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陰骘文大意(第一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昌帝君陰骘文大意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一集)  2009/1/21  華嚴講堂  檔名:52-328-01

  尊敬的諸位大德,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的大意。在前些時候我們花了整整一百個小時,把《文昌帝君陰骘文》詳細的學過一遍。這篇文章是流傳了很久的一篇勸善的文章,它雖然是道家的典籍,但是中國儒釋道三家的學者都極為的推崇,自古以來注解相當的豐富。在清朝干隆年間,周夢顏居士,他字安士,這位周安士居士他有一篇《廣義節錄》的注解,可以說這麼多注解裡面,這是一篇非常好的、完美的注解。後人把他的這篇《陰骘文廣義節錄》收錄在《安士全書》當中,它占了全書分量的一半。印光大師對這篇文章,對這部《安士全書》非常的贊歎,因此我們前些時候就詳細的依這一部《廣義節錄》來學習。因為學習的小時數很多,從頭到尾聽下來也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就想到有必要用兩天的時間四個小時,把《文昌帝君陰骘文》的大意給大家介紹一遍,希望采取《陰骘文廣義節錄》當中的一些精華為大家簡要的來介紹。目的是為了使我們能夠通過這部因果教育的教材來學習,真正達到斷惡修善這個目的。

  首先我們先將印光大師對《安士全書》裡頭的《陰骘文廣義節錄》這本著作的序言挑一些精華的部分介紹一下。印光大師是民國初年的人,是我們佛教裡面淨土宗第十三祖,相傳也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對於《文昌帝君陰骘文》、《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這三部書極為推崇,流通的很多,甚至數量超過佛經。印光大師他是佛教的法師,可是為什麼對於這三部書流通的這麼廣?我們師父上人給我們點出來,說這三部書是最佳的因果教材,要救現前世間劫難,挽回世道人心,唯有用因果教育最為有效。安士先生在這篇《廣義節錄》當中有一句話說得好,「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所以我們如果希望社會安定和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唯有大力的弘揚因果教育才能夠達到。

  印光大師在這部書當中曾經寫過兩篇序言,可見得他對於這部書重視的程度。印祖說:「文昌帝君,於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於至善」。印祖序言當中說文昌帝君是什麼人?他是一位道家的神明,在宿世當中,也就是生生世世,心敦五常,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以這五常做為存心。「躬奉三教」,三教是儒釋道三家的教育,可見得文昌帝君本人不是只學道家,而是儒釋道三家都學習,沒有門戶之見。不僅學習,而且認真的落實,這叫躬奉。躬奉是把三教的教育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行為當中,自行而後化他。自己努力的依教奉行,同時為世間人做好榜樣,教化他人。「惟欲止於至善」,這是學習的目標。「止於至善」這句話是《大學》裡面說的,是儒家四書之一。至善就是心地純淨純善,佛法裡面稱至善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是學習聖賢教育的目標。

  下面說,「功高德著,遂得職掌文衡」,這是講文昌帝君他的果報,因為他能夠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積功累德非常的厚,功德卓著。這個功德是從斷惡修善當中得來,是從利益一切眾生當中得來,因此上帝命他職掌文衡,文衡就是主管世間讀書人功名、仕途的這種官職。所以一般人都講,考試考上功名那要拜文昌帝君,他是掌管知識分子的文運。特別是在古代,要考上功名,這個權掌握在文昌帝君手裡。因此許多人要考功名,現在我們說拿學位,找到好的工作,都去拜文昌帝君。可是多半流於迷信,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考上功名,如何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工作。因此文昌帝君的教育、教誨,我們非常有必要學習。

