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問答-亞太青年宗教交流工作室參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淨空老法師講述 2004/4/17 澳洲淨宗學院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出自《老子》。徒知和其大怨,而不省其大怨之所由興,雖和之以至公,而不免有余怨。怨生於情執,情執生於迷失自性,自性本無迷妄,又何有怨乎。今不知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雖和而內未忘也。
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然則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師法帝舜不亦善乎,願與志士仁人共勉之。
問:在西方社會,政府(或其他機構,如學校)和宗教分離,是十分正常的運作型態。對於推動各宗教相互對話與交流的人士而言,對回教國家的政教合一,有什麼看法和說法?
答:現代社會與過去不相同,在古老的社會裡面,幾乎政教都是合一的。以中國為一個例子,中國是個很好的例子,連英國湯恩比博士都非常贊歎。中國古代的帝王,不是炫耀自己的權威,實實在在的他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儒家講,帝王(也就是國家領導人)他有三個任務,這三樁事情做好了,歷史上稱他為聖王,聖賢之王。這三樁事情,第一個是“君”。君就是領導,能夠把這個國家領導向正軌,也就是說決定與倫理道德相應,古時候一切的標准都是用道德。什麼是道?道就是宇宙自然的法則,德就是人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能跟這個法則相應而不違背,這叫做德。所以,一切順其自然,順乎人心,這是道德。國家領導人,這是他第一個任務。第二個是“親”,親就是現在講的國民經濟。你是國家領導人,你要好好的養育這個國家的人民,讓他們生活都能過得很好,現在講的是物質生活,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國民經濟。第三個是“師”,君、親、師,第三個任務是師,老師。帝王就是人民的老師,要把這些人民教好,要教他上軌道。
所以在中國,自古以來,治國最重要的就是把教育辦好,不是別的,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有宗教教育,我們仔細去讀他們的經典,幾乎都是現代人所說的社會道德教育。所以,這麼多年來,我看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宗教,我跟他們接觸,讀他們的經典,我都說所有宗教的經典,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如果我們把這個看法轉變一下,它對於政治、對國家、對人民的福利,確確實實是有很大的貢獻;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迷信,看作是宗教迷信,這是一種偏差的看法,那對我們的損失是無法補償的,損失太大了。
所以,我們要用很客觀,面面來觀察,要深入,懂得它是社會倫理道德的教育,是一種至善的教育,能夠導致我們人與人間的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今天社會的動亂,根源就是我們把這個教育喪失掉。所以,我覺得跟一般不同宗教的這些人士往來,我有這個經驗,這麼多年我一直都在做。幾乎每個宗教都是非常善良,包括伊斯蘭教在內,伊斯蘭教的極端分子,那是很少數、很少數。我們到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印度尼西亞,印尼信仰伊斯蘭教的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五,這是很大很大的一個比例,他們的人口有兩億兩千萬。我跟這些宗教領袖們接觸,都是非常友善,不像外面傳說那個樣子。所以,那個國家很可愛,這個宗教也值得我們尊敬。
問:第二個問題,在各宗教對話與交流中,不同宗教是否應重視造成問題的“共同敵人”?如國際關系和唯物主義。
答:宇宙是和諧的,這就是道,自然的法則,宇宙之間沒有沖突。人身是小宇宙,外面環境是大宇宙,一直到浩瀚的太空,是個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完全相同。所以,佛在經典裡面,常常教我們觀察自己的身體,你就會覺悟,就能夠了解大宇宙的和諧、平等的法則。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我們身體不同的器官一樣。像伊斯蘭教是眼睛,基督教是耳朵,佛教是鼻子,你想想看,它有沒有沖突?它不但沒有沖突,它們都是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人的身體才會健康。如果說我這個族群、宗教是第一,你們是第二,他是第三;換句話說,我的眼睛第一,耳朵第二,鼻子第三,這個人就生病了,嚴重就要死亡了。死亡不是某一部分死亡,死亡就一切同歸於盡,就像經典裡面所講的末日,所以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
社會上確實有些極端的分子,極端的分子就是出了毛病,像我們身體的某個器官、某個部位出了毛病。出了毛病怎麼樣?要想辦法把它醫療、醫治,讓它恢復正常,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裡面不能說這個學生不聽話,沒有辦法教,把他開除掉,開除是教育失敗。如何能把不好的學生變成好學生,惡人變成善人,冤家變成親人,敵人變成朋友,教育成功。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持國家的人,他不是軍事第一,也不是經濟第一,也不是科學技術第一,是教育第一!教育能夠真正做好了,全國都是善人、都是好人,沒有惡人,惡人一定要感化他。所以,我們這裡講的是共同的敵人,如何把共同敵人變成我們共同的朋友,我們多元文化的教育成功了,我們的宗教教學成功了。
問:我們的世界有如此的的糾紛與沖突,和平有可能嗎?
