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振冠法師:念佛信願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講《佛說阿彌陀經》有三大綱領:信、願、行。 這也是後人常常講到的淨土三資糧。資糧前備的意思。就好比古代一個要出門遠行的人,行前要准備路上吃的干糧。相同的道理,一個學佛修行的人,行走在成佛證悟的大道上,中途也需必備干糧來資助道業,才能減少障礙,順利到達目的地。而這必備的干糧就是:信,願,行深信、切願、實行。三個條件具備了,學佛要有成就也就不難了。否則就像水中撈月,徒勞一場。

佛陀一生所說的法很多,後人結集起來有經、律、論三藏。但歸納起來可以立竿見影的,是因果緣起法則和信解行證四法。信、解、行、證從修行的次第來講,本身也就是因果的關系:由信起解,再由解起行而證果。「信」是第一位,信了才有體證佛法的可能。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又說佛法大海,惟信能入。佛陀在八正道的五根五力裡也指出:笃信正道和助道法,能生出一切無漏的禅定解脫(信根);信根增長了,就能破除疑惑(信力)。

信有信自”“信他。次第是:有了信自己的心,然後相信他人。信自主要是信親因緣(能成辦自己的果證,能莊嚴種種自己的內心)、所緣緣(自心作用產生結果時,心能與心作用的對象相合)、無間緣無間是不間斷,是說一切事情的完成,必須靠均等無間斷的身心努力及不放逸)三緣。在自信三緣具足的情形下,信心穩固了,學佛修行才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

此外,關於信自,蓮池大師曾經在《阿彌陀經疏鈔》裡說:信自是相信自性。由於佛與自性,等一無二,相信自性了就是信佛。這一點,如果我們從淨土宗的立場來看,古往今來的念佛大德有時也說: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目的是要人相信自己本身有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相信自心有與極樂世界種種殊勝莊嚴相應的功德。如我們在親因緣所緣緣裡所講的:自心能種種莊嚴與所緣合。換句話說,也就是吾人當下這一念,明明了瞭的阿彌陀佛聖號,既與自心相合,也與阿彌陀佛本身的四十八願相應;亦與極樂世界的七寳蓮池”“八功德水體性相符。這也是念佛往生的條件。

由於佛是自覺之後覺他,我們的自性與佛等同,所以要相信自己也有成佛的能力,只是時間長短而已。有了這樣的自信,然後信他(佛)。信佛是過來人,能成為我修道上的增上緣。相信佛能成佛開悟,同樣的,我也能成佛開悟。相信在佛法上有成就的人,可以做我們修道上的增上緣。這點至為重要。如果單單有前面自信的三緣,而沒有後面的信他增上緣,學佛要直接面對的問題仍然不能迎刃而解。因為,修行上的有些問題,只有在懂得如何解決問題的過來人面前,才能找到有效的、如法的解決途徑,也因此可以少走冤枉路。所以,要信法信師。

學佛人有了自信與信他的心之後,還要發願,發了願之後要實行,這才符合信、願、行的本意,也可因此鏈起三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發了願而不實實在在,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去做,也不行。那就成了開空頭支票。虛應了事,不但浪費時間,也浪費精神。

那麼,如何才是有信有願有行?這裡舉個淨土宗念佛人的例子。印光大師曾經在他《一函遍復》裡鼓勵念佛的弟子說:「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絕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閒忙,立一課程。」

對此,蓮宗九祖蕅益大師也在《彌陀要解》裡開示念佛人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意思是:念佛人能否得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要看有沒有信願的心,然後才由持念阿彌陀佛聖號功夫的深淺層次,來決定往生品位的高低。這是對念佛的人而講。但對於不同的學佛人來說,有深信、發願的心,目的就是要能時時刻刻依法修行,成就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業,這一點是相通的。所以,不管是念佛、參禅或持密咒的人,要有信願行作前導,才能因正果實,因圓果滿。否則因不正,則果不實。

關於信願行,清末民初杭州靈隱寺首任住持上慧下明法師,在自己的《開示錄》裡有精辟的個人見解。慧明法師說:信有真妄之分,其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了這種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它差別。根據《開示錄》所說,信字過程,有如下幾種:不信、疑信、淺信、深信、定信、真信。願則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法師說,不信、疑信皆由自心而出。試問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蓋信為真心所動,疑乃業力所生,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遮障,不許學人起信修持。小願,指為求自利、現世榮樂、名利福壽、妻財子祿等;空願是學佛人雖具信心,而業識障蔽仍深。偶爾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願一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行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即是六度萬行,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布施度悭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瞋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禅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

最後再補充一點:念佛學佛的人除了要有信、願、行之外,還要能隨順人有生必有死的規律。以前我在夏威夷淨宗學會講課的時候,有位同修曾私下問我:「法師,念佛人如果在臨終時怕死怎麼辦?如果他(或她)由於怕死,信願不強,持名(行)不力,怎麼辦?」我說不要有「如果」就好!我說,對臨終要有忍耐和歡喜的心,要有放下的心。這是念佛人臨命終時應該有的態度。因為,心有忍耐則易於面對,心有歡喜則易於接受,心能放下了無掛礙則易於自在。如此,加之臨終時節有同修道友在旁助念,則要「遠離顛倒夢想」不難,也可做到如《西方發願文》裡所講的「心不貪念,意不顛倒,如入禅定。」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門了不起的臨終大自在藝術!

但是對於一般社會上的人來說,是不喜歡談論死亡的,尤其是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雖然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大自然現象,但我們的心是有分別的。所以,往往是說的時候高興,談的時候垂頭喪氣。比如說,想到明天生日有蛋糕吃,有朋友歡笑在身旁,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很高興,心想:要是能天天“birthday”多好!相反的,如果有人坐下來跟你談死,唱黑色的反調,相信,彼時的表情可就不能像過生日那麼輕松和樂意了。

所以,這個世界在敘述藝裡時,死亡往往是與陰天下雨,電閃雷鳴或狂風暴雪連在一起想象的;此外,在世人宗教的眼光裡,在哲學上死亡與黑暗,死亡與恐怖,死亡與畏懼,死亡與不可知的深淵,很多時候也是相連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談論它。然而死亡卻是不能避免的,這就如同日有東出就有西落一樣。

死亡既不能避免,因此我們要以忍耐的心,以歡喜和放下的心來對待它;在內心深處,要像相識多年的老朋友那樣來招呼它。

說要有忍耐的心,是因為死亡的事無法被掌握;是今天?今晚?還是明天?明晚?或者後天….?誰能告訴我?沒有人可以!沒有定數!所以要用忍耐的心來恆順它。以前美國自白派女詩人西爾維娅·普拉斯(Lazarus, Sylvia Plath 1932-1963)曾以開通的心態來看待這一事實—“死亡/這門藝術/一如它物/我尤為精通。”(Dying/Is an art, like everything else./ I do it exceptionally well.) 這是死亡的一種解說,也是這現實的一種超脫。

說要有一顆歡喜的心,是要自己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從容不迫,歡喜接受,想這一次的人生旅行結束了,新的、更遠的旅行就要開始了。明白,死亡不是結束,死亡是另一次生命的開始!然後以放下的心來認識死亡,看破死亡。認識潛伏在死亡恐懼表面下的真相,看破死亡的虛妄不實。這樣念佛學佛的人,臨命終時才不會顛倒、恐怖;才能放下這個身體,持名得力,當下也可以以猛烈的心具足成就信、願、行三資糧。

 

 

上一篇:仁俊法師:生命可貴,造業必慎
下一篇:聽胡小林老師講孝道有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