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序
佛法者,了生脫死之法,自利利他之道。無一人不當修,無一人不能修。然佛法經典浩如煙海,佛法義理又幽深難測。無論初機久學,多有望洋興歎之感,以致不得其門而入。古往今來,入得寶山,空手而回者,可謂大有人在。其因何在?一者不善觀察時機,二者不善選擇教法,三者好虛而不務實,四者未遇真善知識。如是眾因,致使眾多求道之士,難免如盲人摸象、如跛子行路、如逆水行舟。故修道者雖多如牛毛,成道者卻少如牛角。
道綽大師言:「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以是可知:修學佛法,重在機教相應,如法而行。不得其益者,在機法不相應也。一代聖教,法門雖多,若論善契時機之法、即生了脫之道,無過淨土一門、念佛一行。以其它法門,皆仗自力修習故,斷盡煩惑,福慧圓滿,方可成就無上菩提。惟有淨土一門,仗彌陀大悲願力故,萬機普攝,無一遺漏。無論上智下愚,士農工商,人非人等,但能回心念佛,莫不乘願往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法門簡易平實,而又奇特高貴。語其淺近,三歲小孩皆能修;語其深遠,惟佛與佛能究竟。自古以來,力行此道者,如水奔湧,上至十地菩薩,下至五逆凡夫,一致進行。若論契時契機之法,無過於此。所謂「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故身處五濁之世、末法之時,欲現身得佛法真實利益者,不可不知此法也,不可不修此法也,不可不親近淨業善知識也。
一代時教,闡揚淨土之大乘經典,多達二百余部。然惟有淨土三經,專明其致。彌陀本願緣起、西方殊勝莊嚴、眾生往生因果等,於此三經,開闡無遺。印度之龍樹、天親,中國之昙鸾、道綽、善導,正依於此,別開宗門,建立一宗法要,開啟往生之大門。惜乎昙鸾大師《往生論注》、道綽大師《安樂集》、善導和尚《觀經四貼疏》等五部九卷,於中國失傳千余年。後之永明、蓮池、蕅益等諸大祖師,則融會諸宗,攝歸淨土。此即淨土法門於中國弘傳之大概。然法門流傳既久,受「異見、異執、別解、別行」之影響,致使純正的專修之道,隱顯不定,郁而不暢。此所謂融通衍生之弊也。如今雖有大量經論古疏流通於世,以時人業深障重、智識淺薄故,若無善知識引導,多難會其古樸幽遠之深意,更難從紛纭復雜的知見網中,厘清法門宗旨,得其修學綱要。致使捨近求遠、捨易求難,失之交臂、當面錯過者,不在少數。而貌似修學淨土,又不甘老實念佛,東張西望、隨風倒浪者,更是隨處可見。正所謂「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也。以不能如實專修念佛故,所以處處可聞淨業難成之感歎!日光雖無處不照,惟宿仰望者心中。眾生不念佛,佛奈眾生何!幸有善導一脈之清純教法重興於世,彌陀光明耀人心目,使廣大念佛行人得以安心淨域,專志念佛。然或有未遇此法,或遇而有疑者,未免仍自徘徊不前、躊躇不定矣!其所以不能「歸命彌陀、專修念佛」者,或囿於先入為主之觀念,或執於習以為常之劣習,或迷於道聽塗說之俗見。入道因緣,人各不同。若或有緣親聞淨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之《文鈔》,則於法門淵源、修學綱要等,必將清晰明了,於祖祖相承「專行念佛、乘願往生」之道,自可疑慮冰釋,通身靠倒矣!