答:這個問題所謂事在人為,如果我們大家都希望和平,和平就可以落實。但是,落實還是要靠建立共識,就是我們有共同的想法、共同的看法,這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教育問題。所以,我們常常想,剛才我所說的,我們想到自己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你看包容,在外面,包容眼耳鼻舌身;在內裡面,包容了五髒六腑,心肝脾肺都包容。要學包容,學著整個包容宇宙之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家,要平等對待,要和睦相處,要互相尊敬、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個世界哪有不和平的!
不能和平,發生了爭執,這不是正常的,這是反常的。就好像我們的舌頭跟牙齒打架了,這是我們常常會碰到的事情,我也有這個經驗,不小心牙齒咬到舌頭,舌頭咬破了。那麼舌頭是不是要報復,把牙齒都拔掉?不會的!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縱然有一些背叛的、極端的,我們一定會原諒他,一定能夠包容他,慢慢去感化他,他會變成好人,惡人會變成好人。從這上面,我們來祈求和平,化解沖突,決定不可以對立;對立,沖突是永遠不能化解。
現在我參加兩次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跟這些從事和平工作的人往來,我就發現了。我感到聯合國成立到現在,有七十多年了,年年不知道開多少會來探討和平。可是這個世間一年比一年動亂,和平好像遙遙無期,讓我們一般人在旁邊看到,對和平感覺到非常失望。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總要把原因找出來,然後把原因消除,它才能恢復到正常。那就是我們從事於研究和平的人,我們的方向錯誤了,錯在哪裡?永遠是對立!從事和平工作的人,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主張用報復。用報復不能解決問題,報復只能夠增長仇恨,你看美國打伊拉克就是個例子。打仗之前,我也寫信勸導布希總統,希望他不要用武力,用和平的方法來解決。但是很遺憾的,這個戰爭還是爆發了。爆發之後,大家曉得這是恐怖分子,這是什麼?這是余怨,這不能解決問題。
恐怖分子實際上是極少數的人,可是把整個國家,甚至於整個世界的社會的安寧破壞了。每個人都感覺到生活在恐怖之中,人心惶惶,這是我們的大失敗、大失策。所以,這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對立是行不通的,報復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用和平,真誠心、愛心。你看看,每個宗教的共同點就是愛!基督教、天主教,“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伊斯蘭教,“真主確實是仁慈的、寬恕的”;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所有世間一切宗教的教學,是以愛心為出發點,是以一切人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為教育終極的目標。一切宗教,它的出發點相同,最後的目標相同,宗教哪有不能團結的道理,哪有不能合作的道理!
這幾年我們接觸不少的宗教、不少的國家,我們交往的時候都能密切的合作,證明這可以合作。不同的宗教可以變成一家人,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沒有兩樣,確實能夠互助合作,我們把世界從動亂帶向和平、帶向安定。這個工作,要你們年輕的同學覺悟,我們的心目當中沒有敵人,沒有對立,不會造成誤會,和平是可以落實的,這是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做的時候最重要是要忍耐,要有智慧,要能夠忍耐,要有很巧妙的方法來讓對方覺悟,讓對方回頭。我們多做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和平的工作,千萬不可以破壞安定和平,破壞安定和平我們就錯了。
問:在某些宗教裡面,如果信徒不遵守他們的聖教,刑罰或懲罰的這個概念常常被強調。所以說不同的宗教,是不是應該不用如此脅迫式的的教義,來勸導人相信上帝。
答:前面跟諸位說過,宗教的本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它是用教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用懲罰。但是,一般宗教經典裡面,這是佛教也不例外,講到天堂、地獄。可是佛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天堂、地獄從哪裡來的?是從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行為當中產生的,你的心善、念頭善、行為善,善就變成天堂;如果不善,它就變成地獄。所以,天堂跟地獄本來沒有,是你自己善惡念頭、善惡行為變現出來的。這個道理很深,事實真相也不是短短的時間能夠說得清楚。
最近我們有幾個同學他們很難得,用了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去查佛教的經典。關於說這些事情的,釋迦牟尼佛講這些事情的,差不多有二十五部經典,我們都找出來了。但是總結,這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告訴我們,在真實的境界裡面,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天堂、地獄,我們用個比喻來說,諸位容易體會,譬如你心地很善良,行為很善良,你就常常作好夢,美夢。如果心地很險惡,常常去做壞事,常常去殺害一切眾生,這個人天天作惡夢。你那個美夢跟惡夢,是誰主導你?是什麼人在那裡,讓你在那裡做的?我們現在有人說這是意識。由此可知,天堂、地獄就是意識變現的。只要人有念頭,有起心動念,就有這種行為,就有這個現象。
可是,佛在經上講得很深,也講得很圓滿。真相?佛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樁事情可以用現代科學來證明,但是要講要費很長的時間。如果講一切現相,相即非相,非相即相,我們過去是很簡單的討論這個問題,差不多用了八個小時,所以這不是短時間能夠說得出來的。實在講,把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能化解。所以,結歸還是教育的問題,我們要認真努力來學習。佛法終極的目標,是讓我們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怎麼來的?怎麼樣演變的?最後歸宿到哪裡?這是現代科學上的問題,但是佛經裡面講得比現代科學還要清楚,還要深刻。
問:各宗教對話與交流的方式,是否能用來與極端分子交流?
