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念佛實用問答(五)疑難解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部分 綜合疑難解答

99、問:為什麼念佛簡單容易,是往生正定業,決定往生;其它艱難高深的修行反而不是正定業,往生不定?

答:阿彌陀佛在未成佛前曾經發願說:如果有人念祂的名號而不能往生的話,祂就誓不成佛。現在既然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說明祂的誓願實現了,我們念佛當然一定能往生了。也就是說,念佛往生以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保證。其它修行雖然艱難高深,但因為沒有阿彌陀佛願力的保證,只靠修行人自己的力量,當然往生不一定了。比如乘船渡海,因為靠船力,所以既簡單容易,又決定能渡;假如要靠個人泅水,那就很艱難,即使有很高的技巧能力,也不一定都能渡過的。

100、問:怎樣是念佛信願具足,怎樣是信願不具足?

答:信「阿彌陀佛誓願不虛假,我只要念祂的名號一定能往生,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條件。」即是信具足;「此生非往生極樂不可」,即是願具足。

反之為信願不具足。

101、問:我念佛,但不知自己是不是信願具足,能往生嗎?

答:真願往生,決定往生。

102、問:為什麼念佛除了決定往生之外,還具有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等種種現世利益?

答:阿彌陀佛名號之所以能令凡夫往生成佛,祂並不是空洞無物,而是具足圓滿無上功德。因為具有無量無邊功德,所以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業障消除了,自然愈病延年、免災避難;福慧增長了,自然諸緣湊合、心想事成、有願皆滿。即使不知不求,也是自然、必然。

103、問:為什麼專念阿彌陀佛,比雜念諸佛菩薩,所得世間利益超勝?

答:一、專念勝過雜念。

二、彌陀勝過諸佛。

人的心力有限,凡有所求,必須集中心力,才有好的效果。俗話說:熟能生巧,心誠則靈。專念既誠又熟,所求無不遂應;雜念不誠不熟,所求難以相應。何況彌陀特別發願以名號利益眾生,稱為諸佛之王,所以專念阿彌陀佛勝過雜念諸佛菩薩。

104、問:為什麼人們一提到阿彌陀佛總是聯想到往生,而不太會想到現世利益?

答:這正說明了阿彌陀佛的偉大。因為現世的利益,一般的佛菩薩都可以滿願的,而往生極樂成佛這種最重大、最根本的利益,必須要專門仰靠阿彌陀佛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一提到阿彌陀佛就想到往生,一提到往生就想到阿彌陀佛,也就成了自然了。但這並不是說念阿彌陀佛只管往生、不能得到現世利益。從道理來說,念阿彌陀佛連往生成佛的大利益都可以得到,何況現世的種種小利益呢?比如大臣有權改善囚犯的環境,但不能免除囚犯的死罪;國王可以免除囚犯的死罪,當然更可以改善囚犯的環境了。

105、問:既然念阿彌陀佛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從現世利樂到往生成佛都已全包全辦,那麼佛只說念佛一個法門就好了,又何必還要說那麼多的佛菩薩名號、經咒叫人來念呢?

答:這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各有不同,念阿彌陀佛雖然是最根本、最高超的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但如果單單講說這一個法門,有些眾生一下難以契入。為了照顧各種根機的人都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利益,同時也能方便引導他們最後都能念阿彌陀佛,所以有必要講說種種經教法門,介紹不同的佛菩薩。這就好像樓閣太高,一步難登,必須要有台階一樣。不懂得這個道理,只能按種種法門修持,最後走到念佛,但已是繞了一個大彎;如果已經念佛,又知道這個道理,就只須專念阿彌陀佛好了。所以善導大師說「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106、問:為什麼同樣念佛,所得現世利益大小各有不同?

答:眾生根機不等,過去宿善、今世心行也都不一樣。比如同一太陽所照,樹木各有高矮。

107、問:為什麼只求往生、不求現世利益,所得現世利益反而超勝呢?

