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1講 解脫後要不要修行
所以至心皈依以後眾苦解脫,得了解脫以後,還起修不起修呢?解脫是解脫了三界六道一切苦難,這只是解決問題了,等於欠了債把帳還光了,但是往後還要不要錢生活呢?那只是解脫,還沒有成就。解脫、般若、菩提圓滿三者不可缺一。得解脫後正好修行,況且我們連解脫都還沒有做到,妄以為自己談談禅就悟了道。唉!天地間這一類狂妄之人不計其數,根本上就犯了增上慢。
所以,真得了解脫的人,正好修持,那麼,他生來世‘諸根聰利’,六根特別聰明。聰明這兩個字,就是耳聰目明,耳朵靈敏,眼睛好,頭腦清楚。有許多人,耳朵聽力好,眼睛不好;有些人眼睛好,耳朵不好,再不然鼻窦炎,鼻子不好;鼻子好了,嘴不好,或者身根不好,身根的毛病最多了,身根包括心、肝、脾、肺、腎、胃等五髒六腑,乃至肌肉、骨節都屬身根。身心內外絕對健康的人,世界上沒有一個,除了成道的人。所以,要諸根聰利極難。聰明,反應快,智慧極高是利。‘智慧多聞’是智慧又高,學問又淵博。什麼都聽過,學過,這還不算,‘恆求勝法’,常常學的都是一流的東西,即使學佛,也是碰到第一流的善知識,第一流明師,學得第一流的修持方法。
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常遇善友’這可難了,經常碰到、交到善知識的朋友。我們在座有年紀輕的、年紀大的,想想看,自己在社會上一輩子交到幾個好朋友?半個都沒有,包括你的丈夫、妻子在內,都不是真正知己朋友。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所以中國文化始終標榜管仲、鮑叔牙,那是知己;像孔子與晏嬰二人也是知己,孔子贊歎齊國矮子宰相晏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與他作朋友久了,愈覺他可愛,愈對他恭敬,這就難了。
所以,社會上到那裡找一個善友?好朋友變成冤家的太多了。學佛修道,出世法中的善友更難了。善友幫助你向上,不會引你墮落,更不會破壞你向道業的路上走。在這個世界上,我看惡知識、惡友非常多喔!
‘永斷魔罥,破無明殼’:永遠斷了生死魔、煩惱魔等等,破掉了無明的外殼,‘無明殼’,注意啊!換句話說,我們本來是光明,因為業力這層外殼把我們罩住了,看不到自性光明,把無明外殼這一層破了,自性光明就顯現了。‘竭煩惱河’,永遠不起煩惱。‘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我們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憂、愁、苦、惱,這八個字是永遠的魔障。憂與愁的心理狀況不一樣,愁是今天有要緊的事情發愁;憂是永遠擔心害怕,前路茫茫。苦是現象嚴重的;惱,煩惱、懊惱則是輕微的痛苦。誰也沒有脫離過痛苦煩惱,所以生老病死、憂愁苦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永遠的魔障。
那麼,如何才能解脫呢?要真正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要真正了解東方琉璃世界,從內到外是一片青天一樣的光明清淨,此心此身內外沒有一點殘渣,這是琉璃光如來的境界。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2講 人性壞的一面
接著佛講另一個心理犯罪境界的行為。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斗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輾轉常為不饒益,相互謀害。
經典就是戒律,就是修行的范本。這一條,佛告訴文殊菩薩,眾生具有劣根性,喜歡乖離,喜歡破壞人,天生的喜歡破壞團體,喜歡破壞別人的事。我們在社會上經常看到,與他毫不相干的事,他聽了就去破壞。出家人或者對社會的事少接觸,我們在家人在社會上接觸的事多了,看的更多。
有時碰到一個朋友告訴你一件事,說了半天,三十三天或十八層地獄毫不相干的事。有人來跟我講這些事,我說:‘你啊!吃飽沒有?’‘吃飽了,你問這什麼意思?’‘你吃飽了沒有事做是不是?我還以為你有要緊的事要告訴我,我忙得很,誰有時間聽你這一套?我問你,你說你聽來的那些事,你看到過沒有?’‘沒有。’我再問:‘你表哥看到啦?’‘嘿!嘿!那也沒有。’我說:‘那你表嫂看到啦?’‘那也沒有。’我說:‘你更吃飽了沒事做。’
天底下有許多謠言,但是‘謠言止於智者’。誰看到?我表哥;把表哥找來問,表哥說是老李;把老李找來,結果是鬼看到,人沒有看到。這個原因就是人愛犯口過。
兩舌,兩面講話,討好人。所以做主管的人,經驗久了有心得,很簡單,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在上面位子坐久了,這方面頭腦要清楚。甲來說乙,甲跟乙之間早已有了意見、過節,如果沒有意見,好得像親家一樣,他會來說他壞話嗎?他只會講他好話。但是你也要曉得,如果甲來講乙的好話,也同樣是問題。所以主管當久了,我承認一句話:老奸巨猾。在一個聰明、高明人面前,你少說話,你一提某人好壞,立刻被懷疑,‘你這家伙干什麼?某人好壞我還不曉得?要你來多嘴?’
