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果正:一位北大學子的學佛心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很小的時候,我就對一切生命有著一種莫名的敬畏。說得好聽些是“有善根”,不好聽就是“性情軟弱”。這也許和家庭環境有關,因我的父母都是善良而又老實的人。記得那時常有鄉下的親友來訪,來時總會帶一些土產。而母親最怕的便是這些土產中有雞的影子,因為在城裡沒法養它們,殺又不忍,最後只好再送回去。

  長大後進得燕園,才發現在這裡依然得面對關於生命的尴尬措置問題,因北大的宿捨素以蟑螂多而著稱。本來對這種小東西我是十分厭惡的,有天晚上躺在床上,不經意間居然看到有只蟑螂公然從我身上爬過。頓然生起的厭惡之情使我一下子就用書將它拍死。過後看著它的屍體,一個問題忽然浮上心頭:僅僅因為看著它感到惡心便讓我殺掉了一個生命,那被殺的看到我這個“劊子手”又會有什麼樣的痛苦和憤恨呢?那個時候適逢報紙上正在討論一些人吃猴腦的問題,這更引起了我的自覺,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人們為了自己的一點點享受或惱怒就要不斷殺害生命呢?

  對這方面的思考,迫使我開始關注一些哲學、宗教方面的書籍。最初由於受妥思托耶夫斯基小說的影響,我對基督教很有興趣。但在讀了一遍《聖經》後,我感覺彌漫在其中的血腥氣實在難以令我對其產生認同感。

  不過對於佛教,如同許多青年人一樣,我起初也是抱著排斥態度的,總覺得有些“迷信”、“愚昧”的成份在裡面。一想到佛教,總是讓人聯想起建廟和磕頭,這不能不說是末法時代佛教的悲哀。我的一位讀過許多佛教經典的同學曾說過:“在理性上我傾向於佛教,但在感性上卻傾向於基督教。”

  只是在偶然地讀過了一本關於佛教的小冊子後,我才發現原來我思考的許多問題,佛法早已為我們解決了。特別打動我心的是佛教眾生平等、自性自度的教義。由此我開始進一步學習起佛法來,越深入便越發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漸漸地我開始按照一個佛教徒的標准來要求自己,在這個自我修煉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平和了。

  畢業時由於種種原因我一時沒找到工作,加之面臨感情方面的糾葛,故而心情十分低落。七月下旬我去了趟普陀和九華,並在九華山呆了較長的一段時間,期間還在祇園寺裡正式皈依了三寶。那一段日子,我每天住在寺裡,上完早課後就出去爬山。有一次,我在從天台去古佛洞的路上迷了路,結果走入了一條荒廢的古路。正彷徨之際,忽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無路可去中,我便坐在路邊的一棵樹下開始仰首望天、默念佛號。慢慢地,我感覺自己的身體開始融入了這蒼茫的迷蒙雨天中,與天地山川融為一體。當山間流動的清新空氣彌滿整個身心時,心頭不知怎地便悠悠然浮出那著名的四句偈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睜開眼,此時雨過天晴,天際一道彩虹橫貫西東。

  離開九華山時,我一度萌發了出家的念頭。在南京雞鳴寺,有一天偶遇了一位看上去很邋遢的老僧,當時他正在曬太陽。我坐在他身邊,還沒開口,他就忽然抬眼望著我道:“你知道你父母正為你擔心嗎?”一句話說得我頓時聳然動容,隨即便向他請教。他瞇著眼說:“有些事現在說了你也不明白,有些事到時候你自然就會明白了。道是那麼好求的嗎?你一輩子能做個好兒子就不錯了。”這番教誨使我受益匪淺,當下我就決定返京歸家了。一回北京我就很快找到了工作。

  回京後按照皈依師的指導,我先從淨土開始起修。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淨土宗是下愚之人的修法,其實淨土法門是極為深奧的,簡單的一句“阿彌陀佛”概括了無上妙旨。就我個人的感受,念佛首先就是定心。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歸根究底就是為了淨心,心淨則土淨,儒家不是也講“正心誠意”嗎?每次念到入神處,我就感到有一股氣隨著“阿彌陀佛”四字從丹田直沖腦海,濁氣當然也就隨之四散而離開了。

  不過隨著入佛愈深,我也愈加看到了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方面,許多人奢談佛學卻不願精進實修;另一方面,許多人深信不疑但就是不能如法正信。特別奇怪的是,許多人學了佛,苦惱反而更多了。所以我特別希望人人都能深入經藏,得遇明師,自淨其意,放下執著。也只能如此才能學出個名堂來。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感到對知識程度較高的現代人來說,最難理解的恐怕就是因果輪回了。甚至許多學佛多年的居士,心裡也將信將疑。都說小乘重業力,大乘重般若,其實我們應明了通達業力正是通達般若的基礎。不信因果輪回,不知人生從何而來、死往何處去,又談何解脫呢?這就像不信萬有引力卻要發射火箭一樣。我的理解是:因果輪回不僅不是迷信,恰恰是最科學而樂觀的解決人生問題的學說。你相信了它,你就能明白苦樂之所從來,並進而安然處之。同時也就知道了道德建設之必要,從而自覺、自然行之。最終借著對因果不虛的洞徹,我們也才能孜孜行於解脫之大道上。我就親自休會到明白因果對我心性的直接作用——比如世上許多惡事都是一時之氣引起的,如果我們能在嗔怒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不惟此世的自己,還有無數劫以來的與嗔怒對境的恩恩怨怨的關系,我相信大多數的嗔怒心就能變為忏悔心、寬容心了。在此基礎上,愛與慈悲、菩提心便都可在明了因果輪回、六道眾生輾轉互為父母兄弟的基礎上日漸增長起來。想當初,佛於菩提樹下證得正等覺後,曾驚歎於人人都有佛性而不能自覺,只因為貪嗔癡所蔽。其實我們許多學佛人也一樣在大搞貪嗔癡,只不過換了一種表現方式而已。貪求法門,樣樣都學是不是貪?容不得一點不同意見,動辄斥對方為“魔”,是不是嗔?學了一點東西就妄自尊大,處處看不慣別人,是不是癡?

  當新世紀到來的時候,為了新的世界更加和平繁榮,為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一個佛教徒應該做些什麼呢?其實答案早已包含在我們日日誦習的那四宏誓願裡。

 

上一篇:明一法師:《與祖師同行》文摘5
下一篇:益西彭措堪布:無常觀-聰明的一休伏住煩惱的秘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