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48):如何講法.公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沙彌日志(48)

    法師講法時,常常會有令人會心一笑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引起人共鳴和思考的時刻,這其中,往往會有一些讓我們獲得生命提升的片刻,就看如何把握住。

    浪費掉這些時刻就很可惜。

  首先我們要相信,法師和我們處在兩個不同的思想高度和生命境界中,這兩個高度和境界的銜接不是通過我們所理解的學習而達到的,而是通過一個特殊的過程和方式,讓我們領悟到的,比如相聲,你去聽,在進相聲館之前,你很難想象,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笑,但是,到了館裡,說相聲的會根據現場的情況,氣氛,光線聽者的狀態,先甩出一個包袱,然後忽然一抖,你就樂了。

    講相聲的,你樂了,就達到目的了。

  講法的要讓你有所領悟,那就需要你自己的配合。而且領悟的程度也不太一樣,《法華經》裡有比喻說,法就跟下雨一樣,淋雨的有大樹有小樹,有大草有小草,被滋潤後,長勢各不相同。

    有的人很聰明,在提問的時候會在問題中設一些玄關,這個很了不起,但是,最好能利用好這些玄關,然後再在答案中有所突破,比如,曾經我的師父給大學生講法,有人提問,說,大和尚,如果您開火車時,遇到兩條道,一條道上有十個人,一條道上有兩個人,你撞哪一個?只有兩條道,沒有第三條道。

  這個問題很賊,想把我的師父拽下水。

  可是,我的師父是不可能被拽下水的,我的師父是這樣答的:這個不可能,我在這裡給你們講法,怎麼可能去開火車呢?

  不知道提問的這個同學有什麼樣的體悟,是不是把握住了這個片刻,我覺得這個不是文字游戲,而是聽法者獲得一些領悟的契機,那就是,高人不在我們的思維境界上思考問題,我們要設法借機也從自己的思維境界中躍出來。

  高人插了個桿,趕緊順桿爬。只是贊歎贊歎那個桿很漂亮,就沒意思了。

    這次福慧營有人向法師提問,很尖銳,很厲害的問題,說,都說祈求有用,那我學英語,考四級,祈求菩薩,要是有用的話,豈不是大家都不用學英語了,都去祈求了,而且《妙法蓮華經》裡講,只要念觀世音菩薩,火坑都會變成池。我覺得這個就有矛盾。

  法師答,有矛盾是因為沒有智慧,有智慧了就沒有矛盾。你學英語,考四級,主要的緣還是你自己,菩薩只是助緣,你祈求他來幫你,是否拒絕別人的幫助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有人問我,自己跟父母的關系處不好,一直有矛盾,怎麼辦?

  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提問者就使勁地講述矛盾的復雜性,大事、小事講的暈頭轉向,最後大致能聽清楚,現在父母讓他立刻離開福慧營回家,馬上。而他很想把後面的活動都參加完,獲得佛法上的收益,再走不遲。

  其實,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學佛和家人的態度發生沖突,要說服家人,又沒有能力,是盡孝還是學佛。似乎矛盾在這裡。

  同樣,我予以的回答是,先孝順父母,立刻答應他們回家。

  這位同學開始表達這樣做的不妥,說了很多很多。

  我沒辦法只好掐斷他的話頭,接著告訴他,態度決定一切。沒有父母不愛孩子,長期不聽他們的話,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解決這個問題,先要獲得他們的信任,孝順他們,這個本身也是佛法。

  但是,解釋到這個程度,已經失去了真正獲得領悟的那個契機了。

    這位同學繼續解釋家庭矛盾的復雜性。接著說,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其實是這樣這樣這樣……

  總而言之,傳遞給大家一個信息是,他和父母的關系是無法調和的。要麼留下來學佛,違逆父母,要麼失去學佛法的機會。

  我告訴他,你先答應父母,讓他們高興,向他們表示一個你聽話的態度,然後馬上回去,馬上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一個小時是馬上,兩天是馬上,三天也是馬上,兩、三天過去福慧營也就結束了。

  這位同學繼續講述他的家庭矛盾和現實情況,晚回去兩、三天可能會失去一份好不容易到手的工作。

  這時候,我開始反省,講法並不至於要講到這個地步,講到這樣就被聽法者活活地拽下水了,而掉進了是非對錯的泥潭中。

  其實,現在反省,是功德不夠,也是沒有智慧能量沒有的表現,所以會造成在事項上不斷地解釋和粘著。

  最好的回答應該是在他提出這個問題的一瞬間進行這樣的問答。

  問,跟父母有矛盾怎麼辦?

  斬釘截鐵地答,這很簡單,你聽他們的話就沒有矛盾了。

  然後就不許他問了。

  這樣,就有可能讓他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思考,只要他能聽進去,領納進去,後面的問題就不成問題,否則,一個聽法的人已經夠煩惱的了,再扯進去一個講法的人跟他一起煩惱。

  但這麼講的前提是要講法者有足夠的功德,提問者對講法者足夠的信任。

  真正的高人可以這麼干。我這麼干,沒戲。功德和能量沒有。所以,不足以讓別人有所領悟。還是要好好地學習,精進,這個東西不是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也不是照葫蘆畫瓢就能做到,而是真的要有福德智慧。

  事後,有法師就這個問題開示,講法要瞬間在第一句話就斬斷他的疑根,第二句話就是廢話。

    曾經看過星雲大師回答別人提問的公案,非常有意思。轉述過來。讓我們都有所覺察。

  有記者別有用意地在一個公開場合問星雲大師,對同性戀問題怎麼看,是支持還是不支持。

  大師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公案,有一個和尚撐著一船乘客過河,船靠岸的時候,船壓死了一些小魚、螺絲。岸邊有個過路人問和尚,佛門講慈悲,現在你的船壓死了這些小生命,是怪你啊,還是怪船上的這些乘客啊。

  和尚回答說,怪你。

  過路人說,憑什麼怪我。

  和尚說,因為你多管閒事。

 

上一篇: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47):聽法者與說法者
下一篇:請求助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