像我經常碰到這種事。什麼人好壞我還不曉得?我活了幾十歲,兩只眼睛是瞎的嗎?如果我看錯了,那我承認我瞎了眼睛,但是你本身也犯了兩舌戒,喜歡挑撥是非,尤其是婦女特別喜歡,無事生非,破壞人家。其實,豈止是婦女,男人也一樣,不過,方式不同。人總喜歡這麼做,就是古人兩句話:‘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人與人見了面,一定講人家,兩個人一見面,‘嗳!你看到某人沒有?’‘沒有看見。’‘這個家伙好幾天沒看見,不曉得搞些什麼?’這就在說人家了。
在人面前說別人,這是眾生與生俱來的業力。‘好喜乖離’,就是喜歡做破壞人家的勾當。破壞了對他本身有沒有好處呢?他有時也替人家掉眼淚,但不要這樣做好不好呢?他自己也控制不住,這是他的業,他的地獄業。
所以學佛在那裡學?就在這裡,要檢查自己的心理,做這一件事,說這一句話,是不是犯了‘好喜乖離’?犯了這種戒,磕一萬個頭也沒有用;有用啊!那是你善心磕頭得的好果報,但那筆帳是另外算的,兩筆帳不能抵銷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能抵消、沖淡。人情可以沖淡,宇宙法則是不能沖淡的;就像黑暗與光明不能中和,一樣的道理。因果報應是宇宙間的天然法則,並不是迷信,也沒有人作主,天道好還。
經常有人說,因果報應很難相信;我說年紀大了,越看越相信,越看越害怕,尤其現在更可怕。我們年輕時,那裡有冷氣機?夏天熱得把上衣脫了,一邊看書,一邊搖扇子,稱得上是‘江上朔風清’了,尤其一陣涼風吹過來,真有說不出的舒服,那個時候看果報就慢。現在這個時代,我經常感覺到,閻王那裡的地獄都是電腦作業,現世報的事情太多了。科學時代,報應也很科學。你們自己去研究,去看這個社會,去看這個人生,就能了解自己。
‘好喜乖離’,乖是乖,離是離。離是離間,挑撥是非,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乖是把人與人之間弄得別扭,本來大家好好的,他會把彼此搞得別扭起來。
‘更相斗訟’,還有一種心理喜歡挑撥人家,與人相斗、打架。打架這個名辭,在河北、東北、北方有不同的涵義,辯論也叫打嘴仗,兩人對吵叫‘打一架’。人性好斗,喜歡講別人壞,有些人就利用人性這個壞的一面,使別人互相斗訟。古今中外,到處都可發現這種令人發指的事實。
訟,就是打官司,打嘴仗,嘴巴好辯也叫訟。有些人嘴巴講的頭頭是道,而且道道是頭,他都有理由,你跟他講話還沒有提,他理由一大堆就出來了。
斗訟兩個字是相連的,這些都是人性的罪業,所以修行就要在這些地方挑自己的毛病。止觀,觀心法門,觀什麼?就是把這些病根都挑掉。
所以,好喜乖離、更相斗訟的人,‘惱亂自他’,不但使別人痛苦,自己也很痛苦,自己一天到晚不開心,在煩惱,在擾亂;擾亂別人,更擾亂自己。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3講 好喜乖離更相斗訟
上次我們講到‘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斗訟,惱亂自他’這一段。‘好喜乖離’,一切眾生的劣根性,喜歡挑撥離間,喜歡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破壞別人的好事,基本上,這些都是由於人性的嫉妒心理而來。乖離的個性人人都有,不是某一個人的特性,這是一切眾生的根性,是第八阿賴耶識帶來的種子,這個根性的種子有三種:善、惡、無記。人的起心動念與他形諸在外的行為,不是造善業就是造惡業,沒有中間路線,勉強說個中間,就是無記,無善無惡,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了。實際上,無記也屬於惡,不過,是最輕度的惡。
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種子擦亮,擦干淨,使它開發出來。換句話說,修行就是為善去惡,自己把劣根性轉過來。
人人都有好喜乖離的劣根性,喜歡在人與人之間鬧事。只要幾個人在一起,往往就有人故意糗你,逗得你左右為難,下不了台;或者故意講反面的話,使大家一笑。甚至故意嚇唬你一下,使你難受一下,逗得別人哈哈大笑,然後說是開玩笑。
這些是屬於身口意業中口業的一種,口業有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绮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往往會因為一個微小而且不相干的動作,或一個很輕微的笑話而引起爭斗、吵嘴,甚至打官司。有一位同學在日記中寫到,他們一家人有爸爸、媽媽、媳婦、哥哥、弟弟,很快樂,很和諧,鄰居一位太太喜歡把他們搞得不和睦,弄得家人很痛苦。這就是人性的基本弱點,看到別人家好,喜歡把人家弄得不好。有時候好像是無意的,嚴格說起來,不能算是無意。從心理上來說,是出自於潛意識的劣根性,絕對不能說無意,說無意這句話不能原諒。真講佛法修行的人,不能原諒自己的無意。原諒別人是你有寬容的德性,原諒自己就是罪過。
所以,我們已經知道‘好喜乖離,更相斗訟’的劣根性是天生的,但是結果呢?‘惱亂自他’,不但使自己起煩惱,也使別人起煩惱。搗亂了別人,也搗亂了自己。所以佛說一切眾生‘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輾轉常為不饒益事’。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4講 十惡業
