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淨業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 業 導

黃念祖居士述 邱忠謀居士輯

上編 淨土總論

一、如來正說 超勝獨妙
 (一)一乘了義 稱性極談
 (二)不可思議 深妙法門
  1、穩
  2、易
  (1)持名易修
  (2)淨土易生
  (3)佛道易成
    甲、橫截生死
    乙、慈力加被
    丙、現生不退
  3、普
  4、妙

  5、頓
  (1)十念必生 彌陀大願
  (2)往生極樂 一生成辦
  (3)直徹心源 即心即佛
  6、圓
  (1)行圓 一門即是普門
    甲、密淨不二
    乙、禅淨不二
    丙、一即一切
  (2)理圓 實相正印之所印
  (3)果圓 不退成佛
二、大教核心 萬善所歸
三、淨土資糧 信願行

中編 深信切願

一、深信
 (一)信為道元功德母
 (二)信願乃往生關鍵
 (三)淨土難信
  1、極難信法
  2、行人通病
  3、結三世冤
 (四)何謂正信
  1、截流大師的標准
  2、蕅益大師的六信
  (1)自和他
  (2)因和果
    甲、三世因果
    乙、殊勝因果
    丙、因果同時
  (3)事和理
    甲、全事即理 從理顯事
    乙、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丙、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五)如何生信
  1、首先仰信

  2、破疑生信
  3、信解並進
二、切願
 (一)修行要務 立願為先
  1、與佛相應 眾生可度
  2、得大铠甲 可出生死
  3、承信啟行 具足資糧
  4、人身難得 切莫因循
 (二)願的組成 根本三心
  1、出離心
  2、慈悲心
  3、菩提心
  (1)大悲 大願 大智慧
  (2)信願持名 求生淨剎
  (3)普度有情 同歸極樂
  (4)諸佛本源 眾生慧命
 (三)如何發願
  1、默察機緣 創造條件
  2、由願起行 積功累德
  3、願心堅固 直趨覺路
  4、勝緣難逢 時不我待

下編 真實修行

一、淨土行法
 1、諸經所示法門
 2、正助並行 對症施藥
二、淨宗正行 持名念佛
三、持名法要
 1、“阿”的讀音
 2、必依乎數
 3、自念自聽
 (1)念得清楚
 (2)心聲相依
 (3)耳根最利
 (4)輕重靈活
 (5)速度適中
 (6)節奏調適
 4、老實念佛
 (1)三字真傳
 (2)至誠真實
 (3)無為無著
   甲、不除妄想
   乙、不貪境界
   丙、不重神通
 5、一向專念
 (1)專念
   甲、專修不雜
   乙、專心一意
 (2)一向
   甲、廢時利用
   乙、相續不斷
   丙、畢命為期

 6、梅香苦寒
 (1)唯真精勤
 (2)功夫成片
 (3)不念自念
 (4)事一心
 (5)理一心
 (6)物我俱換
四、大變活人
 1、常自省
 2、謹防業
 3、防垢毒
 (1)破我相
 (2)去欲念
 (3)捨情見
 4、轉境物
 5、讀經教
 (1)般若為導
 (2)起死妙藥
 (3)行解並重
 (4)應讀經論
 6、堅守戒
 7、恆忏悔
五、依教奉行
六、回向極樂
七、廣結善緣
八、佛化家庭

《淨業導》跋

上編 淨土總論

一、如來正說 超勝獨妙

  《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贊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日本釋道隱贊此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奇特最勝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十方稱贊之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也。”先舅梅氏光羲老居士亦贊雲:“《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如上諸賢所以盛贊此經者,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故《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舉此體(指法界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托出。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體。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是故《觀經》雲:“是心是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截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前言》)

 

(一)一乘了義 稱性極談

  佛有八萬四千法門,淨土法門是八萬四千個法門之一。這個法門是個什麼樣的法門呢?它是“一乘了義”。
  “一乘”。大家讀《法華》,《法華》首先就有火宅喻……這個故事很好懂,但是這說的是什麼呢?這三個車,就是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大白牛車,就是一佛乘。佛最初說了《華嚴》,大家都不懂。所以不得已,針對眾生的水平,適應眾生的水平,從權說一些方便的法來救度,於是說《阿含》,說“四谛法”,讓大家證阿羅漢,這就是聲聞、緣覺的法嘛;後來回小向大,說《法相》,說什麼什麼,讓大家成菩薩,這就是三乘法嘛。這三乘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叫這些孩子從著火的房子裡跑出去的權說——權巧方便的說法。而實際上,世尊的目的,是要所有的一切統統成佛,所以給的大白牛車遠遠超過三乘,所以《法華》稱為一乘法。三乘是權說,一乘法是開權顯實,把實際說出來了。
  這部《無量壽經》是一乘法。有很多人把這個看成為愚夫愚婦之所行——老太婆也會念佛啊,看不起淨土宗啊。實際是他自己很淺陋,他不知道這是一乘法。怎麼見得呢?《往生論》說,這極樂世界是“二乘種不生”,二乘的種性,不能生到極樂世界,所以,能生的都是發大菩提心的,都是要成佛的。你修阿羅漢,就是得了六神通,得了漏盡,你最後不回小向大,不念佛求生淨土,照樣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二乘種性固定不變,不能生,所以能生者,純是一乘菩薩;雖然是凡夫,他也是發了無上菩提之心,這是大菩薩之心,這都是一乘的根器。
  ……所以,求生淨土不是自私自利,你真要度眾生,這個是最妥善的方法,一乘之法。而且是“了義之教”。……
  什麼是“了義”?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把那個本體的道理告訴你,談諸法實相的,才是了義教。《寶積經》裡就談到,你如果“厭生死”、“求涅槃”,這個就是不了義教;“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這是了義教。
  這個淨土法門是了義教,它很巧妙。一般都說,這個怎麼是“了義”?不是還要往生,還要什麼?他不知道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從有念入無念”、“以往生求無生”啊。從有念,念來念去念到忘掉了能所,就離開了念了。往生是什麼?“花開見佛悟無生”啊,都是無生啊,無生則無滅啊。無生無滅這是了義教,生死、涅槃都是平等了。所以淨土法門是“一乘之法,了義之教”。 (《無量壽經講座》根據錄音整理)

  明白開示“中道實相”之義的是了義經。《涅槃經》說:“聲聞乘名不了義經,無上大乘乃名了義。”了義經說明究竟真實之理,如煩惱即菩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但在小乘法裡頭只是講“苦集滅道”、“十二因緣”,不說人人可成佛,只說證阿羅漢,這就是不了義的。所以,說《法華》時就變了,佛說阿羅漢,那是化城啊……凡是宣說中道實相妙理的經典,即是了義經。我們現在正念的《阿彌陀經》,就是以實相作為體性,統統說的是實相,所以是了義教。《要解》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等等莊嚴,都是事相,但全事即理,故水鳥樹林即是實相;全理成事,故一念心性,顯現極樂依正主伴,種種清淨莊嚴,故亦無不相。……本經不但深明理事無礙法界,並極顯事事無礙法界,所以說持名念佛法門是了義中無上了義。 (《淨土資糧》)

  稱性。性,本性,自己的佛性,自性嘛。……“稱”字的意思是稱心、合適,相稱不相稱,他講的這些和佛的本性相稱不相稱。如果這些法是稱性的,是痛痛快快的,不是委曲的(佛說其它有些法是委曲的)。啊呀,眾生難度啊,大家很愚癡,於是只好作一些權說,權巧方便。佛說這個《無量壽經》是大暢本懷,自己的本懷是非常暢快的,把自己所有的修持都傳授,都宣說出來啊,大暢本懷啊,所以是“稱性”。不但是“稱性之談”,而且是“稱性之極談”,登峰造極之談,不能更超過於此了。
  諸佛的秘藏,什麼叫秘藏?佛沒有保密,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告訴人的。要保密的,要秘密傳授的,那怎麼稱為秘藏呢?這個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是《法華經》的話。佛的知見,不是文字語言分別——咱們這個思想所能理解的啊,所以稱為秘藏!它自然稱為秘藏,因為大家沒有離開妄想,在你離開妄想之前,要理解沒有妄想的境界,是理解不到的。這個經(《無量壽經》)就是把如來的秘藏和盤托出了,所以是不可思議呀。本來是不可說的,但是它和盤托出,所以淨土法門是密教顯說。 (《無量壽經講座》)

 

(二)不可思議 深妙法門

  日本和尚道隱稱贊《無量壽經》為“……奇特最勝之妙典”。這個是最奇特了,生到極樂世界,你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說你是阿鞞跋致,你又是凡夫,這十分奇特。光是“奇”沒有什麼可貴,它最殊勝啊。它最殊勝之處就在於:你凡夫可以成為阿鞞跋致啊,不然,凡夫絕無此望!佛之大願是什麼?是要度眾生啊。我們的願也是如此,要度眾生。你怎麼度呀?這不就有奇特最勝之法嘛!密法有三句話: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離開悲心就什麼都不能談了,所以大悲是根。菩提就是覺悟,這是因哪,因是什麼,果就是什麼。徹底成就是什麼?方便哪,你有度生的方便哪!你有一個方法,告訴大家一個方法,他眾生都是做不到的——有跟沒有一樣。淨土法門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所以這是殊勝的方便,以這個方便,才能究竟成就,才有究竟的果實。有度生的方便,不是一個空談哪。 (《無量壽經講座》)

  《會疏》(注:《無量壽經會疏》,日本越前勝授寺峻谛著)說“超勝獨妙”,不僅僅是廣大,而且其中這一切莊嚴之事,佛身、國土、依報、正報,都是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是最為精妙,所以故作“超勝”。唯有極樂這一國土,最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獨妙”。《會疏》又列舉了七件事,說明極樂世界的超勝獨妙。現選出其中精彩的四項:(甲)“佛身光壽,超過諸佛。”佛光無量,壽命無量,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超過諸佛。(乙)“名號利益,獨出難思。”彌陀聖號名聞十方,十方諸佛都稱贊,都勸其國眾生,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可見彌陀名號“獨出”。十念必生,所以功德“難思”。(丙)“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往生的正因,任何智愚閒忙、男女老幼,都容易修,容易得到果,甚至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地獄惡相顯現,此時忏悔,持名念佛,仍可往生,所以是“易修”。真要修,十念必生,所以叫“易獲”。(丁)“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往生以後得到的果,太頓了,太高了。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就能往生,就是不退,太頓了。帶惑的、帶罪業的凡夫,只要橫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阿鞞跋致,就跟一生補處菩薩相當,故曰“太高”。善導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起(極樂世界是四十八願莊嚴而起的),超諸佛國最為精。”所以叫做“超勝獨妙”。 (《無量壽經白話解》)


1
、穩

  它(淨土宗)不像禅宗和密宗,密宗師父很重要,禅宗同樣的要選擇師父,相信師父,依靠師父。如你遇見一位無面目的長老,被他拿一個冬瓜印子,給你一印。就是說,你本來沒有開悟,偏偏又遇見一個不長眼睛的長老拿一個用冬瓜刻成的印,給你蓋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這是譬喻)。這位長老有名無實,他自己並沒有開悟,偏要強作會家,給你一個糊裡糊塗的證明,印證說你開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禅宗的師父也很重要。但是淨土宗不需要這些,為什麼修行難?難就難於生信。但是淨土法門“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無量經論,都在給我們作證,啟發人們的信心,所以對淨土法門的信心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這個法門,由信生願,由願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沒有任何危險;只要老實念佛,不須東參西訪,自然遠離惡師惡友,不易上當,最穩當啊。 (《心聲錄》)

  “易行”,就是這樣來出三界,出生死,跟八萬四千個法來比,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了,其他各有各的難。當然,密宗,你如果是真實去修,一切都如法,也很容易。但是,密宗有比淨土宗難的地方啊!密宗,你怎麼能認識一個師父啊,而這個師父又不是魔啊?是魔就要破壞佛法啊!這裡頭他容易來混,來破壞。兩個地方,一個密宗,一個禅宗,這裡頭他很可能來冒充啊。密宗,看著他你不大理解,一般都說密宗又是吃葷,又是不很講戒律,也不研究經典。實際上,密宗他們的戒律還是很重,他自己不遵守啊;研究的是很深的經典,現在我們不知道。另外,他又顯一點神通什麼,種種的,所以欺騙性就特別強,冒牌起來很容易,大家認識不清楚,你沒有法子辨別。禅宗也是如此,不設理路,隨便可以回答你。古德問:“什麼是佛?”答:“麻三斤。”“什麼是佛?”答:“新娘子騎驢阿家牽。”這種話,他冒牌很容易嘛,這隨口說,誰知道是深是淺哪?所以容易在這裡頭藏身哪。淨土宗你不一定需要依靠一個師父嘛,是不是啊?經典上都有,法子都在,你就自己按著這個好好地念,好好去看書,這就是穩當嘛!淨土宗的師父,他起碼要講戒律,他要知道經論,多少你還是可以了解的,他理解得如何,他的戒持得如何,容易觀察啊。總說起來,容易加上穩,加上不易於上當,就沒有更超過淨土法門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先師虛雲老法師說得最正確了。這是他親自告訴我的:“密法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但是西藏戒律廢弛了,不行了。”現在各地就更不行了,所以有的形成賣法,你只要拿足夠的錢來,就教給你個什麼什麼法;自己封為上師,隨口胡說,存心騙人,如何如何。使得本來是一個殊勝的大法,現在成為危機四伏的險路。所以我自己雖然也學密,但我不勸人輕率去學密。 (《心聲錄》)

  而現在,還有人就是要分別我這個密、這個顯教。淨土宗,沒有絕對的不念一點咒的。你看《阿彌陀經》的經本上,後頭都有《往生咒》,很難得有一本《阿彌陀經》後頭不帶《往生咒》的。其他的人就念《大悲咒》,念《准提咒》,和尚每天上殿就念《大悲咒》、《十小咒》。這和尚,你說他是密宗是顯教?那不就是唐密!現在是漢話了,也就是說那是個字音走了的密,是不是這樣啊?
  但是,現在這個密宗,我們為什麼不提倡?確實是危險萬分的。許多人在那兒冒充,這些魔啊,這就與那些假藥一樣啊!中國的茅台,買的不好,那不知是什麼壞東西啊!他就買這個瓶子,茅台一個酒瓶子就可以買一瓶酒;空瓶子可以賣,他專來收的。他就是做假貨,拿這個瓶裝,就換成假東西了。很多自稱密宗的人就是這個,所以只有淨土是最穩,就是密教的顯說,最安全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彌陀佛放光作什麼?十方世界念佛眾生,佛光都會攝受;而且不捨,不放棄我們,不捨離我們。所以說,我念佛時,就是佛念我時。為什麼你能念佛?就因佛也正在念你,正在攝受你。你能念佛還有什麼畏懼?應該是無所畏懼,因為佛常放光在攝受,而且阿彌陀佛派二十五位大菩薩隨時隨地護持你,所以就沒有魔障。這—點大家要堅決相信。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十往生經》說:“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所以不會受禅定這麼遭遇魔障的事。極樂世界你真心的這麼修,很虔誠的這麼修,阿彌陀佛派二十五個菩薩來護持你。“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一切惡鬼——現在很多都是惡鬼惡神,很多都是依恃鬼神……搬運東西這個奇異功能,其實我小時候就知道,這個變戲法的法叫做五鬼搬運法……就是鬼跟他合作。這些惡鬼惡神……。有些事大家就喜歡顛倒。
  而且,咱們這個地方的眾生遇見了魔障,就修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可以治魔障。你打坐出了偏差,靠念佛來治。你修禅定出了偏差,怎麼來解決?也是靠念佛。 (《無量壽經講座》)


2
、易

(1)持名易修

  小孩叫他念阿彌陀佛,一教就會。很多一字不識的老太婆就念阿彌陀佛,得到很好的結果。人人都會,可見容易。 (《心聲錄》)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徑路,而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 (《淨土資糧》)

  眾生的心是生滅心,念念生滅,能從這個心下手,那就容易了。至於其他圓教法門,例如《圓覺經》說:“以生滅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隨流轉。”可見拿生滅心想去分辨圓覺,那圓覺之性就隨著人的生滅心而流轉了,也就有生有滅了,所以說不容易下手。唯有超勝獨妙不可思議的念佛法門,可從眾生的心下手。 (《淨土資糧》)

  本經(《無量壽經》)超出常情,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在家菩薩作為大眾上首,這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因為這個法門契合於當前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物質世界的發展越快,彼此間的競爭越殘酷,要搶時間就越忙。越現代化,每人所應掌握的科技知識就越多,生活的節奏也越緊張。你還想象上古的人遠入深山,一切事情不問,只是自修,恐怕時代不允許了。所以一定要有很多人不能出家,要保留在家身,為社會服務,並且也還繼續要修,那麼這種修持就以淨土宗最合適。清末,沈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贊歎《無量壽經》和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契機,國家與社會需要有很多在家人辛勤獻身於種種崗位,把事辦好,這就只有淨土法門可在行世法的時候不必離開佛法。不需入山,不需閉關,不但上班能修,上火線也能修。只要所發是利他的心,所念的只需六個字甚至四個字的一句佛號,就是淨宗無上修持。每日十念,再忙的人也十分從容,所以不離佛法,把保家衛國、福民利眾的大事都辦了。只要是真純地這樣做去,你何必廢除應行的世法,同樣契證佛法。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不廢除世法可以證佛法,這是淨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甄解》說:十六正士列為上首,“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此說很有見地。 (《無量壽經白話解》)

  又持名一法,最契時機。蓋此法門,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因持名一法,隨時隨地可行,不須入山潛修,閉關宴坐,於有益世間之事,仍可進行。只要深信切願,一向專念,若不得閒,下至行十念法,或臨終十念一念,皆可往生,所以說“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又大乘宗旨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因持名念佛,最為方便,故於當前人民,亦應隨緣利樂,現居國土,正好一並莊嚴。可見淨業行人乃“不離佛法而行世法”,足證持名法門契合時機無能過者。 (《心聲錄》)


(2)淨土易生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十方都有淨土,此土也是淨土,為什麼釋尊獨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顯示出阿彌陀佛大願王超勝獨異的特點。十方與此界都有淨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學,各校的錄取標准不同。這個暑假有人考首都醫科大學考了四百五十分沒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他大學就都可以考取了,首都醫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錄取分數高。又如《藥師經》中說,若人念藥師佛名號或《藥師經》,藥師如來在這些人臨終時,派八大菩薩護送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要求的分數高,往生藥師佛國土是不容易的。諸方淨土若不是斷了見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無明後方能往生。但是阿彌陀佛那裡,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當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個學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達到。而且一旦考進這個學校,便沒有降班、沒有開除,保證個個是博士,是大科學家,都大成功,保險你成功。這就是說個個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是大願王,他招收極廣,教育極精,凡有來者,必定成功。所以這個學校我們要去。 (《淨土資糧》)

  咱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報佛所現的報土。這個土對於二乘,就是緣覺、聲聞(即阿羅漢)及對於凡夫沒有接引之分。你不夠分,不能生。有很多佛國,例如藥師佛國土,就是不容易生。念《藥師經》大家看看最後,念《藥師經》最後的感應是什麼?臨終時藥師佛派些菩薩把你送到西方極樂去。是不是?你念東方,倒生西方了。這是因為東方的,你進不去,考分不夠。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叫做凡聖同居淨土;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在娑婆世界,我們這個土就是凡聖同居土。
  ……這本質是他們是凡聖同居淨,是淨土;我們是凡聖同居穢土,污穢的穢,我們是凡聖同居穢。因此,我們這個往生是容易的,是從凡聖同居轉到凡聖同居,這好像還是同一層樓,不是變了方便有余了,你是從凡聖同居髒的這一頭換到了清淨的那一頭。可是,到了清淨的那一頭,他那兒自動的變化,和高級的——方便有余、實報莊嚴、常寂光,打成一片哪,跟這邊不一樣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3)佛道易成

  甲、橫截生死
  “乃至十念”,你多念當然更好,到臨終有十念相繼就可以往生。《寶王論》裡說:“臨終有一念都能往生。”所以持名往生稱為易行之法,其余的修行都是難行之法。唯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其余是豎出三界。例如,一個蟲子長在竹子裡頭了,要從竹子裡頭出來,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在竹子裡一節一節的咬,咬來咬去,出去了,這是豎出三界,咬很多節;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橫著咬,當然費點勁,竹子皮硬一點,但就在一個地方釘住,咬一個窟窿,就出來了,這是易行道。 (《心聲錄》)

  “一得往生,橫截生死”,就橫著出了生死。咱們要出生死,順著出來,得斷盡了見惑、思惑。斷了見惑,得小乘的初果。現在,說初果就很不容易了,見惑纏縛很深。第一個身見,錯認身體是自己,對於身體很愛護,想維持這個身體,想修煉這個身體,都是身見。外道都是在身見裡頭,要怎麼樣延年益壽、長生不死,要怎麼樣保養聖胎,怎麼煉丹,怎麼通周天,都是你身體裡的事,這全是身見。身見不破,見惑中的頭一項就沒破。
  第二是邊見,要不就是有,要不就是無;要不就是正,要不就是邪;要不就是心,要不就是物,都落在一邊。上帝是聖者,凡夫是上帝制造出來的,有聖有凡都落一邊。我們佛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這三者,是沒有差別的,佛是最平等的。《維摩诘經》入不二法門,消除了對持,不落邊見。
  尚有邪見,不同於佛的見,就是邪見。執劣為勝,總名見取見。制定的一些戒律、修練方法,都跟佛教不合的,所要求的果實,也都是錯誤的,這種執取非理戒禁的見,叫做戒取見。以上有五種見惑,再有貪、瞋、癡、慢、疑五樣,都屬見惑。要把粗的,欲界的十種見惑都斷了,才破見惑,得初果。把細的貪瞋癡慢,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斷了,思惑才斷。見惑、思惑都斷了是漏盡(漏就是惑、疑惑),得漏盡通,出生死,到方便有余土,證阿羅漢。這才出生死,這是豎出。
  你想難不難?咱們這些貪瞋癡,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說斷哪?生氣不生氣?一句不好聽的話,馬上就分別了;買東西,剛排到我這,沒有了,很遺憾,這就是貪瞋癡啊。買東西挑好的,正果老法師買東西壞的也要,他說我不要,就會留給別人,這就不是貪心了。但是說一切處貪瞋癡都沒有了,很難做到。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是帶惑往生,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只要真生正信,發了正願,你還念佛,求生淨土,就可以往生。往生就是出生死,這個就是最勝方便。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色界有四禅,無色界還有四種定,把色界、無色界加在一起成為八定。禅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世尊在《首楞嚴經》中開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禅定想避免魔擾是不可能的。至於外界有很多種練功,好像很了不起,其實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驚小怪,四禅八定是色界、無色界的事。我們是在欲界,欲界裡修煉,起碼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後,身就跟雲跟煙一樣的,非常空虛和清淨,不過還是感覺有身,這個是欲界的定。在這個地方修持再進一步之後,突然間一個很大的轉變:這個時候自己不見自己有身,也不見自己衣服,也看不見自己所坐的床鋪,房子也沒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這個地步就要妄自尊大,自以為如何如何,其實這是未到定,還沒有到初禅哪。初禅之上,二禅、三禅、四禅,他還不到初禅,就像還在幼稚園,就自認為我是博士了。這些地方很容易錯認,你自己沒有開悟,說開悟,沒有到四禅,說四禅,這叫大妄語。大妄語是決定入地獄的,所以你這樣修了半天還不如不修,這是我們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情。我們不能聽見別人說到了這個境界,我們念佛念了半天沒有到這個境界,就認為他比我強。應知他不能和閣下相比呀,那遠遠不能相比呀!他們縱不犯大妄語,沒有損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們則是橫超色、無色界、欲界諸天,直生西方淨土,永不退轉,一生成辦。他們如何能比? (《心聲錄》)

