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專究性命,不理外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楊黼很喜歡佛典,有人勸他參加科舉的考試,他回答說:「不理會性命,而去理會身外之物嗎?」

  院子有一果大桂花樹,他在樹上綁了一塊木板,題名為「桂樓」,悠哉地生活在上面。

  他親自耕種了數畝田地,把好的蔬菜供奉父母,只求娛悅雙親,而沒有其它企圖。他旁征博引許多典籍,注解孝經數萬字,而且發揮了性命的道理。

  父母逝世後,他為人做傭工,以賺取喪葬費用。等營葬完畢,他便進入雞足山,住在羅漢壁的石窟中,長達十余年。

  他八十歲時,子孫將他從山中迎回家中。

  有一天,他沐浴完畢後,叫子孫來拜別,並且說:「明天我就要走了!」

  翌日,他果然安詳地逝世。(《明史》隱逸傳)

  孟子認為:養護可以分為養護大體和養護小體的差別。心是大體,耳朵、眼睛等器官是小體。他又劃分了天爵和人爵的不同,並且說:「仁義充飽,所以不希望口腹的美味。身上有了好的德行和聲譽,所以不希望文采的刺繡!」

  古代的禅師教人:「應當在活物上作活計,不要在死物上作活計!心是活物,心以外的東西都是死物!」

  楊黼專心探究性命,不理會外物,實在知道從根本下手。看他生活起居和讀書,是多麼安閒!他臨命終時,能預知時至,沐浴告別家屬,何等自在!迷於功名利祿的世人,終日遑恐不安,如飛蛾撲火,令人覺得眾生的業障深重而且可憐!(《歷史感應統紀》第四卷第一八五頁)

 

上一篇:學佛七日,免墮豬胎
下一篇:勸導大眾,共襄盛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