我們曉得佛法無論大小乘,基本上都重視身、口、意的清淨。身口意所造的惡業,歸納起來,就有十樣,身體造的惡業是殺、盜、YIN;嘴巴造的惡業是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念上造的業是貪、嗔、癡。像我們的身體本身也會使人乖離,拿現代語來說就是‘肢體語言’,怎麼說身體會挑撥人家呢?譬如眼睛是身體的一部分,有時候用不著說話,一群人坐在一起蠻好的,對方故意跟你眨眼睛,示意某人對你不好,挑撥一下,就可使你們起仇恨。那個眨眼睛的動作就是身在造業。
言語上造業更厲害,中國儒家也經常講到言語的嚴重性。書經上說:‘惟口出好興戎’,也就是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如果不深讀歷史,不會相信這句話;看歷史就知道,往往因為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句話也可以使國家滅亡。
事實上,身、口兩種業力的總指揮是意,也就是意識、意念、思想,意所造的業主要是由貪嗔癡而來。例如我們偶而有一點不高興的心理似乎沒有什麼了不起,在修行來講,對人對事有一點不高興,就已經犯了嗔戒。嗔的心理行為有很多,微細的較難察覺。
譬如一個好人討厭一個壞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嘛!然而這個起厭惡的心,就是嗔恨心。這在人道行為來看,不能說有多大的錯誤,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過錯,因為不高興的心理絕對是厭惡的、嗔恨的。但是在菩薛道看這個壞人,卻是憐憫的、慈悲的,等於我們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兒女做壞事一樣,雖然也憤怒,也打罵,然而當父母打孩子,往往一邊打,一邊流眼淚,那等於是菩薩的行為,內心沒有真正的嗔恨。如果沒有這種父母的心腸則不然,是非太明,善惡太清,已經是嗔心的種性。
我們曉得,阿修羅道譯成中文是魔道的意思。阿修羅道也是天道,很高哦!人死後能到阿修羅道,談何容易?我們通常所說的神道就是阿修羅道,此道眾生善惡分得很清楚,因為嗔心重,不得證果,連天人的境界都談不上,不過他有天人的功德福報。理由何在?因為他的意念上有戒禁取見,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惡是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一個人在佛菩薩面前犯錯,乃至打罵菩薩,往往還可以逃過去,如果在鬼神面前玩這一套,他非處罰你不可,因為他的善惡觀念分得很嚴謹,但是在菩提道上卻犯了嗔心的戒,正因戒禁取見的觀念太重了,無法證果。
貪,三毒之一,如果一個人說他能萬緣放下,只喜歡清淨,那也是貪喔!貪戀清淨也是貪,貪戀空也是貪。所以菩提道的究竟,連空也要徹底畢竟空。清淨與空還要放下,否則雖然放下萬緣,住在清淨、空的境界上,也算貪戀。
大家喜歡打坐,修清淨的定,目前尚未得定;就算得了定,如果貪圖定的境界,則是犯了菩薩戒。為什麼呢?因為貪戀禅定境界不會起慈悲心,不會犧牲自我而利他,慈悲利生做不到,因此犯菩薩戒。
癡,那更多了。總而言之,在沒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成佛以前,乃至於在菩薩地都是癡,都沒有到達究竟。
殺、盜、YIN、貪、嗔、癡、兩舌、惡口、妄語、绮語叫十惡業。我們修行的重點在那裡呢?不論大小乘,它的基礎是先修十善業道,把身口意的惡業轉成善業,這才叫修行。所以修行是隨時隨地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
佛說一切眾生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意是在思想上制造,制造什麼呢?時時走上錯誤的思想,好喜乖離,更相斗訟,總認為我的觀念對,你的觀念錯。‘惱亂自他’,一有這種心理,第一個煩惱就是看不慣,我討厭,跟著也使他人受害。
我們看到世界上有許多人做善事,看似種了善因,結果所得的卻是惡果,其理由就因為欠缺般若智慧。修行在智慧,不要自認為在行善,往往身語意在造作增長種種惡業而不自知。
身、口、意這三種惡業相互輾轉,譬如意識一動,嘴就講話,身體也起行動,面部等六根的表情也出來了。或者看了別人的表情動作,受了外在境界的影響,而更增加自己內心的煩惱。‘輾轉’兩個字,就是由別人的因助自己的緣,或以自己的因助別人的緣。因緣相互輪轉,像一串連環圖一樣,相互連鎖發生關系,一切眾生常在因緣輾轉之間做不利他人的事。
‘相互謀害’,就是你害我,我害你。謀就是在打主意害人家,假如沒有辦法明著干,就在暗地裡加害,即使信了宗教,還是一樣。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5講 畫符念咒
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象,以惡咒術,而咒詛之。
信仰宗教而有一點宗教迷信或宗教情緒的人,這些情況更多。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害人家,但是力氣又打不過人家,怎麼辦呢?就去拜山林樹神,或者到祖宗墳墓,對鬼神禱告,或念咒、畫符。害得你生病,使你家人不安,或使你們夫妻永遠吵架,那麼,懂得的人,又去畫一張符把這個法術破掉。以前大陸非常普遍,畫一張符念念咒,死人就附身到迷迷糊糊的女人或小孩身上講話。拿這些害人之外,然後開出條件,向你要一只豬頭或一只雞,要你怎麼拜怎麼念。這些都犯了極大的過錯。