  參禅極殊勝,但必須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說開悟之人須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問津的。並且開悟的人,往往還未斷除後有。例如禅宗五祖戒禅師轉世為蘇東坡,蘇東坡仍未解決問題,直到明朝轉世為袁中郎,也是喜禅的文學家。袁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師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就是指這類情況。只是初步明禅,而無求生西方淨土之願,十人之中就有九個人反而是多廢時間的。 (《心聲錄》)

  地球上的修行人,雖然有的人開悟了,開悟的極少啊,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現在恐怕一億裡頭也難得一個半個。中國十億人口,咱們中國能出十個開悟的人嗎?恐怕不容易。這不是很明顯了嘛!過去有幾位,都圓寂了。有的人自稱是開悟了,實際沒有。
  沒有證到無生法忍,“寧逃後有”,這話很深刻。對於參禅,開悟已經很難了,開悟而沒證無生法忍,你怎麼逃得出後有啊?什麼叫“後有”?你死後還有,這個“有”是三界的有,還是到欲界、色界、無色界去受生,叫後有。真正證得阿羅漢,不受後有,他沒有“人我”了。阿羅漢是小乘極果,是聖人,證有余涅槃,確實涅槃了,他不受後有,不再輪回了。升天,那是多少劫,道教修得八萬劫長壽,但是還要落空亡啊!八萬劫完了,還是要墮落。開悟的人,你沒有證無生法忍,你怎麼逃得了後有啊?沒有逃得了後有,那就跟沒開悟的人一樣,又輪回了。一輪回就不得了啦。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修唯識觀、修法界觀而能得到成功的人就太少了,眾生辦不到哇!觀一切都是自己識心所現,如真知道一切都是識,還有什麼分別?吃也吃的是識,看也看的是識,說也說的是識,什麼就都是識。這方法很好,但是說來容易,要真到了誰罵你一句,你馬上火就來了。高明容易,解脫難,講得高明很容易,你真正跳得出來才算呢,不大做得到! (《心聲錄》)

  按一般的修持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這個男女之間的肉體關系,就沒有資格生到梵天了。可見生天也不容易。所以橫出三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無量壽經白話解》)

  但能信願持名,便生淨土證三不退,這是方便。倘若沒有這樣的方便,眾生就找不到一個能做得到的方法而得度脫,那麼度生之願都變成空說。所以“究竟”之果,就在這個“方便”之法上。蕅益大師贊歎持名這個法門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這話很有份量啊! (《淨土資糧》)

  乙、慈力加被
  聲聲是心,念念即佛。所以《宗鏡錄》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正如密宗修本尊法,自身即是本尊;修觀音法,自己就是觀音。所以密宗與淨宗都屬於果教,都是從果起修的。凡夫念佛,即是從佛的果覺上起始修行。譬如從開荒、除草、選種、播種、選苗、除病蟲害、收割、脫粒、磨粉,然後蒸成了饅頭,這就譬喻佛在無量劫中,勤修六度萬行,處處為眾生捨身流血等等,無量功德圓滿,成就了萬德洪名,這是四十八願的結晶,也都是佛的果實。我們持名念佛就譬如吃饅頭。饅頭已蒸好,留給我們去做的只是吃;佛號己成實,我們享受現成,我們只須念,直接享受佛的果實。所以只要我們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乃至十念,皆得往生。 (《淨土資糧》)

  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做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往往不自知。……罪只有從忏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這個報,你只有靠忏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忏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行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按他生前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 (《無量壽經白話解》)

  所以,“不依佛力,功行難圓”。你不依靠佛的力量,如《大乘起信論》講弱鳥纏枝,弱鳥只能在樹枝子旁邊飛,不能飛遠。小孩不能離開母親,所以我們眾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不能夠亂跑亂飛,鳥亂飛,結果飛不回來了。所以要依靠佛,如嬰兒靠母,如弱鳥纏枝,不要亂飛。所靠佛力,就是《大乘起信論》指引的,阿彌陀佛有“勝方便”,上面已講,勝方便即依靠阿彌陀佛攝護行者,往生極樂,見佛聞法,親承授記,淨諸余習。阿彌陀佛給你授記,你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都給你清淨了。你發了大願,普賢十大願,大願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是大願王。這兩個願是一樣的、同等的。你的願王就圓滿成就了,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才是“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從這一個門就超出了,就是勝妙的最莊嚴之路。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蓋臨終時能正念分明,安詳往生,決非專靠自力。一般凡夫何能有此水平?淨土法門所以能普被三根者,端在彌陀願力加持。行人如能信願持名符佛本願,則彌陀於行人臨終之際,必來接引。如玄奘法師所譯之《阿彌陀經》雲:“慈悲加佑,令心不亂。”蓋因彌陀慈悲,以佛威神功德加持庇佑行人,故此行人臨終之時,才能不亂,正念往生也。平日信願持名,主要靠自力;臨終正念往生,主要靠他力。他力無邊,故不必有所疑懼。 (《谷響集》)

  宋代靈芝大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正當臨終時,人的識神已經昏亂,不能做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惡事,在你自己八識心田所留的種子都要發現。人在臨死時,他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作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有的會起惡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臨終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幾十年,臨終罵佛,種類很多;或者貪戀世間,不能放下;或者猖狂發瘋,種種惡相,都叫做顛倒。所以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已經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想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要沒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現在所憑仗的,唯賴彌陀大願的加被。《圓中鈔》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雖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蕩蕩如同洪水一般的見惑、思惑,實在並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呀。壓伏一下都沒有辦到,在這種情況下,而能在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單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專靠自力,不能主持,所以全仗阿彌陀佛前來拔除業障救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接引救濟的大力,雖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顛倒”,往生極樂,這全仗佛的加被力。大家日常念誦的《阿彌陀經》,是後秦鸠摩羅什大師所譯,這段的經文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羅什大師因為“秦人尚簡”(中國喜歡文字簡要),所以譯文極簡。但仍可體會到,臨終的人所以能心不顛倒,往生極樂,是因為佛與聖眾現在其前。至於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叫做《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字較詳,經義明顯。經文是:“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經文可見,是由於阿彌陀佛慈悲加佑,臨終的人,心不顛倒昏亂,正念分明,隨佛往生。《悲華經》就更加清楚,經文是:“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看見佛來接了,就歡喜了,放心了。佛這個時候,“入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現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故得寶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以上的《悲華經》文,更加詳盡。因佛來接,臨終之人,生大歡喜心。佛當即入無翳三昧,因這個三昧的加持力,佛為他演說妙法,當他聞法之後,當下斷除一切苦惱,如夢初醒,如一燈照破了千年的積暗,所以生出大歡喜心。這個“大”字,不是與小相對的大,是絕對的“大”,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當下就證入寶寘三昧,因為這個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在正念,並得無生法忍(安住在無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薩才能完全契證),所以命終之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唐譯本》與《悲華經》幫助《秦譯》顯明淨土法門是他力門果教派。 (《無量壽經白話解》)

  丙、現生不退
  凡夫往生淨土,雖未斷惑仍是凡夫,但都入正定聚,都是阿鞞跋致,這已令人震驚了,可是善導大師還有更令人震驚的話。大師開示說:本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意”。就是說彌陀這條願(注: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也包括我們仍在地球上生活還沒有往生的修習淨業的人。大師是依據經中二十二品裡頭(原是唐譯)“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沒有!你還是個人,但憑彌陀大願之力,你臨終會往生。你現在人世,就已經住於正定之聚,超過十信位,不是升沉不定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是大恩大德。又《阿彌陀經》雲:“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發了願,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了,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在這裡。所以善導大師就說,這個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義。 (《無量壽經白話解》)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阿彌陀經》裡頭也有。……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同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無量壽經白話解》)

  信願持名,不但是臨終往生,若人根器猛利,修持精進,於現生就有不可思議感應。晉代有一窮苦的人,生活困難,起厭離心,乃專誠念佛七日,感阿彌陀佛現身說法,當下悟無生法忍,號覺明菩薩。《觀經》中,韋提希夫人,只是在家婦女,聞經見佛,也獲無生法忍。 (《淨土資糧》)


3
、普

  今此持名往生一法,上至文殊、普賢,下及五逆十惡,但能臨終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可見攝機至廣。 (《心聲錄》)

  下一屆的佛就是彌勒了,但他還沒有就職,就是這樣,只要等一等。這是一生補處。
  這一生補處,是怎麼成為一生補處啊?“皆由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呀。十地菩薩都不離念佛,這一生補處菩薩也由於念佛呀,念的阿彌陀佛呀。所以,我們不能夠把念佛看得很淺哪!這一種概念,我們必須把它端正過來!一生補處的菩薩,他之所以成為這個,都是由於念佛呀!底下我們要講,文殊、普賢都在發願,要往生淨土啊。文殊是大智慧呀,七佛之師呀,他也要發願往生,還有誰的智慧能超過文殊啊?都在求生淨土啊!而且最下的下根也可以去啊!也就是說最嚴重的病人,得了絕症,病入膏肓,都可以治呀!最高的,像文殊、普賢也不屈才,他們也要去呀!什麼法能夠這麼廣泛,這麼一切都不屈才,一切都可以救,兼顧這兩頭?當老師的最怕學生水平不齊。水平不齊,你講低了,高的不愛聽;講高了,低的聽不懂。老師不怕別的,就怕水平不齊。極樂世界,這個水平是最不齊了,都到了極點了嘛!但都能救度啊!所以不可思議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圓攝萬類,最上的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亦在其中。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國)。”這是普賢菩薩所發求生西方淨土的願。文殊菩薩,大智文殊把七言偈改成五言:“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賢都以往生極樂為志願,所以對至高無上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惡都能往生,連動物,連地獄中的眾生都能往生。動物往生,我要舉夏老師的例子。他在閉關的時候,成天繞佛念佛,繞了佛之後坐下來念,念了之後穿上鞋下去繞。後發現有一個老鼠,在老居士繞佛時就跟著繞;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盤腿一坐,兩只鞋就放下去了,是兩只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兩個鞋當中,它也端坐;等到起來繞佛,這個老鼠又跟著他繞。成為常規,天天如此。可是有一天先師起來了,一看那個老鼠沒有動,碰一碰老鼠還不動,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這個老鼠,它能跟著人繞佛,跟著人坐下來,人起來它又跟,最後就安然在兩只鞋中間坐化了。至於它是否會念佛,無從證明,但它能在關房中,緊跟先師同坐同繞,最後安然坐化,決定是深入淨土法門。還有經上說的,地獄的眾生,只要他肯念阿彌陀佛,在他業障消除的時候,在剛出地獄的一剎那,就成就清涼華菩薩。所以統收萬類,這個法門十分殊勝。 (《心聲錄》)


4
、妙

  法門非常妙。妙就是你不可想像,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是要求你完全明白這些道理,才能合道。而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就是一句“那谟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念的時候很誠懇,很清淨,這些世間的事都不想了,於是在你這有念心中,只剩了一句阿彌陀佛,你就離開妄念了。若是一上來就叫你離念,這很難哪。欲除妄想,去一添兩。妄想不好,我要去掉妄想,這一想就是妄想,去了一個添了兩個,所以你對它沒有辦法。然而你老實念佛,不知不覺就離開了妄想,從有念達到無念,不知不覺合了道妙。往生見佛聞法而證無生法忍,正是“巧入無生”,所以它極妙。 (《心聲錄》)

  我說念佛這麼殊勝,你要講出點道理來,不能就說好,不行啊!要有點道理,是不是?道理就是“無住生心”。就覺得你這個念佛,你什麼都不想了,就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別的都不想了,別的是“無所住”啊。沒有住在工作上,沒有住在地位上,沒有住在金錢上,沒有住在男女之間上,所以一切事都無所住啊;也沒有住在要成佛,要什麼什麼,都沒有呀;法上也無所住,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不斷,這個心是生生不已啊,是生生沒有斷滅,沒有死啊,這個就是“無住生心”。 (《淨修捷要報恩談》)

  《金剛經》的關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是凡夫就不可能了。不但凡夫不可能,二乘和小菩薩也都不可能了,因為凡夫只是念念不停地生凡心,沒有一個時間能無住。成了阿羅漢就無住了,但是他不再生起度無量眾生的心,所以阿羅漢能無住不能生心。有些事度的菩薩,從事上修習六度,我這輩子修忍辱,那輩子修布施等等,他們是生心,他度哇,但是不能無住。再往上到了台宗別教三賢位的菩薩(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我們成佛共四十二個位次。十信還不算賢人,要到十住。初住到十住,十個住的位次,十個行的位次,十個回向的位次,這是三十個位次了,這稱為三賢。再登初地,初地到十地,又有十個位次。四十個位次,上頭還有等覺妙覺,四十二個位次)。到了地前的三賢位,他們有時生心,有時無住,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只有在別教〖天台宗判分佛教為四教:一、藏(小乘),二、通(通於大小兩乘),三、別(純大乘),四、圓(一乘)〗登地的菩薩,才能在生心的時候就無住,無住的時候就生心,所以這是大菩薩的境界。 (《心聲錄》)

  念佛的人,你自然而然,你不知不覺,就暗合道妙嘛。……你把這些東西都放下,而這一句老淨念相繼,就暗合無住生心嘛。有的時候是明合道妙,這是暗合道妙,不知不覺,就合了道妙。明合和暗合,這都是合嘛。所以不可思議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念佛、念咒是眾生唯一的出路,不然就在六道中轉。開始時就這樣一句一句,念完一句接一句,這叫事持。《彌陀要解》裡有兩句話:“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你先事上念,然後就自自然然變成理念了,那就是實相念佛了,所以即凡心成佛心。從事持開始,誰都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有什麼難,這個念要使它成為習慣。
  事持不能小看,就這麼阿彌陀佛……不知不覺,只有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深妙境界,你也就自然達到了。這是諸佛大智慧、大慈悲的結果,才能給我們找出這樣的妙法。這個方法人人能做,一句接一句,不知不覺就從事持達到理持,於是你這個凡心成了佛心。可見最圓最頓的法,就在事持之中。 (《心聲錄》)

  淨土法門老實平常,所以夏老師《淨語》詩中有兩句:“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人們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道越求玄妙,就距道越遠。老實念佛,暗合道妙,自自然然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金剛般若》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彌勒發問經》的“隱密十念”(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具足),以及禅、密、戒、定無邊殊勝功德,都在一聲佛號之中…… (《無量壽經白話解》)

  念一句佛號,就把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一齊攝在佛號中了,一齊都清淨了。一心專誠念佛,一聲接一聲,於是念佛的淨念自然相繼,就是入三摩地的第一圓通之法。這裡所說的“三摩地”不是通常的正定、正受,而是楞嚴大定。它在果性叫做“大佛頂”,在因性叫做“首楞嚴”。“首楞嚴”可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修“首楞嚴”者叫做菩薩,證“大佛頂”者即是如來。大勢至菩薩說,欲入首楞嚴大定,在一切圓通法門中,念佛法門最為第一。由上可見,用眾生的凡心,信願持名,即可得無生法忍和首楞嚴大定的無上妙果。 (《淨土資糧》)

  這一段(注:《淨修捷要二十五》)完全是淨土法門,沒有別的,就是念佛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得無生法忍哪,這念佛就攝六根哪,你只要達到淨念相繼的時候,你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助力、助緣,自然心就開了,就明心見性啊。
  禅宗說:“迷即眾生,悟即佛。”你只要明見本性,識自本心,明自本性,五祖說“是即人天之師”。人天導師,你就是佛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5
、頓

(1)十念必生 彌陀大願

  這就是“十念必生”願(注: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但當深具信願,只要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決定往生。這是人人能做到的易行道,所以全部大願一齊都活了。這是大願之心,聖教的眼。 (《心聲錄》)

  一個人在臨終時看見地獄,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獄消滅,得到往生,這是我的一個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實情況。我的這個朋友姓王,江蘇有名的中醫,也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個闊公子,生活放蕩,青年得病,臨終時也是地獄相現了,十分恐怖,哀求他哥哥救助。哥哥說:“趕緊念佛。”並請多人一齊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親逝世時曾念過佛,這個時候,地獄都看見了,還能說不信?轉眼那油鍋裡就是自己啦!想不想躲開?所以這時念佛那就是真誠了。弟弟念了一陣之後就說:“好了,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就走了。這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真事。 (《無量壽經白話解》)


(2)往生極樂 一生成辦

  “一生成辦”,現在有很多人,對這個還不太懂。有人說這密宗是一生成就,這淨土也正是一生成就啊!我曾經問過貢嘎上師(注:密宗噶居派大德),我說:“這個往生淨土,這個算不算密宗的一生成就?”貢嘎上師很負責任:“你說的是哪個淨土?”貢嘎上師的漢話說得非常好,我們這個對談很暢達,這話稍微說得慢一點,他直接用漢話說,比人家翻譯強得多,經過翻譯的七折八扣了。“你說是哪個淨土?”我說:“是西方極樂的淨土。”“哦,那就是即生成佛!”到了極樂世界就是一生補處,不再有別的生了嘛,最後都是成佛嘛。這一生完成了,就這一生嘛!所以現在學密的人,他是有意標榜自己,來壓低淨土宗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往生極樂,必登補處,見於《阿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兩本相同,可證凡往生者,必定於一生中定補佛位,同於現在兜率內院之彌勒大士,同名一生補處,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佛既成佛,願已落實。所以帶惑凡夫,一旦往生,便是阿鞞跋致,究竟都是位齊補處,也即是一生成佛。如上勝因妙果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要解》贊歎說:“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由此可見,從凡夫心,以信願持名為因,決定能得往生淨土、位登補處、一生圓滿、一生成佛、不可思議的妙果。 (《淨土資糧》)


(3)直徹心源 即心即佛

  《要解》為申明前義,引證了元中峰國師與蓮池大師所說“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之語。明珠指傳說中的一種寶珠,叫做清水珠。把清水珠投入到一盆污濁的水裡,這盆污水就澄清了。這是一個譬喻,濁水喻我們的亂心,我們在亂心中念一句佛號,佛號就如清水珠。這句佛號投入我們亂心裡面,亂心就不得不立即清淨了,所以說“亂心不得不佛”。也即是說,我們的亂心,不得不是佛心。直截了當,不可思議。所以說“念佛即是自心現”,又說“一聲佛號一聲心”,聲聲是心,念念即佛。所以《宗鏡錄》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淨土資糧》)

  “越三祇於一念”,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終教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一句名號可以成就無上果覺。並且“齊諸聖於片言”,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欤!”(注:見蓮池大師《彌陀疏鈔》)也就是說,這個妙用就在於持名念佛。剎那一念的功效,可比三大祇劫的修行,一句名號頓然位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大哉,不可思議的妙用,正顯眾生所得的真實之利。兩經同一宗旨,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你念了一句佛號,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這就是諸佛出世給予眾生的真實之利。我們幸而得聞,這實在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
  或有人懷疑: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或如位後普賢,成佛後再來;或是等覺,如同賢護;或從初地到十地:或者只是地前三賢(住位、行位、向位)。覺位有天淵之別,豈能各各都能圓滿無量的“行願”?此問很合情理,但未知淨土是無上圓頓法門,超情離見。《普賢行願品》說:“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谛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說,若人能受持宏揚《普賢行願品》,於一念之中,就可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乃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淨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而此心性,豎貫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橫裹十虛(方),佛法生(眾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可見眾生的心,本具萬德,即是諸佛法身,也就是法界圓融的妙體,所以佛與眾生,正報(佛菩薩等)依報(國土),因與果等等一切法,都在我介爾一念心之內,只要一念相應,一切圓滿成就。所以這是無上圓頓之法。如斬一把絲,一斷,一切絲都斷;又如染物,一成,則染缸中所有的東西都已染成。 (《無量壽經白話解》)


6
、圓

(1)行圓 一門即是普門

  甲、密淨不二
  “稱名無異持咒。”稱名,念這個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確實,我在這個稱名裡頭,得到了密宗的很特殊的感應。密宗有最高的佛,比毗盧遮那還要高的,紅密稱為阿達爾瑪如來。這阿達爾瑪如來的心印在持名的時候就顯現了,當時,我還覺得奇怪,這個念佛怎麼出來阿達爾瑪佛的心印?後來才知道,這同時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印,這在當時並不知道。所以,你在念佛,等於在持咒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彌陀”就是毗盧遮那,也就是大日如來。《彌陀疏鈔》的話:“一佛而雙,現二土也。”彌陀跟毗盧遮那就是一尊佛,兼顧兩個佛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東密又說,阿彌陀佛就是大日如來。日本的興教大師是密宗的大德,說是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因為不生不滅;又或名無量光佛,因為光明遍照。所以大日如來又名無量壽,又名無量光。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白話解》)

  淨宗持名即是持咒,即修語密。但能一念相應,即是一密相應,亦必即身成就。可見淨宗即是果門,乃密教之顯說也。 (《心聲錄》)

  乙、禅淨不二
  中國舊日的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欣賞禅宗,鄙視淨土,認為唯有禅宗才是高深玄妙之法,至於淨土只是愚夫愚婦的行徑。其實他本人正墮在顛倒見之中,如大富盲兒身在寶中為寶所傷。另外一種,目前有許多人,久修無功,產生消極情緒,自認什麼都不行,看經不能深入,參禅更不是根器,學密還有許多懷疑的地方,我什麼都不行,所以我沒有辦法就只好念念佛吧。這個說法,表示這個人雖然習淨,但對於淨宗缺乏正確的信念與認識。《大集經》說“但念阿彌陀”,就是只念、專念、唯念阿彌陀,這就是無上的最深的最妙的禅。
  這裡所說的無上深妙的禅,是指六度裡的第六度,是般若。一般所說禅定,是在前五度裡面。兩者雖都用一個禅字,可是差別極大。經教中說,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這就是說,禅定等前五度都像瞎子,要到第六度才有眼睛,才能照見天地萬物。《淨語》談“深妙禅”並不是提倡大家再去參禅,而是要你知道你現在念佛啊,你已經是參了深妙之禅。 (《心聲錄》)

