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弟子規》裡面有糟粕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晨則省,昏則定”,俗話講“晨昏定省”,早上起來的時候問候一下,晚上回來的時候跟父母報告一下今天過得怎麼樣,都很好,讓他也放心,所以處處讓父母放心。

    有一位學校老師拿了一些《弟子規》回學校,後來打了一通電話到我們中心,他說“蔡老師,《弟子規》裡面有糟粕”。諸位同修,很多人對中國文化有批判,末學敢跟你打包票,批判的人連經本都沒有從頭看到尾,所以現在人為什麼修道難?還沒有入聖學,貢高我慢已經上來了。這個就是因為讀書的次第搞顛倒了,不從德行下手,而從知識技能下手,搞得現在十多歲的孩子,各個都恃才傲物。真的,我們看到這些孩子不會生氣,會對他很惋惜,因為我們這些長者、老師對不起這群孩子,他們沒有接受聖賢教育是我們的責任。所以很多人在批判中國文化,你可要穩得住腳。諸位同修可能說,“蔡老師,我中國文化讀沒有幾本,怎麼辦?到時候人家出招,我怎麼接?”我跟你保證,你只要把《弟子規》讀熟了,落實了,我保證你什麼招都接住,甚至於他拳還沒出來,只是動了肩膀,你就知道要擋這裡了,因為你已經看到他起心動念處的錯誤。

    批判中國文化最多的就是“孝順,孝順,愚孝,父母怎麼樣都要順”。諸位同修,《弟子規》打開來明明就寫著“親有過,谏使更”,父母有過失的時候要全心全意勸父母,不能陷父母於不義。所以這一些罵糟粕的人是不是真正看過經典,經典裡面沒有糟粕,他們所批判的很多都不是聖人說的,現在都是群魔亂舞,人雲亦雲,我們當聖賢的弟子可不能隨波逐流,可不能被別人轉。

    所以我當下就請教他,我說:這位老師,請問哪一句是糟粕。他遲疑了一下,可能有一點不適應我馬上給他接招了,他就說:“晨則省,昏則定”是糟粕。我就請教這位老師,我說:為什麼你覺得是糟粕?他說:一天要問父母兩次好,太麻煩了。諸位同修,這個時候你可不能跟他講“怎麼兩次麻煩!盡孝心是應該的,兩次怎麼會麻煩!”你這樣跟他講話,他能不能接受?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聖賢人教育的一種態度、一種存心,你要把那個本質開顯給他聽,而不是外在的兩次、三次。我們就告訴這位老師,父母無時不刻在擔心、在思念他的孩子,何止是一天兩次!所以早上一醒過來去跟父母請安,父母一看,“額頭都發亮,昨天一定睡得不錯”,父母一整天都覺得很放心。然後當兒子的又去跟父母問好,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父母一天工作的情緒可能都很高興。下午放學回來,父母也不知道你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去跟父母說,“爸爸、媽媽,我放學回來了”,你父母一看,“精神也挺不錯,在學校應該學得不錯”。你早晚兩次的問候能夠讓父母一天都很安心,所以我們為人子女,尤其在這麼小的年紀,說要幫父母負擔些什麼生活壓力是不大可能,最起碼不能讓父母擔憂。

    當我們這一段話講完,這位老師就說,“蔡老師,你的中國文化是跟誰學的?你學得不錯”。他這麼一稱贊,八風就吹過來了,可要接招,不能暈了。他一講,我就跟他說,“沒有,沒有,我們也是剛開始在學習”,就稍微跟他對應了一下。突然他來了一個回馬槍,你可不能得意忘形,你要馬上接住,可能就要刺到鼻子了。他說“蔡老師,你沒有做到,你現在有沒有早晚問你媽媽兩次好?”這麼一問,你就“啊,嗯”,那完蛋了。“你推廣經典的人都做不到,給人家看笑話,你還是下來,我來做。”這個時候我就跟他說了,我說“假如我早上打一次電話,晚上打一次電話,我一定會被我媽媽罵”,“你不知道電話費很貴嗎?打回來浪費錢。”所以不能學死了,“晨則省,昏則定”是為人子要處處讓父母放心,而你的方式不是你想怎麼做,要父母歡喜接受,父母歡喜接受的一定是每個禮拜固定給他打一次回來就好。

    而我媽媽確實不擔心我。我們今天下午第一節課講的,孩子要能善惡分明才不會被一些不好的因緣轉掉,所以你要讓你父母真正放心,不只是早晚問候,更重要的是你的德行、你的言語行為要讓他真正放心,你也不能只是做這個儀式而已。所以我從海口第一次回台灣,我一進門就跟我母親講,我說“母親,你修得不錯”,我母親聽傻了,不知道我在說啥。我說“母親,我去了四個月,我的內心都沒有掛礙,做得非常歡喜,心裡面也不會絞痛,絕對是你在台灣都沒有擔心我,我才能做得這麼順利”。我媽媽笑一笑。母子假如能夠這樣互動,那是人生的快樂。
 

上一篇:蔡禮旭:孩子見到長輩應該如何打招呼?
下一篇:蔡禮旭: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父母的責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