還有些人拜些邪神,祭祀藥叉。藥師經中說到護法的大將是藥叉,又名夜叉。男性叫夜叉,有地上的夜叉、虛空中的夜叉、天夜叉三種,為惡鬼之流,但有些是菩薩化身。一般而言,虛空中與天人中的夜叉大部分是好的;地上的夜叉則有部分是壞的;地球上的夜叉、神之類眾生,喜怒好壞不一定。這些講起來好像很迷信,但是本身沒有經驗過,對迷信一辭不要貿然下斷語。
譬如到西北的新疆、蒙古一帶,或者到西南的雲南、貴州等邊疆,乃至西藏、西康,經常會碰到一種怪現象:一個人在山裡面走,會聽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像我們以前就有經驗,很小心,決不隨便答應,不管你是外國人或中國人,只要一應聲,你就昏倒了,就死了,這是叫魂。然而這是什麼道理呢?大概有個科學的原理,我們一直在研究,還不能下斷語。
這些山精鬼魅之流不可思議的事很多,即使在科學時代也有很多這類神話,不過大家沒有去注意。所以人的生命、鬼神、宇宙等奧秘,我們到今天為止,始終無法搞清楚。
羅剎婆是代表女性一類的夜叉,屬惡鬼之流,多半很漂亮並不丑陋。專門拜這類神的人,過去有許多各種各派的修法,譬如在四十九天或一百天內專修一種符咒。修成以後有小通,小事很靈光,大事就不知道了。
記得七、八年前我在大學講課,有位學生問我相不相信符咒,我說相信啊!我問他問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他笑了半天也不肯講。我說你會,他說對。我又問他為什麼學會這些?他說是家傳的。我說你會些什麼東西?他說例如替人家止血啦!很靈耶!我告訴他不要搞壞的東西喔!他說壞的沒有學,而且老一輩的也不肯教。
這位同學很年輕,他說他已經念到大學了,對科學不能說沒有相當基礎,總有一點常識,以科學道理來說,他始終想不透那是什麼原因。你說它沒有用嗎?它有,但不知那些作用是什麼道理。
有些學了這些東西的人,專門拿來對付自己的仇人。像我們老一輩的都不隨便拿八字去算命,如果要算,也不告訴算命先生是誰的八字。有些算命先生也會作怪,因為算命看相的與這一套古裡古怪的東西相關聯,一般通稱為‘江湖’。據我所知,也有人把別人的照片拿去做這類怪事的,畫符,念咒,慢慢使冤家生病,這也是‘好喜乖離,更相斗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
在中國儒釋道三家的看法,這類果報非常嚴重,就是在西方國家的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也不許可這類事情,非受大果報不可。
可是,這個世界上真有這種邪門的事。例如西藏有一教派叫黑教,所用所穿都是黑色,四川人稱為烏,而四川土話則稱為烏教,烏即是黑的意思。四川人罵很壞的人說‘你這個家伙是烏教’,烏教代表罵壞人。黑教也稱笨教,專搞這一套。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如三國時代的黃巾賊五斗米教,元朝的白蓮教等,演變到同善社、一貫道,都是這麼來的。不過,現在的一貫道恐怕沒有這個本事,只曉得扶鸾,現在連扶鸾也漸漸不用了。
真有這一套本事的,那很好玩,你們坐在這裡,他隨便一畫符,一念咒,不須乘飛機,這個位子就飛走了,任憑你到想去的地方。或者剪張紙鸢,咒語一念,小紙鸢變大,人坐上去就飛走了。所以,相傳這次西藏人逃難,烏教的人全逃出來了。現在,烏教在歐、美也很流行,有人專傳烏教的書,但是烏教派的人很少。當卅九年、
四十年,西藏人逃難,僅有少數的喇嘛逃出來,怎麼烏教的全都能逃出來呢?喇嘛說他們有法術嘛!把全教的人叫來,站在一張席子上,教主一念咒,席子就起飛了,飛到尼泊爾、印度,所以全教連法器都沒有損失,相傳如此,是否屬實不得而知。
不過,這些旁門左道本身也不是叫你害人,但就是嗔心大。學密宗的喜歡看密勒日巴傳記—木讷祖師傳。密勒日巴開始學害人的法術,就是烏教法術,所以他能放冰雹,一念咒,天上就下冰雹,把人、畜統統打死,所以後來他痛切忏悔。
現在科學時代,不會有這些玩意兒,但是用化學藥品、麻醉藥品害人的太多了,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這一類人很可憐,過錯犯得非常大。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6講 魇魅之學
魇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
魇,也叫壓,包括密宗的降伏法,但現在中國藏傳的密宗,大部分把這個法門去掉了。如對某人不滿意,有仇恨,硬是把他咒死,這是厭勝的作法。
魅,有些符咒可以派鬼來把人迷住。修煉這些方法都很殘忍,膽子要大。我真服了他們,必須挖墳開棺,抱剛死之人的頭顱拿下來,要五個集中起來念咒。難的是還得曉得生辰八字,幾時生幾時死都要知道。叫我們把死人棺材打開就已經做不到了,更遑論把頭割下來念咒。偷來死人骷髅念一百天,死人的靈魂就不得超生,跟著你,成了你的奴隸,任憑指揮。這就叫魇魅。
還記得四十三年我在基隆講楞嚴經的時候,有位同學特地跑來告訴我,他聽了一個月的課,受益很多。他的國語又講不好,碰到我台語也講不好,兩個人對起話來很滑稽。他告訴我是他父親叫他來這裡聽經,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他父親會‘符箓’,我又問他父親會些什麼法術?
他說:‘是當年大陸老師來台灣傳的,我爸爸法術可大了,他姓簡,很正派,台灣所有這一類的人一提到“簡老伯”都怕死了。我爸爸剛死,臨死前就吩咐我不要學這一套,要我來老師這裡聽經’。
我說:‘你回去把你爸爸那些書拿來我看看。’
他說:‘我媽媽統統把它給燒了。’
我說:‘唉呀!真可惜!’