  下面說,「恐末學無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末學是指我們這些人,對於聖賢教育知之甚淺。文昌帝君知道我們無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這永劫常住之性就是我們人人本有的自性,這個自性不生不滅,永恆常住,因此也叫常住真性,它是宇宙萬有的本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只是凡夫迷失了自性,這個昧就是迷失。所以雖然有自性,自性不能起作用,或者說作用被扭曲了,本來我們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的,都是這一個常住真心,可是我們迷了,諸佛他悟,他明了,因此得到自性廣大殊勝的妙用,我們迷了之後得不到這種受用,變成六道輪回的凡夫,非常可憐。所以文昌帝君他也是懂得佛法的,他憐憫眾生迷失真性,「因作文廣訓,示『吾一十七世』之言,妙義無盡」。他做這篇《陰骘文》,廣訓就是廣泛的教導,教導誰?就是教導我們這些迷失真性的凡夫。告訴我們,「吾一十七世」之言,文昌帝君有一十七世的轉世,這是文中所說的,「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實在講,文昌帝君何止一十七世,只是他舉出十七世士大夫身來給我們做例子,告訴我們人有輪回,輪回當中必有因果報應,讓我們了解人不會死的,我們的神識只是在生生世世的輪回。雖然我們在輪回,而我們的真性卻沒有動搖,不生不滅。所以這篇《陰骘文》雖然講的都是事上的斷惡修善,然而裡面那種妙義確實是無盡的。為什麼我們要斷惡修善?因為輪回當中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惡必有惡報,善必有善報,而善惡之報都是自性起作用的結果。隨順性德叫善,那麼性德起作用就給我們善報;如果違逆性德,這自性的作用就被扭曲了,它還是起作用,這個作用就讓我們遭受惡報。所以《文昌帝君陰骘文》裡面講到,「欲廣福田,須憑心地」,因這個心地是主宰,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如是心就得如是果,我們用善心善意對待眾生,自然就有好報,我們如果以惡心、自私自利的心,得到的就是惡報。所以真正把因果的道理弄清楚了,自然也就能夠明了自性妙用無窮。淨土宗徹悟祖師講過一句話,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因果跟心性是息息相關,是一不是二,心性是體,因果是相用。所以文昌帝君他明了心性的道理,為我們做《陰骘文》,垂訓因果的道理。而人真能夠深信因果,最終必定能夠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所以這裡面確實是妙義無盡。

  下面序文當中又說到,「安士先生,宿植德本,乘願再來」。這是贊歎《廣義節錄》的作者周安士先生,宿植德本,是宿世善根深厚,乘願再來,說明他不是普通人,是再來的菩薩。「博極群書,深入經藏。覺世牖民,引為己任」。印光大師贊歎他,說這位再來的菩薩,博覽群書,學問淵博,深入經藏,是對佛法的義理能夠通達。為了慈悲度世,覺世牖民就是覺悟眾生,把覺悟眾生作為己任,這就是菩薩的發心。

  下面又說,「以奇才妙悟之學識,取靈山泗水之心法,就帝君隨機說法之文,著斯民雅俗同觀之注。理本於心,詞得其要」。這是安士先生注解這部書實在是博大精深,實在是令人得到殊勝的利益,才能夠得到印祖這樣的贊歎。他說這部書是安士先生用奇才妙悟之學識,安士先生有奇才,而且有妙悟,學識深厚,這是真實的學問。取靈山泗水之心法,靈山代表佛法,因為佛通常過去講經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在靈山(靈鹫山)講的。像《法華經》、《無量壽經》都是在靈山上面講的。泗水是代表儒家,因為孔老夫子他出生在山東,在泗水這個地方教學,泗水在山東。這是說明安士先生通達了儒佛的大道,又采取道家的《文昌帝君陰骘文》這篇文章來作為依據、注解。注解是斯民雅俗同觀,不管是學問淵博的人還是說學問很淺的,都能夠讀這部書得到受用。所以這個注解好,深入淺出,它的理本於心,這個心就是前面講的常住真心,因此這個理都是符合自性的真理,用詞非常的精要,所以這一部書是好的著作。

  下面說,「徵引事實,祛迷雲於意地。闡揚義旨,揭慧日於性天」。這是描寫這部書它的優勝之處,用了很多的事實案例作為佐證,證明因果不虛,讓那些迷了的眾生心開意解。這個「祛迷雲於意地」這是比喻,意地就是心地,心地上起了雲看不見了,現在這個雲被驅散了,曉得因果的道理。「闡揚義旨」,這把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的主旨,把這個「欲廣福田,須憑心地」的主旨為我們解釋出來,像性天當中慧日高照,這也是比喻,我們的智慧就能透露出來了。「使閱者法法頭頭,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懲」。所以讀到這部書都能夠在這些因果善惡報應當中知道應該效法什麼,在起心動念當中應該警懲什麼,防非止惡。學習因果,它的效果就是不敢作惡,知道哪怕是起心動念,都有果報。「直將帝君一片婆心,徹底掀翻,和盤托出」,文昌帝君教導我們的一片苦口婆心,婆心是慈悲之心,這部書,這個《陰骘文》很短,只有五百四十四個字,總共有七十八句,篇幅非常的短,可是字字都是文昌帝君勸善的婆心。而《安士全書》這個《廣義節錄》,文昌帝君的婆心,為我們揭露得一點保留都沒有,和盤托出。