答:應該是可以,而且確實有這個必要。如何把極端分子能夠幫助他們,讓他們真正覺悟,對社會安定和平不要做破壞,都做一些建設性的。這一定要跟他們交流,要跟他們對話,用真誠的愛心,真正的這些理論來說服人;這不是感情的沖動,感情的沖動只能造成傷害,一切要用理智,就能夠把沖動化解了。這個問題需要真誠的愛心,需要很大的耐心,往往不是短時間他能夠回頭的。一般的時候,我自己經驗當中,差不多都要用三年到五年,能夠感化,他真的會回頭。
問:第六個問題,對於恐怖主義而言,宗教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之?
答:世界上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宗教的聖人,都告訴我們同樣的一樁事情,那就是真誠。真誠的愛心,你去愛他,你用真誠的心去對他、去關懷他,你去照顧他,你全心全力的幫助他,不考慮自己的一切的得失,一定能夠感化他。這樁事情,我們從事於和平工作,化解沖突,使我們想到中國兩千五百年前,差不多跟孔子同時代,有一位老子。老子說,“和大怨”,就是調解嚴重的對立,我們怎樣去調解它?你用至誠的心,用最好的方法把兩面和解了。雖然和解了,一定還有余怨,他內心還有不平。這個余怨,在宗教裡面講,人都有三世,人不是一世就完了,有過去世、有未來世,他會帶到未來世。這個事情很麻煩,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這種調解不算是妥善,妥善的調解是使他沒有余怨,這才是真正妥善。
在我們中國有個很明顯的榜樣,很好的榜樣。在中國,差不多是在四千年之前,我們稱堯、舜,這是中國古代的帝王,堯舜,舜王。你看舜王的故事,他生在的環境裡面,就是現在所講的,父母虐待子女。那個虐待之嚴重,是想把他害死,到這種嚴重的地步。舜能夠在三年當中,把他的父母對他的怨害的心完全消除,一家和睦,這一家不再作怨怼,一家和睦。這種事情,當時的帝王知道了,堯王,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堯王有八個兒子,八個兒子跟他做朋友,兩個女兒嫁給他,觀察他的德行,以後肯定,堯把王位讓給他。中國古代的時候,他不為自己,他覺得舜這個人不錯,確實他的兒子比不上,把王位讓給他。他用什麼方法化解的,非常值得我們做參考。所以這樁事情,我要想方法把它介紹給聯合國從事於和平工作的人,我們要用他這個榜樣,來從事於化解沖突,促進安定和平。
問:對於現在存在於世界上許多社會的不公平,例如富有與貧窮間差異,這種宗教的對話與交流,能夠產生什麼作用?