因為他父親走的完全是正道,台灣這一類人很多,做了壞事的,一聽到他的名字嚇死了。他父親把干壞事的人叫來,也沒有繩子,手這麼一指,人就懸空吊起來,好像很多人打他,打得他求饒說以後不敢再做壞事了,他父親用手一指一劃,人就下來了。
這位同學講得活神活現,又說:‘夜裡父親一個人睡覺,我半夜睡醒總聽到父親房間有好多人講話,也聽不懂說些什麼?等我進去看,一個人也沒有,只有父親一個人,夜裡也不睡覺。父親一輩子在外面到處做好事,人家有病的就替人家醫病。在南部還替人家割稻子,農忙的時候,一個窮農家請不到人割稻,我父親看他可憐,夜裡幫他割完。在外面做好事,別人給他錢他也拿,但是從來不把錢拿回家,專門放在一家藥店,什麼人有病,他給人家看病吃藥,都用他的錢。所以我媽媽氣死了,我們家窮一輩子,有機會發財也不要。因此父親一死,媽媽就把書全部燒掉,不准我們學這些。’
我問他父親有沒有教他一點,他說:‘我也想學,父親帶我去學過,小時候跟著父親到墳墓多的地方睡覺,在死人棺材上我怎麼睡得著?不過挨在父親身旁只好睡了。等睡醒了,一看父親不在,四面都是棺材、死人,我真嚇壞了。嚇過四、五次以後,也慢慢不怕了,我總算訓練到這一步,在死人堆裡睡覺不怕。後來父親認為我不該學這些,就不教了。’這個人大概還在,我也有很多年沒有看到他。
若講中國文化,這一類東西也算是中國文化,但屬於壞的一面。一個累積幾千年的文化,好的壞的人那麼多,好的文化固然多,壞的流傳也不少。這一類就是魇魅,修鬼道的一種。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7講 小心中了蠱
蠱,修蠱道的在台灣看不見,到了雲南、貴州,我們就害怕了。到了苗人區也不敢隨便在人家裡吃東西、喝茶,恐怕裡面放了蠱,無色無味的毒藥,吃進肚子也沒有問題,如果你被苗族區裡漂亮又多情的小姐看上,男法師去,照愛不誤,你吃了她一餐飯,喝了一杯茶,你就非跟他結婚不可,不娶她就離不開那個地方。結了婚以後,如果你要離開當地回家,說好三年回來就必須按時回來,超過時限,病就發作,死得很痛苦。
西南邊疆有很多放蠱的,西北邊疆則又是另外一種,蠱是細菌性的動物。所以我們到邊疆先把防蠱的藥准備好,即使沒有防蠱藥,也要先叫穿:‘喂!這裡頭有沒有蠱啊?’我們曉得西南邊疆,像四川的川東、川南,西南角靠貴州一帶,有這個東西。到飯店吃飯,地上、桌子擦得特別干淨的一定有蠱,因為放蠱的人家一定要干淨才能養蠱。真是害怕,無聲無嗅無色無味,在那裡中了蠱道都不知道。
此外,還有飛蠱,邊疆風景很好的地方,夜裡看到一點一點的亮光在飛,碰到就不得了。
所以,我們這個國家,地區這麼大,比美國、蘇俄都大;文化之優厚;好壞的玩意之多,可惜你們年輕,書也沒有讀破萬卷,路嘛也沒有行萬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見都沒見過。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8講 咒起屍鬼
剛才講到蠱,還有一種‘咒起屍鬼’,用咒語可以使死人的屍體起作用。在湖南的西部、廣西的北部一帶,就有趕屍的。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人死在外地,同伴都希望把他的屍體送回家裡,這是很大的道德,但又沒有錢,怎麼辦呢?就請趕屍的,請到這一類的人,屍體就聽他的使喚,跟著他走,可以走上半個月或一個月,屍體也不發臭。怎麼走?電影上看過吧?我是沒看到過,不過,聽他們講過,一個道士在前面帶路,敲個鑼,敲一下,走一步,後面跟著屍體。據說有些法力大的,可以跟上幾十個,一個個排隊跟著走,一家一家送。大部份都在夜裡走,他們也住旅館,所以,我們在西南邊疆住旅館,就要先打聽清楚,這一家裡面有沒有趕屍的。假如先住進去,半夜碰到趕屍的來,那也沒辦法。
後來我有個軍人朋友,他說他叫了一個人專門去學,他說有個權杖往屍體背上一插,而且,插的時候有個方法,有個手勢這麼一比劃;手法不對,屍體就趕不動。詳細情形如何?我們也搞不清楚,反正咒起屍鬼有這麼一回事。
如果把屍體拿掉,咒起鬼,又是另一種法術。這些都是旁門左道,有些人練成了,干什麼呢?‘令斷彼命’,叫鬼去把人掐死,害死。或者不弄死人家,‘及壞其身’,故意把人弄瞎了眼睛,或者把人家弄斷一條腿,為什麼呢?好喜乖離,更相斗訟,學這些旁門左道來害人。不過,學這一類的人,也要付出代價,一輩子要在外面流浪,過年也不能住在家裡,要住在茅坑,要在廁所過年。另外,也要一輩子窮,孑然一身,什麼都沒有,而且還要絕子絕孫。
這一類的人,我們以前也碰到過,本事很多,怪裡怪氣的。我以前在成都碰到一個人可以看得到鬼,可以把鬼招來和你講話。那個人的眼睛是藍的,不像外國人那種藍,眼睛一塊藍,白白的,沒有神,蠻可怕的。一看就很怪,站在他身邊就覺得不舒服。我也當場要求他弄個鬼來給我們看看,一邊講,心裡還是有點怕,毛孔也都立了起來。跟我去的人都看到了,可是我始終沒有看到。
我年輕的時候,聽說那個房子有鬼,我偏要進去看看。不能睡,我來睡睡看。他們都看到了鬼,我進去了就沒有事。奇怪!大概是我人太壞了,鬼都怕。
世界上有沒有這一類人?有。學這一行的,多半是仇恨心理、乖離心理,喜怒特別無常,有一點不對,臉一下就變青了,很難相處。所以,追根究柢,這是第八阿賴耶識的根性,喜歡以這些方法來造作壞事,這種果報是很慘的。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熊害。一切輾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
佛說:‘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就是說人家念咒或用蠱毒謀害你,如何避開呢?唯有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可以免除了外界這些壞東西的干擾,人家想害你也害不到。‘一切輾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而且你心裡至心在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反而使對方心理起了轉變,起了慈悲心,使他們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沒有損害,沒有煩惱,也不會起怨恨人家的心理。
