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淨土法要新白話版(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書摘七十四

  你所說的甚深利益,不必要在境界感通上求,應當在往生西方淨土的信念上認定,才不會辜負這一番佛法僧三寶加被的深恩啊。鐘英的宿世善根固然很深,但智慧沒開。夜半念佛,見到一位金甲神,害怕是魔來試探,就不敢繼續念了,怎麼無知到這種程度呢?凡是念佛人,只要是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會妄想見佛見境界之類的事。因為心如果歸到專一不亂了,見佛見境界,都不至於隨便生起歡喜,不見佛不見境界,也沒有什麼欠缺。心沒有歸到專一,急著想要見佛見境界。不要說所見的是魔境,就是真的佛境,因為心妄生歡喜,於是得到一點點就很滿足,結果退失和懶惰了,就是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啊。應當以至誠念佛為正事,不要存有見佛見境界的心。

  倘若正在念佛時,或者會有忽然顯現佛像及菩薩天神等像。只要心存正念,不生起執著,知道所見的像,是唯心所現,雖然是清清楚楚地顯現,實際上不是真實的東西。因為心很清淨的原故,現出這樣的景象,就如水很清淨,月影便清楚的映現,毫無奇特。完全不要生起誇耀張揚歡喜的心,更加專一自己的心,認真念佛。能夠這樣的話,別說佛境顯現有利益,就是魔境顯現也有利益,為什麼呢?因為不執著,心能歸一清淨。佛現前心就更清淨,魔現前心也因為清淨不執著,魔沒有辦法干擾,心更加清淨,道業自然增進。

  現今是偶然有所見,就產生畏懼,不敢念佛,他的心已經失掉正念。幸好不是魔來出現,倘若是魔來出現,由於不敢念佛的原故,就可能讓魔進入他的心竅,使他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他怎麼不知好歹,到了這種程度?害怕是魔現的話,正應該認真懇切念佛,那個魔自然沒有容身的地方。就如光明來了陰暗自然不存在了,正來了邪自然消滅,哪裡還有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呢?幸好不是魔,如果是魔,那就是完全授權給魔,自己有對治的方法,全都不用,那就是任魔隨便干擾啊,可悲可悲!

  念佛偶爾生起悲感,也是好處,但不可以總是想有這樣的感覺。如果心裡常想有這種感覺,那就必定會著魔,而不可救藥了。應該讓心清淨,沒有什麼東西在心中,因這個清淨心念佛,自然沒有一切境界。即使有魔境,我以如空的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定自然消失。(文鈔三編·復陳士牧居士書六)

  書摘七十五

  接到來信,知道你發大菩提心,誓證念佛三昧,定期閉關,希望這樣達到圓滿大願。我看了非常歡喜,所謂最後的訓言,我怎麼敢當?只是我怎麼可以不把我的真誠完全奉獻出來呢?雖然本來知道座下你用不著我的這種啰嗦,但一般朋友之間的交往,是貧是富各盡本分,那智者和愚者的交流怎麼就不是這樣呢?我只是盡到真誠就可以了,不計較別人用不用得著啊。我暗自認為座下你這樣的心,確實屬於不可思議。

  但是在閉關中用功,應當以專一精進不變為主,心果然能得專一,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感通。在沒有專一之前,切不可用浮躁妄動的心先求感通。達到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有感通心就更精進專一。所謂明鏡立在台子上,遇到形相就映照,鏡裡鏡外各種樣子,與我鏡子有什麼關系?心沒有專一而急切求感通,那麼這個求感通的心,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礙。何況以浮躁妄動的心特別企盼感通,可能會引起魔事出現,破壞清淨心。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我大膽為座下推薦這話吧。(增廣文鈔·復弘一法師書)

  書摘七十六

  念佛一法,大約有四種,所謂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這四法中,只有持名念佛一法,統攝各種根機的眾生最普遍,下手最容易,不會引起魔事。如果想修觀法,必須熟讀《觀無量壽佛經》,深知這個心可以作佛,這個心就是佛,以及心淨佛就顯現,境界不是從外來的,完全是心的顯現,不生起執著,既然不執著,那境界就更深妙,心更精進專一。能夠這樣,那麼觀想的利益,可就不是一點點。如果觀境界不熟悉,佛理思路不清楚,以浮躁妄動的心,急切想要境界出現,這完全是妄想,與佛與心,都是不相應的,也埋下了魔胎。因為憑這種妄想見境界,心就更加浮躁妄動,必然招惹多生多世的怨家,來現出境界。既然最初學佛的目的不對,怎麼能知道那是魔業所現?於是大生歡喜,心緒不能安寧,那麼魔已附體,喪心病狂,縱然是活佛現身救度,也沒有辦法啊。所以必須衡量自己的根性,不要只是好高好勝,結果是求利益反而受損失啊。善導和尚說:“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確實是恐怕有人不善於用心,結果落入魔境啊。那麼應該自己詳細審思,加上志誠懇切,也是消除浮躁妄想魔境的一個妙法啊。並且應該竭盡心力去實行,就很幸運了。(增廣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一)

  書摘七十七

  接到來信,知道你每天誦讀精進勤懇,我欣慰無比。你所說的“黑影”,不是佛菩薩的影子,也不是怨家對頭所現的影子。佛菩薩既然要現影,必然是清楚明了能看見面目等。如果是怨家,應當表現它可畏的樣子。這個影子可能是過去世有緣的孤魂,希望借助念佛誦經的力量,得以超生善道吧。應當在課誦完回向後,再專門為它回向,勸它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依靠佛的慈力,往生西方淨土,那才是對它有益,才不辜負現影的一番苦衷。另外凡是修行人,要心有主張,見到好的境界,不產生歡喜,見到不好的境界,不產生畏懼。能有這樣的心態,那麼所見的境界,都可以作輔助修道的緣,否則,都成了障礙修道的緣。再有凡是修行人,都應該“以至誠恭敬為本,以慈悲謙遜為懷”。心中所想,身體所做,雖然不能完全與佛相應,也必須努力勤勉,以達到不違背佛心佛行,那就可以說是真修行人,真佛弟子了。(文鈔續編·復楊佛典居士書)

