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淨空法師:只念佛,未念經,能得諸佛護念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要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茍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這個問得很好。有些人只念阿彌陀佛,沒有念經,能不能得諸佛護念?能不能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的確是一個大問題。‘答:此義有局有通。’局是局限,就是狹義的,通,我們今天講廣義的,有兩個解釋。‘占察謂’,《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屬於地藏三經。地藏菩薩三部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流通最廣的,《地藏菩薩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合稱地藏三經。《占察經》裡面有這麼一段話,‘雜亂垢心’,垢是不清淨,心裡胡思亂想,心不清淨,‘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這個講念佛號沒有功德,雜亂不清淨的心念佛號,沒有功德。‘以不能生決定信解’,雖然沒有功德,功德的確是沒有,但是還是有福德,不能說他沒有福德。‘但獲世間善報’,他能有一點福德,沒有功德。‘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廣大深妙的利益就是開悟,得定開悟、了生死出三界,這樣的利益他得不到,他能得世間一些善報。

  ‘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這個地方講到“一行三昧”,《六祖壇經》上,惠能大師在禅宗裡面,非常重視這個一行三昧,淨宗也不例外。在淨土法門裡面,我們常聽說有“念佛三昧”,殊不知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也叫一相三昧。在淨土宗,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指示的標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就是一行三昧,在本經裡面叫做“一心不亂”。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心不亂就是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一心不亂有功夫淺深不同,念到見思煩惱斷了,這叫事一心不亂;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叫理一心不亂。這個地方所講的境界,就是剛剛達到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這叫“廣大微妙行心”,這是得相似的無生法忍。真正的無生法忍,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到?《仁王經》上講得很清楚,七地菩薩。七地以前都叫相似的無生法忍,七地那是真正的無生法忍,下品的。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再往上去十地菩薩,不叫無生法忍,叫寂滅忍。十地是下品寂滅忍,等覺是中品寂滅忍,如來果地是上品寂滅忍。

  ‘此亦應爾’,“此”是講念佛法門,也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我們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就跟《占察經》上講一行三昧這個境界完全相同。‘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這個說法是狹義的說法,跟佛在一般大乘法門所講的是一樣的,這個不足以為奇!這也不能說淨土比其它法門殊勝。那個殊勝在底下一段,這一段跟大乘法門是平等的,無論在理事上是平等的。通義,那就更不可思議了,這就顯示它的特別處。

  ‘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這兩句是贊歎,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諸佛慈悲不可思議,是諸佛接引眾生,幫助眾生這個行願不可思議。名號功德,名號是方法,佛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不可思議!這個方法超越一切法門,能令業障極重的凡夫一生圓滿成佛,這個方法實在是妙不可及!‘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你聽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你信,歡喜,很好!你不信,聽了討厭,也好!有心聽到的,無心聽到的都好,總而言之,你都跟阿彌陀佛結緣了,你成佛的種子就種下去了。

  ‘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這話說得好!從廣義上來說,佛的心清淨平等,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是普度眾生,只看緣有沒有成熟,不論怨親。造作極惡之人,像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的阿阇世王,這是殺父害母,破和合僧,造五逆重罪,臨終忏悔,一心念佛求願往生,他也往生了。他沒有墮地獄,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臨終忏悔往生的。佛在《阿阇世王經》告訴我們,這個阿阇世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在我們想,造那麼重的罪業,臨終回頭忏悔往生,大概總是下下品。《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下品下生就是五逆十惡往生的,他是五逆十惡,應該是下下品往生。佛告訴我們,他是上中品往生的。這個不可思議,我們怎麼想也想不到。以後在經裡面知道這個事實,往生是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平常念佛,像我們這樣,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樣去往生。另外一種就是造作大罪業的人,臨終忏悔,看他忏悔的力量,論他的品位。阿阇世王是真心忏悔,所以他的品位一下就拉高。這是佛叫我們不要輕視造作罪業之人,你不要瞧不起他,說不定他在臨終一後悔忏悔,品位比你高,這是事實。教我們要用清淨心、平等心,來處事待人接物。這是世出世間許許多多事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夠見得到的,不是常識能夠判斷的。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這是說明無論是什麼人,單單持名不念經,也必定蒙佛護念,我們不必懷疑。

  ‘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這是根據佛在大乘經上的講法。這是一般一定要證得別教地上菩薩,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這都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蒙諸佛護念。為什麼?因為他的心也清淨平等,所有一切障礙都沒有了,從此以後是心心流入薩婆若海。這是得諸佛的護念。

  但是本宗不一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我們現在是靠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彌陀本願這一加持,諸位要知道,十方諸佛就跟著加持。若不修這個法門,阿彌陀佛力量加持不上,其它諸佛也就不管了,是這麼回事情,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這個《要解》讀了之後,說老實話,這句阿彌陀佛,你真把《要解》念明白、念通了,你才曉得這句佛號是非念不可,不能不念。這是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相似位以還,就是不到相似位。像我們現在這些,實在講不到相似位,我們得不得到一切諸佛護念?得到,也必定蒙一切諸佛護念。

  ‘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一段才叫真正的難信之法。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成佛的種子,就是成佛的因緣。這一生雖然不信,沒有發願,也沒有念佛,這一生不能往生。來生來世,或者是他生他世,得人身又遇到這個法門,阿賴耶識種子現行,能信、能願、能行,他就必定往生。你要問他往生的根源,那就是這一生當中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叫做畢竟不退。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這是解釋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我們總要把它記得清清楚楚。學佛求的是什麼?就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中國古時候翻成無上正等正覺,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學佛就是求這個。證得,這叫成佛,佛才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

  ‘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圓是圓滿。圓滿的三不退,就是一生成佛,意思完全相同。異名就是別名。一生成佛也叫做圓證三不退,所以圓證三不退就是一生成佛。這兩句話說得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這部經上沒有說一生成佛,但是給我們講圓證三不退。

  ‘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身子就是捨利弗,捨利弗是梵語,翻成中文叫身子。“皆當信受”,這就是佛勸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接受,這真是世尊跟諸佛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聞名功德如此’,聽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就像諸佛如來所說。‘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不是一尊佛這樣勸導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勸導我們,異口同音共同勸導,我們再不相信,那真叫業障太深重!‘初勸信流通竟’,到這個地方,勸信流通說完。

 

上一篇:蔡禮旭:孩子沒有禮貌怎麼辦
下一篇:淨空法師: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淨業三福是根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