‘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換句話說,因為念藥師佛的名號,可以改變這些壞人的心理,使他們的仇恨心變成歡喜心,發起一切歡喜心,不會再想害人。如果你以這樣的慈悲心去修持,你自己可以免除災難,也可以改變壞人的心理,可以相互得其利益。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79講 佛教的稱謂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
四眾弟子是佛學上的專有名辭。廟子上常說四眾弟子,佛的四眾弟子也是佛教所稱的四眾弟子。所謂四眾,就是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
出家的男眾比丘,普通稱為和尚。‘和尚’兩個字很大喲!佛教流傳了幾千年,現在大家都搞不清楚,把和尚兩個字當成笑話了。其實,‘和尚’就是上師、法師、大師。真正佛教的大廟子、大叢林,只有方丈一個人可以稱為和尚,其他的不能叫和尚,也不能隨便叫法師。過去幾十年在大陸上的佛教,始終還保持這個傳統,我們到了大叢林,只稱方丈一個人為‘和尚’,其他一般的出家僧眾,我們稱‘某某師’,一個‘師’字就含有很恭敬的意義。通常大陸上的在家俗語,把廟子上的大和尚、男眾出家比丘,稱為‘大僧’;把女眾出家的比丘尼稱為‘二僧’,也是僧,很少稱法師的。法師不論在修持方面或教理方面都相當有成就。所以過去有太虛法師、印光法師、圓瑛法師等,全國沒有幾位被稱法師的。
可是三十八年到台灣以後,很多名稱都變了,尤其現在,今天出家,明天就稱法師,而且男眾比丘、女眾比丘尼都稱法師,這對傳統佛教而言,很不習慣。不過天下事有時將錯就錯,現在不那麼叫,變成我們不對了。所以天地間的是非善惡很難講。
過去在大陸上,對年齡大的比丘尼尊稱為‘師太’,非常恭敬。其實‘尼姑’兩個字在中國佛教之初,毫無輕慢之意。‘尼’是印度‘女性’的譯音,等於中國文字‘女的’意思。‘姑’,稱出家的女性為姑姑,等於父親的姊姊或妹妹,我們叫姑媽一樣,合稱為‘尼姑’。現在‘和尚’、‘尼姑’兩個名稱變成不好聽的名辭。
真正佛教的大叢林,只有一個方丈才能稱為和尚,和尚代表了佛法僧三寶,從密宗觀點來看,更代表了肉身佛、現在佛。對於比丘尼,我們在家人看到年齡大一點的稱師太,一般的就稱某某師,極為恭敬。
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是講真正的男居士、女居士,受了三皈五戒的居士。廟上稱普通在家人為居士。
以前在大陸人家叫我居士,我不大接受,為什麼呢?不敢當,真正的居士也同法師一樣,很難當,年高、有道、有德,而且能真正為佛教做弘法工作,能真正供養三寶,能真正作在家出家人的善知識的,才有資格稱居士,不是普普通通一個在家人就稱居士。女居士亦然,甚至更嚴格。
現在這裡的宗教形態,對皈依的信仰者稱為‘信徒’,我非常反對。過去在大陸上,真正的佛教沒有用這個字眼的。‘信徒’二字是日本佛教亂用傳過來的,其他宗教也用。‘徒’有奴役性、控制性。大陸上對四眾弟子,尤其對在家弟子稱‘信眾’。信眾多好!為什麼要稱信徒呢?我的信徒,你的信徒,變成黨派了,非常犯忌諱。如果嚴格研究宗教管理的話,這個名辭就要修正。
我們看舊的小說上,可以看到‘檀越’二字,就是居士、大護法的意思。‘檀’是六度的布施波羅蜜,叫檀波羅蜜,大護法就是布施者。‘越’是梵音的稱呼,是很恭敬的長者的意思。所以,在唐宋之間,出家人稱在家的道友為‘檀越’,就是愛布施、有功德、有道的長者。到了明清以後,習慣上稱‘大護法’。
關於這些道理我們要了解,還有一點要留意,出家同學將來寫信給信眾,以很恭敬的心稱年紀大的為居士;如果年齡更大的稱某公居士,並不失禮,也很合戒律。但是我曾發現出家同學寫給居士的信,有稱某某維摩的,這是絕對不可以、不通的。維摩是維摩居士,在邏輯范疇上屬於特稱,其他的居士縱然到達與維摩居士一樣的境界、程度,也不能叫他某某維摩。你們不要犯這些錯誤,否則被人家笑文化程度低落。
‘淨信善男子、善女人’,有些經典,尤其玄奘法師翻譯的經典,稱近事男、近事女。普通沒有受過三皈五戒的,也天天跑廟子拜拜,充其量也只能稱近事男、近事女,慢慢接近,慢慢向佛道這個路上走。
佛的弟子有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爾、沙彌尼、學法女、近事男、近事女。如果說今天廟子四眾弟子都來了,我們一聽就知道有和尚、尼姑、男居士、女居士。如果說今天法會七眾弟子都來啦!那就很盛大了,乃至剛剛對佛教、佛法有一點印象的都來了。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80講 如何得到佛菩薩的感應
講到這裡要插一個問題,你們注意啊!與藥師經的念法、修法和念佛都有關。
這幾天我事情特別忙,尤其外國各地的中國人、外國人來信問問題的非常多。有一位住在多明尼加的同學,來信前還打過長途電話。有一天夜裡,打來電話說,他父親突然死了,他又急又氣在電話裡發脾氣。我勸他人生終歸要死,他說不是啦!父親是被人家打死的。他說藥師經念了多久,金剛經念了多久,結果父規反而還被打死,佛法有沒有道理啊?他在電話裡大吼。我說:‘這個道理怎麼跟你講呢?你現在情緒不對,先穩定下來。’我說你記不記得金剛經有一段話:‘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為了這兩句話,在長途電話中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給他聽。
後來他又寫信來問,根據藥師經該如何如何,已經念滿十萬聲以上的藥師佛,又如何如何,然後還遭遇如此的痛苦。
而且還有要求:‘老師你要告訴我,第一,我父親剛剛被打死送醫院那個時辰,我的姊姊剛好肚子痛生下一個孩子,很多人說那個孩子就是我父親投胎的。老師你要給我解答,那個剛出生的外甥是不是我的父親?’
唉!為人千萬莫當人家的老師啊!什麼事都要負責,都要給他解答。生病找老師,有問題找老師,吃不下飯找老師,大便泌結也找老師......反正啊!做人家老師是倒了八輩子楣,我是深深感到痛苦。如果你們是老師,他的第一個問題你們怎麼答覆?我也沒得神通,就是有神通也不能說,決不能講,否則犯菩薩戒。你們說我該怎麼答?