答:世間無常,無常故苦。只求往生、不求世間一切,其心完全歸投於佛,佛心最為歡喜,與佛心的感應也就最為通暢,蒙獲阿彌陀佛的加持也就最強,業障也就消除得最快。業障既消,即雖不知不求世間種種利益,自然能得種種殊勝利益。如果只是求現世利益、不求往生,甚至怕往生,心便與佛相隔,業障消除得就慢,所得現世利益反而微劣。比如在黑暗的房間,一心向往外面的陽光,一心想出去,因而把門窗都全部打開,這樣即使暫時有事,還呆在房間沒有出去,但屋子裡也更加明亮起來;如果只想呆在房間,不想出去,門窗半開半不開,甚至怕光太強,而用窗簾擋一擋,屋子裡自然也就不夠明亮了。

108、問:為什麼同樣生病而念佛,有的病好起死回生,有的病不好照樣死去?念佛治病到底是靈還是不靈?

答:眾生業感各不相同,念佛的心也不一樣,哪能要求結果一樣呢?

從業感來說,假如一個人壽命不當終,即使在醫學上認定為必死之病,經過念佛消業,也能起死回生;假如一個人壽命已到,雖然念佛,也不能保證他不死啊。

從用心來說,如果兩人都是命不當終,那麼一心放下、只求往生的人,往往能夠沉疴速愈;而心中多牽掛,只想病好、怕死不想往生的人,效果就要差了。

念佛原來不是專門為了治療色身之病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治病靈不靈的問題。不過因為念佛能消業,業消有些病自然轉愈,因而時有治病之效。

佛說生老病死是苦,所以阿彌陀佛慈悲,發願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獲得光壽無量的自在身心,永免生老病死苦。念佛不必定治此世色身之病,但能醫治無量劫生死輪回的大病卻是一定的。

我們現世的色身是自己的業報之果,有人才念幾句佛,便想讓阿彌陀佛保證他身體健康、智慧超群、一切如意,不然就怪佛不靈,這是不合情理的。比如自己生產的汽車,材料全是破銅爛鐵,即使經過世界上最高級的維修站保養也不可能保證它上路不出故障;出了故障就怪維修站不靈,那就沒有道理了。阿彌陀佛說:「你的色身我雖能幫助維護,但不能負全責;若念我名號,我替你換一個金則不壞身,我就可以負全責,保證不病、不老、不死。」

109、問:生病了,怎麼知道自己命當終還是不當終呢?假如知道命當終,也就死心念佛求往生了;假如命數還沒有到,不是也可以請阿彌陀佛讓我病好嗎?

答:雖然不知道,但你念佛阿彌陀佛知道啊。所以不論大病、小病,都作必死想,念佛,一切交給阿彌陀佛。甚至平時無病,也做決定臨終想,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常觀」。如同駕車到維修站,專業維修人員一看就知道,如果車還有使用價值,就給予維修;如果沒有價值,就會建議另換新車,而不再維修了。我們念佛,色身只管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然知道是繼續保養維修,還是要徹底更換。

110、問:本來生病將死,又有人教以念佛只求往生、不求病好。這樣會不會本來能好的病也好不了,死得更快?

答:不會!以必死的心念佛,只求往生,不求病好,萬念俱灰,完全專注於念佛,往往有不可思議的奇效:如果命不當終,就會業障速消,病苦速愈;如果命數已到,則雖然有病也沒有大的苦受,會安然順利往生佛國。不論病好不好,都有利益,這才是大幸事啊!

111、問:塵世事多,兒女放不下,念佛先求病好、不求往生,可以嗎?