  “聲聲喚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叫誰呢?是把你自己叫醒啊!你在睡覺啊,現在都是做的夢中事啊,就這一聲一聲叫喚你自己啊!“聲聲喚醒自己”,這一句是禅嘛,還有什麼是禅呢?所以“此身已在含元殿”,真是老實念佛的人,你已經在了含元殿——含元殿就是長安城的皇宮,等於說是在北京,你此身已在天安門,更從何處問北京?到了天安門,你還問北京干什麼?你到了北京中央了!所以“更從何處覓長安”。這就是說,修淨土不再需要去參禅了。但領會一些禅,對於我們破執著,不要陷於有為、有漏,還是有好處。所以,我們廣學、多聞,學般若。 (《淨修捷要報恩談》)

  至於直顯禅淨不二者,莫過於《大集經》所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禅。”可見持名不但是禅,且是無上深妙之禅。因為此禅,不待參究,當念即是;不論迷悟,全體現前。故先師夏老有詩句說:“念佛即是自心現。”古德也常說念佛之人,譬如“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問長安”。 (《心聲錄》)

  丙、一即一切
  這一句佛號,如蕅益大師說:“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可見天台的圓頓三觀、性具性造、一念三千等,華嚴宗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圓融具德、一真法界,都在其中。 (《心聲錄》)

  極樂的一花一香、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也就都是《華嚴》的一真法界的特征,也即彌陀和行者當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境界不可思議,具足《華嚴》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在願文中都很明顯。 (《無量壽經白話解》)

  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它是寶啊,寶中之王啊;這是個王中之寶啊;“寶王”啊,既是寶又是王啊。你怎麼說都可以呀!所以這“寶”和“王”兩個字,本身就說明問題,“王”是高出一切,“寶”是最可貴的,最可寶重啊!是這樣的三昧,寶王三昧啊!還有人說,這許多三昧,有的三昧能消貪,有的三昧能消瞋,有的三昧能消癡;有的三昧能消過去的業,有的三昧能消現在的業,有的三昧能消未來的業。只有念佛三昧消一切,所以是寶王三昧!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彌陀密釋》(也是密宗的書)說:“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這三個字,可以消滅你無始以來的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專念阿彌陀這一佛,就成就了不可窮盡的福智。“如帝網一珠”,就像帝釋天宮中寶殿上寶網上的一個珠子。“頓現無盡寶珠”,無量無邊的一切寶珠,都在一個珠中出現。所以念“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書中極贊專念阿彌陀佛的殊勝,很快圓滿無邊的自性本具的功德。這個《密釋》的無上開示,大開諸佛的秘藏,顯示持名一法總攝一切法的功德,只要專念彌陀,就可迅速圓滿自性本具的無邊妙德。這正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的知見。念佛的福,念佛的德以及殊勝功用,“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徹底知道。若能了知很小的一部份,已經超凡入聖。一般只仿仿佛佛,迷迷糊糊,將信將疑,似懂非懂而已,因為這個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無量壽經白話解》)

  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雲‘滿足無量大願’。”大師是說,種種行願,廣大如海,雖然無量無數,可是只要滿足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願,一切其它的志願,全部得到滿足。這一開示超情離見,純粹是華嚴境界,和盤托出了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當前“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的形勢下,但能信奉滿足往生淨土的一願,就投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就同彌陀同體,一切大願都得圓滿。方便直截,不可思議。昙鸾大師的稀有開示,應與以下妙句同參:善導大師的“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的“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嚴普賢行願品》:“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以及本經釋尊贊歎阿難說:“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都是畫龍點睛的無上開示,都是教眼,都是釋尊一代時教、十方諸佛無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入心神,決定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無量壽經白話解》)


(2)理圓 實相正印之所印

  《彌陀要解》中現成的兩句,正好作一副對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兩句話可以概括淨土宗的殊勝奧妙。事持就是不論是誰,老老實實地念“那谟阿彌陀佛”、“那谟阿彌陀佛”,就是事持。事上你是這麼持了,理持呢?須要契於實相,住於般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從容中道,這叫理持。所以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實相的功德最高,凡夫就覺得無從下手。但是不知道,這個奧妙在你持名念佛中,如果老老實實,綿綿密密,清清靜靜,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你也就達到了實相念佛。最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稱為究竟的方便,所以說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為你就是清清淨淨的,別的都放下了,若能淨念相繼,能所兩忘就是理持。理念就是念實相,也即是實相念佛。實相的功德不可思議。以忏罪來說吧:“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忏罪者,端坐念實相。”說明實相能消眾罪。《觀經》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大家想想看,八十億劫是多長的時間,生死之罪是何等的重罪,《觀經》指示,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除。這是由於念佛暗合道妙,暗合實相。所以功德不可思議。 (《心聲錄》)

  淨土法門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諸法實相的究竟處。《彌陀要解》說:淨宗“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正印”的“印”字應重視。印是印章、印鑒,古代公文必須有主官的大印才能生效。近代銀行存款,提款單的個人印鑒必須相符,才能領款。可見印是印證。而且蓋印不同於書寫:字是一個一個、一筆一筆、有前有後的寫出來;蓋印就不同了,印上的全部文字同時顯現,一時頓成,一成一切成,完全表示圓頓之法。現說一切都是從實相這個圖章所印出來的,那麼所顯現的必然各個都是實相。於是能說所說,能說的人、所說的內容;能聽所聽,能聽的人、所聽的內容;以及能發願往生的人,同所願往生的國土;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這一切一切,都是實相正印。所以“首楞嚴”的含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為什麼能究竟堅固?就因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沒有一樣不是法身,本來沒有一切分別,密宗稱為大圓滿。大圓滿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圓滿,一句佛號是大圓滿,就是實相。所以密宗說:“聲字皆實相。”耳之所聞是聲,目之所見是色,這不都是六塵嗎?可是禅宗三祖《信心銘》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所以開口便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試問一切都是實相,閣下怎麼揀擇?所以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是實相……可見入了淨土法門就是入了實相。這就是真實之利。 (《無量壽經白話解》)

  所以一入淨業門中,便是身在實相大海,無論你是仰是俯,是自由是蝶式,不論向東向西,或沉或浮,或深潛,總之都不離這個實相大海,也即是彌陀大誓願功德之海,也即是大智慧的薩婆若海。只要深信切願,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彌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離見,人類語言無法宣說,眾生妄心,永不能測。可是大恩大德彌陀世尊,特垂方便,普興救度,開此妙門,一切眾生聞佛名號,深心信受,老實念佛,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只要此心真實,這個人雖身在娑婆,已蒙彌陀攝受,不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壽經白話解》)


(3)果圓 同證不退 徑登四土 圓具三身 一生補處 究竟成佛

  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譯華文就是不退轉,這是菩薩的階位。不退有三類:第一是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經作了聖人的同流(入聖流),不再往下退變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已入了聖流,他就不是凡夫了。第二,行不退。永恆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藏教根本沒有資格。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如來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每一念都流入如來智慧之海,那遠遠不是凡夫了。這需要別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別教是純一大乘的教,別教的菩薩正是通常所說地上菩薩,這才能到念不退。……可是本願(注:第二十願)十方眾生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要解》又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也同於地上菩薩,同證三不退,這實在是十方世界之所無,極樂淨土所獨有。 (《無量壽經白話解》)

  “徑登四土”。極樂世界不是四土嘛: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一登就登四土啊,直接就登了四土啊!你登了這個凡聖同居土,這個凡聖同居土和常寂光土也不是割裂的,所以,生凡聖同居土,也即是生了其他三土,無非就是時間嘛。你現在還沒有斷惑,到了時間,你必定要登這個常寂光土,而時間,又是人類的錯覺嘛,所以不要在時間上把這看死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彌陀要解》說:“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又“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要解》的話,非常精妙,它說此處的極樂世界是指四土裡面的凡聖同居土。但殊勝之處,在於它也同時橫具(齊時並有),也就是同時也具有以上的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這正是極樂世界最極殊勝的地方。《要解》又說:這裡經文所說的阿彌陀佛,正指佛三身中示現在凡聖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佛,同時也就是報身佛與法身佛。佛有三身:一、法身,居常寂光土(所謂居住,只是示現令眾生可以理解的話,實際是身土不二)。二、報身,居實報莊嚴土。三、應化身,常示現在方便有余及同居土。……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寶珠,寶珠有珠體、珠光、珠的影子。珠體是本體,是法身;珠光是相用,是報身;珠的影子是全珠所顯現,是化身。但是三個不相合離,所以佛的三身也像伊(∴)字三點,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生到同居,你見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見到報身佛、法身佛;你所居的國土是同居土,但它也橫具上三土,所以極樂的同居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白話解》)

  第三十五一生補處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的眾生能生到我國,都畢竟成為一生補處菩薩,如同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轉生必補佛位,……到了極樂世界的人,必定成為一生補處,也就是決定成佛。 (《無量壽經白話解》)

  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這樣的超情離見,這是極樂唯一獨特超異之處。凡夫往生都不退轉,並壽命無量,所以都是決定成佛,這不是凡夫卜度計較的思維心所能測。 (《無量壽經白話解》)

二、大教核心 萬善所歸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廣說彌陀願海的經,正是這部《無量壽經》。大師這兩句話如同驚天動地的晴天霹雷,斬盡情執的金剛王寶劍。如來一代時教,說法四十九年,如雲如雨,中國佛教分為十宗,淨土只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能說,世尊唯說彌陀的大願之海、淨土法門呢?殊不知,世尊出興於世,只為救度眾生。世尊對阿難說:“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尊種種說法,無非是救度迷徒,讓他們得到真實之利。真實普利眾生,唯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華嚴》稱為經中之海,一切江河細流都要流入大海,譬喻一切法門,都同歸彌陀大願之海,所以華嚴長子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士發願往生淨土。
  由上可見善導大師之說,是深得佛心的。大師說釋尊唯獨說彌陀本願之海,世尊說如來唯願眾生能得真實之利,今後一切眾生,都因《無量壽經》而得度脫,這樣剖出肝膽的開示,指出了大教的核心,拋給每一個眾生一個定出苦海的救生圈。 (《無量壽經白話解》)

  淨土法門是“一乘之法,了義之教”,而且是“萬善同歸”。善,拿我們佛教的宗旨說,“利樂有情”,就是善嘛。對有情,對眾生,讓他們得到利樂,這不就是善嗎?大善!你要是殘害有情,那就是惡!所以,利樂有情就是善。那怎麼樣來利樂?莊嚴國土呀!你有一個清淨、莊嚴、只進不退、永遠不死這樣的一個國土,才是善的果吧。你要眾生得到利樂,只有到了這一步,才得到了真實的利樂。所以,萬善都應以淨土為歸。萬善,是“臻於至善”,這是中國的古語。“臻”就是“歸”呀,這個淨土法門是“至善”,這是一個意思。再有一個意思:一切修行,最後都統統要歸入彌陀一乘願海,彌陀的大願之海,這好像江河,小的河流、大的河流,一切都要流歸大海啊。所以,一切修行都是流入彌陀的大願之海,彌陀的願海,也就是華藏世界大覺悟大智慧的海,所以是萬善同歸。 (《無量壽經講座》)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大集經》中佛說:末法中億萬人修道,難見一個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門仍能救度眾生。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經論、禅宗一千七百則公案、一切戒律都在裡面,又說一切禅定也都在裡面。所以末法行人,洗砂應知淘金,探龍須能得珠,學佛須明佛心,入道鹹歸淨土,才不負兩土導師苦心,才是真實佛子。 (《心聲錄》)

  底下是蕅益大師的話:“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這個淨土宗不是一個愚夫愚婦行的法,這個法門極深極妙,“斬盡一切意見”。破盡一切戲論,一切戲論都破盡了,一切戲論都給你斬盡,不然有這些東西你就不能很好的信受。“唯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才能“徹底擔荷得去”,只有這種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當。而我們糊裡糊塗的認為只有愚夫愚婦才去搞,還在輕視,這是什麼?這是顛倒見。把殊勝的看成輕,把輕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還在拿大頂呢,頭沖下,腳沖上,很辛苦呀。——只有這些人(大宗匠)才能擔當得起!其余世間的士、“世智辯聰”、“通儒”,這些“禅客”,“盡思度量”,盡他去思度的量,盡其量,“愈推愈遠”;他越想,越琢磨,越想越遠,越不能明白,反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了。 (《無量壽經講座》)

  經中以《華嚴》最尊,但《華嚴》所獨明的一生圓滿之教,卻落實在《阿彌陀經》的大小二本(注:《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可是普天之下,從古至今,對此信受者極少,懷疑的人很多很多,雖有言教,但義理卻已隱晦,可哀可傷,所以大師(注:蕅益大師)悲痛至極地說“唯有剖心瀝血而已”!大師願剖出心肝,流灑熱血與我們相見,而如是說,希望世人於此生信。我今普願一切見聞此說之人,三復斯言,切莫再輕視淨宗為低淺之法。 (《淨土資糧》)

三、淨土資糧 信願行

  《阿彌陀經》以何為宗呢?注經大德們提法雖不一,其實質亦無大異。但其中最為直截精要的,則是蕅益大師所說的“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由信生願,由願起行,行是持名的妙行。信願行稱為三資糧。出門旅游必須帶錢,這就是資。還必須帶飲水和食物,這就是糧。《要解》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其中“信”字是關鍵,人若老懷疑西方淨土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發起真願。如有信願自然就能引起持名的妙行,妙者神妙不可測度之意,持名不是普通的修行,而是極微妙、深不可測、功德難思的妙行。只有持名這樣的妙行,才能實現廣度眾生的大願。如無此妙行,眾生自身想出生死都難,更何況能度他?是故《要解》說:“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只有依持名的妙行,才能滿足自己所發的大願,並且證實自己的所信,證實信願持名即得往生的勝行,證實“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妙理。 (《淨土資糧》)

中編 深信切願

一、深信

(一)信為道元功德母

  信字非常重要。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開示我們,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為從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就是說,必須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大海。若無信心,縱然廣讀佛書,對於佛法也是難於入門的。又說:佛法如寶山,信為手。所以必須有信心,才能在寶山中取得寶物。 (《淨土資糧》)

  我們《阿彌陀經》的名字就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當時法會上“十方恆河沙諸佛,皆共贊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這給我們現在能信淨宗的人一個證明,一個授記:你只要信,你就是不可思議,你所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以凡夫身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這真是不可思議,這也就是不可思議的果報。因為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這樣難信之法能生信心,所以就有這麼大的功德。 (《無量壽經白話解》)

  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信以心淨為他的性。什麼叫心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各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他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他不但自己渾濁,而且他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他不但本身髒,誰碰到他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無量壽經白話解》)

  禅宗碩德高峰禅師在語錄中說:“信乃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菩提,信能永斷煩惱本,信能速證解脫門。”又說:“從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岸,轉大法輪,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個信字中流出。”可見“信”是關鍵當中的關鍵。 (《心聲錄》)

  淨宗綱要在於信願持名,衡量自己之進步,首在信願二字。夏師曰:“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故吾人當前所應關心者,端在信之深與願之切。信願二字看來似淺,實則甚深,無有止境。閣下信願較前增長,此即最大之進步。至於靜坐中有何善相,與此不能相比。 (《谷響集》)

 

(二)信願乃往生關鍵

  蕅益大師指出,往生關鍵,就是信願。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至於品位高低,那在於念佛的深淺。可見往生的關鍵是正信切願,有了正信,有了切願,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要解》復說:“若信願堅固,到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信願要是堅固了,你臨終能十念,哪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寶王三昧論》說,臨終一念也可以往生。反過來說,若無信願怎麼樣呢?《要解》說:“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們若不先去解決“信願”這個往生的關鍵,不在這關鍵問題下功夫,只是肯念,於是在缺一不可的信願行三資糧中,你缺了二個。如同三條腿的香爐,只剩下一條腿,能有一條腿的香爐嗎?所以說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一樣,也沒有得生的理。可見花時間來研究信願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是往生的關鍵。 (《淨土資糧》)

  《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無二所以叫做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於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決定往生,不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無量壽經白話解》)

  《疏鈔》(注: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念)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 (《無量壽經白話解》)

 

(三)淨土難信

1、極難信法

  淨土往生法門是難信之法,所以夏老師的會集本(注:即《佛說阿彌陀經》晉唐兩譯會集本)上把玄奘的“極”字攝進去了:極難信法。淨土法門是極難信的法。所以你要說是讓眾生生極樂世界,自己要求生淨土,這個信心很稀有呀!難信之法呀!《阿彌陀經》:十方諸佛都稱贊本師於五濁惡世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無量壽經·獨留此經品》:“若聞斯經,信樂受持”,聽到大經你能信能樂,願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難裡面的難,沒有比這個更難的了。你要說,這個經要去念念,就兩萬多字,有什麼難的?比這大部頭經容易多了。你要去講這個道理,比《楞嚴》也好講,不是這麼難。為什麼這麼難呢?總之,佛無虛語哪,真實法——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肯。所以這就表明能信淨土,實在是一切世間的難中之難,難能就可貴。難信的你能信,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淨也是一致的。 (《無量壽經講座》)

  這個難信之法,在小本(《阿彌陀經》)裡頭稱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呀。不光是人類,天界的種種,他們比我們智慧更高,都是難信哪!一切世間哪,這個九界呀,都是難信哪!這個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加了個“極”字:“極難信法。”所以這就是非常難信哪!大家都說我就念念佛能夠往生,能夠出三界啊?他不敢相信了。這個道理極其微妙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彌陀經》說,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唐玄奘大師所譯則為“極難信法”,可見能信這個法門在一切世間,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難的。所以常說念佛不難,難於生信。那麼現在我補充一句:生信不難,難於正信。 (《心聲錄》)

  淨土法門乃圓中之圓,頓中之頓。經雲:“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菩薩尚難得聞,況余人乎!又小本曰此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所難信者,端在“不可思議”四字,故非語言文字思維分別之所能知矣。《大經》甚深,慎勿等閒視之。 (《谷響集》)


2
、行人通病

  現在有很多人,他真燒香,真磕頭,真祈禱。但要說他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 (《心聲錄》)
有很多人他雖然是信,不能稱為正信。為什麼呢?舉些例子:有些人說,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後到陰間就多一個元寶,這當然不是正信了。還有人就覺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一些,於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時候舒服一點兒,這是第二種。第三種,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現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第四種就希望我死後也要得到安樂,我活著時候很安樂、很舒適,死後也求這樣。第五為了超度亡靈。自己有個親屬他已經死了,很思念他,那什麼辦法呢?於是念佛求對亡者有好處。如上種種千門別類的念佛都不是正信,這樣念不能往生。最後一種,他就認為自己根器不好,學別的自己都不夠,既然學別的都不夠,那麼只好念佛吧,那麼就念佛了。這個也很消極,對於這個佛號功德就信得不夠,這種最多也只能夠生到邊地。這都不是正信。 (《心聲錄》)

  生了病不相信我念佛就能好,要找個氣功師給你治病,那你就認為氣功師的力量比你這個佛號的力量大呀。你這個信心應該打個問號!所以都是要深入,要深信。 (《心聲錄》)

  十信(注:菩薩五十一個位次中最低的十個階位)以前,就是邪定聚,因為你“不信業因果報故”。如果你真信造業受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事?為什麼你敢?因為你不相信決定要受惡果報。一般人,說起來信,但實際行動上卻是不信,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為什麼你不去研究戒律,當做自己真正的老師?為什麼破了戒不趕緊忏悔?所以你就是不真信哪! (《無量壽經白話解》)


3
、結三世冤

  截流大師《勸發正信文》中發揮得十分深刻,若無正信,雖然努力念佛,不能往生。來生富貴,就造業,這生造業,下一世便入地獄,這叫做結三世冤。 (《心聲錄》)

  他底下再說一句話就很深刻了,正信跟不正信將來這個區別就有天淵之別。你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當然會持名,具足資糧當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願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憑信願之有無,所以信願重要,這是往生的關鍵。不具正信的話,你雖然念佛,不能往生,來生就會生到富貴人家,生到富貴家裡就會造惡,造惡以後,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獄。這個話很讓我們震動。所以你修行不徹底,跟那個十惡不赦的惡人的結果,只是差一步。作惡的人的結果,這一生完了之後馬上入地獄……作惡的人比我們先到一步,念佛不徹底的人後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獄是同樣的。結果很懸殊了,所以這個正信非常重要。 (《心聲錄》)

 

(四)何謂正信

1、截流大師的標准

  正信是什麼呢?淨土宗的祖師有個截流大師,他有一個《勸生正信文》,勸大家生正信。他說這個正信跟不是正信區別就太大了。他的正信是什麼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本心跟佛的心,本來就沒有分別,這是釋迦牟尼佛所證的嘛,都具如來智慧德相嘛。所以,自己的本心和佛的妙明真心本來不是兩樣。但是現在自己還是凡夫,還不是佛,這是頭一條。第二條,就是相信自己雖然不是佛,但是我們跟佛沒有一點兒隔斷的地方。一個杯子裡頭我們倒了水,倒了牛奶。這個杯子裡頭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奶,有牛奶的地方就有水。牛奶全部在水裡頭,水也全部在牛奶裡頭。雖然現在我們是眾生,我們算是水,佛算是奶,但是我們跟佛,就像水跟牛奶一樣,互融互攝。這個道理是對的,因為起碼我們可以相信佛的心是遍一切處,當然我們在佛心裡頭。再進一步,要相信我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的心也遍一切處。都遍在一切處,那不就佛在我心裡頭,我在佛心裡頭,一切處彼此都有?一杯之中,注入牛奶和水,杯中自然到處是牛奶到處是水,這是第二條。第三,因為我們這念佛嘛,如來悉知悉見,感應道交,所以念佛必定可以得往生之果。如是的信心叫做正信。 (《心聲錄》)

