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善因得善果 (第六講)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錄影室
最近我們講到《華嚴經》的五十三參,經裡面有許多寶貴的開示,對於我們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個經太大了,講一遍也很難得,聽一遍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想利用這個機會,把經典裡面最重要的片段選擇出來,與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討論。希望藉此能幫助我們生活達到藝術化,也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幸福美滿。
在吉祥雲比丘,不是在這邊,還在前面。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中,也就是十信會。文殊是善財的根本的老師,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啟蒙的老師。世、出世間求學,啟蒙關系最大。啟蒙的老師,要真正遇到善知識,他就能夠幫助你奠定非常好的基礎。所以在過去,科舉的時代,一個人考中了功名,從前說是考中狀元、考中進士,這個時候,衣錦還鄉,要祭祖先,報祖宗的恩德;要去拜老師,感謝老師的栽培。拜那一位老師呢?拜啟蒙的老師,這個諸位要曉得。拜啟蒙的老師,一方面是感謝他奠定德學的基礎;另一方面告訴我們不忘本。好像我們現在讀書,功名成就了,你要感謝老師,感謝誰?感謝你念小學一年級的那個老師,不是感謝你的大學教授,也不是感謝你的中學老師。感謝最啟蒙的那個老師,以後的老師統統包括在其中。為什麼?一個人不忘本,他連根本的小學老師都不忘掉,中學、大學距離很近,當然更不會忘掉。所以是以啟蒙老師作為根本,作為代表,這非常有道理。現代人都不太講究了,不懂這個道理,社會就混亂,有它的原因,有它的因素。人不懂得報本反始,不懂得知恩報恩,唯利是圖,爭名奪利,這個社會怎麼可能會好?怎麼能夠安定?所以想一想,過去的教育,跟現在確確實實有它基本不同的地方。理念上不同,方法不同,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
善財在文殊會上成就了什麼?這個我們要曉得,成就的是根本智,一定在啟蒙老師這個地方成就的。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根本智是無知。換一句話說,這個老師訓練你的,是著重在品德的修養,著重在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真誠心,偏重在這些。其次的就是教你讀經,熟讀,沒有講解。這個教學法意思在那裡呢?他的用意,是藉這種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別打掉。任何一個人,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非常深重,不想,不想也不行,它自己會冒出來。
所以佛法有許許多多的方式,我們講法門。你們念佛,叫你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意思呢?你不念,不就打妄想了嗎?不就起分別了嗎?用這個方法把妄想、分別打掉。持咒,方法不一樣,目的相同,也是用持咒的方法,把你妄想、分別、執著打掉。教下用讀經的方法,也是這個道理。一部經叫你從頭念到尾,老老實實的去念,不要想裡面的意思,也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止息住,讓你得到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真實的智慧,是真正的般若智慧,智慧之體。清淨心起作用,是無所不知。所以在根本啟蒙的老師那裡,沒有別的,就是訓練你,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盡可能的伏住、壓住。能夠斷掉,那當然是最高明的,那是少數。大多數人煩惱、習氣很重,是決定斷不了的。斷不了怎麼辦?斷不了,伏住,這個老師就盡到責任。
那麼像華嚴會上,那個境界的確不相同,不但是伏煩惱,簡直說斷煩惱。善財在文殊會上,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破一品了,達到這樣一個境界。這是根本智圓滿成就了,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他達到圓滿成就。
後續呢?後續是講後得智。後得智是講無所不知。無所不知要到那裡去學呢?要出去參學。無所不知就在生活上,在工作裡面,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無所不知。這個時候,老師就叫他去參學,參學是成就後得智,這樣經過五十三參,他的智慧達到究竟圓滿,這成佛了。佛在《華嚴》,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范,智慧是怎麼成就的。佛法裡面所講的無上正等正覺,你看他是怎麼成就的?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要從這個地方去學習。現在人不能說他不努力,不能說他不勤奮,但是他開不了智慧,搞一輩子,都是小聰明,佛法裡講世智辯聰,無濟於事。原因在那裡呢?原因在他沒有根本智。像一棵植物一樣,它沒有根、沒有本,它怎麼能生長?怎麼能開花結果?