答:可以向阿彌陀佛說:「我現在兒女還小,還需要我照顧,請佛為我做主,看我及兒女們的前後因緣,如果有必要留下來照顧他們,就讓我早日病愈;如果沒有必要,我就隨佛往生,兒女就拜托給阿彌陀佛,我也就放下了。」念佛人,不論何事,還是一切任憑阿彌陀佛的安排最穩妥,因為佛有五眼六通,能知過去、未來,清楚每一個人的業報因緣,會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做最好的安排。我們自己的想法未必是最好的,也許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向佛表達,但不必一定要如何如何。如果一定要執著自己固定的想法,反而會障礙阿彌陀佛的加持。

112、問:如果阿彌陀佛能把病治好、再接引往生不是更好嗎?不然讓人覺得多少有點缺憾。

答:這些都是以凡情測佛智。說來說去,都是我們太看重這個色身、以此為真的緣故。佛說生老病死苦,人生本來就是缺憾的。病治好了就沒有缺憾了?病好了還想能長壽,長壽了還要能富貴,富貴了還想子孫都發達……何時是盡頭呢?到哪一步才算沒有缺憾呢?在這裡,整個世界都是缺憾的,所以阿彌陀佛才讓我們往生成佛,那才是真正圓滿、沒有缺憾哪!至於各人何時往生、在何種因緣下往生,都有切合每個人最恰當的安排。

113、問:為什麼有人念佛求財得財,有人求財不得財,甚至反而虧本?其他所求也一樣,或有滿願,或不滿願。

答:求財得財有二:

一、此人福厚,如厚板可承重物,若有其財、有福消受,於自於他,皆有其益。佛智鑒知,而滿其願。

二、此人心性軟弱,過去善根,適於順度。若不滿其願,即便意志消沉,離佛越來越遠,善根不能成熟;若滿其願,能使信心增長,漸漸成熟,方便引入佛門。佛智鑒知,而滿其願。

求財或虧有三:

一、此人本當大虧,以念佛故,暗改小虧。此人不知,以為念佛仍虧。

二、此人福薄,如薄板不堪承重,若有其財,無福消受,或遭奇災,官司、綁架、斷命等,於自於他,皆無其益。佛智鑒知,不滿其願,求財不得財。

三、此人心性剛強驕慢,過去善根,適於逆度。若滿其願,反而增長慢心,於世俗越陷越深,迷不回頭;若挫其驕慢,則能漸漸回頭,信向佛法。佛智鑒知,不滿其願,求財反虧。其它所求,可以例知。

總之,佛智不可思議,各具誠心而求,所得各如其份,不多不少。如大地生長萬物,高矮大小,各各相稱,不多不少。

114、問:我虔誠念佛,為什麼病痛不能減輕?而《念佛感應錄》裡那麼多人都奇跡般地康復了?

答:一、過去業力難思,本來會有更大的病痛,因念佛的緣故,暗中化去不再受,只受目前病痛。

二、只求病好、不求往生,其心躁妄,難與佛心感通,效果便差。一心念佛消宿業,各得其利莫懷疑。

115、問:很多人汽車洋房地生活得很快樂,顯然是社會發展的既得利益者。勸他們厭離娑婆,豈不是不合邏輯?是不是阿彌陀佛偏重於社會底層的人?

答:合乎邏輯。因為人生無常,人生是苦!豬貪草食之樂,遂遭殺戳之苦;人貪五欲之樂,而招輪回之報。愚者迷不知返,智者早求厭離。從人來看,有所謂社會高層、低層。彌陀來看,都是一層——苦惱造罪凡夫。佛心平等,不加揀擇,任何人都可以認為「彌陀最偏愛於我!」

富貴人當想:我貪樂富貴,極樂淨土純樂無苦,彌陀豈非為我!

窮苦人當想:我窮苦難堪,最望救拔。彌陀慈悲,拔苦與樂,極樂豈非為我!

116、問:為什麼平日不念佛的人,臨終或死後助念,也能隨著念佛而得往生?