第二個問題,我一接到電話第二天就請從智法師給他父親作法事超度了,當然現在也已經入棺埋葬了,他要老師顯神通,把他父親復活過來(眾笑),因為我叫你老師嘛!老師啊!大家都說你有神通,這下你非顯個神通把我父親復活不可!你說這孩子不是發瘋了嗎?
這封信很嚴重,等於外交上‘哀的美敦書’一樣,再不然我跟你宣戰了。你說怎麼答?世界上有很多近事男、近事女就是這個毛病,一不對就好像跟老師成了冤仇。這種人還學藥師佛哩!可是你說他有沒有罪過呢?對父母的孝心激動得幾乎瘋了一樣。
然後第三件事告訴我,本來要出家的,現在不行了,因為父親被打死,不管怎麼樣,先找個女的給他生個兒子要緊。
這三個問題都是我很難答覆的。所以你們千萬注意啊!年輕人,為人千萬莫當人家的老師,當了人家老師,倒了八輩子楣!.
我提這件事要注意啊!你們也會覺得藥師經講得那麼神妙,我們又念藥師經,又念藥師咒,又拜藥師佛,怎麼照樣生病呢?
這個道理我在前面也講過,首先,藥師佛有十二條大願,你檢查自己的行為,有那一條做到?沒有做到而想得到藥師佛最大感應,未之有也。第二,藥師佛的每一條戒律、心行(心理上的修行),自己反省有那一點做到?沒有做到,要求菩薩感應很難。好比你是部下,長官對你要求的行為,你做好了沒有?沒有做好,只一味要求上面應該對我好,應該給我待遇高,不可能。
所以,感應道交四個字要特別留意,要想菩薩加庇,你本身不是那個材料也不行。比如杯子裡裝滿了尿,你想裝茶水進去,能嗎?你必須把髒的倒掉,變成空杯,才能再裝茶水,才能感應道交。
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沒有把自己修持好,一信就要求那麼多,好像念一念藥師佛就有天大的不得了。像這位同學,又要父親好,又要發財,又要公侯萬代......你看多自私啊!如果上帝、菩薩是這樣偏私的話,對不起!我想我是不敢信了。那是偏私,跟普通人一樣,拍馬屁的就照顧,不拍的就不理,這還叫佛叫菩薩嗎?
大家學佛要把道理搞懂。接下來就要講這些道理,學佛要想得感應,要怎麼做呢?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這一段是‘藥師經’最重要的關鍵,要特別注意。你說沒有感應,現成的就有個例子:有位丁老師,是位醫生,他剛剛告訴我,學佛很多年,奇怪,當他聽到藥師佛發心這一段,突然心境到了另外一個境界,非常平靜,持續好幾天。當然以後怎麼樣我們不去討論,這就是真的、自然的發心。他學醫多半在布施,與藥師經特別有緣,我心裡有數,講這本經他一定到。講別的經、別的佛學課,有時誘惑他,叫他來陪襯陪襯,他說老師啊!不是不來,實在沒有空。這是半真半假的話。這回他也真是沒空,因為他跟藥師經有緣,有興趣,就來了;他來了就會有這個感應,所以因緣生法,各有不同。
要想得藥師佛的感應,第一,要能受持,受是接受、領受;持是保持。譬如你今天皈依三寶,或者皈依某某法師,受了皈依,沒有永恆保持皈依時那一剎那的境界,不算‘持’,只能算‘受’,能夠有受有持才是真修行。
修行沒有成就,是因為不能受持,所以讀經典、看經典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81講 受持八分齋戒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注意啊!‘八分齋戒’,不管在家出家,這是學佛的初步。什麼是八分齋戒呢?要注意,普通一般人對佛法的經、律沒有研究,一提到八關齋就想到吃素,就想到過午不食,對,但不完全對。
現在我們正式看看經典,一切戒律的根據是經典,好比政府的一切法律是依據憲法,憲法是一切法律之母。一切大小乘的經典是戒律之母,所以真正的戒律必須根據經。現在戒律來了,想修藥師佛、藥師法,要受持‘八分齋戒’。拿白話翻譯要加一個字:‘八分齋的戒’,就容易懂了,觀念就清楚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人能夠受用保持八分齋的那一種戒律,或整個意念在又受又持中;換句話說,就是當時受戒的境界在一念中一直保持下去。不要說上午念了經,打了坐,心境很好,下午為了一點小事,又恨人,又罵人,又恨不得殺人。那還叫受持啊?那叫受持魔戒,受持地獄戒,馬上又是一分果報累積下去。
受持八分齋的那種戒,或者經過一年,或者經過三個月。做什麼呢?這三個月、一年當中專修,保持那個境界,晝夜不變,一心不變受持八分齋的戒。
‘齋’不一定吃素,把齋字解釋成吃素是大錯而特錯,錯得一塌糊塗。但是說齋不是吃素,難道是吃葷?那又不對了。齋是中國文化,語出莊子的‘心齋’,心裡一點雜念、妄想、欲念都沒有,保持清淨的念頭叫‘齋’。這個無關乎吃素,真的吃素是內心素到了極點,素淨、干淨到極點叫‘心齋’。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講齋,是講心的清淨,而不是佛教的吃素。
所以古代的皇帝碰到國家大事或大災難的時候,就要‘齋戒沐浴’。譬如有三百年歷史的清朝,在關鍵時刻,要決定國家重要大事之時,皇帝與皇後、妃子都要分房,不准親近。齋戒沐浴不是光洗頭、洗身體,你以為光洗了澡就干淨啦?心裡頭還有一點雜念就已經不是齋了。所以孔子告訴顏回,你要‘心齋’,我才傳給你。禅宗也是一樣,你心不清淨,想靠人接引?接引什麼?有很多同學叫老師接引一下,你能夠做到心齋嗎?