佛教育是從這個理念扎根的。在中國古代,每一個朝代的教育,一直到清朝,也是從這個理念扎根的。所以這個國家建立之後,沒有多久就能夠長治久安。一個政權能夠維系幾百年之久,什麼道理呢?教育的成功。我們讀《禮記》,‘學記’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就是現在所說的,建立一個政權;君民是統治這個國家,領導全國的老百姓,什麼最重要呢?教育最重要。教學為先,其他都是次要。善財成就根本智之後,換一句話說,得清淨心,在四弘誓願裡面講,煩惱無盡誓願斷,他已經斷掉了。煩惱斷盡了,根本智成就了,這出去參學。參學就是四弘誓願第三個專案,法門無量誓願學,去參學了。你看看文殊菩薩教他出去參學之前,特別交待他參學的態度,這幾句話重要。這幾句話就是我們今天求學的態度。我們今天遇不到善知識,遇到善知識,人家也不教你。為什麼會不教你呢?因為你沒有具備求學的條件,他不會教你。求學最重要是真誠,真誠表現在外面,自自然然的態度,不加絲毫勉強。我們聽聽文殊菩薩的話,他教善財,第一個:求善知識,勿生疲懈。疲是疲倦,懈是懈怠。親近老師,永遠不疲不厭,精進不懈。這個老師看到這樣的學生,他歡喜,他也認真教,他也教不倦,這是實實在在的。自古以來,那一個好老師,都希望能夠得到幾個傳人。傳人可遇不可求。學生求一個好老師,難;一個好老師,在一生當中想找到幾個好學生,更難。所以他如果遇到了,他非常珍惜,他怎麼會不認真教學呢?所以他教不厭,我們學不倦。師資道合,這個裡面有樂趣,在佛經裡面講法喜充滿。師生都歡喜,都法喜充滿。
第二個條件,文殊菩薩說,對於善知識這個教誨,決定不能夠滿足。得少為足,也是個大障礙。你只能得到一部分,你還沒有得到圓滿,那裡就可以滿足了呢?世間事情,我們常講知足常樂,唯有求智不能知足。求智一定要達到究竟圓滿,換一句話說,不成佛,你成了等覺菩薩,你還不能滿足,我一定要成佛。其他的事情,在物質享受、精神享受這一方面,應當知足常樂。唯獨求智,不可以厭足。
第三:於善知識的教誨,你要能記住,這個很重要。真正的善知識,言簡意赅,沒有啰嗦話的。不像我接見大眾,一說就說了很多,這不是真善知識。我過去跟章嘉大師學習的時候,每一個星期跟他老人家見一次面,時間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說話大概都不超過十句。非常的精簡,叫你一生都不會忘記,真得受用。說得太多,說得太長,出了門都忘掉了,講些什麼?記不得了。但是我要學章嘉大師那個方法,恐怕聽眾都跑光,沒有人了。這不能不啰嗦,但是你要會聽,會聽什麼呢?抓住我講話的幾句綱領。在一次談話,一次講經當中,你能夠記個兩句、三句,你一生都受用不盡。那要那麼啰嗦呢?所以對善知識的教誨要記住,要透徹的理解。《金剛經》上佛常講:‘深解義趣’,你真正能夠聽懂,明白了。第三個是你要隨順把它做到。做不到,還是空的,還是惘然。看破、放下,你記住;看破、放下的意思,你也明白了;可是事實上,還是看不破,還是放不下,那有什麼用處?白學了。一定要做到,你才能夠真正得受用,這一點要緊。
末後一句,對善知識善巧方便,他用的這些方法。巧是巧妙。善,我們今天講的合理是善,合情、合法是巧;合理是善。他的方法合情、合理、合法,可是我們凡夫沒有那麼深的智慧,往往他的善巧,我們沒有見到。我們所見到的,好像他是過失,其實是他的善巧方便。把他的善巧方便,我們看作過失了,那就壞了。所以懂得他善巧方便,不見他的過失。他或者做的好像我們看到是過失的事情,他必定有他的道理在。
