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王維:明月禅心,詩中有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王維,字摩诘,河東人。工書畫。名和字均取自於《維摩诘經》中的維摩诘居士,維摩诘是佛門弟子。王維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通音樂,書法也有很深的造詣。蘇轼評論他的詩畫說:“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中不僅有畫,還有座佛。

王維以詩才聞名於唐開元天寶年間,當時有“天下文宗”之稱,他的山水田園詩更是境界奇佳,與孟浩然等被人們稱為“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早年即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隨著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趨於消極,晚年更是奉佛長齋,衣不文采,居藍田別墅,與道友裴迪往來,“彈琴賦詩,傲嘯終日”,正如他自己寫的:“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後期的不少詩作對現實幾乎無任何積極反映,佛老消極思想濃厚,有的甚至充滿了佛空無寂滅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禅上理”(苑鹹《酬王維序》),死後更得到“詩佛”的稱號。“摩诘心淡泊,本學佛而善畫,出則陪岐,薛諸王及貴主游,歸則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詩於富貴山林,兩得其趣。”宋張戒的話很好地概括了王維隱逸的獨特之處,也是他人生最大的特色。

佛教影響了王維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他的一生與政治似遠似近,對社會似親似疏,對自我似執非執,他的人生是這樣,詩與畫也如此。考察當世一般的詩人,一般人只將佛境當作人生調節的手法,與現實,則是丁是丁,卯是卯,王維則不是他將佛引入人生,追求佛境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的合一,佛境中的藝術與藝術中的佛境合一,佛教深深地融入他的社會生活、政治追求、藝術創作中,達到了政、藝、禅三位一體。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更有座佛在其中,王維的禅心可以從他的許多詩中得到明證,如“清淺白石灘,綠蒲尚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王詩的禅理佛趣可以說是俯首即拾,觸目菩提。

在王維的詩中,經常看到“空山”這個意象: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饷東淄。(《積雨辋川莊作》)

所謂“空”,佛家認為一切事物的現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緣,而沒有實在的形體。《維摩诘  諸法言品》:“何以為空?”對曰:“空於空。”由於王維特殊的人生經歷和高超的悟性,他很好的理解了“空”的含義:任何事物都有其過去(因)和將來(緣),不必在意它存在,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諸行無常”,一切皆空,因而山與所有事物一樣是空的,是為“空山”。

一些佛教徒本身就是大知識分子,如王維,他們我行我素,隨遇而安,流觞曲水,吟仰嘯歌,或防浪形骸於天地之間,或傳經布道於百姓之中,或寄情於山水,或隱身於民間,他們的人生態度,深受佛家思想的影響,更是“空、無”精神的折射,故常將人生寄情於山水和游仙訪道之中。

 

上一篇:我的忏悔錄。。。
下一篇:大徹大悟之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