所以,能夠在心齋的階段,保持心清淨、念清淨、意清淨,如此經過三個月,你想想看,不成道也成道了。
吃素歸吃素,吃素在戒律上嚴格而言是不吃葷,葷是指五葷,並不是持齋。一提到八關齋就想到吃素,邏輯觀念錯了,對於佛法的思想也錯了,要特別注意。
我們就依據太虛法師的注解,來解釋八分齋戒,分者,支也,就是說有下列八條戒:一不殺,二不盜,三不YIN,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七不坐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
這八條戒,居士、沙彌都可以受,換句話說,不管在家、出家,基本上都從受八關齋戒開始。
小姐們受八關齋戒,香水、口紅都不准擦,當然身上要洗干淨。頭上不准插花,不准唱歌,不准跳舞。有時洗菜,一高興起來,邊洗邊唱一下歌都不行。
《藥師經的濟世觀》第82講 何謂不坐高廣大床
第七條不坐高廣大床,一般人說出了家的沙彌不坐高廣大床,受八關齋戒的出家人、居士,不能坐大床、大椅子。這是什麼道理?一般人不懂戒,好了,為了守戒,只敢坐矮板凳。我在大陸上看得很多,老朋友幾十歲了,一大把年紀出家。出家同學注意,尤其是老沙彌,佛門是先進山門為大,那怕他是六歲小孩,昨天出家,你是九十歲老頭兒,今天出家,六歲小孩就是你師兄,而且對師兄要恭敬。早一分鐘出家就是師兄。在大陸上,老朋友出家,我們看到叫老沙彌,實際上他在廟子上是小沙彌。真正的小沙彌,准備受沙彌戒,尚未受的叫‘驅烏’,在山裡頭曬谷時趕鳥的,還稱不上是沙彌。那麼這些人怎麼不准坐高廣大床呢?
我過去在廟子上看到這類事,心裡就覺得好玩。我有個老朋友,講起地位都不錯,結果出了家,年齡七十幾,是老沙爾,那時候我還年輕,交了很多忘年之交的朋友。有一次我們在廟子上碰到,我說我要看老和尚,那是老沙彌的師父。他說可別讓老和尚叫我哦!要不然我得端張矮板凳坐在旁邊。我問為什麼?他說不准坐高廣大床啊!我說:‘豈有此理!你這個老不正經,怎麼這樣呢?’他說:‘老兄,不要亂來,我現在是出家人。’我說:‘我知道,你沒有辦法,我有辦法,你的師父也是我的師父。不過,我是居士,可以在他旁邊坐。’
這位老和尚名氣很大,我一進去給老和尚頂禮之後,老和尚說你來啦!中午在這裡吃飯。我說當然啦!當然在這裡吃飯。我問:‘師父!某人在這裡出家?’師父說:‘對啊!’我說:‘找他也來談談’,師父說:‘好嘛!’我說:‘不過不准坐在矮板凳上噢!’師父說:‘這是廟上一般的規矩啊!’我說:‘師父啊!我們倆今天要談一下了,您是我師父,我也皈依您了,我要請教,為什麼受八關齋戒的人,同沙爾不准坐高廣大床?再說大床有多大?單人床還是雙人床?六尺長還是八尺長?師父請您解釋。’
我那個時候很恭敬啊!說‘請解釋’的時候,站起來合掌跪下請法。不像你們問老師一個問題,老師慢一點回答,就擺出那個臉色,就好像老師該死,唉!造什麼業!不曉得我造什麼孽!
我那個時候很有意思,如果記載下來寫小說也蠻有意思。老和尚答完了,我磕個頭,站起來說:‘師父啊!你講錯了。’
居士不可以談戒啊!可是我這個居士向來有人稱是魔王居士,頭號的。錯了就是錯了,對就對了,非者非之,是者是之,魔王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不坐高廣大床是印度的制度,在中國古代也用得通。中國在唐朝以前,秦漢時代沒有椅子,印度也如此,都是席地而坐。現在日本的榻榻米,就是漢朝以前,秦始皇時代傳去的規矩。到了唐朝,看歷史就知道,某某人或皇帝坐在‘胡床’上。什麼叫胡床?是西域傳進來的,我們的高腳八仙椅,打坐用的‘繩床’,繩子編的,也是唐朝以後才有。
北方人叫‘坐炕’,釘一個又寬又大的架子,那是給年紀大的、地位高的或腰腿不便利的人坐的,免得坐下來腰痛,坐骨神經痛,所以要坐高位子。北方人看老一輩人來,說‘請上座’,晚輩人站在下面陪著。因此學佛的人要謙虛,不准坐高廣大床,意思就是說不准坐上位。
我說:‘師父您去查,看你對還是我對?’老和尚說:‘你完全對!完全對!’我那位師兄終於不必坐矮凳,可以一齊同坐。我到廟子就是這樣辦,所以許多老和尚看到我去,很歡迎也很頭痛。
有一個朋友出家,要把媽媽也帶去出家。他媽媽一輩子有酒瘾,不喝酒要死的。這下可要命了,出家要受戒,把酒戒了,非死不可。可是不受戒又何必出家?我說我來送,送到上海龍華寺,我對龍華寺方丈說:‘請師父開遮,我有一個朋友的媽媽來受戒,三、四百條,包括毗尼耶戒,不管七百條、八百條,什麼戒都可以受,我這位伯母當了比丘尼,有一條戒,我現在給您跪下,請求允許不受酒戒。’
龍華寺長老好開通啊!他說:‘南居士,你講的!你做保。’我說:‘是啊!’師父說:‘好!我答應,收了,進戒壇。’
這一條酒戒,這位比丘尼不受,因為她以酒為藥,沒有酒就要死。所以,通達的老和尚對經律論都要通。
不坐高廣大床就是說比丘、比丘尼、受八關齋戒的人,要處處謙虛,坐下位,不要坐人家上位。更不要看到好位置就先占住,腿一盤,然後人家挨過來,還‘異眼’看人,那就是七關齋、六關齋戒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