答:平日不念佛,是因為有三種障礙:

一是沒有遇到善友給他說念佛,當然不可能念。

二是雖然遇到有人說念佛,但是不相信,所以也不念。

三是雖然也相信念佛,但被俗事纏身,總是拖延,所以也沒念。

現在臨死或已死,有人前來開示念佛,即除第一障;自己臨終陰境現前,或親歷死後不滅,便信佛語不虛、報應實有,即除第二障;平時拖累的妻子兒女、錢財事業等,此時放不下也要放下,經由善友開導,便能猛然醒悟,即除第三障。由此三障全消,所以能念佛,念佛即生。

117、問:為什麼平日念佛求生的人,臨終有突然不念佛不求生的?

答:這就是所謂的顛倒,但並非突然。說明他平日念佛求生並非從真心發出,只是說在嘴上。及至臨死,動真的了,又是怕死,又是捨不得妻子兒女等,便只想活命、不想往生。真願往生的人,越靠近死,越想往生,絕不至於顛倒,不想往生。所以念佛求往生要由內心發起,不要說在表面。

118、問:我遇到一個老修,得佛護佑,癌症手術後健康快樂,因此法喜充滿,逢人便勸信佛,還總是自謙說「我修得不好,離往生的條件相差很遠」,可是他到臨終的時候卻要吃葷腥,助念無效,為什麼?

答:這就是業障現前而顛倒了。這件事給我們很大的警惕和啟發,念佛往生本來沒有條件,他卻自己定出條件,認為差得很遠;這樣不順彌陀誓願,自立往生條件,臨終時是敵不過業障的。如果一心歸投於佛,老實念佛靠佛,放下自力執著,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說念佛千穩萬當,就是如此。

119、問:為什麼有人佛來接一次就走,有人要佛來接兩三次才走?

答:願生心切的人,一見佛來,滿心歡喜,立即隨佛往生。願生心不切、掛念塵世的人,雖見佛來,心中猶豫:去還是不去?佛智鑒知,此人猶豫不決,即慈悲持蓮台等待;等此人決定,佛即將蓮台接此人而去;此人若退願生心,佛即隱沒;等此人再起願生心,佛即再來。佛之慈悲,無法比喻!如《念佛感應錄》第三集第195頁宗歸師、第170頁劉茂仲之往生。

120、問:第一次沒有跟佛走,佛一定會來第二次嗎?

答:不一定!若此人再次發起願往生心,佛必定再來現前。若此人退失往生心,佛亦不再來矣。

121、問:若發現臨終人掛念世間、佛來又走,怎麼辦?

答:臨終佛來,說明佛不違約,不負眾生;眾生自己不願去,說明眾生願心不誠,有負於佛。然事已至此,要想補救,必須:第一,切莫哭泣強留。第二,善巧安慰開示,幫助他放下世情,發起增上願生心。否則必定墮落輪回,想再遇念佛、往生淨土,就難了。由此也可知臨終善知識開示助念的重要。

122、問:為什麼臨終助念時往往易見佛、菩薩、蓮花等勝境?

答:一因阿彌陀佛有臨終來迎之願。

二因助念諸人皆能懇切專注,同聲念佛,感應力大,所以易見。

凡念佛之處,皆必有佛、菩薩、光明,若其它場合能懇切專注念佛,也都一樣易見。

123、問:同在一起念佛,為什麼有人見佛、見光、見花等,而有人不見?又,所見也有同、不同?

答:此因個人根性不同。一般來說,以下幾種人易見:

一、禅定功深的人。

二、喜歡打坐、內心靜定的人。

三、平日易於通靈的人。

四、有陰陽眼的人。

五、宿世有相類根機的人。

六、兒童。

七、與被助念者有特殊緣分的人。

124、問:臨終助念所見佛菩薩蓮花等,是不是極樂真境?

答:凡夫所見乃一時感應,為極樂真境之投影,不完全是真境。若得三昧,則見真境,微妙不可思議。

125、問:是不是能見到種種境象,說明修持好、功夫深?