  什麼叫“正信”?正信兩字很難。我們現在還是要增加信心,一步一步從仰信成為正信。《資糧》裡引了截流大師《勸發正信文》。正信跟普通信,出入太大。此處“正信”講得很深入,要離於八樣事情,離於有無(有或沒有,有無差別之見)。色即是空,色也即是有。空就是無。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你這個有無就離了。一和異,諸佛法身就是不一、不異。你要從它的體性說,是一;要從事相說,它就是異。故宮珍寶品裡,金子打成的種種東西,解說員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這是什麼佛的壇城,那是什麼佛的壇城,這是什麼佛,那是臉盆,都不一樣。他說不一樣很有理。他又告訴你這些東西都一樣,都是金子做的,也很有理。所以,一樣和不一樣同時成立,說一樣就是一,說不一樣就是異。所以,大家一和異對立的見沒有了,離開了一異,去來,法身遍一切處了。佛向哪裡去,從哪裡來啊?都是自身,在自身中,從哪裡到哪裡,這話就說不出來了,沒有去來,也就沒有生滅,本來就無始、無終。所以離開了有見、無見、一見、異見、種種的見,離開這種見,“遍一切處觀於如來”,見如來在一切處。“是為入佛正信”。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2
、蕅益大師的六信

  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淨土資糧》)
一般人都會說,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這由於不知信有深、淺、邪、正之別。許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這個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極樂,有阿彌陀佛,只信到這裡,此信很淺,不是深信。《彌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信有極樂,是信事;信有彌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兩信,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淺。若要深信,就須明理。六信中的“理”與“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裡面。前已說明理是理體,是法身,也就是當人的本源佛性。極樂的一切事相莊嚴,都是理體、法身、自心的流現。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體會了事物的本體,才認識事物的真實處,這才是深信。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彌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師所示自身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師成佛時的開示,就容易了解《觀經》的經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於自己的本心呢?“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是心是佛”,這才能接受《觀經》的無上開示。不但信他佛,並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樣是信,邪、正、深、淺四種功德的差別,不是數字所能表示。 (《心聲錄》)

  對於《要解》所說的六信,能生實信,必生殊勝功德。能信因果,便自然止惡修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再能信他,信本師釋尊的教誨、阿彌陀佛的大願、六方佛的證明,於是自然就能信事;信經中的兩個“有”字,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於是發願求生,老實念佛。這樣於六信中生起了四信,就必能往生了。進一步如能六信具足,其功德更是殊勝,決定往生,並品位甚高。 (《淨土資糧》)


(1)自和他

  或疑佛法主張無我,怎麼說要信自呢?當知這個“自”字,不是那個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離一切相的自性,也即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 (《淨土資糧》)

  又如楞嚴會上文殊大士贊歎觀音的耳根圓通,指出聞性的圓通常。我們透過文殊大士的寶貴開示,可以信知自性的圓通和真常。……從文殊大士指出的圓通常,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要解》所說,我們本心圓通常,不是肉團心,也非緣影心,那都是生滅心,即是妄心。真心常住,所以沒有初後(注:初際和後際);真心圓含十方,所以沒有邊際。聞性,隨聲音之生,而聽到聲,即是隨緣;聲音滅而聞性不滅,即是不變。由於自性圓含十方,所以十方國土皆是自心中所現之物。我們目前雖因妄想執著,妄心作主,真心未能顯現,故“昏迷倒惑”。但我們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誨,背塵合覺,發菩提心,求生淨土,“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人們往生並不須跑向遠方,只是生在本人心中,所以決定能生。淨業行人於此應生決定信心,不可疑惑,這就是信自。信自,也即是信自佛。 (《淨土資糧》)

  黃檗是一個了不起的禅宗大德。他有一部書《黃檗傳心法要》,是很好的書,佛教徒都應該看。“學道(此道非道教之道,是指佛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於是向外求覓(向外去找佛),歷劫尋求,永不成道。”又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你著了相,在那裡修行,要求得到某種功用。現在有人貪境界、求功用,想學功能,都落在此話中,其結果為“皆是妄想,與道相乖”,跟道是相反的。這是黃檗的話。
  唐朝高麗國的普照禅師開示:“不覺自性”,“若言心外有法”,一個人不知道有自性,就說心外頭有佛,有佛在自心以外,自性之外還有法。“堅持此行,欲求佛道者”,“縱經塵劫”,“燒身煉臂,敲骨輸髓”(燒身燒臂供養,把頭骨腦髓拿出來供養),“刺血寫經,常坐不臥”(晚上坐不倒單,有人練不倒單,無濟於事。不從心裡頭解決問題,都是從外面事相上著手),“一食卯齋,乃至轉讀一大藏經,修種種苦行”,這種人怎麼樣呢?能修種種無量的苦行,怎麼樣呢?“如蒸沙作飯”(把沙子蒸了來作飯)。這些話很堅決,很明白,很透徹。“只益自苦耳”,只是增加自己受苦。所以說,“不入此門”,不行啊!就是這個道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清彭際清《華嚴念佛三昧論》)“行者”指我們,行者若能真誠的生起決定的信解,能夠深信,能夠正解。理解什麼呢?“知一切佛不離自性”。知道一切佛都不離開每一個人本人的自性,所以,不是向外去求佛。一切諸佛都不離開你的自性,聽了這句無上開示,自然生起勇猛心。我的自性就是一切佛,還有什麼膽怯,還有什麼不敢呢?要“承擔”,我心本是佛心,敢承擔。“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你就和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的時候一樣,不是剛才說過嘛,一發心就精進不退,就一直到成佛。你就跟釋迦牟尼當年初發心的時候,沒有分別。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法華》以蓮花做譬喻,就是因果同時……荷花的功德其中最殊勝的就是因果同時,荷花開的時候,蓮蓬就在裡頭了。……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就是因果同時的道理。這就是告訴我們,行人要如此發心,主要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大家老是說這個極樂世界——你們都說極樂世界,誰看見了?你可以告訴他,多少人看見,就這一會(注:無量壽經如來會),就有兩萬人,就是咱們這世界的人,父母所生的人,和尚是一萬二,男居士七千,這是一萬九;比丘尼五百,女居士五百,整整兩萬人。兩萬人都親見。還有人非人等,還有他方來的菩薩,無量無邊,那我們都不管了。咱們說地球的人,親眼見的就是兩萬。還有別的經,如《觀經》。《觀經》裡是五百,韋提希夫人、國王、皇太後和宮女,五百人,也是親眼見的。還有兩部經也都是親眼見哪。這一經就是親眼見的記載。當時,阿難拜下去後,一抬頭就看見了,這個阿彌陀佛如黃金山高出海面哪!不但看見阿彌陀佛,而且聽到;我們也看見十方的佛世界,同時聽到十方的佛世界在贊歎阿彌陀佛。所以,這都是證明嘛。多少人親眼親耳聞哪,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眾,阿彌陀佛在那兒說法。而那邊看見我們也是一樣,看見釋迦牟尼佛大眾圍繞說法,釋迦牟尼佛正在講《大乘無量壽經》。兩土就如相隔一尋地,就只八尺,最清淨的天眼隔著八尺相見,多清楚啊!我們看見到處都是佛光,一切樂器自己就奏樂,所以,這個事就是有哇!你說拿破侖有沒有?你沒有看見過拿破侖有沒有,那你怎麼說有哇?因為有人看見過啊——這不一樣嘛!極樂世界,這有兩萬人看見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六信中自和他是一對。兩者都能信,這是正信。一般說來,文化不高,閱讀經典不多的人,容易信他,而難於信自。若說自心是佛,便不敢承當,且認為那是貢高我慢;又有人一聽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便不敢信,認為虛無缥缈,怕落空,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現。但若能真實信他,老實念佛,仍能往生,只是往生後的品位不高。另外一種,便是專談信自,不能信他,這多屬於文化較高,讀經較多,甚至是頗有研究的人。喜說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認為念佛求往生,是心外覓法,是著相。於是輕視淨宗,不願求生淨土,當然也就是錯過這個殊勝的方便法門,而難於在現在生中證不退轉。更有甚者,有人偏重自心是佛,本來是佛,本來成佛,於是就反對一切修德。殊不知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若論性德則一切蠢動含靈都本來是佛;倘無修德,又與那些蠢動之類有什麼分別?所以《要解》說:“偏重自佛,即是我見未忘;諱言他佛,卻成他見顛倒。”進言之,自他不二,才是圓融無礙之旨,佛法是無盡藏,切莫得少為足。 (《淨土資糧》)


(2)因和果

  甲、三世因果
  因和果也是一對。因果問題很重要,一個人若真深信了因果,就不同於普通人了。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著貪求、計較、分別和營謀,便減少無窮的煩惱與過失。欲深知因果,必須明三世因果,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說:“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將來果,現在作者是。”現在我們都得人身,這是由過去生中,曾種持五戒之類的善因。至於在座諸位,能來參加當前殊勝的“念佛七”道場,其中許多位還是久修居士、出家大德、寺院長老,這都是過去多生的善因,不於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這說明欲知過去所種的因,只看當前所受的果就清楚了,至於將來的果呢?那只看現在所種的因。現在大家從發菩提心、打七念佛為因,所得之果就是往生極樂,蓮池化生,證不退轉,都是阿鞞跋致,並且等同在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可見三世因果極為重要。 (《淨土資糧》)

  你所著眼的只是自身當前一生中的情況,於是不能放眼宇宙。應知過去的時間是無量的,未來的時間也是無量的,若想在人的一身中,實現全部無窮盡的因果關系,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只有白癡才希望在電影拷貝中的半寸膠片,明了電影的全部故事。只看手中的一個小塊膠片,不問過去與將來,故名之曰“唯看現實”。所謂“但重功利”,您認為做好事必須現世得福,這就是求利,何況您還是急功近利。您主張一切善惡之事,都應現世報應,殊不知,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純,其所得之福則如仰箭射虛空,福盡還墮,福力甚微。以此微弱之福業,所感善報往往還需遠待多生之後,焉能盡望皆於當時而現報?惡業亦然。故須知三世因果,過去生中所作之因,當前所受者是;將來生中所得之果,現在生中所作者是。多劫以來,無量生中,種種業因,種種果報復雜錯綜,實不可能皆於現世顯報。但應深信業因果報三世相續,絲毫不爽。 (《谷響集》)

  因果不虛,欲免惡果,必須不造惡因。欲求善果,務要先種善因。故雲“菩薩畏因”,先從因上努力。眾生顛倒,不明因果之理。例如惡徒行凶,當宣布立即槍決時,嚇得雙腿都軟了,這就叫“眾生畏果”。遇到惡果,便害怕了,他如知道畏因,便不至於行凶作惡,肆無忌憚,當然也就避免死刑的惡果。 (《淨土資糧》)

  乙、殊勝因果
  在信因之中,最殊勝之因,莫過於《要解》所說:“深信散亂持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散亂心中念佛,都會成了成佛的種子。例如經典中說,佛在世時有一老人來求出家,捨利弗用慧眼觀察,看出老人八萬劫以來,未種善因,不准出家。老人大哭,佛聽到後,叫捨利弗准他出家。因為此老人在八萬劫前是一樵夫,一次在山中打柴遇虎,逃避上樹,虎過後,放心了,念了一聲“南無佛”。此一老人在八萬劫前,在驚亂中念了一聲佛,八萬劫後,憑此善因,遇佛出家,後證阿羅漢果。又如《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由上可見,散亂之心,稱佛名號,尚有這樣殊勝功德,何況一心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焉有不能往生之理?信願持名是往生的親因,從此妙因必得往生的妙果。 (《淨土資糧》)

  上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悉皆念佛求生極樂國土,諸上善人下至一切人民,皆因念佛而得往生。皆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隨自身。空谷回音,必應於響。從因得果,果不離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願,決不虛發。能這樣信,名為信果。 (《淨土資糧》)

  但是這個六信中的因果更深一步,不只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當然得信,但這不是深信。深信呢?就信你是個凡夫,信願持名一生念佛,臨終還在念,你就成為阿鞞跋致。你本是凡夫,有信有願專念阿彌陀佛,就這麼一句一句的念,沒有什麼另外的巧妙,你現生所得的果,決定成佛。證了不退轉,那不就決定成佛嗎? (《心聲錄》)
就是要相信因果,一切事情都是什麼因,就得什麼果。這次去美國,我一個師兄,修持得很好,他曾創建了一個台灣的蓮華精捨,現在又分出了一個美國的蓮華精捨,培養了許多真心的弟子。有些人就是修得翻車,神經病啊,發瘋發死了,種種的。所以我常說,所見種種修行的人,有的大成就,有的小成就,有的無成就,有的得法益,有的翻車,有的翻車直翻到地獄,個個有其因果。他是什麼信念,如何修持,如何對待師父,如何對待法,種種,就決定他修持的下場,都是因果不虛。我們要信這個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切不虛啊!我們辛勤去學習,將來可成為學者,辛勤去用功,可以出生死,這就是因果,決定不虛。 (《心聲錄》)

  丙、因果同時
  我們念佛法門,具有《法華經》因果同時的殊勝。蓮花獨有之妙,花正開時,其實蓮蓬已宛然顯現於中。花果表示修因時即結果時,稱為因果同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時即成佛時,同時出現。花正開時,小蓮蓬已現,花瓣落後,蓮蓬漸長,漸漸蓮子充實,可以種植,這是蓮蓬完全成熟了。但此蓮蓬即是初開時所見之蓮蓬,決非他物,所以說花果同時。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勝,非常圓頓的妙法。 (《心聲錄》)

  阿彌陀如來在因地上,發了種種大願,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他這是無量種種功德的果實。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劫來多少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名號是功德的果實,所以名號中自然含有無量的一切功德。現在把佛的這樣一個果地覺悟的果實,作為我們縛地凡夫、生死苦海中眾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具有萬德,我念阿彌陀佛,我的心就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句就有阿彌陀佛的萬德,就成了我的心了。所以我的心召來了阿彌陀如來的萬德,直截了當不可思議。 (《心聲錄》)

(3)事和理

  甲、全事即理 從理顯事
  事與理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事相就是事物與有形無形種種諸相,眼前所見,幡幢香燈,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飛禽走獸,鱗介爬行,六道輪轉,生生死死,萬事萬物,都是事相。 (《淨土資糧》)

  例如當前我這個人,是個白發的老頭,再過些年送到八寶山一燒便沒有了,這是事相。若論本體,我的本性與佛相等,本來沒有生滅。這裡所說的本體,即是理。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腦的產物,是有生滅的。可見凡夫妄想的心,是不能真實明白腦中事事無礙的妙理。 (《淨土資糧》)

  “理”是本體,即“實際理體”。“理”與“事”相對,從理顯事,從事表體。譬喻:理為水,波為事,波從水現,波有千差,水只一體。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無相,現一切相。所以“青青竹葉,無非法身。”密宗《觀音儀軌》:“所見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如水上之波,從水所現,除水以外,沒有自體。於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谛,老實念佛,念念中暗契無住生心,念來念去,念到事一心,見思惑任運脫落,便是進一步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無明,顯一分法身,便是真實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無明,明顯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便成正覺。 (《心聲錄》)

  《甄解》(注:《無量壽經甄解》,[日]道隱作)又說:“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甄解》的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證的境界,那麼整個的四十八願,都可以流入無量光壽法身。法身必定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無量光壽法身。從這個無量光壽法身,流現出彌陀一切大願、極樂依報正報一切功德。這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寶池啊、寶樹啊、宮殿啊、德風華雨等等;正報:彌陀、觀音、勢至等等一切聖眾,以及種種殊勝方便,都是從彌陀的法身所流現。所以這四十八願就包括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以及無量無邊攝受眾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願顯的是法身功德。時常有很多人說,極樂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黃金為地等等,覺得沒有什麼興趣。實際這些黃金並不是說咱們世界的黃金貨幣,而都是真實法身哪。善導大師說: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顯的是法身。 (《無量壽經白話解》)

  禅宗有的人,不深入理解淨土,他批評淨土說:“你們是心外求法,你不參你的本心,你跑到十萬億佛土外去拜一個阿彌陀。”他不知道阿彌陀正是本心,不在心外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乙、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經有了,在座的人,每一個人,承認這句話麼?這是佛說的,佛成佛時所證明的,成佛就是因為證實到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大精進,要大慚愧。我們有如來的智慧,可是我們卻墮落成這個樣了,這是事實。但是,我們要懂,並不是很難,只要把這些虛妄都去掉,恢復本有就是了,不是變個什麼、得個什麼、修成個什麼。氣功是講究從頭上出了個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個小人。佛法不如此,此為心外取法,佛教不是這樣。眾生有佛一樣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顛倒執著,想的都是錯的,還執著,還把錯的抓住不放,這不好辦了,所以不能證得。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一切眾生本性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污垢,鏡光不能顯現,鏡子竟同廢物。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心聲錄》)

  現在有許多人,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又有人重理,而不肯信事,看不起念佛法門,認為是愚夫愚婦所修的法。以上兩類人中,後者的病更重。蓮池大師說:“迷理執事,不虛入品之功。”這就是說,有人雖不信理,但能信極樂是實有,相信念佛可以往生,於是懇切發願,老實念佛,也可以往生,所以說“不虛入品之功”,只是品位不會高而已。反之,如果只是執理而不信事,自身於理雖生淺信,但自心亦未開悟,於是就廢除了修持,不肯念佛,不願求生淨土。蓮池大師批評這類的人說:“執理廢事,反受落空之禍。”此處為什麼用一個“禍”字?這正如永嘉大師《證道歌》所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災禍。”執理不信事的人,談玄說妙,自認高明,埋頭研究,不去修持,一無所得,甚至撥無因果,故反而不如僅能信事的人。 (《淨土資糧》)

  丙、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兩句最重要的話。“是心是佛”,本心是佛,這是自性的德,是性德。就象截流大師的話,你本來是佛,但是現在你肯定不是,所以就需要“是心作佛”,也就是這個心在念佛,這是修德。我們就從我們本來是佛的這個心,生起了念佛。這個本來是佛的心是我們的性德,我們現在在念佛,不是從性德產生出修德來了嗎?這個在佛教的語言,叫從性起修,從你的性德上生起了修德。你起心念佛,念的是佛嘛,佛是什麼呢?佛不就是你的本心嗎?“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嘛。念的什麼?念的還是本心嘛。你修的是什麼?修的還是你的本性嘛。所以從性產生了修,修什麼?修的還是性。就如同珠子放光,光照的還是珠子。這就很明顯嘛,珠子放光,就把你珠子照亮了,這個就是一個殊勝的修行。從性起修,所修就在本性。我們也可以說,拿我們的心在念心,因為我們念的是佛,佛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以本心念本心。我們起心在念,這是我們的能念,當前一句是所念,能念是心,所念的還是心,以心念心。要是說以佛來念佛哪,能念的本來是佛,所念的也還是佛,那麼,能念所念就是一回事了。以心念心,或以佛念佛,能念所念就一回事了,能與所就沒有分別了,這就是一個極殊勝的修行嘛。我們眾生總是有能有所,甚至不管你修什麼也不離能所。現在所說你能念所念不是兩個,這就是天台所說最殊勝的中道的道理。天台的空假中三谛,泯一切法是空谛,立一切法是假谛,統一切法是中谛。色是假有,實際就本來無一物,就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空不是兩個了,這就是中。“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修持中能所都忘掉了,就是中。剛才我們說念佛時,能念所念是一個,本來沒有分別,就是從容中道。這是佛法圓教中最高深的道理,只要老這麼念的話,自然而然合乎這個道理。 (《心聲錄》)

(五)如何生信

1、首先仰信

  我們應當“信釋迦如來決無诳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首先要信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釋尊是我們的導師,教導我們受五戒不能妄語,所以釋尊絕對不會說妄語。《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佛所說的,都是真實,都是如,沒有虛妄。我常說釋迦牟尼佛不要人一文錢,也不要人去投他一張選票。釋尊捨棄王位眷屬,雪山苦修,成佛後也只是沿門托缽,討飯為生,這都為的是什麼?還不只是為了要救度我們!所以我們應該深信佛的教導。《阿彌陀經》是佛金口所說,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都是真語實語,決定不會騙我們,而且淨土三經中的《無量壽經》與《觀經》,都有會中大眾,親見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記載。這都是歷史事實,決不是神話故事。所以我們應當相信,既然相信,就應當依教奉行,“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二者,我們要信彌陀世尊決無虛願。阿彌陀佛是大願王,所發四十八大願,都已實現。大願的中心是第十八願,願文是:“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條大願也正是本經的綱宗,確指信願持名。若能聞名生信,而且是至心信受,至心指登峰造極的誠心,這表“信”。下面說“樂”,表歡喜。歡喜極樂國土,才會發願求佛。從“樂”字直到“願生我國”,表“願”。以下“乃至十念”,表“持名”。念佛當然念愈多愈好,但未能多念,乃至平時只修十念法以及臨終時能念佛十聲,都可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以下又說,如果有人能行如上的十念,而不能往生,就不成佛。現在經中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可見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其因中所發一切大願,決已全部圓滿成就,故決無虛願。我們信願持名,就必與彌陀大願相應,往生極樂。
  三者,要信六方諸佛亦即十方一切諸佛,經中說:“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中說諸佛現廣長舌相。《要解》說世間常人若能三世不妄語,舌相薄而廣長,吐出時可以自覆其面。可是此經中諸佛為贊淨土法門,所現廣長舌相,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現此稀有妙相者,正是為眾生生起決定信心。復用此不妄稀有舌相“說誠實言”,令諸眾生,皆信諸佛所贊,純一真實。諸佛毫無異語,所以說沒有二言。所贊者,“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正是本經原有的經題。可見此經是不可思議功德,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我們能遇這樣殊勝稀有的不二妙法,實應當至心信受,不當疑惑。 (《淨土資糧》)

  “有大福德始念佛。”(注:夏蓮居老居士《深妙禅偈》中第一句。)第一句就像獅子咆哮,震驚百獸。普告一切輕視淨土的人,不要認為齋公齋婆愚夫愚婦都能修淨土,就輕視淨土。修淨的人更不可認為自己根器低下,沒有水平修其他法門,沒有辦法,只好修淨土。應知唯有“大福德”的人,才能信受念佛法門,你才會念佛啊,所以我們要增加信心。《大乘無量壽經》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你不是在過去的多生多劫裡頭修了福修了慧,對於這個法門你想暫時聽一點都不可能。所以第一句就很好:“有大福德始念佛”。你應當鼓起勇氣,振作精神。我們應充分自信,這個極殊勝的法門我們現在能遇到了,自己也應該珍重自己。 (《心聲錄》)

  “難思”,是難思之法,不是我們很簡單的,用我們現在這個頭腦去思考,能把它想通啊。那我們現在要求什麼呢?能夠理解這更好,如果還理解不了,就首先要仰信,因為剛才說,這(《淨修捷要》)裡頭有的是哪部經的話,哪部經的話,都是佛所說的,我們應當知道它必然是正確的。而現在有的我已經接受了,有的還不能接受,但是我可以讓大家放心,今天不能接受不要緊,只要老念,老念,都會接受,都會一天比一天明白的!自然而然的,不一定要請人講,你只要老反復的看來看去,或者念來念去,你就變了啊。所以這個是佛恩啊!佛法的殊勝就在此! (《淨修捷要報恩談》)