  下面說,「其震聾發聩之情,有更切於拯溺救焚之勢」,震聾發聩是對我們迷失自性的凡夫那種震醒,讓我們能夠猛醒,能夠回頭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篇著作好像是拯溺救焚,像拯救一個溺水的兒童,像把人從起了火的屋子裡救出來那樣子,這個情勢那麼危急,因此拯救之心也就很急切。這都是形容安士先生的這種悲心,為我們寫這篇著作,覺悟眾生。「誠可以建天地,質鬼神,羽翼六經,扶持名教」。所以這部注解可以動天地鬼神,寫得太好了,一切眾生都能夠受益。「羽翼六經」,六經是儒家的經典,所謂《周易》、《尚書》、《儀禮》、《詩經》、《樂經》、《春秋》,這六經是聖賢教育,安士先生的這部《廣義節錄》可以作為很好的輔助教材,跟儒家六經相得益彰,可以「扶持名教」,名教就是聖賢的教育。所以印光大師把這部書抬到這麼高,跟儒家六經並列,可見得這部書優勝之處,真叫做精彩絕倫。

  所以下面說,「允為善世第一奇書,與尋常善書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把這部書贊到了極處,說這部書是勸善救世的第一奇書,其他的善書沒辦法跟它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就是沒得比。所以印祖當年極力的弘揚這部書,我們來認真學習這部書,正合印光大師的用心,我們這才叫依教奉行。下面印祖對安士先生的贊歎,「不謂之菩薩乘本願輪,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吾不信也」。印祖對安士先生的贊歎也到了極處,他說周安士先生如果不說他是菩薩乘本願輪,就是乘願再來的,現居士身來說法度生的,印光大師說我不信,換句話說,印祖深信安士先生就是菩薩再來,著這部書度化眾生,尤其是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印光大師不是普通人,他也是菩薩再來,對安士先生這樣的肯定,那我們真正要以最恭敬的心來學習這部書,聆聽菩薩教誨。這部書注解當中引用了三教的典籍總共有一百二十六種,換句話說,我們讀了安士先生這部注解就等於讀了一百二十六部善書。如果大家願意詳細的來學習的話,可以聽我們之前分享的一百個小時的「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今天我們只是簡單的來介紹,把這個大意為大家介紹出來。

  我們來看「文昌帝君陰骘文」的這個題目。

  文昌帝君陰骘文。】

  文昌帝君是人,他是道家的一個神明。雖然他是道家神明,但是他並不是完全弘揚道法,卻是著力於勸善。他前身是梓潼神,在他的游化當中常常出現在四川蜀地,所以四川梓潼縣是他的本山。他在轉生游化裡面多半都生於姓張的人家,張姓。在《道藏》裡面有一部《文昌化書》,也叫《梓潼帝君化書》,講了他有九十七化,這是記載他九十七次游化人間的這些故事。安士先生也引用了一部分游化的故事來為我們說明。『陰骘文』的陰骘,意思就是陰德,所以這篇文章是勸我們廣積陰德。好,我們來看文章第一句: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這一句是文昌帝君自己現身說法,說他在一十七世當中做知識分子,『士大夫身』就是知識分子。過去知識分子多半都是出仕,考取功名做官,為國家、為人民服務。安士先生注解裡面講到他二十多個輪回當中的故事,在《道藏》裡面的《梓潼帝君化書》記載他的轉世,始從周朝,一直講到宋朝。文昌帝君是元朝仁宗皇帝給他的封號,這記載當中說,他在周朝初年,他就出生在會稽這個地方,父親是個隱士,姓張,因為拜天求子,感得帝君的降生。帝君在那一世帶領那個地方的人民學儒、學禮。所以帝君是多生多世學儒,士人(知識分子),因此上帝命他掌管文運,確實是有道理的。