我們在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個例子都是事實。我有一個老朋友,現在還在。他比我大,大概有八十多歲了。在抗戰期間,他年輕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只有二十幾歲。他在日本人統治的地區做地下工作,就是作情報人員。他是戴先生的部下,戴笠的部下。在南京被日本憲兵隊發現,他們同時做這個工作有兩、三個人。那個時候,被日本憲兵隊抓住,那是非常殘酷的刑罰,他要你命,不會叫你好死。他們三個逃命,後面日本憲兵隊在追。他們逃到南京的南門,就是中華門,中華門外雨花台那邊有個寺廟,他們跑到寺廟去了。見到老和尚,求老和尚救他。老和尚一看這個情形,老和尚有智慧,趕緊把他頭一剃,穿個海青,正在那裡做法會,叫他們加進去。日本憲兵隊以後來了,全寺廟搜查,沒有。他們救了命。對這個老和尚非常感激。勝利之後,回到南京,想報答老和尚當年救命之恩,所以就擺了一桌酒席,來供養老和尚,把老和尚請來了。請來之後,才忽然想到老和尚吃素的,我們這個酒席上雞魚鴨肉,還有酒,真是搞得非常尴尬。可是老和尚知道,他不是故意作弄,他們是真正感恩,而沒有想到出家人素食。就叫大家坐下來,他一樣吃肉,一樣跟大家敬酒,叫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我們看,‘這個老和尚開葷了!’你看到老和尚是過失,他不是過失,善巧方便,普度眾生,叫這些人一生都忘不了佛法的偉大。
如果你是出家人,你想吃肉、想喝酒,自己不會,‘你請請我!’你就有罪過了,那就不如法了。你看看這個人有智慧,通權達變。並不會看到這樣,‘我不能吃,我離開!’你叫人心裡多難過!你做的是如法了,但是你不合人情,你不通人情。世間學問,情理法三面都顧到,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情理法三面都顧到,面面都圓滿。所以他怎麼個做法,我們看到,破戒不如法,必定有他的道理。這個我們一般凡夫不懂。這是一樁事情,我們能夠理解的。
另外我再說一個故事。我初學佛的時候,在我們台北市。我也常常到一些寺廟,有時候去幫幫忙,做做義工,我能夠做的。這個道場熟了,裡面人也熟了,有的時候常常留我吃飯,以後就變成習慣。一放假,到寺廟去吃飯。老和尚也很愛護,我們那個時候年輕,二十幾歲。有一位老法師,七十多歲了,我們對他很尊重。他也不忌諱,常常邀我們在一桌吃飯。但是我們每一次吃飯,看到老和尚面前擺了一杯酒,我們也很疑惑,‘五戒裡不飲酒,酒不是根本戒嗎?’但是我們年輕,我們也不敢問,不敢提出這個問題。但這個疑問始終放在心上。
以後到台中親近李炳老,談到飲酒這一條戒的時候,我就把這一樁事情提出來。李老師說,他這是對的。酒這一條戒,開緣很多。如果身體有病,用酒作藥引可以。燒菜用酒來作配料,可以用,所以叫料酒。這個不會喝醉,不會醉的。老法師七十歲以上,身體虛弱,需要用酒幫助血液循環,可以用的,我們才恍然大悟。不但體弱多病需要用酒幫助血液循環可以用,這個身體要是虛寒,還可以穿皮衣,到以後我們在戒律上都看到的。可見得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制定戒律,他是情理法三方面都顧到,這個才叫真正大慈大悲。
所以文殊菩薩教誡善財出去參學,第一個求善知識不能夠有疲懈,疲倦懈怠,不能有這個態度。第二,對於善知識不能有厭足。第三,對於善知識的教誨,一定要做到。我剛才講要記住、要理解、要做到。第四,對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必須恭敬體會,決定不能見他的過失。這個四條是參學基本的態度,我們應當要學。
那麼我們再回想,我們遇到善知識,為什麼人家拒絕我們,不肯教我們?這見面一看,你沒有這個態度,沒有這個態度是你沒有這個誠意。你如果有這個誠意的話,自自然然表現這種態度。說實在話,我初學佛的時候,甚至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很好學。我雖然早年失學,到台灣,我認識名教授有十幾位,他們都很熱心的指導我、關懷我。我沒有讀過這一段經文,但是我所表現的,這個裡面,我統統具足了,沒有人教我。自自然然表現,就是我真心想學,真正的是尊師重道,那就行了。我們現在人不懂得尊師重道,甚至於學,對老師生輕慢心,這怎麼能成就呢?