  觀音的靈感說不盡啊!最近,我在海外雜志上看到記載的一件事:一個闊人家少奶奶,她有一個女傭人,聽少奶奶天天念佛,女傭人很羨慕。她想,少奶奶已經有福,還在修福,還在念,可我不知道怎麼念。她就對少奶奶說:“你告訴我,教給我,讓我念個什麼吧!”少奶奶正在吃荔枝,瞧不起她:“你還配念佛?你念什麼?——荔枝核!”她信以為真,就念荔枝核,成天念荔枝核。不久她的兒子掉海裡,後來回來告訴他媽:“好險啊!船翻了,就掉在海水裡了,可是有一個東西把我漂起來了,漂呀漂呀,後來到海灘上,我登岸的時候一看哪,好厚一層都是荔枝核!”這些事情,就是這樣,觀世音菩薩並不一定真要現出觀世音菩薩身體來把你拉出來,這也增加她母親的信心嘛,這個是你心之專注啊!這個誠懇……最重要嘛!這個少奶奶一句玩笑話,但她以真心來念,就這麼念,這就得很真實的感應嘛。 (《淨修捷要報恩談》)


2
、破疑生信

  一部《華嚴經》講的就是“信、解、行、證”。具足信解,最重要。首先是個“信”字,所以在信字上,我們必須要深入。深入這個信,還有一個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剛經》贊雲:“破疑生信,超相絕宗,頓亡人我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聽任它存在,要主動,要作努力,哪些地方有懷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與信是對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長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一有疑,經上所說的那些功效,不顯現了,你自個兒給否定了。你懷疑就是你否定,你就是佛,你要否定,它的功德就顯不出來嘛,它是唯心所現嘛。你的心否定它,它還能現什麼?它就現出否定的結果,你自個兒現的!所以這個得對治啊,斷疑生信哪!“疑根未斷即是罪根”,疑根沒有斷,疑根就是罪業的根。“信力圓時全成佛力”,等到你的信力圓滿的時候,你的力量全成了佛的力量,佛的力量全成了你的力量。 (《無量壽經講座》)


3
、信解並進

  信解二者,有時是不解不能信,有的時候是不信不能解。這兩個可以互相促進,因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這麼循環,這麼增長。信一點,多理解一點;多理解一點,更信一點;更信一點,更深入理解一點,這就對了。信解具足的時候,就怎麼樣?就入佛智慧,就進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它。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二、切願

(一)修行要務 立願為先

  發願很重要。蓮宗祖師省庵大師說:“修行要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具發就是全發,要全部發起自覺覺他的菩薩大願。 (《無量壽經白話解》)


1
、與佛相應 眾生可度

  經雲:“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就是說眾生聽到經中所說極樂的依正莊嚴,就應當發起求生極樂淨土的大願。這個大願極為殊勝,能發此願,便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之願相合。人若不發求生的願,便不能往生了,因為佛恆順眾生,是決不強迫眾生的。人若發願求生,佛的全部願力,就顯現在這發願人的身上,所以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淨土資糧》)


2
、得大铠甲 可出生死

  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對於娑婆世界我們毫無貪戀,願意出離,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極樂世界,這就叫作願。願很重要,所以說金剛非堅,願力為堅。金剛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毀寶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剛仍不算最堅,唯有願力是最堅的。《普賢行願品》說:人們臨終時,一切諸根都敗壞了,一切辦法都沒有了,只是這個願王不相捨離。可見願的重要。願是铠甲,當我們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敵人作一決戰的時候,什麼是護身的铠甲?就是願。 (《淨土資糧》)


3
、承信啟行 具足資糧

  信、願、行是三資糧,缺一不可。例如照相機三條腿的架子,一條腿不能缺。法藏比丘的殊勝信心居第一位,已介紹於前,所以緊接著介紹願行。願字很重要,這是自覺覺他的關鍵。“願”是從信而來,有了信心才會願意去做,它是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產生行動,所以願字是承信啟行的關鍵。彌陀因發大願的誓海,稱為大願王。為證此願海,法藏比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一心莊嚴極樂淨土。由大願產生大力,出生了大行,成就了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與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其中的關鍵是“願”。 (《無量壽經白話解》)

  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你持戒,沒有信沒有願,不能往生。“唯得天人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盡還得受輪回。“發願持戒力”,你又發願又持戒,“回向生樂國”,你拿這個來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樣的行持,一千人一個也不會丟掉,決定如願哪!所以就是要發願。 (《無量壽經講座》)

  這就是長行的總結,這八句:“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全有了:理呀,事呀,正呀,助呀。救命的一句:“求生淨剎”。堅決求生,這願要切!願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那就行啊!相反哪,念得很好,你願不堅,還在留戀娑婆呀,不見得去得了。留戀娑婆,你喜歡誰是留戀,我討厭誰,也是留戀哪。愛和憎是一件事——情見,總之是娑婆世界人的情見。你心裡老討厭,討厭得不得了——同樣是留戀娑婆,這是娑婆世界的東西,你老是想著它。你老討厭它,你還是想著它。你干嘛老惦著它?這就是留戀娑婆,你放不下,放不下,這就叫留戀。不是說誰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捨不得他,叫留戀。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戀。所以要求生淨剎,那就不要放不下。 (《無量壽經講座》)


4
、人身難得 切莫因循

  人身難得,哪方面難得?天人比人聰明,有福有壽,天人比人好。為什麼不說天人身難得?因為在解決根本問題來說,天人身不如人身。天人享樂放逸,不像人能精進;人身難得而易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就是說,解決問題的最好機會是人身,但這個機會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三途一報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個問題很明顯,活著就是為解決生死,也就是抓住“這一生”機會永超生死。 (《谷響集》)

  “一念因循,輪回無盡。嗚呼苦哉!”一念因循,因循——我等等再說,還有些事沒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等什麼事辦完再說吧!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這心就發不起來。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你這輪回六道就無窮無盡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當今末世,欲出生死,唯有求生淨土之一法。修禅、習密、學教,無一不可,但不求往生則不可,蓋“菩薩有隔陰之昏,聲聞有入胎之懼”,今生修證縱不無進益,但來世一墮母胎,往往昧失前因。試看今生所行之事,往往忘得干干淨淨,焉能保證來世不忘本願?生死不斷,則惡趣緣多,再失人身,何堪設想!故雲“誓盡此生出娑婆”。 (《谷響集》)

  生死苦海,實可畏怖,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了脫之道端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切莫蹉跎,錯過今生。“此回若錯真成錯,再出頭來是幾時?”願共勉之。 (《谷響集》)

(二)願的組成 根本三心

1、出離心

  第一,出離心。此心雖比後兩者淺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說高明容易解脫難,要能透脫人世間種種纏縛(妻兒子女、功名富貴、生活享受),談談容易,做到很難。甚至有的出家人,雖然擺脫了世間的家庭眷屬,名譽地位,可是內心仍夾雜著自己想當佛教領袖、眾生導師,於是大占山頭,大收徒眾,重用親信,宗派相爭,生活享受如同富翁,這與釋尊捨王位離皇宮,林間度夜,托缽乞食,真是鮮明對比。所以世間這些難捨之物,都像癌細胞,是萬萬不能發展的,所以首先要對這些難捨的東西能捨,不再留戀。出離心不是消極厭世,恰恰相反,這是真正的大雄心。為了積極救世,就須輕裝上陣,自己還在昏睡,焉能喚醒別人的酣夢?更切忌的是留戀世間,正是最嚴重的執著,那麼你的鏡子就擦不干淨了。首先要有一個出離心,這是個最根本的。 (《心聲錄》)

  願“欣求極樂,厭離娑婆”。看來這事很容易,實際並不容易,尤其是“厭離娑婆”這四個字很不容易。多少修行人還在爭名啊,爭利啊,這個名利不都是娑婆世界的東西嗎?還不是在留戀嗎?總想生活改善一些,生活不更是娑婆世界的東西嗎?兒女呀,夫婦這些感情,唯恐自己的對方對自己的愛不真啊,計較我對你很真,你對我不真,很傷心。這些感情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都是男人。這些東西正是娑婆世界的纏縛,就是這些東西使得本來是佛的你,墮落成今天這個樣子。所以要真正的厭離,對於這一切都不留戀,不是說都要出家。許多出家人他身出家,而心在家,他又爭佛教中的地位與名聞,他又有新的關系,有和他相親的,又有相疏的,不知不覺形成幫派,團結一派打擊別人,出家而在家,還是留戀娑婆。居士們最好是在家出家,先從淡開始,漸漸發展到真實厭離,毫無留戀。信心堅定,欣願極樂,老實持名,三資糧就圓滿了,這是小本《阿彌陀經》的宗要。 (《心聲錄》)

  人不能都出家,出家也不能離開衣、食、住、行與社會聯系。所以要抓綱,一綱舉,萬目張,一領提,全衣順。所以在頭腦中要有出生死這條綱,萬變不離其宗,萬目皆隨於綱,世法和佛法就打成一片。例如,要做好工作,為了什麼?如果其目的、動機落在佛法上,那麼你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佛的工作。反言之,如果你在佛教道場中,忙得腳跟不點地,可是,內心深處,是個人打算,是利用佛教求名、求利,那就是在欺騙佛,表面是佛教徒,實質上何異於魔子魔孫!同樣,整天拜佛燒香,所希望的只是消災延壽、富貴榮華、妻兒子女、人間福報,這就叫做愚中倍人。不明佛法是愚癡,知道佛法還是這樣,故曰倍人。既是在家人,當然有無窮無盡的世間事,只要從出世法出發,並落實到出世法上,世法又何嘗有妨礙呢?但是當有不同的機會時,選擇什麼,這是檢驗自己最好的儀器,是自己有沒有真實發心的真實表現。老是為了世間而犧牲出世間,那還談得到什麼發心呢? (《谷響集》)

  求福求壽求平安等等,總之都是向佛伸手,求之又求,始終是個伸手派。觀音大士曰:“先以欲鉤牽,後令入正道。”有求必應,是以欲鉤牽也。而其真實目的,是希望行者發心,從求佛變為學佛,從伸手變為助手。 (《谷響集》)

  佛教徒萬不能只是追求人天福報。蓮池大師《發願文》中,明白寫出“不求人天福報”。修行的真實目的,是求覺悟。佛者,覺也。我們學佛所為何事?也只是普為眾生求覺悟而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得菩提。菩提者,覺也。 (《谷響集》)


2
、慈悲心

  第二,慈悲心。佛為什麼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樣來維持生命,眾生非常苦哇。因之發心求道救度,這就是慈悲心。在人世間我們也看到多少災難,多少苦痛——非洲的災情,兩伊的戰爭,多少血淚呀。怎麼能無動於衷?這種同情與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薩看一切眾生與自身如同一體,這就是同體大悲呀。佛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獨子,這是大慈悲心,這是我們學佛的根本。《華嚴經》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須從慈悲心出發。修羅都有本領,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沒有慈悲心去修煉,是盲修瞎練,成為阿修羅而後已。 (《心聲錄》)

  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 (《無量壽經講座》)

  佛是“無緣慈,同體悲”。有緣慈,你跟我有緣,所以我對你好,我願意幫助你。這個善心就不算十分偉大,但總還是好事,是有緣慈。佛是無緣慈,不是靠這個因緣的,我同等都要救度。同體悲,任何一個眾生都和我同一本體呀,他的病就是我的病啊,所以佛菩薩偉大,不涉及一切情計! (《淨修捷要報恩談》)

  慈悲心是我們的根本。我們修行,一個是慈悲,一個是智慧,如鳥的兩個翅膀。 (《心聲錄》)

  諾那祖師(注:密宗紅教大德)說:“每一年的年底都要自己結結帳,自己看看,我這一年的修持結果,是不是更慈悲了一點,更明白了一點。”這話再好沒有了,又簡單又明白。我們學佛為的什麼?就是為大家都慈悲一點,明白一點。剛才講的智慧跟慈悲,就像鳥的兩個翅膀,鳥剩下一個翅膀就飛不起來了。人生又不慈悲,又不明白,只是個活死屍。我們就是要慈悲一點對人有利益,明白一點才能給大家謀利益。 (《心聲錄》)


3
、菩提心

(1)大悲、大願、大智慧

  第三,菩提心,覺悟的心。《毗盧遮那經》在“大悲為根”之下,緊接著便是“菩提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也就是佛。一切事從因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菩提就得菩提,種佛就得佛。“菩提為因”就等於是說,咱們現在播種,你種了一個佛的種子,將來也就要結出佛的果。所以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這同《華嚴》說“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華嚴》說,這三個像是一盞油燈的三個方面,燈油、燈炷與燈光,缺一不可。而關鍵是燈光,不發光的燈有什麼用?燈的光譬喻大智慧。我們看到本來是佛的眾生,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覺悟,冤冤枉枉的在輪回之中受種種苦,所以要救度,這是悲心。悲心廣大,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這就是大願。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如《金剛經》:終日度生而終日無所度。這樣的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就是菩提心。 (《心聲錄》)


(2)信願持名 求生淨剎

  菩提心是什麼心呢?也就相當於剛才六信(注:蕅益大師提出的六信,見上編)都深信,對於娑婆毫無留戀,一心只願同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精修。所以小經的信願也就是菩提心。 (《心聲錄》)

  承詢如何再進一步?此問極好。拙見以為,當前之要,是重點突出,萬法歸一。閣下重點是一句根本咒,故表贊歎。當前所應進步者,即使此重點突出再突出,方能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當前諸行只是一個目標——求生淨土,這即是萬法歸一;放下一切,單提一句根本咒,亦是萬法歸一;攝一切法入一法,亦是萬法歸一。只有先達到“萬法歸一”,方能問“一歸何處”。又雲:“若得一,萬事畢。”故知歸一甚為切要。當前,應將一切功德回向淨土,所願求者,只此一事:接引往生。至於靜坐有無八觸功德,均可不管也。 (《谷響集》)

  淨宗有“先送心歸極樂”之說。這話是指雖然自己在娑婆,可是神棲極樂,自己心神不離彼土。 (《心聲錄》)

  淨業行人,一心為利樂有情故,求生淨土。願見佛聞法後,盡未來際,度一切眾生。如是之心,即是發菩提心之初步。蓋普度之心是悲,求生之心是智,若無大智慧決不能信淨土法門也。往往有些人自求極樂,卻無心普利,便不是菩提心。 (《谷響集》)

  志願就是要以利他為本,就是要拔除一切眾生和自己的生死根本。眾生本來都是佛,而自己和眾生都在迷惑,輪回六道,枉受種種苦惱。……因為輪回六道的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眷屬,眾生在沒有窮盡的長劫中轉來轉去,彼此相互之間當過父子,當過夫婦,當過親戚,當過朋友,都是有親的人。而目前都在六趣裡受罪,自己很親的人,在油鍋裡,在刀山上,盼他的親人能夠救濟,我們焉能坐視不管?因此我們要有這樣大的志願。本來是佛的眾生,可是在顛倒,在冤枉,在受苦。所以要把大家喚醒,從夢中醒過來,不要受這些苦,這就是我們的志願。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去享福,往生不是這個目的,往生是為了最有效最快地實現你度眾生的願望。因為一個心願,要能實際做到才算,不然就是空話、大話,一個高調,一個空話,一個狂想。要度一切眾生,我們要有現實的行動,那麼最快最有效的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不再退步,只有進步,而且不會死,很快花開見佛,明心見性,懂得佛法的真實道理。於是你可以分身到無量世界,廣度一切眾生。我們就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樣的志願。 (《心聲錄》)

  大家來到極樂國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學佛,願同阿彌陀佛一樣,也是以永恆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眾生。所以,《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你只是求自覺,自己安樂,自己享受,甚至只是自私自利,個人打算,這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要發大菩提心,要“利益諸群品”。往生之人,他們不但是金色光明大丈夫相,更殊勝的是都有大悲之心,願有如佛一樣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種種品類的眾生。你要覺他,要去度眾生,那你不能不自覺呀!要使別人覺悟,你自己還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哇,你自己沒有覺悟,就想覺他,就如同你自己正在河水中漂流,自己正在掙命,可是你要救濟岸上的人,這豈不是笑話?所以蕅益大師說的透徹,自己覺得岸上的人有危險,而不知自己更危險。既然是如此,所以要救度眾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覺悟。 (《無量壽經白話解》)

  所以,我們說為什麼要求往生?就是我們要最快、最徹底的來實現咱們度眾生的願望。我們願意度眾生,但是你怎麼度?自己還在水裡頭,頭出頭沒,我想要把水裡的人都救出來,這不成空話嘛?所以,你自己總要會游泳,自己有了救生圈,你自己再有救生艇,再要有大的船,你這才能真正的救人了,呼喊救人了嘛。所以,到了極樂世界,就是為了這個嘛。你很快得成功,你就有辦法,你可以分身到一切世界去種種說法,作種種救度,度無邊的眾生啊!我們所以要往生,是為了這麼一個大事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由於全部誓願都是覺他,若要別人覺悟,首先須要自己覺悟。自己還整個在無明分別之中,全體是迷,怎麼能啟發引導大眾求得覺悟?其結果只能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在當前末法中,這個毛病特別顯著,無論在家出家,往往好為人師,或自加活佛、法王等美號登壇賣法,或者自誇妙悟,妄談相似般若。其上者於弘法中難免放毒,所謂治病實質是庸醫殺人。其劣者則毀教敗法,盜名欺世,斷人慧命,作惡多端。所以真實的佛教徒對於這些應該十分警惕。 (《無量壽經白話解》)


(3)普度有情 同歸極樂

  現在我們淨宗初機行人怎麼做?引用昙鸾大師《論注》(注:《往生論注》)中的話,他說:“無上菩提心即是願做佛心。”不是求聲聞、緣覺,不是想生天,想有個好死,來生富貴,這都不行了。要發願作佛的心。“願做佛心即是度眾生心”,不是我自己要成佛,佛教的偉大就是不為我。為什麼要成佛?要度眾生。怎麼度眾生?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攝受眾生都生到有佛的國土去的心。《大乘起信論》上說:“眾生如弱鳥纏枝。”小鳥剛會飛,離開樹枝不行;沒有成就的人,離開佛不行。怎麼度眾生?讓眾生生到有佛的國土去。 (《心聲錄》)

  我們現在做慈善事業,現在,有的人做得很多,比如說幼兒園哪,敬老院哪,種種的,能讓眾生得到好處,甚至你一個人給他一萬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但是,這些不是他的真實之利啊!他壽命完了之後,又要輪回,後頭的惡夢無窮無盡哪!你對於他沒有幫助啊!所以我們要給他真實之利啊!……眾生這個生死是苦啊。
  “勤苦”是什麼?沒完沒了啊!“勤”就是它沒有停止,沒有休息,老是苦啊!這個勤苦生死——就像咱們這一生,有一天要死。我就近了一點了,你們還遠一點。死了之後又生,生了之後又要死,這沒完沒了啊,所以這個勤苦啊!這個勤苦它有個根本嘛,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心哪,要為一切眾生拔除所有生死的根本,所以這個志向大呀!所以,我們覺得真正信了佛,為佛做一點事情,這人生才有意義。不然,對不起我們現在吃的糧食啊!來之不易啊!眾生辛苦啊,你怎麼報眾生啊?只是享受啊?你做了這些工作,對於眾生有多大的好處?打一個很大的問號。灌輸一些學問,灌輸他一些什麼東西,對於拔除生死勤苦之本都沒有什麼作用。所以,我們要真正的像阿彌陀佛一樣發起一個大的心哪。 (《淨修捷要報恩談》)


(4)諸佛本源 眾生慧命

  《無量壽經起信論》雲:“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佛是什麼?佛者覺也,三覺圓滿就是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眾生妄執成為不覺。背離六塵,反合本覺,叫做始覺。始本不離,直趨究竟,大覺圓滿,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諸佛的本源。“眾生之慧命”。我們應該知道:慧命比我們生命重要億萬倍。你有生命,這是人身的壽命,不見得有慧命。以廣大甚深的智慧當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諸佛法身拿智慧當壽命,所以叫作慧命。《四教儀》說,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傷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是因小失大。這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師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給你的是你的身體和生命,善知識給你的是你的慧命。因為菩提心是佛本源與眾生的慧命,所以“才發此心,已成佛道”。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圓教妙法,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白話解》)

  《華嚴》更有一句話,大家聽了應該記住。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發過菩提心你忘了,你做的善事也成了魔的事業。所以到底是學佛還是學魔?這個地方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很多人自己以為是在學佛,不知道已是在魔隊裡頭上班。在佛堂念發心文,出了佛堂忘得一干二淨,煩惱照舊生,火氣依舊旺,學法無益。不明根本只行小善不能出魔。所以希望大家輾轉勸說,要明白這個根本。 (《心聲錄》)

  所以《起信論》的三心(注:真心、深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最為寶貴了。如過去國王太子,他還是一個小娃娃,還在襁褓之中,還要人抱著,任何大臣,哪怕是白胡子的開國元勳見到時都要禮拜,是不是?看見太子焉有不拜之理呀,就是如此。初發心的人,你要發了菩提心,那一切二乘種性和以下的都應該向你恭敬,就是如此,佛法之中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華嚴經》一百個比喻說明菩提心重要。 (《心聲錄》)


 

(三)如何發願

1、默察機緣 創造條件

  關於發願問題,函中有“選擇所集中的目標中,就有對自身的取捨標准,要准備犧牲什麼,以集中力量得到什麼。”數語甚好,表示確在認真考慮發願問題,應珍重。但另一方面也不宜操之過急,《大經》中,法藏比丘以五劫時間方才結成四十八願。當前,君之求索,不外“默察機緣”與“創造條件”兩途。因須利他——“他”即客觀方面,一切法從因緣生,當然要看機緣。至於“自覺”,雖是主觀方面,但也不能脫離因緣,自身之求法修法也都要看機緣。故首須對於機緣有切實與深刻之了解,但又不可局限於現有因緣之中,而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創造條件。當前首應創造的是“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世音菩薩雲:“欲誦持(大悲咒)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正如函中所雲:“怎麼去辨別人,怎麼知道這是了義教?”這都首須具眼。所以你當前首須創造的便是“眼”,這也即是你當前首先應發的願,這正是觀音大士的教導。要持咒先須發這樣的願,你說按著經本把願文念一遍,這只叫“誦願”,不等於“發願”。真實發願,必然有行動跟上來,那就是止惡行善,忏悔祈願,誦咒修法,讀誦大乘。祈請上師三寶加被,早開正眼。你已有初步眼力,經過一些考驗,但還有更大考驗在後面。必須通過這些考驗,才有可能“得智慧眼”。通過考驗,不等於具眼,只是過程而已。 (《谷響集》)

