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不少剛進入佛門的人想知道佛法的大意,但由於缺少明師的指點,故不得其門而入。據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曾經產生過這樣的困惑,於是他決定去參訪當時的一位得道高僧“鳥窠禅師”,因為這位禅師居住在深山老林的鳥窠中,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鳥窠禅師。見到鳥窠禅師後,白居易問他“如何是佛法大意?”,鳥窠禅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三歲小孩都知道這句話,難道佛法就這麼簡單嗎?”鳥窠禅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確實,鳥窠禅師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經概括了佛法的所有內涵。為什麼三歲的小孩都會說這句話,而八十老翁甚至也做不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做不得”(也即不能取捨善惡)的根本原因就是心中沒有判斷善惡的正知正念,而沒有判斷善惡的正知正念又歸結於沒有對善惡進行仔細辨別和分析,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尚處於未知和謬知的狀態。例如,儒家《大學》中闡述了“止於至善”的八個步驟:“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其實,這裡所說的“正心、修身”就是“取捨善惡”,“家齊、國治、天下平”是取捨善惡之“果”,而“意誠”(也即具有判斷善惡的正知正念)是取捨善惡之“因”。如何才能“意誠”呢?這裡說得很清楚,必須“格物致知”——也即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進行仔細觀察和分析(格物),以獲得判斷善惡的智慧(致知)。
如何辨別善惡呢?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闡述了他自己一生對善惡的思考和觀察,非常值得我們參考,他說:“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意思是說,如果對善惡仔細加以分辨,就可以發現善惡有“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之分,對這些都應當深深思維並加以明辨。如果一個人行善卻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會出現自以為自己在行善,實際卻是造惡的現象,這樣就會枉費苦心,得不到真實的利益。
什麼是真善和假善呢?袁了凡說:“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意思是說,一個人行善,如果是為了利益他人,則是真善,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則是假善;內在真實善心發動下的行為和語言是真善,沒有真實的善心而只是空有善的外表則是假善;去除我執,三輪體空而行善是真善,執著於自我而行善是假善。由此可見,去除了自私心、去除了我執、以純粹利他之心而行的善是真善,以自私自利而發動的行為和語言,即便表面上看起來善,但實際上仍是假善、偽善。
所謂端善,是指內心沒有夾雜“貪嗔癡慢嫉”等煩惱而行的善。反之,如果是受五毒煩惱驅動而行的善,是曲善。例如,現在人見了老好人,一般都說他好,認為是善。但是,這些所謂的老好人的善舉,只不過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得別人的稱贊而已,所以是曲善。正如孔子所說:“鄉願,德之賊也!”意思是說,不講原則地滿足眾人願望的那些老好人,實際上是敗壞道德的賊人。聖人的行為則不同,他們恪守善惡的底限,只要是給大家帶來痛苦的事情,即便得罪人,也堅決不為;而那些能夠給眾人帶來安樂的事情,即便是得罪人,他們也會堅持原則地去做,不會循著世人顛倒的善惡標准而行。所以,袁了凡告誡人們說:“凡欲積善,絕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意思是說,凡是積善,不可以只隨外在耳目的境界——也即只圖將外在的善行和善語呈現在眾人的“耳目”面前,而不去注重內心,行善時應當唯一仔細觀察內心深處的細微心念,默默洗滌行善時所夾雜的不良動機和“貪嗔癡慢嫉”五毒煩惱。如果行善純粹是濟世之心,念念想的是救濟世人,這是端善;如果外表行善,心裡只要有一毫討好世間的心,這是曲善;行善純是愛人之心,這是端善;行善還有絲毫憤世嫉俗的心,這曲善;行善時,純粹是恭敬人的心,這是端善;行善時,稍有一點玩弄世間的心,這是曲善;這些都要加以仔細辨別。
實際上,討好世間是貪心,憤世嫉俗是嗔心,玩弄世間是慢心,行善時如果有這些貪嗔煩惱夾雜,善就已經被扭曲。例如,現在有些世間的老師,為了不得罪學生,即便明知學生身上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點,也不去加以批評指正;一些領導為了博得大家的好評,也不惜用原則做人情;甚至佛門裡面一些所謂的“上師”,為了不得罪弟子,能夠繼續從弟子那裡獲得供養,對弟子身上的缺點也從來不聞不問,有的甚至開許弟子吃肉,開許弟子不必修前行、修菩提心即可進入正行,那些愚癡的弟子也感恩戴德地說:“我們的上師真慈悲!”這些都是因貪圖名聞利養而表現出來的曲善,不是真正的善。又有些行善的人行善時摻雜著對世人的怨恨,他們一邊行善一邊數落他人的過失,仿佛世間只剩下其一人是善人一樣,這是因嗔心而使得善成為曲善的例子。又有些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行善,將自己凌駕於眾生之上,好像自己是救世主一樣,這是因慢心而使得善成為曲善的例子。也有些人,因看到別人行善,內心生起嫉妒,於是自己也去行善想超過壓倒對方,這是因嫉妒心而使善成為曲善的例子。修心是一件極其細致的事情,明白了“貪嗔癡慢嫉”等煩惱在我們心中潛伏得有多深,就知道修心需要多麼認真。明白了善的真假和端曲,就會明白為什麼鳥窠禅師會說,斷惡行善這件事“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如果一個人外在的善行是受“貪嗔癡慢嫉”等煩惱驅動,則無論外表多麼冠冕堂皇,仍是偽善和曲善。
求真,就會接近真理;端正,就會漸趨覺悟。相反,虛假,智慧就會漸受蒙蔽;偏曲,心智就會漸漸墮入迷亂。所以,宗喀巴大師歸納修行的要訣說:“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如果我們的心受“我執”控制,媚世、憤世、玩世、蔑世的心態潛伏在內心深處,則我們所做的一切善就成了偽善和曲善,這些“影像善事”最終根本不會將我們導歸究竟的安樂。相反,如果努力向潛伏在內心的“我執”開戰,行善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用一顆純淨的濟世心、愛人心、敬人心來攝持,我們的善行就會漸趨圓滿,人格也會日漸誠實和端正。
所以,在取捨善惡之前,應當努力地去學習、去“格物致知”,以培養辨別善惡的能力。如果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去加以仔細地觀察和思考、了解與辨別,就會出現認惡為善、指善為惡的顛倒行為。(未完待續)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