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佛法,從漢朝漢明帝傳到中國來,對中國本土文化影響很大。湯恩比博士講的話沒錯,他說中國人的心量大,能包容異族的文化。印度是外國的,不是中國的,異族,傳到中國來,這是異族文化。他非常贊歎,能包容異族文化。佛教文化大幅度的把傳統文化提升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儒跟道應用佛法裡面的原理原則用得太多了。儒釋道這三種文化融合成一體,這是中華的傳統文化,一體。所以中國人求的是什麼?求智慧。儒也是求智慧,道也是求智慧,求智慧這個念頭是從佛教學來的,不再是求知識,他求智能。怎麼求?從戒定慧。所以戒定慧這個方法,儒學去了,道也學去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就是求智慧的方法,他不是求知識。知識,廣學多聞;智慧,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它不一樣。知識要不要求?知識要求,擺在末後,開悟之後再求知識。你看佛法裡面的次第,四弘誓願,頭一個叫你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條是願。後面三條呢?成就第一條的。第二條,「煩惱無盡誓願斷」。怎麼斷煩惱?持戒、修定,開智慧,煩惱就沒有了。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要用戒定慧,智慧一開,照見五蘊皆空,達眾生相。智慧開了之後再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開了智慧以後的事情。智慧沒有開,後頭兩個你想什麼方法你也得不到。所以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不能成就,為什麼原因?他把前面兩樁忘掉了,從哪裡開始?從「法門無量誓願學」開始,廣學多聞。這前頭沒有基礎,好比蓋四層大樓,第一、第二層沒有,他就想蓋第三層,結果蓋一輩子都落空,都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這是儒跟道都向佛家學來的。
守規矩就是持戒,決定不能夠躐等。你看中國從前教學,從哪裡學起?《弟子規》學起。《弟子規》不是叫小孩念的,也不是叫他講的,也不是講給他聽的,《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本,父母把它做出來給嬰兒看。小孩一出生,眼睛睜開,他就會看,那個小耳朵他就會聽,他已經在學習、已經在模仿。你不能瞧不起他,他無知,他什麼都不懂。其實他懂得比你多,真靈光,耳濡目染,他全學會了。他雖然不會說,他什麼都懂。所以父母、大人在嬰兒的面前要很小心謹慎,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要叫他看到孝悌忠信,看到禮義廉恥,看到仁愛和平,聽到也是這些,接觸到的都是這些,這養正,童蒙養正,這養正的根,三年。三年一千天,嬰兒沒有妄念、沒有雜念,那個根扎得多深,所以才有諺語說「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扎的根,將來無論在什麼逆境裡面去接觸,他都不會變壞,他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善惡。這種教育,給諸位說,只有中國有,所以中國世世代代出賢人、出聖人,道理在此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一九集)2010/8/16 檔名:02-03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