  說來也難信,許多人修行一輩子,不懂得什麼叫發願,更不懂什麼叫切願。切者,懇切也,迫切也,切實也。切實兩字含義甚廣,亦包括俗言“切合實際”之義,亦即切己、切時、切機。所以首先應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具備哪些有利和不利條件。其次是掌握世界、國家、社會的形勢,包括今天和明天。再則是默察法運之機緣,何者將興,何者暫隱。本人今生具體之願決不能脫離客觀形勢與法運因緣,但憑己意而盲動。發願不是細事,更不是只憑主觀臆想的事,而是一步一步從小到大,從淺到深,從抽象到具體,從浮泛到切實,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例如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以五劫的時間精勤求索,方才結得四十八願。您目前先發起原則性的願,於是一面修法、一面加深對於主客觀的了解,逐步形成具體的願,懇懇切切契合時機,這就是切願。既是切願,行動必然跟上來,這樣的願才可能“有願必滿”。目前就要求全部具體和恰當很難,但其中度生與往生之願肯定是恰當的、殊勝的。但度生二字目前仍是原則性的,具體內容,當然您自己也有設想,可是恰當與否,不宜主觀武斷,應多觀察、總結,並請教師友。 (《谷響集》)


2
、由願起行 積功累德

  願文每天念一遍,當然很好,但這只是熏習而已。要根據自己的願生出行動,才真正成為你的願。願要起行,有行無願,是盲目的行動;有願無行,只是虛浮狂願,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動,要“積功累德”。 (《無量壽經白話解》)

  真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白話解》)

  目前但應抓緊一切可念之時間,不使虛過。如聽任時光虛度,則過在自身。可念而不念,表所願不切。信願有虧,縱念得甚好,定力過人,亦不能往生。 (《谷響集》)


3
、願心堅固 直趨覺路

  最後兩句(注:見《無量壽經·法藏因地品》)是“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一般人一碰到打擊,壯志就消磨完了,學佛只是五分鐘熱血。唐譯裡是“縱沉無間諸地獄”,這地方包括地獄,本經是“諸苦中”,當然也包括地獄,所以法藏菩薩的誓願,縱使墮入地獄,此行此願也不退轉,這正說明決定堅固。如果只有願沒有行,這是虛願;單有行沒有願,這是盲動。所以要願行相輔,願以啟行,行以證願,才可以圓滿成就大願。 (《無量壽經白話解》)

  我們一直不成就,不是永不發心,甚至也發過很勇猛的心,但是往往一遇退緣就懈怠了,退了下來。又碰到什麼善因緣又發心,又過兩天又涼了。進進退退,進一退九,好不容易進了一步,一退退了九步。 (《心聲錄》)

  佛法是如此之深,如同大海。可是學習的時機,即我們的壽命,又是這麼的短,難過百年,所以很難啊!並且處處是退緣,逆境叫你退還容易克服,最麻煩是順境來了,這個順境纏縛人啊!因此叫進一退九。 (《淨土資糧》)

  中國佛學院有學員告訴我:國清寺有一個和尚,他聽到什麼聲音,風聲、雨聲等等,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他佛號念得很好,結果他早上上吊,吊死了。所以大家知道信、願不具足不行,這證明了蕅益大師的話。所以我們大家要讀誦大乘,提高自己的信願,也是發菩提心。《華嚴經》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這一點很重要。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今天發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籽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的一種花,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壽經白話解》)

  菩提心如此之殊勝,我們也發起了很大的志願,也有了智慧,也有了慈悲,也有願力,算不算已經發了菩提心呢?我這兒打個比方,咱們拿吃的杏子的核埋下去,這個杏核它要長出東西來啊。第一步是杏仁裡頭開始有一點點綠,然後長出一個綠芽,從杏仁裡頭出來了。第二步從那個軟皮裡頭鑽出來了。第三步呢——杏核不是很硬嗎?從這個硬皮裡頭鑽出來了。第四步,從土裡頭長出來了。只要長出來,一離開土,這麼高一個苗。咱們要是問人:“這是什麼呀?”“不認識啊!”說:“這就是杏樹。”就這麼高,就把它叫杏樹。這就是發菩提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把它叫什麼?就叫做佛了。
  那麼在這以前呢?我們有的人可能還沒發,就不是了,這就不相干了。如果真的有點發,可能在這以前,情況還在核裡頭,還在軟皮裡頭,還在杏仁裡頭,僅僅在中心裡頭,剛剛有點綠,總之是變化了。所以,這個不是一個空談,一個理解問題,而是真實從內心有所發動,叫做發菩提心。這跟樹上發芽的“發”字,種子發芽的“發”字,用的一個“發”字,所以我就舉了一個杏核的發。這個“發”,與發菩提心的“發”,是一個“發”字,是確實有一個新生的面貌。 (《無量壽經講座》)


4
、勝緣難逢 時不我待

  我們現在是減劫啊,壽命在減。現在壽命卻在增長,這是個特殊的現象。我說我也沒有什麼具體的……就這麼猜呀,可能是個中興的瑞相:人的壽命增長啊。……這也正好跟西藏的傳說,密宗的傳說,佛法要中興於世界,這兩個有不謀而合的地方。現在姑且這麼來看,這是一個中興的瑞相,所以大家能長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有利因素。 (《淨修捷要報恩談》)

  淨土宗有十種書,國內已經佚失,稱為佚本哪。國內沒有了,現在已經回來了,所以我們現在是一個很好的因緣哪,大家要知道!所以這是所謂法之將興,是很讓我們感覺到高興的!這些書回來了,過去象蓮池、蕅益沒有見過啊,而現在我們能見,這很殊勝啊!
  《無量壽經》一千多年沒有善本,這善本是日本投降以後才出現,沒有多少年哪!……
  所以這一切都是前人所沒遇著的,但是有很多人卻不如前人那麼精進啊,只要大家肯精進,把這些優點發揮出來,將會有一個中興,就是要起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就是比前後都高,而現在這是平的,這兒出現弧,弧的高峰,就比未來高,比過去也高嘛。當然以前也有,還有更高的地方——從那麼下來,不是整個是個平面。這是根據西藏的這個傳說,不久的將來,佛教會很放光,將出現一個中興的高峰,那麼,大家利用這個時候,利用上升的階段,這正是特殊的因緣嘛,大家要很好的發心啊!三百年後,再起一個峰,佛教又盛。總之,最困難的事情來了之後,這時候一定有好轉,但那個峰不如現在。那個峰過去之後,以後再也沒有什麼峰,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最後,人只活十多歲,見面就要殺。 (《淨修捷要報恩談》)

  當前確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生逢其時,便應肩荷起這個偉大的任務,發起“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大志。我們要為一切有情感、有靈性的生物,謀求最廣大、最長久、最真實、最徹底的利益,這就是“利他”。最真實最徹底的利益,那便是覺悟,所以要“覺他”。要把這些醉生夢死的人,從醉夢中喚醒,點破他們的愚癡迷亂,恢復他們本有的覺性,讓他們得到真實的利益。既要覺人,先須自覺;既能自覺,即是自利。故此八個字的次第為:為利他,乃覺他;欲覺他,先自覺;因自覺,即自利。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谷響集》)

下編 真實修行

一、淨土行法

1、諸經所示法門

  《要解》說:“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觀像,如《般舟三昧經》裡所說,專看佛像,這叫觀像念佛。觀想,就是《觀經》裡所說,觀日、觀水、觀佛相好等等十六觀,這叫觀想念佛,都是淨土的行。還有五悔,是①忏悔,②勸請,③隨喜,④回向,⑤發願。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所有這一切修行如果成就了,都能往生淨土。但其中有正有助,信願持名這是正行,至於禮拜、供養等等就是助行。正助齊修如同眾寶俱備,但持名念佛乃寶中之王。 (《淨土資糧》)

  《華嚴》是這樣了,已指明了歸宿,而天親菩薩也以五念作為法門。五念:一是禮拜,二是贊歎,三是發願,四是觀察,五是回向。凡是修持這五念的,必定往生! (《淨修捷要報恩談》)

  再要說的就是天親菩薩“四修五念”。“五念”我們說過了,還有“四修”。“四修”的意思:一是恭敬修,我們要很恭敬淨土法門,恭敬阿彌陀佛和一切聖眾;第二是無余修,你稱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和經中的這些如來聖眾的名號,不去摻加其他的,叫做無余修;第三是無間修,就是淨念相繼,沒有間斷;第四是長時修,就是以畢命為期,我這一生一直修到命終了,我這念才完哪,這叫“四修”。是天親菩薩囑咐我們要四修五念,那麼按這四修五念就自然獲得利益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2
、正助並行 對症施藥

  誦經修法都是好事,但均宜精要,而不應繁多。總以隨時隨地持名為主,其它一切均是助行,不宜喧賓奪主。一切善行,一切工夫,一切境界,總不如老實念佛,念念相續。 (《谷響集》)

  具體修行因人而異(至於每個人,亦可因其修持過程中之情況而異),或重忏悔,或重讀誦,或重參究,或重禅定,或重持名,或重持咒,或專修,或兼修,種種排列組合,不妨千變萬化,但總原則,要以對症為宜,總不應離開以下兩句名言:“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毋自欺”三字,至關重要。真實修行,應以深信切願,老實持名(或咒)為主。 (《谷響集》)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徑中的捷徑。《無量壽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小本《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就是淨土宗的宗要,也就是淨宗的正行。先師夏蓮老於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輔行,寫了兩句話:“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這兩句話是一切淨宗行人,背塵合覺的要徑,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輔的修持。
  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頭兩個字是戒學,末後三個字“看經教”是慧學。“定須習,慧須聞”,多看經教,正是聞。一切依據聖言量,禅宗不立文字,但禅宗的悟證,沒有不合於聖言量的。中間“念佛”兩個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寶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寶。念佛得正定,可見念佛正表定學。但念佛還不僅是定學,老實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念佛也是慧學。念佛時“都攝六根”,不但不做惡事,心中也不起惡念,所以念佛也攝“戒學”。念佛雖攝戒定慧,但夏師句中,還是指出了“持戒”與“看經教”,喚起大眾的重視。
  夏師的第二句:“察過去習毋自欺”,正表“息滅貪瞋癡”。“察過”,就是檢查自己的過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認真察看自己的過錯。“去習”去掉不好的習氣,一些不好的習慣叫作習氣,多生多劫的煩惱,成為積習,煩惱雖除,舊習未盡,這就是習氣,所以要去掉習氣。“毋自欺”,要認真,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這句話就是不但要除貪瞋癡三毒,還要對煩惱所留的余習,都要檢查除去,不可欺騙自己,這才真是背塵。兩句話合起來,就是淨土宗的人,背塵合覺的、全面的、具體的、必要的行持,是淨土行人修行的要徑。 (《心聲錄》)

二、淨宗正行 持名念佛

  夫念佛法門為易行道,優於余法,故稱捷徑。但念佛有四:一、實相念;二、觀想念;三、觀像念;四、持名念。持名念佛,更為簡易精深,直截了當,契理契機,萬修萬去,故持名一法稱為徑中之徑。《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無量壽經》說:“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觀經》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可見淨土三經,同贊持名念佛。又此法門,乃十方如來所同贊,千經萬論所共指。 (《心聲錄》)

  “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以上《觀佛三昧經》,這段經文實是無上稀有的殊勝開示,經義是:釋尊告訴阿難尊者,你現在應當好好的記住,千萬不要忘記了,我釋迦牟尼佛同十方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當前賢劫中的一千佛(釋尊是第四佛,彌勒大士當來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這一大劫裡共有一千佛,所以叫賢劫千佛。從彌勒大士起都是未來佛),所有這些現在與未來的佛最初發心,得到一切種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諸佛,賢劫千佛,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於是感恩圖報,要學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證,憶念不忘,這叫做憶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諸善中王,最為殊勝,我們要跟佛齊等的話,首先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萬德,總攝一切善根,具足一切法門,所以在念名字的時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無量壽經白話解》)

  什麼叫攝取呀?《往生論》說:“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極樂世界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一切莊嚴功德成就,“略說入一法句”,匯總起來說,三種莊嚴入在一個法句裡頭。“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個極樂世界全部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之顯現哪。入了一法句,清淨句。蕅益大師也說:“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每一樣每一樣的莊嚴,全體是理性啊。如果你能了達極樂世界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你就從事達理,從這些事相了達了什麼是理體,理體就是本體啊,從現象而能夠入到本體啊。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一法句,清淨句嘛,就是無為法身,法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啊。法身功德不可思議,這法身功德就入了一法句——名號之中,所以,名號的功德同樣是不可思議。所以你念的名號就是念的法身呀,法身功德不可思議,你就在不可思議之中啊!這就是攝取,所以這裡頭有理有事。
  , 受持。受就是信受、接受、依教奉行。持,就是執持名號,持誦本經啊。所以本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受持這部經(《無量壽經》)就是要依照本宗旨來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哪。十地菩薩都不離開念佛嘛,地地都念佛,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與佛才能究竟理解。我今天雖然這麼贊歎,我所知者,還是如大海之中的一滴水,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與佛只差一位的等覺大士,也離不開念佛。 (《無量壽經講座》)

  釋迦牟尼勸父親修念佛三昧,父親說:“你還有很多深妙境界,為什麼不叫我做呀?”佛就說:“父王啊,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經所說的,好多不是凡夫你所能做得到的,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有許多事,馬上你就要做就要修——很多是躐等(注:躐,超越)啊,你就修不成功啊!那個不行啊!所以佛才勸父王修念佛三昧。
  他父親說:那麼念佛又是什麼樣的功德呢?佛就給他打比方,佛告訴父王,有個臭林子,伊蘭林,四十裡地。地上長出一棵旃檀樹來,沒有發芽,剛剛發芽,還沒有出土,這個林子怎麼樣?臭,牲口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就會發瘋。後來旃檀樹的芽長起來了,剛剛要成樹,香氣就出來了,而且改變了這個林子,都是香,都美,眾生一看見都生稀有心啊!佛就告訴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苦海中,這個念佛的心也正是這樣。一個臭林子,吃了它的東西使人瘋,但是這個旃檀樹長起來就都變了。念佛就是這樣,如果你能老這麼接著念,“系念不絕”,一念接一念的念,相續的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面前。
  “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你往生之後,這一切惡都改了。所以這又是一個證據,你往生之後才能改變一切惡……到這時候才改啊,“成大慈悲”啊,“如彼香樹,改伊蘭林”哪! (《無量壽經講座》)

三、持名法要

1、“阿”的讀音

  這個南無阿彌陀佛,用印度話來念,是“那谟阿彌達巴亞”。這一句佛號也出現在《往生咒》、《大悲咒》裡頭,但是注音注錯了,“那摩”變成“南無”了,有的讀音變了,“阿”字念成“哦”字了。現在寫的文字是“多婆夜”,“夜晚”的“夜”,南方很多地方“夜”字讀成“亞”,亞裡(夜裡)。這樣你要把那個音念准了,還是與印度文一樣的,“那谟阿彌達巴亞”,是“南無阿彌陀佛”印度音的讀法。因此,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字很重要。現在大家初修,要念南無阿(ā)彌陀佛。有的人年老了,老太婆了,她都念了幾十年了,就不要叫她改,但是要叫她知道……不要自己錯念成“哦”,教別人時,還把別人念的“阿”改過來,這就改錯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字的正確讀法是漢語拼音字母中的A字。阿字是華嚴字母音裡面的第一個字,一個阿字有無量功德,無量涵義,其中第一個涵義,就是無生。密教大德日本興教大師說,從一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從一切陀羅尼出生一切諸佛。所以這個字的讀音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夠讀准。 (《淨土資糧》)


2
、必依乎數

  “初入此門,必依乎數”。你理解的應當高,真正下手的就應當很近。要真正做到,先要重視這個“必”字,是一定要,一定要依乎數量,不可說我隨意念,想念就念。有人說我老念,但現在做不到這點,說說容易,真要做到就難了。所以一定要管自己,規定一個數。雖然告訴你以後離數,但先從數開始,一定要依乎數。“日須克定課程”,要有定課,一天是三千、五千、一萬、五萬(《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從三萬開始,三萬、五萬、十萬)。
  咱們不拘多少,開始時各人根據自己的心願與條件,訂一個課程。由一而萬,自萬而億,漸漸增加。念了,自己喜歡念,就願意擠出時間來念,就越念越多。這樣的話,“念不離佛”,我心中所起的念頭,都不離開佛了。到這就是好消息了。開始的時候,一定要依乎數,這麼念下去,越念越多,之後就自然而然念了。現在許多朋友都能達到這境界,自己就念了,不要管著才念,就自然而然就念起來了,就是熟了。就這麼發展下去,念頭就不離開佛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他(蕅益大師)又說:如果要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用數珠,要用念佛珠。也有很多人,就是不肯用念佛珠,覺得什麼……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多好處,它可以提醒你。所以說:“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這都是切實做工夫的一些辦法。久久純熟,不念自念。 (《無量壽經講座》)


3
、自念自聽

(1)念得清楚

  “聲”指念佛時嘴裡發出來的念佛聲,這聲音有很大作用,淨土法門的關鍵,也可以說是密訣呀,就在於自念自聽。所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所聽的也是“南無阿彌陀佛”。 (《心聲錄》)

  還忌諱“字句模糊”。這一句佛號,聲音出來是模模糊糊的,別人聽不清,自己也聽不清,故雲:“己尚不聞佛豈聞”。 (《心聲錄》)


(2)心聲相依

  從誠懇清淨心中發出的念佛聲,自然和諧寧靜,妙善高雅。這句微妙的念佛音聲,經歷自耳,而達本心,所聽正是所念,所以自然相合,聲合於心。這個聲音是萬德莊嚴的佛號,也就是萬德莊嚴的音聲。這個聲音從耳根而入,是自心所念。自心念佛,自心是佛,所以自心必與所聞之聲相應。聲合心,心應聲,故雲“心聲相依”。簡淺說來,我念佛,念佛有聲,聲音又幫助了我。由我發聲,聲又助我,所以說是相依。這樣念下去,用不著排除妄念,“妄念自清”。 (《心聲錄》)

  要有聲,要聽這個聲,這聲音就能攝你的念。這是念佛法門特別殊勝之處。古人說:“以音聲作佛事”,極樂世界是法音宣流,聽到的人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個人聽到寺廟中鐘鼓梵呗之音,自然內心清淨。你念的這聲佛號就是法音,如果你念得既有節奏又相連貫,你念時懇懇切切,清清淨淨,你所念的這一聲,就是妙德音聲,所念是萬德莊嚴的佛,其聲自然是萬德莊嚴之聲。這樣殊勝無上的妙聲又從耳根流入心地,加持自心,自感自應微妙難思,關鍵之處在於自聽。 (《心聲錄》)

  “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咱們現在還是眾生,我們在感哪,佛就在應哪。我們在念佛嘛,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在呼叫哇,好比兩個電台,我們在呼叫啊。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在叫對方啊,但是對方就是自己啊,所以自念自聽,自己就接收了。發報是你自己,收報還是你自己,你自己聽到了,所以這個應是同時啊。你聽到了,阿彌陀佛一定聽到了,佛的心跟咱們的心沒有一毫一厘的間隔……就沒有毫厘許間隔!所以,這個呼叫和應是同時的。自念自聽,自聽就是佛聽,自己在念,這是呼,呼和應同時。你念的時候,不就是你聽的時候?不是有前有後,“南無阿彌陀佛”,你念的時候就是你聽的時候。這個同時,又是極殊勝的意思。呼應,呼的和答應,中間不是經過一個過程啊,即在你呼的時候,就是答應的時候。所以,這個因果就用蓮花來表示啊。……所以這個法門就是因果同時的,呼和應同時,表達了因果同時。 (《淨修捷要報恩談》)


(3)耳根最利

  咱們眾生耳根是最利的。我的一個舅公(三舅公),我親舅舅的舅舅,叫文廷式。他是榜眼哪……他念書的時候,我聽過他弟弟(九舅公)抱怨(這是我親自聽到的),九舅公說他:“我這個三哥,我小時候上他的當,他說你們都去念書,就把書給我們,叫我們念。我們都累得要死,拿本書哇啦哇啦念,他躺在床上睡覺——其實他沒睡在聽,一聽就都聽進去了,我們累得要死,效果他得了。”這個證明耳根最利。所以有時候你必須要大聲地念,利用這個耳根,不光是心裡記。要嘴裡念自己聽,聽到自己聲音,這耳朵都聽進去。 (《淨修捷要報恩談》)

  都攝六根,關鍵在於聽。 (《心聲錄》)


(4)輕重靈活

  一般我們自修,以金剛持最好,就是剛剛有一點聲音在嘴唇跟牙齒之間,不是很大,這樣念既有聲音又養氣,叫金剛持。默念也可以聽,不過默念聽起來要累一點。聲音大小可以靈活,散亂的時候,煩惱來的時候,你可以大聲念,用聲音攝住念頭。如果你念得很清淨,就可以小聲地念,金剛持或再小一點都可以。 (《心聲錄》)


(5)速度適中

  念的速度不可太慢和太急。“過緩”就給妄想留機會,造成輕忽養識的毛病。“過急”引起緊張,耳朵可能聽不清楚,這就受極大的影響。所以過快過慢都不相宜,應把速度調節合度。行之有效的辦法是開始時稍緩一點,漸漸地不知不覺地增加速度,等到快得念不成時,便頓然停住,再從頭念起。 (《心聲錄》)


(6)節奏調適

  音節指音聲的節奏。共修念佛時用魚磬來統一大眾的音節,這樣可保證大眾所念共同的內容。個人念同樣可用魚磬,不用魚磬同樣要有音節。音節調節適宜,念佛容易攝心,法益加大。相反,一句佛號中六個字,不論某個字所占的拍子,時而一拍、半拍、四分之一拍、八分之一拍,那麼整個佛號每句都在變,這樣就會念得亂成一片,還談什麼攝心?不但時間上每個字要安排好,聲音的高低輕重也要合節奏。節奏很重要,普通的舉臂抬腿若合節奏,便成舞蹈。所以念佛若有節奏,就像流水潺潺,自然合韻,念佛輕松,易於成片。 (《心聲錄》)


4
、老實念佛

(1)三字真傳

  我們凡夫應該怎麼樣?就應當老實念。這“老實念”三個字非常好啊!所以夏老師說:“三字真傳老實念”。有一位美國來的,拿著這句話問我:“三字真傳,哪三個字啊?”我說:“不告訴你了嗎?老實念。”三字真傳就是老實念,他以為……這也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也就是不相信“老實念”就是三字真傳。所以眾生遇見這個法,就是要一點點破,破自己原來的東西。你不破,你那東西堵在那兒,處處是障礙。瓶子裡有個塞子——這還是好的呢,有個塞子,所以東西倒不進去。有的是個髒東西,王致和臭豆腐你剛裝過,你來裝牛奶,那個味兒不好聞。再有的是你剛裝了“敵敵畏”(注:一種劇毒殺蟲劑)了,這樣的瓶子你來裝牛奶,吃了毒死。這個瓶子很要緊哪!所以要老實念哪! (《無量壽經講座》)