  記載當中說他在周武王時代,曾經輔佐周成王,周成王是武王的兒子。武王是開國的皇帝,他去世的早,由武王的弟弟周公輔佐成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公攝政。帝君在那一世是做成王的一個醫官,醫術很高明,救治了很多人,而且他還幫助調和周公與成王的關系。因為當時成王很小,周公攝政,難免就有很多流言蜚語,說周公是不是想要謀奪政權。我們知道周公和文王、武王都是聖人,他怎麼會做這種事情,但是懷疑是難免的。所以當時帝君為大家也都講述贊歎周公的德行,消除大家的疑慮。而且連成王本身也有疑慮,帝君也幫助他消除這種不必要的疑慮,所以這是穩定朝政。

  後來在周穆王的時代,他聽說西方有位大聖人降世,這位聖人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很羨慕,很希望去跟隨釋迦牟尼佛學習,所以那一世他去世的時候,就是佛法裡講變成中陰身,他的神識從身體出來,於是就往西方飛去,想要尋找釋迦牟尼佛這位大聖人。結果在路上路過洞庭,洞庭湖有一個洞庭君山,非常的美,他就被這個山色所吸引了。正在他觀賞山色的時候,就有山中的這些仙子、仙童來祈請他來做洞庭君山的山神。結果他一念迷戀山色,他就做了山神,把到西方去學習這個念頭暫時放下,這麼一耽誤,後面的輪回就變得很可怕。所以人最怕就是有一念之差,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是這樣,臨終那一念被這個世間任何的東西所吸引,可能就耽擱了往生。

  所以帝君那時候他做了山神,有一天遇到了一個婦人在山中求子,求山神給她降生兒子。因為這個婦人的先生被周厲王流放,死在他鄉,這個婦人當時懷了孕,所以婦人祈求山神護佑,讓她能夠平平安安的生下一個兒子,給夫家能夠續延香火。這個山神被這個婦人那種真摯的感情所動,感情一動,不知不覺自己就入胎了,後來降生,他的名字叫張忠嗣,號孝友,叫張孝友,他的名是仲。所以我們看到《詩經.小雅》就有他的名字,叫張仲孝友。這個人確實是一位知書達禮之人,因為他有前生的修學,確實後來做了官,真正以孝友之風齊家,輔助國君。後來又一世,他做了周幽王的臣子,周幽王因為不聽他的勸谏,反而發怒賜他毒酒,讓他死了。他死了以後,因為他非常忠君愛國,所以他的魂魄繞著宮殿三日不散。結果幽王命人驅趕,他無奈,只好痛哭而走,結果到了雪山做了大仙。又後來,周朝覆沒,春秋戰國之後就到了秦朝,秦朝年代很短,很快就被楚霸王和漢高祖劉邦給推翻了,楚霸王烏江自刎,劉邦建立了漢朝的政權。正在這個時候,帝君看到天下戰火紛纭,人民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很慈悲想要下人間來救度,得到了上帝的批准。

  後來由監生大神監督,他就降生到漢朝,做了劉邦的兒子,他就是如意。如意長得很好看,而且聰明伶俐,深得漢高祖劉邦的喜愛。如意的母親是戚夫人,戚夫人是能歌擅舞,而且是一位美女,漢高祖非常的寵愛她,自然就引起劉邦的原配夫人呂氏的嫉恨。呂氏是正夫人,當劉邦死了以後,呂氏專權,於是對戚夫人下毒手,把戚夫人的手腳都砍掉,只剩個身體,放在一個壇子裡面,而且用啞藥把她的聲音也搞啞了,用煙把她的眼睛也薰瞎了,耳朵也薰聾了,眼睛給挖出來,極其殘酷的來折磨戚夫人,發洩她的怨恨。這個女人的嫉妒心理,釀成了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個慘案。呂氏把戚夫人扔到豬圈裡面,後來如意見到了自己的母親,他不敢相信。結果如意也逃不了呂氏的毒手,最後也給呂氏毒死了。這樣一死了以後,如意心裡的憤恨不能夠化解,所以發誓一定要報仇。這是帝君本人,你看一念迷了之後,墮到輪回裡面,卷入了這種冤冤相報當中。結果這一輪回,這個戚夫人又輪回到東海之濱的一個邛池邑做了一個貧窮家的女子,嫁給一個姓張的人家,也是很貧窮。夫婦兩個人一直到中年都沒有兒女,所以非常的悲痛,有一天上山求子,兩個人發誓,他們把手上的血割出來滴到一起,滴到一個石窟窿裡面,發誓說,如果我們真有骨肉的話,那麼希望這個血明天能夠化出生靈,哪怕是一條蛇,我們也心甘,這也是我們的骨肉。結果這一發誓,如意這個神識在旁邊聽到,他知道自己的母親在這裡,於是他的神識就投入了這個血當中。

