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承許一個法是實有,就會因此而產生貪嗔煩惱,進而依之造業,流轉輪回。反之,假如你想獲得解脫,息滅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門,開啟無我智慧,斬斷任何執著。
你們若想通達般若空性,最好能先學龍猛菩薩的《中觀根本慧論》,這部論典用非常甚深、精細的推理方法,抉擇了一切萬法皆為空性。藏傳佛教雖分為格魯、寧瑪等不同教派,但實際上每個教派都要精通該論。而在漢地,盡管不像藏地一樣,有廣泛聞思中觀法門的傳統,但歷代大德也要學習《中觀根本慧論》、《十二門論》等諸多論典。
其實,學習空性法門,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智慧的觀察。中觀有許多推理方法,歸攝起來有五大因,下面就對此作個簡單介紹:
若想解脫,息滅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門
2017-05-18 索達吉堪布 智慧寶燈 只要承許一個法是實有,就會因此而產生貪嗔煩惱,進而依之造業,流轉輪回。反之,假如你想獲得解脫,息滅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門,開啟無我智慧,斬斷任何執著。
你們若想通達般若空性,最好能先學龍猛菩薩的《中觀根本慧論》,這部論典用非常甚深、精細的推理方法,抉擇了一切萬法皆為空性。藏傳佛教雖分為格魯、寧瑪等不同教派,但實際上每個教派都要精通該論。而在漢地,盡管不像藏地一樣,有廣泛聞思中觀法門的傳統,但歷代大德也要學習《中觀根本慧論》、《十二門論》等諸多論典。
其實,學習空性法門,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智慧的觀察。中觀有許多推理方法,歸攝起來有五大因,下面就對此作個簡單介紹:
1金剛屑因
是觀察萬法產生的“因”無自性,也就是說,一切法不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進而抉擇諸法是無生空性。具體來講,倘若萬法是自己產生自己,就會有無窮生的過失;若是依他而生,黑暗中也可以產生光明……這種推理方法,在月稱論師的《入中論》中講得很細致。既然萬法的“產生”無有實體,那麼它的“存在”也不成立,最後的“滅亡”也沒有,通過這種金剛屑因,就可以抉擇一切為空性。
2離一多因
首先觀察“一”是否成立,通過詳細分析,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一”的實體,這樣一來,由“一”組成的“二”等多體法也不存在。比如說,這裡一個人也沒有的話,便不可能有十個人,因為“十”是以“一”為基礎安立的。
3破有無生因
是抉擇萬法的“果”無自性。其觀察方法是“有法不應生,無亦不應生”,也就是說,果若在因位時存在,就不必再生,因為已有之故;果若在因位時無有,則永遠不能生,猶如石女的兒子。這種推理,在《中觀根本慧論》中講得比較多。
4破四句生因
是同時觀察“因”與“果”,在《中觀二谛論》裡運用過。其觀察方法歸攝起來有四種:一因能否生多果,一因能否生一果,多因能否生多果,多因能否生一果。通過這種方式觀察,可以破除對因能生果的實有執著。
5大緣起因
是抉擇萬法的“本體”為大空性,一絲一毫也不可得。此推理在《中觀根本慧論》、《寶積經》、《楞嚴經》、《華嚴經》中,都直接或間接提到過。我們平常所執著的身體、生活、感情及山河大地,雖然看似實實在在,但這只是迷亂顯現前的假象,倘若用智慧去觀察,包羅萬象的一切法決定不存在。這種境界相當甚深,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贊》中也講了,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才能通達並宣說。除此之外,外道雖然也講了一些空性,但這種空性只是單空,而不是緣起性空,故並不究竟。
所以,大家在認識空性時,千萬不要把空性等同於“不存在”,否則就會墮入另一個邊。要知道,不管是有邊、無邊,皆為實有的執著,有了這種執著,就會產生痛苦而不得解脫。
誠如《六十正理論》所言:“若許有實法,則生大貪嗔。”你只要承許一個法是實有,就會因此而產生貪嗔煩惱,進而依之造業,流轉輪回。反之,假如你想獲得解脫,息滅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門,開啟無我智慧,斬斷任何執著,《入行論》中也說:“故欲息苦者,當啟空性慧。”
敬摘錄《心靈的諾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