他完成了這個時代的使命。如果再談具體的理論,那就等待另外一個祖師來完成了,不可能一個祖師來完成所有的東西。
慧遠大師把六朝的風韻凝聚在廬山東林寺,把中國這塊土地上非常少有的超越意向,跟淨土念佛法門這個古印的文化搭起了一個橋梁,建立了一個非常密切的紐帶,然後深深地扎根在中國這塊文化土壤上,成為我們中國民眾內心一個永恆的原型。阿彌陀佛的信仰借助這個橋梁,這個紐帶,就在震旦國發出光明。
鸠摩羅什大師贊歎慧遠大師是東方護法菩薩,這也不是溢美之詞了,因為鸠摩羅什大師是有經典依據的,佛曾懸記在未來震旦國有位護法菩薩應世,所以當時古印的很多修行人、比丘都向廬山頂禮,說廬山有大乘的開士在這個地方應化,就是指慧遠大師,所以慧遠大師不是一般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