  第二天這夫婦兩人又到這個石窟窿看,發現這個石窟窿裡竟然有一條金色的小蛇,夫婦倆也很高興,總是自己的骨肉,把它拿回家裡撫養。結果這個蛇逐漸長大,變成了一條龍,這個龍它有神通,它當時看到這個邛池邑的長官正是呂氏轉世的,所以它當時就想報仇。邑令這個長官他有一匹寶馬,這個寶馬是誰?是前生呂氏的一個侄子呂產變的,那麼這條龍先把呂產給吃了。結果這個長官知道了自己的管轄下面的百姓有一家養了一條龍,竟然吃了自己的寶馬,非常憤怒,於是就要治他們的罪。結果這條龍就變成一個書生去警告這個長官,說你不可以治這對貧困夫婦的罪,這是他的龍干的,一人做事一人當。但是這個縣令不聽,還是要治罪,結果這條龍就引海水把這個城給淹了。因為他復仇心切,結果把這個城一淹,死了二千多人,也有很多是無辜者。這是犯下罪業,因此上帝就下令制裁這條龍,把它打到了邛池池底。而且邛池當時干旱,這條龍沒有水,很辛苦,而且渾身都長滿了那些吃肉的小蟲,叮它的肉,吃它的肉,它痛苦得就像在地獄裡面一樣,就這樣子過了不知多少個春秋,受這些煎熬。

  後來有一天見到了釋迦牟尼佛顯現,當它看到佛之後,心生歡喜,向佛請法,佛給它說法,它聽了之後心開意解,因此忏悔自己的殺業。這麼一忏悔,它罪業消除了,因此從龍的身,龍是畜生身,就轉生為人,做了漢成帝時代張禹的兒子,叫張勳。那麼張禹是誰?歷史上也有記載,他父親張禹,孔子他的言行由弟子們記載,形成《論語》的前本,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的《論語》不是孔子弟子們集結出來,孔子的這些弟子只是做出一些會集,真正做成現代版《論語》的第一個人就是張禹,他當時寫了《張侯論》,這是《論語》的第一次會集,這是在西漢漢哀帝年間。後來到了東漢,鄭玄又在《張侯論》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校訂,所以就形成我們現在《論語》的本子。這位帝君當時做了張禹的兒子,可見得他對儒家肯定是能夠深入的學習,所以他生生世世對儒家學問學習得很深入。

  之後經過了好幾世,漢朝覆沒了以後,到三國時代,三國到後期,司馬昭奪取了政權,當時魏國派鄧艾將軍攻打蜀國,蜀國是劉備他兒子阿斗劉禅當時做皇帝,可是國力已經衰了。鄧艾將軍領兵攻打蜀國的時候,帝君當時轉生到鄧艾將軍手下做一個行軍司馬,在跟蜀國作戰的時候,當時蜀國的將領是諸葛瞻,在這個戰斗當中他被諸葛瞻的軍隊亂箭射死。帝君知道這些射死他的人都是在前生漢朝時代他做龍的時候發大水淹死的這些人,這是酬償業報。後來一直到晉朝,晉朝建立,他做了神,常常顯化於世間,主要都是匡扶正義,扶助善良。記載當中說他最後也遇佛授記,他行菩薩道,最後也能夠圓滿成佛。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文昌帝君他也是一位菩薩,現在在修行的果位上,最後也能夠成佛,所以他也是一位護持佛法的菩薩。

  這是將帝君「一十七世做士大夫身」這句話最重要的義理給我們告示出來,帝君有一十七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十七世,有過去世當然必定是有未來世。只有認識到三世輪回,我們才能相信因果絲毫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善惡總有報。所以世間人眼光短淺,只知道有今生,不知道有來世,認為人死如燈滅,所以在生的時候一切行為毫無忌憚,造作罪業,等到受報應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所以帝君這第一句話意思都很深刻。底下有六句,是教人必須要行仁義,廣積陰功。這六句都是說他自己在十七世當中所做的事情,積功累德,這是帝君的身教,為我們示現做一個有智慧、有慈悲、有才藝,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國家,盡忠職守,為人民造福的好榜樣。這裡說:

  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骘。上格蒼穹。】

  這六句,第一句『未嘗虐民酷吏』,這是講到「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沒有虐待百姓,對於下屬沒有殘酷的虐待,那麼才能夠教導別人也不要這樣做,這是行仁。不虐待百姓這是仁,對百姓如同對兒女一樣,我們說所謂父母官,對待下屬(就是吏)不殘酷這是義,所以這是仁義之道。那麼底下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自己有這些德行,才能夠教導別人怎麼做。『救人之難』,見到別人有難,立即去救助。或者用自己的財力、或者用自己的智謀、或者用自己的才干,幫助別人解脫苦難,直至把別人能夠救助出來圓滿而後已。關於救難,安士先生注解當中發明一個很好的意思,他引用孔子所說的,「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聽訟,這是指孔子他做法官聽訴訟案件,審案跟別人一樣,並沒有比別人高明,但是孔子比別人高明的地方是什麼?使民無訟,讓百姓都不用訴訟,這是孔子高明的地方。如何讓百姓不再訴訟,不再打官司?要用教育,使人人都知道倫理道德,使人人都能夠躬行仁義,互相不爭,當然就沒有什麼打官司的地方,這叫使民無訟。救人之難的意思也是這樣子,如果是人民已經發生災難你去救助,這當然是救難,可是救難於已然,所救有限,如果能夠救難於未然,讓這個難不發生,這才是真正的救難。我們知道所有的災難都是眾生造作惡因感來的苦報,如果能夠幫助眾生覺悟,從今不再造惡了,那真正救難於未然。

  下面『濟人之急』,這個急和難有所不同,這個急特別是講財用方面,所以濟人之急是幫助解決人物質上的急難。譬如說缺衣食的,救之於衣食,得病的,給予醫藥,遇到死亡的,幫助喪葬,這都是隨力隨分來救濟,這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心才能夠做到。孔子所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所有的人民跟我是一家人,長輩、年老的,如同我的父母一樣,晚輩、年幼的,如同我的兒女一樣,幫助他們就跟幫助自己的父母、子女沒有什麼兩樣。以這種公心救濟,這不就是能夠實現大同世界嗎?現在我們提倡構建和諧世界,最基本的是要有這種心,而這個心需要通過聖賢教育才能達到。

  下來『憫人之孤』,「孤」是孤苦,特別是指沒有父母的兒女。像去年五月發生的大地震,瞬息之間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孩子成為孤兒。我們見到有很多仁人長者捐錢捐物去救濟,或者是認領這些孤兒來撫養,這些都是憐憫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這也是一種慈愛心。如果他們父母有靈,在九泉之下看到你對他的兒女來撫養,他們那種感恩之意會到什麼樣。

  下面講『容人之過』,包容別人的過錯,這是一種修養。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自己修為能夠用功,天天能夠反省自己的過失,自責多,責人就少。聖人千言萬語教化我們,無非是勸我們自求其過,回光返照,反省自己,改過自新,這是聖學。真正用功反省自己、改過自新的人,哪有閒工夫去責備別人,去看別人的過失?所以唐朝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的人,哪有時間心裡想別人的過失。把人家的過失裝在心裡,那不就是把別人的垃圾放到自己純淨純善的心靈裡面,把自己的心靈變成一個垃圾桶,自己污染了自己,何苦來?

  下面講『廣行陰骘,上格蒼穹』。這個陰骘就是陰德。什麼叫陰德?做了善事不為人知,這叫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被別人都知道了,說某人做了很多慈善,報紙也登他,這樣子他就沒有陰德,這叫陽德,陽善。陽善你有好名聲,好名聲也是福,這就把你的善給報完了,就沒有後福了,如果是陰德,天報之。所以我們做善事不要求別人知道,留一點後福給自己。那麼帝君在這裡講「廣行陰骘」,這個陰骘(陰德)包括剛才上面講到這五句,「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可是這五句只是列舉一部分,實在帝君所行的陰德不勝枚舉,因此叫廣行陰骘。陰德之厚可以感動上天,「蒼穹」就是上天。《書經》上面,這是儒家的六經之一,《書經》有一句話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人能夠積德行善,天必降給他福報,百祥是無數的吉祥福報降下來;如果人作惡,天就降下災殃。這都是自然感應之理,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我們求文昌帝君保佑,怎麼個求法?學佛的人要求佛保佑,或者是求上天保佑,怎麼求?這個就是原理,你自己要廣行陰骘,要積功累德,才能夠感得上天、佛菩薩的保佑。這是按照因果來的,不是搞迷信。底下是帝君為我們以身作證,勸我們善學,講了兩句話,這第八和第九句: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這是帝君推己及人。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存心都像帝君一樣,那麼我們的果報也必定像帝君那樣的殊勝,天必定降下福報。所以我們要得到人生的幸福美滿,事業家庭都能夠美滿成功,那麼必須要斷惡修善,有一個純善的心地,自然感得福報。下來:

  於是訓於人曰。】

  這是第十句,底下有四句話,都是帝君引徵古人的例子為我們說明修善得福絲毫不爽。這個『訓於人曰』就是對眾生的垂訓,通篇都是帝君對眾生的垂訓。在說道理之前首先把事實果報的例子給我們講出來,讓我們生起信心,知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自然有殊勝的收獲。這些故事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例子,第一個:

  昔於公治獄。大興驷馬之門。】

  於公他是漢朝時代的人,在東海這個地方做一個縣的獄吏,獄吏是治理監獄的。他治理監獄盡心盡力,秉公執法,非常公正,而且非常慈悲,遇到有冤案的,必定努力的為他平反。記載當中說到,那個地方有一個孝婦,這個孝婦年輕的時候就守寡,可是她孝順自己的婆婆非常盡心,婆婆也很喜歡她,因為愛她,就希望她能夠改嫁別人,不要耽擱了自己媳婦的前程。可是媳婦不肯,一定要跟她婆婆同甘共苦。結果她婆婆怕妨礙她嫁人,自己竟然上吊自殺。結果這個事情反而引起了麻煩,這個媳婦反而被誣告,說是她殺死了自己的婆婆。這個媳婦也沒辦法辯解,因為拿不出證據,結果就被判了死刑。這位於公當時在監獄裡面得知了情況,想要為她解救,可是最後還是解救不出來,這個孝婦最後還是死了。結果她死了以後,東海這個地方大旱三年,這是這個地方有冤情。後來新來的太守來上任,於公就把這個冤情向太守禀告,而且徵得太守的同意,到這個孝婦墓前去給她祭祀,為她平反,之後天才降下大雨。所以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於公真正是為民不遺余力。

  有一次於公的府宅門壞了,大家在討論要修什麼樣的門。於公他就說,我們要修的門要很大很高的才行,將來能夠容納四匹馬並排進入這才行。在古代能夠乘坐四匹馬拉的車的,這都是達官貴人,很有身分、很有名望的家族。於公很有信心,他說我治獄多年,積下很多陰德,所以我自己知道子孫必定昌盛,那現在就得修一個大門,要不然將來子孫發達以後,他坐著馬車進不來。後來果然他的兒子於定國做到漢朝的宰相,封為平西侯,他的孫子做了御史大夫。這是什麼?真正陰德報應。好,下面第十二句講:

  窦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這也是一個歷史故事,講在五代時期在燕山這個地方,燕山是現在河北與遼寧交界的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叫窦禹鈞,他到三十開外還沒有兒子。後來夢見他的祖父來跟他講,說因為你前生造作惡業,你這一生不但無子,而且你還短命,你現在要趕緊積德行善,希望能夠把你的命運轉過來。結果窦禹鈞從此力行善事,對任何的惡人都不計較,都包容。有一次他家人偷了他家裡的錢二百千,二百千是二十萬,很大的一筆數字,這個家人把他的幼女留下來,在自己的幼女背上寫了一封書信,說因為我把你的錢拿走了,我把我自己的女兒就賣給你。這是還算講一點道義,盜亦有道,拿了窦禹鈞二十萬,就把自己女兒贈送給他。結果窦禹鈞不但沒有追究此事,而且生起憐憫的心,把這個債券燒毀了,然後撫養這個女兒,一直把她養大成人,給她擇了夫婿嫁了。這都是陰德,受辱不怨。

