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友問,緣起法有什麼不同,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有些人求婚姻,或者求事業,每天堅持持咒和放生,但效果不大。這裡頭就要講到緣起的不同。
很多人學佛都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佛經都贊歎各種法門的功德之大,大到不可思議,而且所求滿願,否則諸佛妄言。但你去念時,卻發現不是什麼都滿願。像有些人持咒幾百萬,放生好幾萬,結果也沒有完成願望,這裡頭是哪裡出問題了呢?
其實佛經的境界,咒語的境界,都是生命的境界,尤其裡頭講到的百千萬億的功德,你千萬不要按照福德來解。功德是不生不滅法,福德是緣起法。千萬不能等同。你現在求事業、婚姻等世俗的,都是福德的問題,不是功德的問題。福德可以變成你想要的婚姻、事業、錢財,但功德不一樣,功德是自性的東西,它無法轉化過來。
所以說,不管念經、造佛像、供僧、放生,功德都很大。因為功德不可以衡量,好比虛空不可以衡量。但產生的福德卻不一樣,福德可以衡量。一元錢產生的福德和一萬元不同,這個是能量的不同。第二種不同,放生和印經、造佛像、供僧所產生的不同,是導向的不同。
比如放生的導向直接就是增長你對動物的慈悲,這屬於慈悲的功德,在福德上就是讓你長壽,身體健康。造佛像塔廟,跟三寶有關的,就是增長你對三寶的感恩和護持,和三寶結緣。三寶有教化的功德,參加教化你去放生,做世間善事,甚至啟發你修解脫。所以這裡有個問題,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你有災難了,想要消災,你就會來找寺院,而不是去拿錢給窮人就能讓你消災。為什麼呢?通俗地講,三寶代表的是高能量,當你能量很低,遇到災難時,就要向高能量的求,這叫上求。等你能量很足時,好比世俗人錢很多,他就去下施給窮人,這叫下化。
所以,這裡頭很多概念我們都混淆了。包括布施和供養的概念。三寶最尊貴。我們拿錢做福田,叫做供養。用三寶的功德養我們的善根!這叫供養。你布施給窮人,關注比你弱勢的人,叫做布施。按照福德來講,這叫下化眾生。這也是緣起上不同。
所以我看很多人世俗的福德太小,我建議做兩個事情。第一念地藏經和普門品,而不是持咒;第二,修供養三寶,上求佛,而不是放生,救濟窮人。不是我對放生有偏見,而是法本來是如此。為什麼是念經而不持咒,咒語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應用的,像你有些功底了,這些咒語就可以用來增福、消災。但要記得,咒語要增福和消災的對象是別人,不是自己。就相當於如來應世了。好比許多祖師都會念大悲咒來治 病,治療的一般是眾生的病,而不是自己的病。為什麼是幫別人而不是幫自己,因為咒語的法的核心是大悲心,為成就別人,不為自己求安樂,才是大悲心。
為什麼是念地藏經和普門品,一來這兩尊菩薩的願力跟我們世俗的願望相當接近,但也有差別。地藏菩薩更偏於自修的功夫,而觀音菩薩普門示現,就是地藏菩薩廣設方便的象征。所以除了念經以外,事相上的供養也是非常關鍵。尤其是財、物的供養。
所以像一些世俗上很困難,想要修財神法的,其實很簡單,你先在家裡供一尊觀音菩薩,供佛像的緣起也很重要,最好是淨水瓶朝上的白衣觀音。白衣觀音現大自在天的相,跟苦惱眾生更為有緣。然後就修飲食供養,上午和中午的飲食供養,米飯、水果和水就好。這個比較花時間。佛門吃飯每天都堅持如此。這個比你修其它財神法更簡單,而且更有效。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了。如果經濟好一些,最好去供僧,造佛像、塔、寺院。這些是非常殊勝的求福報的緣起。
佛門還有一本修福報的經,就是金剛經。很多人很容易忽略。一千多年來,金剛經在消災和求福,甚至超度等方面的感應很多。因為金剛經的護法是金剛神,金剛神是天神,相當於天仙。神有天神、地神,級別不同。地神在地上,土地城隍等,管理鬼王的比較多。天神在天上,管理地神和天界。但修金剛經者,最好要持齋戒,感應就更大。這也是修福報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