縱觀古今,異時同化之風雖別,專行念佛之道無二。然於歷代祖師中,印光大師離吾等最為接近,相去不過幾十年,遺德明訓,時時有聞,自有一種相親相近之感,故多為今人所崇仰。大師承三經之玄義,依古德之遺訓,以笃實之信仰、樸實之文風、應機之善巧,疏理古今義理,甄別法門異同,力陳修學時弊,為吾人指明了坦蕩光明的生西之路。其莫大之功,即在於深入淺出,善契時機。藉此可明古德之遺教,可通三經之玄義,可契彌陀之本願,可入往生之達道。如大師自言:「淨土著述甚多,未入門人,猶難得其綱要。求其引人入勝,將禅淨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滯,語言顯淺,意義平實,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導者,其《印光文鈔》乎?」稍通文字,即能識其大要。稍明其義,即自老實念佛。依之而行,決定生為賢善,沒歸極樂,不虛此身矣。
佛法貴在應時契機,大師生逢亂世,對時代根機〔末法之時陋劣之機〕,感觸頗深。其言:「今日之世界,非一大恐怖之世界乎?今日之中國,非一地獄式之中國乎?今日之人心,非一魔術式之人心乎?」如是之世界、如是之中國、如是之人心,如何得以安寧?如何得以解脫?遍觀聖教,法藥雖多,惟有「下手最易、收效最速、成功最高」的念佛一行,能消此劫運,能安此人心。人人依此,不但現身可得消業增福,遇難呈祥;臨終更能乘願往生,究竟成佛。可謂無邊利益,垂手可得。是故大師於諸宗悉皆密護,但弘贊偏在淨土。雖千言萬語,普應群機,但處處歸宗,直勸念佛。可謂善導時人歸向佛法,巧攝群機共入贍養也。又其自身,淡泊名利,甘於寂寞,力行此道,言行如一。故其德操行履,感人至深,蒙受光澤者,無以計數,被贊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
大師懿德風范,身傳言教,盡收於一部《文鈔》中。然《文鈔》雖早已風行天下,卻不知有多少人認真拜讀過。包括吾人,亦只是偶爾翻翻,多年來亦未能從頭至尾細細品味。雖曾發心一定要通讀之,往往因種種原因而難以一鼓作氣,愧無以言。然對大師景仰之情,從未暫息。經歷時久,閱事愈多,此情倍增。近來將《文鈔》反復拜讀,深沾法益,感觸良多,知其於今時乃至未來苦惱眾生大有裨益。未明淨宗一門者,藉此可以不廢時日,善知法要,巧入念佛一行矣!
《文鈔》多是書信體,直心直言,真語實語,別具一格。因大師注重實益,不尚玄妙,故語語切中時弊,處處指歸淨土。或輕言細語,情動人心;或厲聲棒喝,毫不留情。實可謂「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也。
《文鈔》雖為書信往來,實可謂一部「大開示」之書,上至成佛作祖,下至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所不談。於今世風日下、邪說縱橫、正法式微之時代,有心於世道人心者,不可不閱;有心於生死解脫者,不可不閱;有心於念佛往生者,不可不閱;有心於弘法利生者,不可不閱。沐入其中,如同時時親近一位慈悲至極、智能超拔、而又威嚴可敬的長者,邪念自消,正念常存,佛號入心,蓮花化生。因《文鈔》多為應時應機之善巧開示,左右逢源,因勢利導。故閱讀《文鈔》,需有一雙擇法眼,方能明其宗旨所在。洋洋百萬余言,其眼目何在?所謂「敦倫盡分,老實念佛」也。此是大師一生自行化他的不變宗旨!「敦倫盡分」乃作人之本分,「老實念佛」即了生死之大法。一為世間法,一為出世間法。二者具足,則一生不虛度,輪回不久長也!
近來研習《文鈔》者,蔚然成風,可喜可賀。或許同感於《文鈔》之磅礡無序,故於《文鈔》外,更有不少選輯本流通於世。愚乘此遺風,亦分門別類作一選輯,以彰大師恩德於萬一,姑名《靈巖遺旨》。以此饷予念佛行人,共餐甘露法味,同結西方勝緣!
為顯大師人格道德及教化宗旨,今《遺旨》權分三章:一、悲化有情;二、自述行誼;三、贊古耀今。
一、「悲化有情」者:即大師悲憫有情的慈悲開示,權以四義顯之:(一)深信因果,(二)老實念佛,(三)敦倫盡分,(四)閒邪存誠。此四義簡明扼要,平實易行,又圓攝世出世法,成為大師教化一貫主張。
(一)深信因果:因果乃佛法大根大本,世出世法,無一不在因果之內。凡夫因三業染污而常沒於六道之中,聖人因三業清淨而永絕於生死苦海。為凡為聖,全在於己。正如「禍福無門,惟人自招。」身之為人,惟能深信因果,方能樂天知命;惟能深信因果,方能自求多福;惟能深信因果,方能希聖希賢;惟能深信因果,方能終歸極樂。
佛法固為心性之法,然因果與心性,不一不異,心性乃因果之體,因果即心性之用。體用一如,理事不二。故凡三界輪回之理,修因證果之道,無一不是因果之顯現也。離於因果之事修,心性之理何能大明?好高務勝者,多高談於心性之理而不屑因果之事。實則善談心性者,必不悖離於因果;深達因果者,亦可大明乎心性。若論應機,則心性之理幽深玄妙,惟上智可明;因果之事則人人可見,易於契入。如大師言:「世出世間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雖聖人猶有所不知;因果之事顯,縱愚夫亦可以略曉。」愚夫愚婦之輩,雖不能明因識果於微細中,以至於大明心性。但能仰信佛言,深信因果不虛,善擇念佛一法,亦可乘佛願力,現身了脫。因往生而證無生,因見佛而明心性。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反之,縱能識得心性之理而不念佛求生淨土者,多是有名無實,求升反墮,反不如愚夫愚婦之往生為有大益也。所謂「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古今如是者,比比皆是。
末法之世,談理者多,實行者少;好虛者多,務實者少;自恃者多,仗佛力者少。故大師教化,迥異於人,不尚玄妙,端守平常,從因果入手,歸淨土一門。此是大師獨具慧眼之高明處!