  凡是家親眷屬需要幫忙的,他都出錢出力幫助別人,家裡很樸素,金銀這些裝飾品都不戴,全部的這些家用都拿去幫助眾生。而且他還在自己家附近建立了一個書院,買了數千卷的書,請了一些教書的先生給那些孤寒的孩子義務教課。所以不久之後,窦燕山連生五子,每個都是聰明俊秀。後來又夢到他祖父說,你這幾年都在積功累德,功德浩大,感動了天曹,現在已經給你延壽三紀,(一紀是十二年,三紀是三十六年),而且你這五子都很榮耀。他祖父還勉勵他要更加努力,不可以退心。後來果然他的五個兒子都做了大官,到孫子也都很顯貴,這就是『高折五枝之桂』,就是他五個兒子都做了大官。所以《三字經》裡面就有一句話說,「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就是講這個故事。窦禹鈞他享年八十二歲,無疾而終,這都是他行善積德的果報。下面:

  救蟻中狀元之選。】

  這是講到宋朝有兩兄弟,一個叫宋郊,一個叫宋祁,這兩兄弟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兄弟倆一起入太學讀書,遇到一位僧人懂得看相,跟兄弟倆說,你這個當弟弟的宋祁可以大魁天下,就是你能考上狀元,這個做哥哥的也不失科甲,也能有功名。後來在考完試以後,這個僧人遇見了這個哥哥宋郊,見到他很歡喜的說,你好像最近救活過數百萬的生命。這宋郊有點摸不著頭腦,說我這個一介貧寒書生,哪有什麼能力救活數百萬生命?這個僧人說,這些蜎飛蠕動的生靈也算是命。宋郊想到,說近來確實有一次遇到天下大雨,這個水把附近的一個蟻穴都淹了,這裡頭有很多很多螞蟻。宋郊當時起了慈悲心,大概也是學佛的,他跟出家人有來往,估計也是學佛的,所以救生,他就搭了一個竹橋,把這些蟻穴裡的螞蟻全都渡到干的地方,救活了很多很多無數的螞蟻。他問難道是這個事情嗎?這個僧人說正是!如今你的弟弟考得功名,你功名不出其下。後來果然兄弟倆都考上進士。考上進士,頭三名要皇帝欽點,就是狀元、榜眼、探花。果然弟弟宋祁做了狀元,這皇帝點的,點了以後這個名冊送到章獻太後那裡,章獻太後當時她是垂簾聽政,她掌權,她看到了這個名冊,她說怎麼弟弟名次還在兄長之前,這個不符合禮法,長幼有序,於是她就把兄長調到前面當狀元,弟弟排第十位。你看,果然如這個僧人後來預言的,當哥哥的做了狀元。本來他命中不該做狀元,弟弟該做狀元,這個當哥哥的因為救了這些生命,積了很大的陰德,他當選了狀元。這是什麼?天降福報,因為天有好生之德,一切蠢動含靈都是生命,我們能夠用仁愛之心對它們,這就跟天心相符合,感得天降下大福。下面第十四句中說:

  埋蛇享宰相之榮。】

  這個典故是春秋時期楚國宰相孫叔敖的故事。孫叔敖在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出游,在路上見到了一條兩頭蛇,這條蛇有兩個頭,相傳這種蛇有劇毒,這個毒性之大,不是說咬人才死,你看到它就得死。孫叔敖看見了這個蛇,他知道自己是必死無疑,因此他就拔刀把這個蛇給砍死,把這個蛇給埋起來。回到家裡悶悶不樂,吃不下飯,他母親見到他這個情形就問他怎麼回事?孫叔敖哭著對他母親說,孩兒可能不能夠繼續孝順母親了,因為今天我見到了一條兩頭蛇,我是必死無疑。他母親就問,現在蛇在哪裡?孫叔敖說,我因為怕別人再次看見,因此就把它殺了,然後埋了,我自己死了就算了,不能再讓它去贻害別人。他母親聽了之後笑著說,孩兒你不要憂慮,我聽說有陰德的人必得善報,我兒能夠這樣的存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存心,你必定得到善報,你將來必定在楚國顯貴,你不用擔心。你看這母親都懂因果。古時候的人都有這種因果的理念,哪怕是鄉間婦女,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都能以這個道理來教導兒女,因此古代的人他們都有倫理道德因果的理念。孫叔敖果然後來在楚國做到了宰相,『埋蛇享宰相之榮』,這都證明善有善果。

  文昌帝君為我們說出這四樁歷史的典故給我們作證,不僅是用自己一十七世做士大夫身來作證,而且用其他人的事實來作證,證明真有善心的,天必定降福,有陰德的必有善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此地,明天我們再繼續來學習。有講得有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選自淨空法師專集

 

上一篇:淨空法師:末法時期如何修學與弘護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陰骘文大意(第二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