答:這個問題很難解決,但是也並不是不能解決。世間人每一個人所謂是命運不相同,有人命很好,有人命不好,我們五個指頭伸出來長短不一樣,就跟這個問題是一樣的。但為什麼說真要解決也不難?你要懂得我們世間人貧富不均的原因在哪裡?你能把原因找到,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原因,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好像是在前年,格裡菲斯大學商學院的大樓落成,落成典禮校長也邀請我去參加,我跟校長坐在一起。那個時候請了一位美國很著名的教授專家來發表講演,他好像是個教經濟貿易的專家。我聽完之後,我就跟校長說,我說我對他的說話有懷疑。他說為什麼?我說他是個經濟貿易專家,他一生還做窮教授,他沒有發財!他自己本身沒有發財,他怎麼能教別人發財?我說這個我有問題。校長當時也答不出來。
然後我就跟校長說,我說我可以教這個課,我可以教人發財,他不能教人發財。那是什麼原因?就好像農夫種植一樣,這個教授很好,他懂得種植的方法,他知道土壤、知道水分,知道肥料、這個他都很內行。他為什麼沒有發財,還當窮教授?他沒種子,再好的技術沒有種子,也種不出糧食出來。我說我有種子,我也懂得方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富有的種子是什麼?財布施,施財得大富;布施法,法就是教學,教學得聰明智慧;布施無畏,無畏就是幫助別人化解恐怖,化解恐怖得到安全,他的果報得健康長壽。你看看,世界上無論哪個地方的人,他希望發財,他希望聰明智慧,希望健康長壽;這三種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你要懂得因,你認真去修因,一定會得到。
佛經上說的這個,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這個,我的老師要我認真學習。因為我年輕的時候非常貧苦,真叫一貧如洗,一點福報都沒有。三種當中還有一點聰明,大概過去生中,這三種布施我修了法布施,財沒有修,沒有修財布施,沒有修無畏布施,所以算命的算我是短命報,壽命不長。學佛之後明白了,過去生中沒有修,現在修還來得及,補修!所以,我到處布施財。布施財,你看到晚年果報現前了,對於財用上一點不缺乏,幾乎就是世間人所講的心想事成。確實到了,想做什麼事情,需要多少錢,自然它就來了,不用操一點心。
健康長壽,你們同學都能夠看到,我再過兩年就八十歲了,可是我的精神、體力大概也不會輸給你們。這是什麼?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是幫助一切苦難的人,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無畏布施裡面最具體的,就是采取素食,不吃眾生肉,讓眾生看到我沒有恐懼,不害怕,我不會害牠,我不會殺牠。我選擇素食五十三年了,愈吃愈健康,我吃的也不多,吃得很少,素食。而且平常生活決定不吃零食,生活有規律,健康長壽。所以,你真正懂得貧富不平真正的因素在哪裡,從因上來消除,每個人都能夠致富,每個人都能得聰明,每個人都能得健康長壽。
問:師父在回答第三個問題時,提到平等。這平等是指的什麼樣的平等,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或社會階級一樣的平等?
答:包容、平等、寬恕是自然的法則,所以我讓同學們細心的觀察自己。我們的眼、耳、鼻、舌,這是不同的器官,你看看它是不是平等對待,是不是和睦相處?這是個自然的法則。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領悟到了,明白了,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都要用平等心來看待。平等就是沒有高下,無高下才叫做平等,所以族群跟族群平等,大國跟小國平等,窮人跟富人平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平等。所以,我們的觀察,應當各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
我這麼多年來,跟許多宗教往來,我肯定每一個宗教都第一,沒有第二的;每一個宗教的經典也是第一,沒有第二。所以,我怎樣尊重佛經,我也怎樣尊重《古蘭》,也怎樣尊重《新舊約》。我不但尊重,我常常讀誦,我常常學習,我學習《古蘭》、學習《聖經》跟學習佛經沒有兩樣。從這個裡面才真正得到啟示、得到智慧,應用在生活當中,我的生活平等,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我跟一切人都平等,你才能夠得到別人的歡迎,別人的愛戴。你只要認真努力去學習,用真誠的愛心,平等才能夠現前;如果不平,沖突決定不能夠消除,和平安定就很難落實。
問:我的問題是,佛陀教誨對於寬恕真實主要意義為何?寬恕在化解沖突的觀點為何?