(二)老實念佛:即棄捨他法,專修念佛也。以深信因果者,志必今生解脫,不願久沉輪回。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然法門雖多,惟有念佛一法,有此大益。以此法門,全仗佛力故,萬修萬人去。如乘船渡海,完全是船力,非自己本事。人多好高務勝,不屑稱名一行。大師卻甘心此一「殘羹馊飯」,因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故對所謂如「山珍海味」的高深玄妙之法,「概不染指」;惟於淨土一法,「決志遵行」。將一切智慧學問,拋之東洋大海。所謂「任憑智同聖人,當悉置之度外。將此一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如是「老實」者,即是「一心歸命」,即是「死盡偷心」,即是「正念直來」也。
大師並非不通經教,所謂「如鹦鹉學舌,亦非不會」也。然何以不避譏诮,全捨他法,志在淨土?一則源於大師對「念佛實益」的深切體會;再則源於大師對淨宗一法「易行功高」的谙知;更因大師對「時代根機」的切身感受,深悉「末法眾生,惟此一門,可通入路。」故一生教化,不出《文鈔》所言:「明三世之因果,顯六道之輪回。示本具之佛性,修念佛之淨業。」
然芸芸人生,多捨近求遠,捨易求難,以致歷劫難成,流轉不休。實不知真老實念佛者,冥順佛願,直入寶所,即是轉凡成聖之大道,即是離垢妙圓之大智慧。所謂「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故《觀經》贊念佛行者,是「人中芬陀利花,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人之所以不能老實者,未能深知此一即淺即深之無上妙法也。如大師言:「然此法門,甚深難測,雖經諸佛本師交相勸信,而世之疑者,猶復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識,猶或疑之。不但知識不信,即已證真谛、業盡情空之聲聞緣覺,猶或疑之。不但小聖不信,即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即法身大士,雖能谛信,尚不能窮源徹底。良以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惟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若得聞此不思議法門,便是多劫深種善根,況信受奉行乎哉!」法門平常而奇特,簡易而高深。故大師常言:惟上智與下愚而不移,其它人則看其是否依教奉行耳。
無論何人,但能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則蓮台標名,生可預卜。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佳賓矣。反之,若不修淨土,雖通宗通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有大辨才,要去就去,要來就來,若有絲毫煩惱未盡,則輪回不能出、生死不能了矣。是故「修淨業人,著不得一點巧,倘或好奇厭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為有實益。若肯守此平淡樸實家風,則極樂之生,定可預斷。否則,不生極樂,亦可預斷矣。」
(三)敦倫盡分:即立身、處世、為人、修道之本。一位「歸命彌陀,安心念佛」之人,深沐佛恩,慈光外洩,自然於日常行為中,力所能及「心佛之心,行佛之行」。如何「心佛之心,行佛之行」?其平實可行之處即敦倫盡分。如世法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佛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無一不是吾人敦倫盡分處。佛法非在口說,貴在實行,敦倫盡分即人人切實可行之道。此一絕世妙方,巧攝前之深信因果與老實念佛。能「深信因果」者,方能於日用中敦守倫常,善盡本分,以此而趨吉避凶,遠禍得福。能「老實念佛」者,方能絕諸戲論,端守平常,本分作人,真報佛恩。
大師一生,率真守愚,不尚玄妙,惟於平實真切處教人實修。以絕行人「捨近求遠,捨易求難」之狂妄心。實可謂「菩薩行菩薩事,凡夫盡凡夫力」。凡夫不得以己所不能而強以菩薩之行「是則是效」,故其一生,「並不與人說做不到之大話」。其言:「人各有所應盡之分,當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決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盡分於易處,何能盡分於難處?」念佛之人,日用作為,但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盡分於易處,則上順佛心,下彰己德。如是則可「生入賢善之域,沒歸極樂之邦」矣。
又,敦倫盡分,既是自利利他之行,亦是老實本分之相,是對自身根機的深切體認而做力所能及的事,無越位之思,無好高之心,素位而行,盡力而為。可謂「做人盡人倫,念佛盡心力」也。能將「深信因果」與「老實念佛」如是融於「敦倫盡分」之中,則世出世法,兩相無礙;自利利他,盡在其中。人人能如此而行,則由身及家,由家而國,由國而天下,無不均沾佛法利益,同蒙彌陀光照也。於此東土三千界,自生西方七寶蓮。此實可謂「於微塵中,轉大法輪」之奇異大方便,勇猛獅子吼!觀大師一生所為,雖超異常人,亦不過是其身為僧寶敦倫盡分之盡情流露而已。故於平淡中盡顯輝煌,於本分中流露真情。微妙香潔,歎莫能言!