(2)至誠真實

  “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這兩句中,須解釋的只是一個“真”字。所念句句都“真”,決定出離娑婆,往生極樂。怎樣叫做“真”?現從最平常處解釋:若要念得真,只要真的念,不是偽裝欺人,不是走走形式,不是另有目的,不是妄求非份,不是形存實亡(所謂扛空槍)。懇懇切切、老老實實信願持名,就是真念。再簡單一點,這一句你自己清清楚楚全部聽到了,就是真的念了。 (《心聲錄》)

  “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回向求生極樂。“至心”,《觀經》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者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不應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欲、瞋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蠍。“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無量壽經白話解》)

  這個“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十念”到底是怎麼樣的念?對於這個問題,引證鸠摩羅什大師的話,是最恰當的了。大師打個比方:譬如有人在曠野荒郊,沒有人可以求救。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拿著刀,要來殺你。這人趕緊逃跑,拼命地跑,可是看見眼前有條河擋路,必須過河。但這可麻煩了,後頭有追兵,前頭有條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時候,我穿著衣服渡,游泳不方便;脫衣服,哎呀,又恐怕來不及了,他追上來怎麼辦呢?此人這時心裡所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脫衣服還是不脫衣服?沒有別的考慮。他不會再想“我還有兩萬元錢的帳,人家還沒還我呢,我怎麼找他還帳”。不會想了,什麼事也不想了。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只是一個念頭——渡河,沒有其他念頭了。如果念佛的時候,和這個人一樣,心中只有一句佛號,沒有任何其它雜念,就對了,就是“至心”。 (《無量壽經白話解》)

  有很多人注重表面,總覺得我這回參加一個地方的法會,人非常多,非常盛,這個師父非常有名氣,很熱鬧,天天見著什麼,這個鑼鼓喧天哪,香煙缭繞啊……這與真修沒關系!你要真正用功去修啊,你就要時時清淨,你這個時候,十方諸佛來護念哪!所以我們所貴的是山林中的佛法,不是追求城市裡的佛法的這個熱鬧啊!自古以來,山林中的佛法和城市裡的佛法是不一樣的。一個就是要廣泛地結緣哪,是熱鬧啊。一個就是清淨,是真修啊。所以,這兩個不可兼得啊,不可得兼哪!大家要知道,你要去忙亂之後,那有種種麻煩哪!正果法師他有一句話,他說:“你要認識一個人,他就在你的脖子上掛了一根繩。這掛了一根繩之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揪一下。”你也不知道,他不需要告訴你,因為有了繩,他可以隨便揪你一下。你掛得太多了,這根繩來揪你一下,那根來揪一下,老有人來揪你,你就麻煩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懇切,懇懇切切。我念佛就如在佛前,或如在大海驚濤駭浪之中乞求佛菩薩的救度,這樣每念一聲,都是從至誠的內心發出來的,是在呼叫,是在求救,懇懇切切:南無阿彌陀佛。要一句跟一句,這就是綿密,也就是淨念相繼。已有定課的人,首先要求在定課之中很綿密,這時候不要打閒岔。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僅僅是在定課之中是綿密,要能貫徹到隨時隨處,都要常常提起這一句。這個事情難不難呢?事實上有誰阻止你不准你念?你要念就念嘛,完全自由自主,所以說不難,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十分稀有。隨時隨地都有一句佛號,要能做到這樣,成片也就沒問題了,那就快要事一心了。 (《心聲錄》)


(3)無為無著

  在持名念佛之中,唯有老老實實單念一句名號。不求一心,不除妄想,不貪淨境,不參是誰(以上四者稱為念佛四大秘訣)。只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這就是無上深妙禅,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傳。 (《心聲錄》)

  正定在清淨之中,就叫清淨三昧。現在很多人,入定時稍有一點淨境,得到一點輕安就喜歡,這就是染著,就要走上錯路了。……應知清淨三昧是無染無著的三昧。 (《無量壽經白話解》)

  甲、不除妄想
  念時不除妄想,不求一心,這是念佛四大秘訣的主要內容。唐張拙秀才有一名言“欲斷妄想重增病”,因為“欲除妄想”,正是“去一添兩”。同樣的道理,不求一心。正當念佛,又在希求一心,或卜度分別計較自己念得是否一心,這早已不是“老實念”,而是有為法了。 (《心聲錄》)

  夏師還有偈句:“由他妄想紛擾,我只字句分明。”對於妄想,任其自來自去,自生自滅,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進一步說,於自心外實無妄念,所謂妄念,只是自心妄動,如水生波。請問波是什麼?波只是水,可見妄想也正是自心。妄想不斷,只因自心習於散亂,若能老實念去,久久功純,熟處變生,妄念自然不起。 (《心聲錄》)

  “散亂固成病,分別易入魔。”“散亂”如有人患近視眼,“入魔”就象誤入敵人的特務組織,下場就悲慘了。所以不要總是在“分別”,是好了一點,還是壞了一點?這樣修好,還是那樣修好?時而歡喜,時而焦慮。無時不在分別之中,處處不離有求之念,於是無上殊勝的無為法變成有為法。故夏師有句曰:“分別即是魔網”。念來念去句句都染上有為有求的色彩,焉能老實念! (《心聲錄》)

  乙、不貪境界
  “沉著安閒”,這句話直指目前許多修行人的病處。有人用功,但是有急躁情緒,恨不得很快就要有所成功,於是很緊張,很著急,這就是有求的心了。念佛的殊勝就在從有念暗合無念,從有求而契到無求,從往生證到無生。要沉著,沉著鎮定,沒有那些憂慮徘徊、患得患失、焦慮不安的情緒,而且要安閒。有的人努力,但由於急躁情緒而陷入緊張、忙亂、焦急之中,與聖教背道而馳。“安閒”兩個字又進一層,不但鎮定,而且是萬緣都一齊放下了,無取無求,所以是天地間一個大閒人。心中只管念佛,一句聖號朗朗現前,既無掛礙又不顛倒,所以寂然心安。可見“安閒”兩字十分重要。相反,若有急躁情緒,想見佛見光,想有瑞相,這樣去念,念出毛病來了,並不是念佛念出毛病來了,是你那個急躁情緒出的毛病。 (《心聲錄》)

  以前我在廣化寺講《淨土資糧》之後,有一年長的女居士,她面目枯槁,形神憔悴,心神惶恐,精神緊張。她告訴我說:“我一生念觀音菩薩,我就想能看見觀世音菩薩,等我真的看見觀世音菩薩,誰知從此不得了了。我現在簡直活不成了,成天眼前滿是怪相,不知有多少都在追著我,圍著我。請來多少人坐在自己屋子裡,還照舊是看見許多怪相。我白天不能休息,晚上兒不能睡覺,我簡直要死了。”後來她說有人勸她念《大悲咒》來對治,問我怎麼樣?我說:“你不要念咒來對治,俗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對治的話,這個結就更緊了。”我就對她說了一個公案:有位古德在深山中看上了一個清幽之處,他就造個茅蓬住下來,誰知各地實修的人,聞風而至,很快就搭起了一片茅蓬,成了一個共修的道場。此地本是山祇野鬼等居住之地,他們要趕走這些外來戶,所以日現怪異,大眾十分驚恐,無法靜修,紛紛請求遷居,但古德不動。三年後,一夕晚坐,有一僧說:“現在很安靜,一點也不鬧了,看來還是老和尚對了。”這時古德笑著說:“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不聞不睹無窮。”於是我對她說:“您就用這個不聞不睹的方法吧。”她要求我女兒把古德這兩句話寫給她,當這個字條送到她的手中時,馬上所有一切怪相頓然完全永不再見了。可見對於瑞象、神通等等的希求心是十分有害的。 (《心聲錄》)

  丙、不重神通
  (虛雲老)有幾句談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變,存此妄想非邪即魔。”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麼,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間所盤算的是如何爭奪佛教中的名位與權利。學法之後就想得神通,就想能變化,存在著這種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屬,非邪即魔。須知心外無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內。……虛老又說:神通“豈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豈能證無住真理?”《金剛經》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個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麼能夠相契無住的真實道理?“此類人們”,佛就稱他們為“可憐憫者”! (《心聲錄》)

  神通當然不是壞事,但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了。這個方向的錯誤,就必定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越走得遠,將來退回來的路就越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比起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唐代黃檗大祖師,他還沒有開悟,跟一個人結伴去游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原有的路成了河,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草笠拋在水上,他蹦上草笠,順水漂過去,並招呼黃檗說:“你來你來。”黃檗說:“早知道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這時漂水而過的神僧連聲贊歎說:“真是大乘法器,吾不如也。” (《無量壽經白話解》)

  所以說“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是本。你雖破本參,你悟了自己的本有,是知有了,這個是根本。那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的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法?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是顛倒見!若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這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 (《無量壽經白話解》)

  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盡,是六通。其中只有第六通,唯是聖人所有,唯聖人所能證。……前五種是通於凡小,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甚至妖魔鬼怪。北方的四大家,黃、白、胡、柳(黃是黃鼠狼,白是刺猬,胡是狐,柳是蛇),他們也都可以得一點點初步的邪通,所以佛教不許修行人賣弄神通。因為這些神通,妖魔鬼怪也能有,它們炫術欺人,招搖惑眾,謗法禍人,為害嚴重,所以佛法禁止賣弄神通。若真有神通,一般只是在寂滅之前,稍微顯現一點,不准招搖。神通只是聖末邊事(聖道裡面末尾的邊邊上的事),如與智慧相比,那就是次要裡的次要,實是不能相比。不重智慧專重神通,是捨本求末,長此以往必入魔途。 (《無量壽經白話解》)

  這老實念,就是這樣子:在念的時候,一切不考慮,就是這一句,就是這一句跟一句念哪!我常說,你能這麼念的時候,一切都不換哪!有的說見佛見光,那都不能拿我一句清清淨淨的念去跟他作交易,去換哪!這個要堅持的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5
、一向專念

  這“一向專念”是個重要的修持關鍵。《無量壽經》的往生,三輩往生啊,不管你是上輩、中輩、下輩,共同的都需要的一個條件,是什麼呢?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啊!“一向”,就是我一向就是如此啊,就是一貫的。“專念”是專一的念,不是什麼都念,不是很雜啊。就是說,雖然念的是佛號,可是心裡總不安啊,總是想:啊呀,將來我有機會學點別的,我才滿意啊。這都不是專,這都不夠專啊,要真正的專念啊!你如果能夠一向專念——不管你是不是達到一心了……所以,這個也就是說,不管你自己能達到一心不亂,還是達不到,都可以往生。因為我們只求能達到凡聖同居土,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如果你能夠念到事一心、理一心,這更好,是吧?這往生,有很多人誤解了,以為念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這個是理解不深。所以,夏老說:“念不到一心不亂,一樣可以往生,而不一向專念就不能往生”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1)專念

  甲、專修不雜
  專一不變是針對見異思遷的人說的,一山望見一山高,總是不能安於自修的法門。今天想參禅,明天又想學密,念了兩天佛,又羨慕外道的氣功,這樣的人學什麼都是白費事。 (《心聲錄》)

  一個老太太修行得很雜,這也搞一點,那也搞一點。有人就勸她,你這麼雜不好,年齡也大了,你專門念佛吧。她接受了這個意見,就專門念佛,念了三年。一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她還不出來,大家推門進去,老太太端坐,死了。腿上擺的是一份遺囑,兒孫的孝服全早都做好了,一份一份,整整齊齊,寫好名字,擺在床上。她早就知道什麼時候要走,利用晚上別人睡覺的時候縫好了。她從容、鎮定、樂觀、端坐,遺囑事前寫好了。就是三年工夫。所以我們要專,不能太雜了,尤其是兼扯一些外道的東西,要兼扯外道的東西,連三皈依都不清淨,連三皈依都不是,就不是佛教徒。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你老分神,什麼也放不下,這個我也要修,那個我也要照顧,弄得很雜。以前有一個老修行,修得很不錯,專心修持幾十年,她可以隨意到天堂或幽冥去找人,她能預知許多未來的事。但是她的最初師父是道教的,叫她起了誓,她道教師父的咒語不能不念,她就不敢放棄,結果連三皈依都不清淨了,臨終的情形不好。所以,我們不要搞得太雜,東一下,西一下。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這不是件小事,我們多少劫來在生死中流浪。釋迦牟尼佛說:光說變白狗,我的骨頭都有須彌山那麼高。六道中輪轉,無量的生死,現在要在這一生中,把他扭轉,不再輪回了,這是我們不能不解決的一件大事。真正是自己本身的一件大事,別的都是兒戲,都是肥皂泡。如夢幻泡影,再好再好也是肥皂泡,非常好看,但它必定馬上就要破。我就快八十了,轉眼就要破了,一切苦空無常,所以要真勤真專呀,專一呀。最不好是十八般武器樣樣會弄,件件稀松,刀槍劍戟樣樣能耍,可是要殺敵制勝,哪件都不管事。有人是什麼都修著一點,既在打坐,又想參禅;既修淨土,又學密宗;又是要念阿彌陀佛,又要念地藏王菩薩;還要念點觀音菩薩,再加一點黃財神法。這不是真實修行,是在開玩笑。 (《心聲錄》)

  乙、專心一意
  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國近代三大高僧(谛老、印老、虛老)中的虛老(虛老是接我入佛門的第一位恩師),正好有事在當地,聽說有念佛七,他就去了。功德林居士們正在念佛,聽說虛老來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禮拜。誰知虛老大加呵斥,責怪他們說:“你們都是居士,參加念佛七,學佛好多年了,今天是佛七道場,你們怎麼倒插法幢呀!倒著插呀!為什麼跑出來給我磕頭?”這樣大家就都回來了,坐好聽講。虛老就接著講:“念佛打七貴在一心。”虛老之意:身在道場就要一心一意地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東看西聽,有人還要聊點天,這麼參加念佛七,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不但現在不成就,念到彌勒菩薩再來的時候,你還是業障纏身。應當從頭到尾的綿綿密密,一句緊跟著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亂,不是說證到一心不亂,就是你念這一句別亂。一會兒想吃餅,一會兒又想去看電視,一會兒又想家裡爐子上還有水壺,這心就亂了。在道場裡這些都放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來也這麼念,不用說虛老來了。佛現前,還是這麼念,魔來也這麼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受外頭的干擾,才有成功的日子。 (《心聲錄》)

  “一心”,在這裡指的是純一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被他心所轉換,不會被別的心,什麼貪求心、憎恨心、愚癡心、YIN欲心,侵占奪走你的信念。《教行信證》說:“信心即是一心。”因為信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實清淨純一的信心。“一心念我”。《止觀》說:“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余緣。”一心念佛,就是念時心中專一,只有這句佛號。念時萬緣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沒有任何其他念頭,就是“心不余緣”,這樣念就是一心念。所以願文中(四十八願文)“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臥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之間都不離開這句佛號。 (《無量壽經白話解》)

  底下是引中國《陰符經》的話:“所貴絕利一原。”什麼叫“絕利一原”呢?《陰符》裡是這麼說的。《陰符》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著作,楊仁山老居士主張是黃帝所著的。這是黃帝的作品,內容很深。楊仁山的意見:後人以為《陰符》是兵法的書,還有人以為是道教講丹學的書,這都是謬解。在中國古老文化裡頭,它是很深入的一部書。其文雲:“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原,用師十倍。”瞎子善用耳朵,聾子眼睛好,“絕利一原”,絕利(專用)於一個根源,一件事情,就如“用師十倍”,就與打仗一樣,你就有十倍的兵力。所以,大家把它當兵法體會,文中“用師”是譬喻,不是打仗。“絕利一原,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瞎子耳朵靈,所以古時候的音樂家,故意把眼睛戳瞎,耳朵就靈了,什麼聲音差一點都可以辨別,高一點,低一點,快一點,慢一點,他都知道。聾子眼睛好,就是絕利一原的道理。耳目最重要,你只剩了一樣,那一樣它就突出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2)一向

  甲、廢時利用
  在留學期間也要有定課,不要把它壓沒有了,要堅持,要雷打不動。定課不妨少,但是不許中斷。……定課可以少一點,比方十分鐘,但是還有其它很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例如排隊、坐車、采購、聽無聊的發言等等這些事,占去你多少時間?這些時間本來很煩人,可是利用來念佛念咒多好,這是廢時利用。我最提倡廢時利用,廢時利用的天地非常廣闊,而且減少煩惱,你不著急了,什麼事你也就安穩了。別人占去我的時間,很著急,很不耐煩,現在反正我念著佛呢,我這兒有正用。所以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常常都能提起這一句,這是根本的修持。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本尊,你就念佛號,願意念咒就念咒,這是散念,同樣是根本的修持。有的時候碰到為難的事,碰到緊張的事,這個時候你越要念。緊張的事情來了,一著急腦子會有些亂,在這種情形之下,先搶它幾句咒,你再考慮,它就不一樣了。考試、答問題,都可以這樣去做,往往有特殊的效果。 (《心聲錄》)

  乙、相續不斷
  我現在做個比喻,例如燒開水,水燒開後,便已消毒,可以放心飲用。縱然放涼了,也是涼開水,依然可以飲用。反之,這一壺水,今天放在爐上,燒五分鐘,拿下來放涼,明天又放在爐上燒五分鐘,這樣燒一百年,始終不能當開水用。大家蒸飯,也是同樣道理,要一口氣成功,免成夾生飯。我們用功,也正是這個道理。 (《淨土資糧》)

  《淨修捷要》說:“始(覺)本(覺)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淨語》雲:“念佛即是自心現。”所以念佛是直接趨向大覺的道路,但若暫爾之間,打失了這一句,便立即墮在無明之中。所以願中(注:四十八願中第十九願)指出,應該念念相繼,白天黑夜都不間斷。大家應該注意:持名往生確是易行道,比任何其它法門容易億萬倍,但也絕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願是一氣貫通的,直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白話解》)

  我的老師——夏蓮老就是這樣。他說:“我或者念佛,或者觀想字種,或者結手印,或者想一句經文。跟人談話,手裡結著手印,不礙事。有的時候,想一句經文,絕大部分的時候能念。這樣就可以任何時間都不離開佛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丙、畢命為期
  您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了生脫死,唯此一法。所謂萬緣,不僅柴米油鹽、妻兒子女、富貴榮華、地位聲名、功勳事業、學術文章等等世俗之緣,實則您今日信中所問之咒名,與所求之聖像等等,亦在萬緣之中。以上對於初修,當然是正事,但對於您八十一高齡,終身習淨之老修行,則應一刀斬斷,一齊放下。萬緣放不下,則此一念決定提不起。往生之關鍵,在於一念。不管你是在家中念,還是在寺中念,所貴者是你們的念是否“一”?您當前迫切之務,就是把一切善緣、善行、善法等等,完全打疊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切不管,一切不問,心中孤零零地單提這一聲名號。一句念完,又是一句,老老實實,綿綿密密,一直念到佛來接引,一氣念到花開見佛。 (《谷響集》)

  一向專念,到底念多久呢?就是盡形壽乃至於十念。最多你就是一輩子,是老實念。這樣的人很多呀……。盡形壽,一生老這麼念。……盡形壽,乃至十念,這一生就念了十句,都可以。那麼這一向專念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從開始起到最後這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在專念。不行的話,就修十念法,十念法也是一種,也都可以往生。《觀經》說的十惡,五逆十惡,臨終聽到善知識的教導,他忏悔,他念佛,也往生。所以“十念必生”,包括這兩種,包括了臨終念了十念和平常就修十念法。這是最方便的了,也可以。
  盡形壽,這一生老念。但還有另外這兩種:一個是平常就修十念法,一個是臨終有機緣能念十句,念到最後斷氣。關鍵在最後。……有人念到後來,覺得我念了半天也沒有得到什麼效果,你看搞氣功的,又是這個本領那個本領,他就搞別的去了,見異思遷,那以前念得再多,也不叫一向專念,最後他不念了。還有啊,或者有人在最後的時候,病痛啊,或者什麼什麼啊,意志不堅呀,留戀這個家、子女,念不成啦,這都不叫一向專念。所以,只要真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決定往生。 (《無量壽經講座》)

  “絕利一原,用師十倍。”專一就增加了十倍的兵力。“三反晝夜”,就是相續,專一就顯出力量來了,而且你能繼續,什麼情形之下都能繼續,就等於萬倍的兵力了。夏老師常說:“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集中就是所貴的絕利一原,再能持久,沒有不成功的。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6
、梅香苦寒

(1)唯真精勤

  有人說這是易行之法,因此我得了這個法門之後,我就可以很輕松地往生了,不用自己去努一點力。你這又是錯誤!這裡所謂易行者,是和其他的相比這個最容易,但是你要能符合佛來接引的條件,達到往生的目的,這樣,你的一切業,阿彌陀佛都替你包干了,都替你承當了。要做到這一步,你必須要符合彌陀的心願哪,要真實的信,真實的發願哪,你對於這娑婆無所留戀哪。如果你很留戀這娑婆世界的一切,那麼你這個往生極樂的心就不專一啊。所以這一切合在一起的話,就是我們要好好的有信有願,而且很好的念經念佛。真正做到這一切也不是很容易,要真正有自己的覺悟,自己的努力。所以,這個“易”是比較來說的,還是需要一番寒徹骨啊!“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夏老師也是從這個……張宗昌要抄家,要殺他,說他是宣傳赤化,他逃往海外。張宗昌是個軍閥,實際是個土匪,他做了山東督軍哪。夏老師逃跑到日本,回到天津又重病,之後閉關修持啊。就是說,到這裡才明白:只有淨土才是真實的啊!所以就閉關修持嘛,那很精勤哪!不下樓,就是一個人在樓上,幾年工夫啊!這都要有一番真實的努力! (《淨修捷要報恩談》)

  “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拚此身作呆漢。”我們能得人身,能聞佛法,能信淨土法門,實因多生的修持才有今日。我們既然多劫修行,為什麼現在仍墮輪回,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就因為多劫的生死根本極難拔除,所以我們今生要奮發大志,決定在這一生之中,拔除多劫以來生死根本。這是沖天的大志,是多劫以來空前的壯舉,是真要自覺覺他的大心。所以要排除萬難奮不顧身,就像在敵人重重包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是你(業力)死我(真心)活的戰斗,要用真刀真槍,不再是表演戲台上的花拳繡腿,所以要拚這一生當個呆漢。不做賣弄聰明的人,他們是心心念念都在投機取巧,看風使舵,結交權貴,盜名欺世,不惜用盡種種機關,到頭來受害者只是自己。真實欲同眾生出生死海的人,必然根除這些行徑,任憑舉世之人都說自己是個呆漢而無悔。 (《心聲錄》)