答:印尼這個國家,我去訪問過兩次,見到國家的領導人,也見到印尼五個宗教的領導人。我們見面交談都非常的歡喜,我肯定這個國家是有前途的,它的資源、物產之豐富,這是舉世人都知道的。現在印尼人民生活很貧苦,實在講是沒有好好的教,沒有好好的利用它的資源,開發它的資源。所以我在印尼,無論是在宗教,還是在政府的領導人,我都建議他,一定要發揚光大《古蘭》的教學。能把教育辦好,我相信印尼的人民生活都能夠改善,只要生活能改善,人心就平了;不正常的思想、行為自自然然會消失,所以我很喜歡這個國家。
有很多人說這個國家動亂不安,我去的時候,我看到這個國家很不錯。動亂只是少數的地方,大多數地方、大多數的人都是非常可愛,非常值得人尊敬。所以,我可能最近還要到那邊去訪問,我跟這邊的友誼非常的深厚,我也是全心全力來幫助這個國家,幫助這個地區的人民。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就不會反對神聖的教誨,唯有神聖的教誨,才能夠幫助這個社會安定、和平。今天伊斯蘭教的領袖,跟國家的領導人,都是在尋求安定和平,尋求富強、興旺,都有這種念頭,所以真正做起來並不困難。目前他們是忙著選舉,選舉安定之後,我相信他們會很努力、很認真的朝這個方向去做。
伊斯蘭教也因為世界上有許多人認為他們是恐怖分子,所以積極改善世界人對伊斯蘭教的新的看法。所以,他們極力要展現他們的和平,上一次我去,正好遇到他們有個國際的學者的會議,我也去參加了,也在那邊講過話。聽說今年九月間,在摩洛哥還有個伊斯蘭的大會,大概有一百多個國家代表參加,這都是很難得、很難得。希望能夠真正帶給世界安定和平,化解沖突,做個典型的模范,讓世間人對伊斯蘭教刮目相看,我們也正在期待。
寬恕、寬容,無條件的協助,這是有必要的,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佛教給我們人與人相處,他用四攝法,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第一條就是“布施”。這個布施就是去幫助,以財物來幫助,以智慧來幫助,這都是講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都要盡心盡力來做。第二個是“愛語”。這一條非常重要,我們對人要稱贊,不要批評,如果批評太多,稱贊太少,這不能化解沖突。所以要稱贊多,批評少,盡量少,這也是化解沖突的最好方法。
第三種是“利行”。我們所作所為於對方決定有利益,我們要帶頭去做。我們這個小道場還算不錯,我跟諸位講,有一點福報,在財力上還能夠有余。所以,我就在雅加達伊斯蘭大學,就設立獎學金,我們的獎學金是澳幣一年二十萬。這二十萬幫助一千多個同學讀完他這一年,幫助一千多個同學讀完大學,四年才只要八十萬,這八十萬成就一千多人的學業,好事一樁。我們盡量節省,我們幫助這些同學,不僅是在印度尼西亞來做,我們在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都是全心全力幫助人,不是說口頭說說,我們真的在做。第四個是“同事”。同事,這不是跟一般人同事,我們要跟神同事,要跟聖人同事,要跟佛菩薩同事。佛菩薩、聖人、神做的是什麼,我們要學習,我們認真努力,認真去做,這才能解決問題,這是真正把寬恕落實。
問:師父說他已經吃素五十三年了,我是吃肉的,我最喜歡吃的是牛肉,我想知道,師父最喜歡吃的蔬菜是什麼?
答:飲食隨緣就好,不要去一定有愛好,一定有愛好就有麻煩,有什麼吃什麼,樣樣都好吃。而且吃東西只是吸取當中的營養,養分就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身體像個機器一樣,這是它的能量的來源。能量消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念上,妄想愈多,消耗量就愈大,你就要吃得多,吸收得多;如果心地清淨,妄念很少,自自然然的飲食就少了。所以,古時候僧團,釋迦牟尼佛在世,他們一天只吃一餐,一餐就夠了。我也曾經做過試驗,我是一天吃一餐吃過五年,都很正常,都吃得很少。所以,盡量減少自己的妄念,這個比什麼都重要,素食確確實實對健康有好處。
我是前年移民到澳洲來,我過去從來沒有檢查過身體,也沒有注意到這個事情,移民來的時候一定要檢查。所以,我就在澳洲醫院,是一個印度的醫生替我檢查。檢查之後他告訴我,他說我的血液跟三十歲的人一樣,我整個器官的運作,頂多只有五十歲的人一樣,而實際上,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三年前,我大概是七十五歲。所以,他檢查之後,他說法師,以後你不要來了。其實他檢查的時候大概只有十五分鐘,我們聊天聊了一個半鐘點,他很健談,這印度的老醫生。這就是什麼?心地清淨,沒有雜念,沒有自私,起心動念不是為自己想,為一切苦難眾生想,消耗能量都很少,都不會很多。所以,保持自己的健康長壽,多為一切苦難眾生做一點好事,我覺得這樣我們的生活有價值、有意義;為自己毫無價值,毫無意義。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專題訪問(郎祖筠)4
下一篇:淨空法師:如何以教育達致人類永續世界和諧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