(四)閒邪存誠:即於敦倫盡分中,克誠盡敬,善治習氣。誠敬為佛法之本,念佛之人,蒙彌陀願力加持,光明攝取,身心柔軟,自然上敬於佛,下敬於人,謙卑柔順,純淨信仰,如是則可巧治凡夫我慢自大之病,善除無始煩惱業力,化熱惱而為清涼,即凡心而入佛心。故大師言:「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敦倫盡分,多從事上言;閒邪存誠,更從心上論。如是由表及裡,自然增益善根,轉化惡習。現世安穩利樂,臨終順利往生。
二、「自述行誼」者:即大師對自己一生行為的概述。今人對古代祖師大德的了解,多是從其思想或他人的評價中略知一二,鮮難親聞祖師對自身的過多表述。印光大師生處特別的時代,書信往來,自有與眾不同之處。《文鈔》中有大量的自我概述,讓我們更直接更真實地了解大師的言行德操。詳觀大師一生及自述,即知大師常言之「敦倫盡分,老實念佛」是何意義。大師常以「自了漢」自居,不求聞達於天下。所謂「擬作粥飯自了僧,不作弘法利生夢」也。其日常所為,就是一「老實」典范,沒有大家派頭,沒有裝模作樣,沒有沽名釣譽。只是常將一「死」字貼在額頭,念佛度日,隨緣化他。只有「真為生死,深潛佛法」者,才能如是深藏己德,獨守平常;甘於寂寞,一心在道。實可謂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也。
但凡貪圖名利、好為人師者,無不處處顯奇競怪,以惑人心。觀大師卻視名利如敝屣,避之惟恐不及。一任舉世人盡作通家,自己只是怡然自樂,老實念佛。由他譏,任他笑。平生所為,無有絲毫之捏怪。言行如一,始終無二。二十余年隱於普陀,經年無一人來訪,無一函見投,頗得安樂。後因《文鈔》面世,方為世人所知。致使遠近朝拜者,絡繹不絕。一個「自了漢」能如是大善於天下,其人格道德力量,何可思議!此可謂真能自利,方能利他,所謂「厚德」方能「載物」也!大師懷抱彌陀本願之德,笃行念佛往生之道,豈能不普利眾生乎?
三、「贊古耀今」者:即大師對「佛、法、僧」三寶的贊揚。三寶乃暗室明燈,苦海舟航,是眾生法身慧命之所依,《文鈔》處處有贊。藉由贊頌三寶功德,啟迪吾人之恭敬從命。以佛法利益,非恭敬不能得。大師常言:「一分恭敬,一分收獲;十分恭敬,十分收獲。」今人不患不知佛法,所患在不知恭敬從命也。故說食數寶者多,親得受用者少。
三寶功德,窮劫難贊,今特以彌陀本尊、淨教祖師為主。以彌陀本願,為眾生恃怙;藉祖師芳規,明法脈淵源。從而一遵本願之行,笃行專修之道。如是方有知識可尋,方有聖教可依,方有安心之處,方有解脫之望。而不至隨風倒浪、虛度此生也。
此選編雖乃滄海一滴,嘗之可知大海之味,依之可入淨土之門,遵之可得往生之益。因所選有限,或有更精妙法語淹沒於浩瀚的《文鈔》中,則為吾人之失也。有心者,或可以此為階,深入《文鈔》。既可免吾人之失,亦可深沐祖師恩澤。由是而自必識淨宗超勝,安然作一「本分、老實、息心」之念佛人矣!
為便利閱讀,今此選編並非羅列書信,力求編排有序,次第井然;所選內容,多類加小標題,以示大義;並對原文詳加分段、標點、出示重點。為編排統一,及閱讀便利,個別文字作了簡單處理。如「料簡、料揀」統一為「料簡」,「憐憫、憐愍」統一為「憐憫」,「三途、三塗」統一為「三途」,「落索、絡索」統一為「絡索」等。「著」、「華」等古通用字則依前後文義分為「著、著」、「華、花」,其它變動處或注於文中說明。
於選文之後,別附大師略傳,以助了知大師一生行蹤。所謂人文並觀,見其人即如見其文,觀其文即可知其人矣。南無阿彌陀佛!
釋智隨 謹序
公元二○○六年十二月
謝謝來訪!歡迎經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