答:未必!如果如善導大師深入三昧而常神游淨土,那自然不必說了。一般情況下,能見種種境象也有種種因緣不同,如上可知。所以不能以見不見境界作為修持好壞的標准,而應當老老實實念佛。見與不見,各隨根機、因緣。既不因為沒見境界而追求,也不因為見到境界而歡喜。平平常常念佛,最穩當,最保險,最殊勝。

126、問:阿彌陀佛主動、平等救度一切眾生,為什麼要等陽上眷屬為亡靈念佛做超度佛事,才肯救度他們呢?

答:阿彌陀佛並非要等人為亡靈做佛事才肯救度他們,而是要假借陽上眷屬為之念佛回向的因緣,才能救得了他們。比如太陽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如果能有一面鏡子把陽光反射進去,也就一樣可以照到了。陽上為亡靈念佛回向,作用正像這面鏡子一樣。亡靈乘念佛回向的功德力,離苦得樂,超生淨土,全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作用。

127、問:生前不念佛,專等死後請人超度,可以嗎?

答:這種想法當然是很冒失的。

一、自己已死,不能保證他人一定會幫你請人超度。

二、即使有人幫請,不能保證一定能請到人。

三、即使能請到人,不能保證不受干擾。

四、即使無人干擾,不能保證超度之人夠誠夠專。

五、即使超度的人夠誠夠專,不能保證你死歸何趣、業障深淺、能否感通。

六、即使能有感通,不能保證感通大小,或從地獄超至餓鬼、從餓鬼至畜生、從畜生至人、從人至天,則猶在輪回,未生淨土。

七、即使得生淨土,何苦冤枉去三惡道一走!為什麼不現在念佛,生則蒙佛護佑,消業除障;死則超入淨土,齊同不退。何況念佛只在一念心,不費時、不費錢。生不念佛,豈不愚哉!

128、問:超度亡靈功效大小,有什麼說法嗎?

答:以下三方面決定超度亡靈的功效:

一、亡人善根的深淺。

二、陽上超度的誠心。

三、所用超度的方法。

亡人善根深淺已定,方法以專修念佛最好,心則越誠越好。如《念佛感應錄》第三集第324頁陸通燕念佛,母亡三十年,出地獄河,徑生淨土。

129、問:請寺院念佛超度亡者,但路遠不能親至寺院拈香,怎麼辦?

答:香有三種:

一、有形之香。

二、無形之香,也就是我們的一片虔誠心。

三、佛功德香,也就是阿彌陀佛名號。

到寺院拈香,目的是借著肅穆莊嚴的儀式發起我們的虔誠心,並在大眾師父的引導下念佛,以利益亡者。請寺院超度,雖路遠不能親至現場,如果自己在家以虔誠心稱佛名號回向亡者,等於在拈最上佛功德香,既不費時費錢,又免遠途勞苦,又實實在在利益亡者。如果只圖形式,放棄念佛,遠途奔波,即使到寺院拈香,那還遠不如在家念佛的好了。

130、問:過去亡者不知轉世了沒有?超度還有效嗎?

答:不論轉未轉世,都有效!如果還沒有轉世,或者已轉入地獄、餓鬼道中,念佛回向可直接超度。若投生天、人、畜生道,念佛回向可追加其福德,改善其生活環境,或報謝超升。

131、問:助念與超度有什麼區別?遇親人過世,應當選擇助念還是超度?

答:助念的對象主要是臨終、新亡的人,超度的對象主要是過去久亡的人。如果一般道場,助念雖然仍是念佛,超度多是念其它經咒,如做水陸法會、放焰口、拜忏之類。淨土宗則助念、超度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專,所以效果也好。

逢有親友過世,首先應該助念;失去助念機會,再做超度補救,時間離亡日越近越好。

 

上一篇:淨空法師: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下一篇:佛門智慧《金剛經》開悟者永遠活在此時此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