  書摘七十八

  你說的聽到空中有清磬的聲音,是靜到極點所現,後來知道是牙齒和舌頭相碰擊發出的聲音,並不是外面的環境發生的。從這一點應該知道了,才不至於生起一種希奇玄妙的想法,因此生起自負傲慢的心,那就不是得到利益的地方啊。你所說耳根會發聲音,淨土經典不太提倡,因為淨土法門,它的要點是在於信願行等,你說的這等境界,是用功人自己發生的各別境界,善知識怎麼可以事先到處張揚?如果張揚出去那是得益的人少,受損的人多。如胡女士的《自知錄》一樣,專門表示看到遇到的境界,實際上這些境界,還是想像出來的,她是要借這些東西擴大她的名聲,所以特意做出這種不思議境界。假使我不阻止,那不知要印多少萬,吸引人落入魔境啊?(文鈔三編·復何慧昭居士書一)

  書摘七十九

  近來修行的人,著魔的很多,都是由於浮躁妄想的心,希望殊勝的境界出現。不要說那境界是魔,即使那境界真的是殊勝境界,一產生貪著歡喜等心,就是受損不受益了,何況那樣的境界未必真的是殊勝境界呢?倘若有的人有涵養,沒有浮躁妄想的心,沒有貪著心,見到各種境界,等於沒有見到,既不發生歡喜貪著,又不發生恐怖驚疑,別說殊勝境界現前有益,就是魔境現前也是有益的,為什麼呢?因為不被魔轉變,就能上進的原故。這種話我不常對別人說,因為你有這種事,所以我不得不說啊。你最初禮拜佛所見到的菩薩像不可靠,如果是真的,就不會因為對它念《觀無量壽佛經》卻不相應而消失。然而你因此信心更加增強,也是修行的好因緣,所以不應該常想見到幻像,只要志誠禮拜就可以了,這樣才沒有其他憂慮。

  臨睡覺時眼前出現白光,以及拜佛見佛好像是懸立在虛空中,雖然屬於好境界,也不可貪心執著,以後不再企望見到,應當不會重現。觀察你的根性,好像是過去世曾經修習禅定的,所以才多次有這樣的幻相出現吧。明朝官員虞淳熙在浙江天目山高峰閉死關靜修,時間久了,於是有預知能力,能預知天氣的陰晴、世人的禍福。他本是歸依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的,大師聽到他的事,寄書信去嚴厲斥責,認為他落入魔網,後來就不知結果了。所以須要知道學佛人,要識大體,否則得點小利益必受大損失。不要說這種境界,就是真得了神通,都必須置之度外,才可以得到漏盡通,如果一貪心執著,就難以再上進,或者退失墮落,不可不知。(增廣文鈔·復何慧昭居士書)

  書摘八十

  想要得到真實利益,應當按佛菩薩祖師所說的去修行,決定會得到真實利益。古時大德教別人,只為別人說用功的方法。有誰將自己所見的境界,搬出來顯示給別人呢?遠公大師為淨土宗初祖,直到臨終時見佛來接引,才與弟子說:“我已經三次看到聖相,今天再次見到,我要往生了。”如果論遠公的身份,比胡女士高出的,哪裡只是高天和深淵的差別?又哪裡只是三次看到聖相,就沒有別的一點好境界呢?然而如果到了心空境寂時,又哪裡還有什麼境界?所謂“心佛相應,心佛雙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不存,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雖然沒有念而常在念,就是有念而沒有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這裡有什麼境界?如果念到這裡,不妨礙西方淨土的清淨境界,徹底全部彰顯。但由於妄念寂滅情識消亡,所以在這裡更能得益,決不會生起大歡喜,誤認為是什麼感應的消息,結果著魔發狂。倘若沒有達到一心不亂時,心中念念想著境界,這個境界出現,肯定會遭受災禍。《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還不是浮燥妄心所感應的魔境界,而一產生歡喜,認為是證到聖果,就成魔子了。何況最初就是以魔心所感應的魔境界為佛境界呢?(文鈔三編·復李少垣居士書二)

  書摘八十一

  魔境界、勝境界的分別,在於與經教是不是相符合。果真是聖境界,令人一見,心地當下就清淨,沒有一點浮躁妄想執著的心。如果是魔境界,那麼心就不清淨,便會生起執著浮躁妄想等心。再說佛光雖然極其明亮,但不刺眼,如果光亮刺眼,便不是真佛。佛出現了就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判斷,它就更明顯。魔出現了用這個道理判斷,它就隱藏消失了,這個是勘驗判斷真偽的冶煉大洪爐啊。夜間見到白光,以及虛空清白等境界,是心很清淨時所顯現,你怎麼可以用“法界一相、寂照不二”來自比?這樣自比,就成了把凡夫隨便當作聖人了,那罪過可不是一點點。你說是二句經文,我沒見到出處在哪裡,可能也是過去生中記憶的文字,未必就是經中的文字吧。修淨土法門的人,不把種種境界當作什麼事,所以也沒有什麼境界發生。如果心中專想見什麼境界,那境界就多了,倘若不善於控制心,可能就會受損害,不可不知。(增廣文鈔·復何慧昭居士書)

 

上一篇:印光大師:淨土法要新白話版(九)
下一篇:放生放走殺業,放走YIN業,放走負能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