我親近章嘉大師的時候,有很多人告訴我,章嘉大師是政治和尚,造謠毀謗的人很多。我那個時候初學,我也不管他政治不政治,這個與我不相干。他真肯教我,我在他那裡真得利益,我對他有十分的恭敬心,別人說這些閒話,我一笑了之,不予理會。我們得到了。章嘉大師圓寂之後,火化燒出一萬多顆捨利,大家沒話說了。還有人告訴我,‘可惜!我本來想親近他,聽說他是政治和尚,所以不敢親近,那裡曉得是真正的大德。’那後悔莫及了,機緣錯過了。現代這個社會,那一個人能夠做到只有贊歎沒有毀謗的,不可能的事情。佛菩薩還有人毀謗的,何況佛弟子!我們自己要明了,不受外面這些影響,我們才能掌握到最好的機會。
這個是這一段的開示,雖然經文上只有四句,實在講是十信章裡頭最重要的一段。我們讀了、聽了之後,要從真誠心裡面發出來,才能得受用。如果只學這個形式,沒有誠意,那是虛偽的、假裝的,真實的利益依舊是得不到。世法裡面,都不可以用虛妄心求,何況是佛法?
你們有沒有疑問?在五十三參,這正是往年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他對於《華嚴經》贊歎備至。他是一位大哲學家,他告訴我,《華嚴》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把它當作哲學概論。這一部書裡面,充滿了究竟圓滿的智慧。經中有圓滿的理論,有周密詳細的方法,最難得的,末後還帶表演,這就是五十三參。將它的理論、方法做出來,表演出來,給我們看。這樣的教科書,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部。
這五十三個人,在佛法裡面講都是菩薩。菩薩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具足高度智慧的人。生活在智慧之中,這就是菩薩。凡夫是生活在煩惱當中。他們生活是在圓滿智慧裡面,所以稱之為菩薩。菩薩是印度話。這五十三個人,你看看他的身分,裡面有男女老幼,各行各業,代表現前這個社會。換一句話說,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五十三參裡面所展現的。這裡面以出家身分出現的,只有五個人,其余全是在家的。這就說明了,出家可以作菩薩、可以作佛;在家也可以作菩薩薩、也可以作佛,沒有差別,真正是平等法。男人可以作菩薩、作佛,女人也可以作菩薩、作佛;大人也可以作菩薩、作佛,小孩也可以作菩薩、作佛。這個裡面有童男、童女,用現代的話就是學生,男學生、女學生,童男、童女。只要真正覺悟了,具足高度智慧,無論從事那一個行業,無論過什麼樣生活方式,都是佛菩薩。這才是真正生活的藝術,在《華嚴》裡面顯示無遺。
五十三參一開端,這三位是代表佛法僧三寶。而三個人都是用出家身分,他這個含意很深,表示什麼?表示初學。初學佛的人不能離開僧團,不能離開三寶。你看現在學佛,大家都知道有個常識,學佛一進門,先受持三皈,這三位善知識就是代表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三個人其實都是法身大士,用比丘的身分來代表,他表這個深義。吉祥雲比丘代表佛寶,皈依佛;法雲比丘代表皈依法;妙住比丘代表皈依僧,這個意思很深。
學佛到那裡學呢?你不懂這個意思,你學什麼佛?你那個三皈依是有名無實。形式雖然受了三歸,不曉得從那裡做起。所以吉祥雲教我們皈依佛,皈依佛就是念佛。念佛,包括的范圍太廣太大了。從他的談話當中,我們了解一切佛法都是念佛法門。他在經裡面給我們講二十一種念佛門,這二十一種把所有法門全部包括了。那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這才使我們真正想到,皈依三寶真正的意義。佛是什麼呢?佛是覺,佛是智。念佛就是念覺、念智。任何一個法門,離開真實智慧,離開徹底覺悟,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念佛,參禅也是念佛,持咒也是念佛,研經也是念佛,沒有一法不是念佛。為什麼呢?都是求智,都是求覺,都是念智、念覺。所以他講的這個念佛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我們如果懂得這個深義,肯定他所說的,就決定不會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會有了。然後才能真正體會到佛所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
