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因為戒律不能遠離智慧,若是離開了智慧,戒學就不能圓滿。
持戒不難,但是有些人不明白,雖然受持了戒律,但是由於沒有智慧的攝持,戒律就變成了死板、僵硬的“戒條”,這樣就無法隨順年代、隨順地區、隨順眾生,這樣持戒就變成了障礙——自己的障礙,他人的障礙;生活的障礙,工作的障礙。
現在很多人雖然學佛了,受了居士五戒,受了菩薩戒,但是不知道如何做。如果按照戒律的要求去做,就無法生活,無法工作。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隨緣,但隨緣不是隨便。有時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為了避免修行的障礙,真正為了眾生,為了能與他人結上善緣,在不自私自利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雖然在表面上看是一些破戒的行為,甚至是一些惡業,但實際上是一種功德和善業。曾經有一個公案,說的是大悲商主殺掉了短矛黑人。大悲商主雖然殺了人,但是卻圓滿了六十劫的資糧。所以說真正具有智慧,明了取捨的道理,持戒不難,否則比較難。
禅宗六祖惠能講:戒是淨。雖然受持了戒律,而且覺得自己是很認真、很精進、很嚴格地守持,但是卻沒有讓自己的相續變得清淨,這樣持戒就不如法。戒是淨,淨是根。但清淨相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逐漸達到清淨,要有一個過程。
有些人受戒以後,雖然有時候也起煩惱和雜念,甚至還會犯某些錯誤,但是和以前相比會好很多,相續越來越清淨,這樣也可以說是有了戒學的功德。若是相續一點都沒變清淨,甚至變得更不清淨,更不自在了,就沒有得到戒學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