從能念,菩薩歸納了五條;從所念,他講了二十一門。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統統包括在其中。能念五門,第一個是‘心境俱泯念佛門’,第一個不是的,這是第三。第一個是‘緣境正觀念佛門’。大概我們現在一般念佛都是用這個方法。我們攀緣境界。這個裡面,有真佛、有應佛。真佛是講法身佛、報身佛,這是真佛,應化身佛也是真佛。我們講念三身佛。依報、正報,我們淨宗常常念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依報。我們讀經,思惟觀察經中的境界,這是念依報。我們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念佛的正報。不管是依、是正,是西方極樂世界環境也好,佛菩薩的相好光明也好,都是屬於外境,外面的境界。我們念是口念,口念不是真念。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道理在此地。口裡有佛,心裡沒有佛。心跟口不相應,這是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
第二種念佛,這就有心了,‘攝境唯心念佛門’。知道經上所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依據這個原理、原則,知道諸佛,知道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想生。所以心裡面想佛,佛就現前了。想什麼,現什麼。你想佛,你就作佛;想菩薩,你就作菩薩。天天想黃金、想鈔票,這就變餓鬼,餓鬼道是貪心;嫉妒、嗔恚是地獄,看你動什麼念頭。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裡頭真正想佛,口念佛,心想佛。把我們現前的境界換成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常常想西方世界,這樣念佛決定得生。我們淨宗法門,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這個方法可以達到。
第三種,‘心境俱泯念佛門’。明白事實的真相,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則非心;佛即是心,佛則非佛。心佛兩邊不立,真正恢復到自性清淨,自性清淨心是真佛、是真心。這個能念的方法,諸位想一想,禅宗包括在裡面,性宗也在裡面,才知道念佛法門廣大,圓滿含攝一切佛法。
第四個是‘心境無礙念佛門’。所謂是‘雙照事理,存亡無礙’。它包括了法相宗,包括了天台宗,也包括了華嚴宗,這些大乘宗派都出離不了它的范圍,可見得念佛這個法門太廣太大了。
末後一條是‘重重無盡念佛門’。這樣用心,才達到究竟圓滿。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一切法門,都是念佛門。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菩薩善友,所說無量無邊法門,也不能出這個范圍之外,重重不盡。理無盡,以理融事,事也無盡。隨捏一門,就圓滿含攝一切法門。《華嚴經》中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是任一。不但在佛法裡面,經教法門任一,乃至於世間法裡面,一毛孔、一微塵,點點滴滴任一,都圓滿含攝虛空法界,無量法門,念佛功德才達到究竟圓滿,念佛才成究竟圓滿佛。由此可知,念佛不一定是佛號掛在嘴上。
我們讀了吉祥雲比丘的開示之後,才曉得我們應當怎樣去皈依佛,你就懂得了。你才懂得皈依佛,三皈依這一條,圓滿含攝所有宗派、所有法門,都是皈依佛的。這個深義要懂,否則你學佛,你要到那裡學?你這個三皈依到底皈什麼?
我想我們把這三位菩薩這個經文講完之後,把裡面的經義綜合起來,我們做一個專題,來講皈依三寶,這個意義就比我以前講的皈依更深刻、更圓滿。不入《華嚴》境界,這種究竟圓滿確確實實達不到。
這個五門,五門融合起來是一樁事,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你要有分別、執著,這就變成五門;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就變成一門。正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就是無障礙的法界。從無障礙,這一展開就是無盡的法界。從這個地方,縱然我們不能見性,我們也能稍稍領會得少分。多分不敢講,少分是可以體會到的。而這個少分的體會,對於我們這一生來講,受用無窮,這是真實智慧。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決定能幫上大忙。所以《華嚴經》不能不細講,不能不認真的去探討。這是說明我們在學佛上,遇到種種的障難,發生種種的偏見、過失,在《華嚴》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這是這一部大經無比殊勝之處。
好了,你們沒有問題,時間到了,我們就到這裡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