  例如宋代蘇東坡居士才智過人,兼擅禅辯,晚歲以淨土為業,臨終又有善友在側,但最後一著,仍只是以手指心,自雲“這裡著力不得”而已。持名尚不能著力,況於臨終時自雲明點開頂往生乎?可見臨終一關,非同小可,萬勿掉以輕心。唯當勇猛精進,如救頭燃。養之於平日,方能用之於臨時也。 (《谷響集》)


(2)功夫成片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很難,首先須達到念佛成片。我們要念到成片,少則十幾句,多則三十句,五十句,再多你有一串、二串,這個裡頭心不跑動,自始至終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就叫成片。自己的水平是什麼,自己完全可以知道。 (《心聲錄》)

  達到一點都不散亂做不到,先叫他成片。我不能整個不散亂,但我有幾十句能成一片,在這幾十句中沒有雜念了,這都是真實用功人的情況。那天我碰到一個人,他說他自己要能找兩句念得清淨的都沒有,我說你這是實話。可見不容易,所以應該咬定牙根,腳踏實地,先學成片。 (《心聲錄》)


(3)不念自念

  有些人自己忽然間可以念起佛來了,有的以為這就是到了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這不是,這叫作不念自念,這還在前頭呢。就是我沒有想去念,自己就念起來,這是好現象,但不能這麼去結合,就說我就到了“理一心”的境界了,那不是,那遠遠的不是!你這叫不念自念,念熟了,這也是好的現象。 (《無量壽經講座》)


(4)事一心

  離開了雜亂的心,這心中沒有雜亂。專念一句名號,沒有修這修那,心也不是很散亂。心口相應,嘴裡念什麼,心裡頭就想什麼,字字分明,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樣的話,你心中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離開佛哪。而這個佛在哪裡啊?就在我的心中啊,佛就不離心哪。這樣的一念一念的繼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所以事一心是很不容易達到的。你在這一段定課裡頭,你在這一只香裡頭,念得很清淨,無有間斷,念念相續,當然這個是個開頭,是個好現象,但這個還不能叫做事一心,它這是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沒有間斷,這個不叫事一心。達到這個境界,你不要去要求斷惑或者用力量去斷惑,而見惑思惑的煩惱自然就斷了、自然就落了,念佛的功德嘛。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這六根都攝了,淨念相繼,到了一心,這一心的功德惑就斷了。念到這個境界,從此,就從同居土生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土,高一級了,去了就是阿羅漢的水平。 (《無量壽經講座》)


(5)理一心

  若指出一心呢,就有事一心、理一心。念到事一心,你的見惑思惑自然全消失了。念到理一心,那至少要破一分無明(無明共四十二分)。 (《心聲錄》)

  “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理法界即本體,怎麼能證入本體?心也沒了,佛也沒了,就是靈光獨耀,一真獨脫,就入了理法界。理法界就是本體,就是法身,什麼都沒有了。正念的時候,念而離念,連念也離了,可是離念時仍然在念,無念而念,所以不住到任何上頭去了。這時候,沒什麼叫心,也沒什麼叫佛,也沒有一切。然而,本心的光明,這一句佛號,是明明朗朗,這就入了理法界。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6)物我俱換

  為什麼我們能念佛呢?正因為佛在念我呀,佛在攝受我呀。佛不攝受,我們就被煩惱牽纏,念不了佛。我念佛時即佛念我時,因心果佛互感互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於是使得內而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外而器界,在不知不覺之中潛移默化,暗自在轉化變換,所以說:“根身器界潛轉換。”器界是一切東西,大地山河,桌椅板凳,大到世界,小到微塵,這些東西在我們念佛的時候,不知不覺暗暗地就轉變了。這就比自己身心隨著自心與他佛的互感而起變化難懂得多,應知自心與外物也是不二。《華嚴經》說:“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起信論》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唯識樞要》雲:“諸境無體,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這都說明心物不二、物我一如的道理。古禅師說:“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就是說,整個地球是和尚的一只眼。茫茫大地只是自身的一只眼睛。念佛時是因心與果佛相感的時候,因心中所包括的日月星辰男女老少焉能不受感化?所以真用功的人,世界萬物一切一切都在往好方向變,變得更適合於你,更適合於你的修持。假如別人和你是怨憎會,你念來念去那人就變得不再可怨可憎了。我們要知道一個地方有人用功,這一方都得益。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念佛只是消極自了。一個念佛用功的人造福一方;不但造福一方,他造福地球啊;不但造福地球,他造福法界呀。這一切沒有不可轉換的。所以大家有什麼煩心的事,就歸到好好念這一句就對了。那為什麼他老跟你作對呀?因為你用功不得力,你要得力了,他就不跟你作對了。自身他身,世界一切都會潛移默化發生變化。所以古代參訪的人到一個地方,怎麼能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大德,就看這個地方的山水樹木,如果有得道之人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心聲錄》)

四、大變活人

  我們這個修法不為我自己修,我替我父親修,替我母親修啊。而且不僅僅是這一生中的父親、母親,我們過去有多少生,有多少父親、母親哪?我都要替代啊。所以,我們這個心很廣大啊!所以,這個孝也就真正是大孝啊,不光孝這今生的父母!所以,這就使得我們一個人變偉大了,這就是學佛的殊勝的意義啊!我常說要大變活人,所以學佛的過程就是改造的過程。你學了半天佛——不但學佛是如此,連儒家都這樣。你念了《四書》,你還是照舊、一樣,你就是不會念《四書》。你必須根據孔子的話,要使自己有所改變哪。我們老這麼做,這麼回向,你看看,你不知不覺就變了嘛。現在,你就照這個念,你本來沒有想到這個,現在你念(注:指念《淨修捷要》最末一段),你沒有想到的也就實行了,是不是?你實行了,你純熟了,因為熏染的力量,你成了習慣了,你對待一切就有廣大心了,就偉大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

  我們修行就是兩件事情,就是把生的東西變熟,熟的東西變生。貪瞋癡、煩惱,無始以來我們太熟悉了。這個貪心很自然,有人一心就想多賺點錢,他心心念念的,不用誰教給他,很自然的。一百萬就想變為一千萬,他是自自然然的,這個方面他就是很熟。瞋、癡也是如此,大家都很熟。可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慈悲喜捨、自覺覺他、求菩提、發菩提心、無住清淨心,這一切一切我們都很生,這句佛號更是生。所以我們修持就是要把熟的地方變生,生的地方變熟。我們可以兩處一齊下手。佛號不是生嗎?多念啊!貪瞋癡我們不是熟嗎?叫它淡啊!兩處一齊下手,效果就快了。只從一處下手,就像一個輪子的自行車,不能快,也不穩當。兩個輪子的車那就好多了,誰都可以騎了。 (《心聲錄》)

1、常自省

  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現在哪裡?都等臨死再檢驗,那就晚了。過去是不夠,到臨死才知道有什麼用,落了個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壞,連勇猛勁都沒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變這種情況,要把我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早日發揮出來。常看看從念佛之後,到現在為止,自己的過失、習氣都如何了,一點沒變呢?還是有所減輕了?還有的人甚至是有所發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這是我們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覺覺他,發了大願的人就不避諱這個問題,就時時要觀照自己。所以,夏老師檢點自己一身都是短。自己檢點一下,我這一身都是短處,這樣謙虛才不會錯誤估價,這才會精進。貪瞋癡很難對付,不可掉以輕心。不真實用一番功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過程中貪瞋癡會暴發,這仍是自然現象,不是出軌。有的人YIN欲心猛增,脾氣越來越別扭,有的越來越糊塗,這都要警惕。不能退縮,要堅持,要祈願,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這一句佛號就是咱們數學上的無限大。總之,你真正依靠這句佛號,真正念的清淨了,你任何的習氣,任何貪瞋癡的毒都可以徹底消除,這個信心必須得有。 (《心聲錄》)


2
、謹防業

  你,念佛的人,就為十方佛所護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攝受,同時你真實念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派二十五個菩薩保護你。所以,真是真實信,在念佛的時候,你就受保護,不受魔擾啊。除非你自己內心裡頭,突然間業力發現。所以,還就怕有時候業力發動。一貫很好,業力它沒有發動。他八識心田這個業力要是在某個時候突然間發動——所以,老師有這樣一句話,就是“謹防業力發動”——忽然間,信的人他可變成不信了。因為它在你心田裡頭暗暗地工作,你不知道,它也不告訴你的,它一下發動出來了,是你這個業力發動啊!善根發動就好了,是吧?現在大家正是善根發動,是不是?你看看,你們這兒具體善根發動的樣子,全家請佛像,建佛堂,來聞法,這都是善根發動,所以要趁熱打鐵啊!業力一定有啊!如果說沒有業力,那就是他們說的“消業往生”了。不能!業力無窮無盡哪,帶業往生,你不等它,不要等它發動,這個時候叫因緣成熟,往生之後消業去,不是在這個世界把業消了,否則就不可能了,難行道了。所以,要承認這個業力是無窮無盡,種種的東西都有,現在,就是要謹防它發動。目前,我們就是要善根發動,再發動,長,再長,一直到成佛! (《淨修捷要報恩談》)


3
、除垢毒

  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豈但不能同法相應,就是正確領會也極端困難。我們娑婆眾生,極多的人沒有達到六根清澈,耳內有許多垢污。打個比喻,像是拿個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過敵敵畏。用這個杯子,你喝甘露,喝了就會把你毒死,你杯子裡有毒呀。所以要無垢,也就是先要消除貪瞋癡三毒啊! (《無量壽經白話解》)

  清淨,是身、口、意這三業——這一切都是業呀,不管善業、惡業,都是由身、口、意來造的嘛。這三種業,咱們所造這三種,不管是善是惡,是離開一切惡行,一切煩惱,一切垢污。這惡業當然要離啦,這善業,要知道還是沒有離開煩惱啊。比方有人戀愛,犧牲性命要去保護他的愛人,這個是善業呀,但是它還是有垢污,它還是貪戀哪,所以不是清淨。你這一切都離開了,離開了惡,離開了煩惱,離開了垢染,這就叫做清淨。《探玄記》說:“三業無過”,沒有過失叫做清淨。所以不容易啊,還有過失啊,有過失就是不清淨。 (《無量壽經講座》)


(1)破我相

  著相就是眾生,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要離四相,首先從我相入手。世間俗人的哲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相十分牢固,這樣的人就不好辦了,所以要破四相,首先破我,無我,四相就全瓦解了。所以經中又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可見破四相先從破我起。我們不但不要自私自利,就是我的愛好,我的見解,我的什麼什麼,只要上面有“我”字,“我的”,都是我相,都應該首先破除。這就是《金剛經》給我們的極寶貴的啟示。 (《心聲錄》)

  “打破人我是非關,放下生平閒知見。”有人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愛憎取捨,種種差別對待,無非妄自分別。於是煩惱萬千,無人出得,所以叫做關。畫地為牢,自身是始作俑者,諸惡源頭只是一個我字。有我就有人,永無出身之路,故稱為關。這些是非無可逃避,有人出家,誰知廟裡這些是非何曾比廟外少?就說,哎呀,早知道這樣咱們還不如不出家了。這個人我是非,不但在家人有,出家人也有。這個關哪,就是你不對我對,己是人非,是是非非,打不破就不能很好地修持。 (《心聲錄》)

  眾生就是迷惑。最初的迷惑就是見惑,見惑中頭一件就是“身見”。所以有個練氣功的人,去見明真長老,明真長老頭一句話告訴他:“你要去身見。”練氣功的人都為身啊,修的是身,身體你怎麼怎麼樣,什麼脈通了,什麼什麼周天了,什麼什麼又頭上出了小孩了,都是身啦!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願文是:“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若起心動念,去貪求留戀、執著計較自己的色身,我就不成佛。這條願正是破除身見的良藥,身見是見惑的第一位。因為許多修行人是附法外道,名為佛教徒,可是有外道思想。他們有嚴重的身見,雖也念佛誦經,可是心中還是留戀自己的這個身,考慮這個身,老為這個身作打算,就是吃點什麼,練點什麼,研究種種的養身之術,如何把這個身體保養好、修練好;或想肉身在世間多呆一會兒,最好是長生不老;或者修出新的身,成為金仙。這都是貪計自身,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而貪著計較。《會疏》說,於自己的身體妄自執著,所以有愛、有憎、有違、有順,就有這些分別。《往生論》說:若人老是供養恭敬自身心,障礙菩提心。老想保護這個身,換句話說,就是執我。大乘行人要破我,無我。貪計身心和無我是矛盾的。《金剛經》:“若人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所以先要去人我,然後去法我。極樂世界人民都沒有貪計自身的想念。 (《無量壽經白話解》)

  忍辱護念。《金剛經》中忍辱仙人,實是我們之良師。仙人是說法度眾,反被誣蔑為調戲婦女,並用刀來節節肢解,可是仙人當時無人我等相,不生瞋恨。故知瞋毒之根在於我相,若無我相,還有誰會生氣?所以生氣者,只是為了它違反了我,污辱了我,冤屈了我,欺負了我,侵害了我,處處都是因為多了個我。若能無我,則一切煩惱,都除了根,便必然隨之消滅了。正因為多了個我,於是處處有障礙。例如有人罵我是“蠢豬”,當他罵完了,這句罵人的話也當時消滅完了,何處還有這兩個字的音聲?“蠢豬”這句話本身就是肥皂泡。(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已罵完,於是這個肥皂泡已經消滅,可是自己不依不饒,還死抱著這個已滅的肥皂泡不放,大發脾氣,真是加倍的愚癡。所以我們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秉著經中無我無人的開示,來待人接物,應付一切。例如有人罵我,請問罵人的人是誰?挨罵的人是誰?那句罵人的話是什麼?實際上一切皆不可得,故雲:“萬法本閒,唯人自鬧。”何苦來自己要鬧個不休,把心歇一歇不好嗎?《首楞嚴經》雲:“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我們何嘗不想歇心,但是歇不下來。所以要一心念佛,這是最好的歇心之法。古人雲:“念佛功純,妄想自然不起。”那還有什麼脾氣可發? (《谷響集》)


(2)去欲念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欲”就是貪欲。《四十二章經》說:“離欲清淨,是最為勝。”既然離欲是最勝,當然不離欲就是最為危險了。目前有許多怪現象,有些佛教徒不但不離欲,甚至縱欲,贊歎縱欲,邪見纏身,怪論惑眾。初機行人,必須小心識別。所以要離欲啊,離開這些欲染。 (《無量壽經白話解》)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這就是世饒王發菩提心以後的實際行動。“捐”也是捨棄的意思。世饒王就捨棄了國王的地位,這就是眾生的榜樣。封建社會國王是人類最崇貴的地位,同時富有四海,享受也是人間第一。他聞法後毅然決然一齊放棄,表現了真實的出離心,這是學道的基本。一個人雖在弘法利生,講經說法,可是內心深處,總和聲色貨利、功名富貴、名譽地位、眷屬恩愛,攪成一團不能出離,那要想成道,請您等待驢年吧。 (《無量壽經白話解》)

  食欲、色欲都是欲,其中嚴重是色欲。《甄解》說:“愛欲是諸苦之本。”《淨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愛”是最可怕,最不好辦,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地難辦,那一切眾生就不能成道。一切眾生都因愛欲成為生死之本,若再有一件事同樣嚴重難破,那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 (《無量壽經白話解》)


(3)捨情見

  《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個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但是佛的知見,經中說:“唯有諸佛世尊,乃能知之。”既是眾生,現在所有只是眾生知見,所以要用慈悲喜捨中的捨字,你要捨掉自己的知見。許多人只是抱著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自己的眾生知見來評定批判佛的知見,他就永劫也不能懂了,所以要先捨掉你的眾生情見。常雲“捨身容易捨見難”,所以首先要在捨字上用功。常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就是說你先捨盡你的凡夫知見。譬如一只裝滿了漿糊的瓶子(佛教稱為滿器),你拿來裝甘露,那是裝不進的,必須把瓶中洗干淨再說。 (《無量壽經白話解》)

  前已提到:“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指的一切。所有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種種都叫做法,不是專指佛法叫做法,或者法律叫做法。佛教這個“法”字的定義,是最普遍了,什麼都可以稱為法。什麼叫真實?就是對於一切法都要離開情執與妄見。眾生都是在情見之中,所有的見,都是眾生知見。佛出現世間的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的知見。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件事。所以我們要捨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見,日新又新。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這些東西,破除這些東西。不是把自己的這些見,作為核心,慢慢豐富,慢慢美化,這只是自欺。譬如貨物,只用名牌貨的包裝,實際的內含是自己的劣貨,你始終是假的。你得把這個自己拋掉,無我嘛,真正要無我!沒有我,還有什麼見?沒有我相、人相、我見、人見,不但要無相,而且要無見。眾生所有都是情見,都是妄見。真實法中沒有情見,沒有虛妄,所以叫真實。 (《無量壽經白話解》)

  《華嚴經》稱為不可思議,《阿彌陀經》也稱為不可思議啊!不是你這個言語,你的頭腦所能夠達到的,所能夠理解的。所以超情離見,是超過我們所謂的這種情理呀,這一些情感哪,超過這個范圍,離開這一切見。因為眾生所有這些都稱為情見,也都是謬見。這是顛倒見哪。要離開你所有的見,你頭腦所有的見。《四十二章經》是翻譯得最早的經,漢朝就翻譯了,四十二段,有很重要的內容啊。它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哪。要慎重啊,千萬啊,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啊,你的思想啊!這麼一句就夠了,底下還頂了一句:“汝意不可信”哪,你的意思不可信哪!所以,這個也就告訴我們,你不要太主觀,這個主觀是非常麻煩的。至少你先客觀一點哪,能夠聽聽旁人的意見哪。不要時時相信自己,不要主觀哪、自以為是!再進一步說,所有這一切,腦袋裡頭的產物,這些見解,都還是生死中的東西,六道中的東西,不是解脫的東西,不是成佛的東西。所以必須要超過這些。 (《淨修捷要報恩談》)

  什麼叫做勇啊?這個“勇”字,《嘉祥疏》說:“勇”是自勝勝他。自勝是超過自己,戰勝自己,這個叫作勇。確實,這真是大勇。自己是什麼?所勝過的對象是什麼?這就是自己的見,尤其是自己的成見。我給一位朋友臨別贈言,我說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作了核心,你老是看經,哪怕閱了全部《大藏》,你選擇一些有益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之上,來裝飾它,美化它,你以為這是用功,是提高自己,其實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就是癌細胞。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捨就是除掉自心所有的差別見,但“捨”字很不容易,所以說“捨身容易捨見難”。 (《無量壽經白話解》)

  這個正遍知海,雖入眾生心想,可是大家要知道,寂光啊,常寂光土是真實的淨土啊,它從不牽涉一點點的咱們這個情和計啊(眾生是情想啊,都是些考慮啊、計算哪),不涉一絲一毫的情計啊!《楞嚴經》說了情和想。人類的情想居中。情要再多即是畜生、餓鬼;想要多,就是天界。想,理想……所以,我常說,這個感情要符合理想啊。佛法就是說“純情則墮”,純情就墮落了,情越多就越往下走了。純想,這個想就離開情,是情的對面,說理想還不大夠,“純想即飛”啊。所以,就是不牽涉這些情啊!我們這個……一切追求欲,追求名利,眷屬兒女,種種的感情,都在這個“情”字裡頭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難多聞第一,但不能免摩登伽女之難。佛教導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砂,欲成嘉馔,縱經塵劫,終不能得。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阿難聞此並未了悟,仍以現前能推尋者為心。世尊斥曰:“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世,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可見從古至今,從阿難至Z公,以及彼二人為代表者,無量無數之修行人,都是通患此病。認賊作子,煮沙作飯。不知當前能作決斷以及種種思維計較者,只是第六識。八識中前五識及第八識均無過咎,只此第六第七兩識使人背覺合塵,枉受輪回。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則執我,由於執我與分別,故全真成妄,全盤都錯。而聰明人則受病更深,聰明人自恃比別人更能分別,更善計較,殊不知其自作纏縛,百倍於常人也。……蓋慧業文人學習佛乘,總是易生知解。宗門常曰:“知解門開,則悟門塞。”又《圓覺經》曰:“以生滅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隨流轉。”蓋眾生意識分別,皆生滅心。以此妄心,欲解圓覺,則圓覺妙性,亦隨眾生心而流轉為有生有滅之妄相。故勸學長,發一猛省,深認生平所自負一切聰明過人之處,即去道愈遠之處。從此甘作鈍漢,老實修行,方能跳出以上諸人之窠臼。 (《谷響集》)

  有的人誤認世智辯聰是智慧,這恰恰相反了,世智辯聰是修道者的最大障礙。一個人很精明,很世故,很有策略,很有手段,八面玲珑,能說會道,這是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其中包括瞎子、聾子、啞巴、神經病。世智辯聰就同神經病患者等人並坐在一條板凳上,這不是優點,是缺點。 (《無量壽經白話解》)


4
、轉境物

  大乘妙谛全是無為法,但此無上勝妙甘露注入眾生心田,因眾生心譬如垢器,污穢含毒,甘露入內亦同混濁,所以不可不先破有為法。初起步時,始於足下,萬裡之行,在於初步,故須先從最切己處下手。有為法包括很廣,人們切身的是功名、富貴、妻兒子女,種種這些很粗的,都是有為法;再高一點,名譽地位、學術成就、事業功勳,還是有為法。……這句經(注:指《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以一直用下去,可以從干擾你最深的地方入手。有人愛生氣,一句逆耳的話聽不得,這就是你下手的問題;有的人非常悭吝,稍微吃了一點虧,很不愉快;有人情欲一關打不破,等等。每一個人有他最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可以先下手。你想想這一切是不是如夢如幻呀?實際就是做夢,轉眼成空呀!夢是很好的比方,夢裡明明有六趣,覺來空空無大千。在夢裡六趣都是有,朗然大覺時,本來無一物。例如害怕的夢,老虎咬自己,沒有人救,在叫喊啊,恐怖啊,你一醒,哪有這些恐怖啊?是個夢。現前一切——整個是個夢,是幻術所變。像肥皂泡,很好看的,五顏六色,但是沒有誰去搶這個肥皂泡,知道它當時就要滅。像人的影子,哪有實際的東西,所以一切一切都是錯認。於是自然而然對所執著的東西就淡了,能把這些東西淡了,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心聲錄》)

  實際上,夫妻兒女只是一台戲。在台上您是母親,下了台您是誰?所謂母子,其實都是戲,都是假的,您是過於認真了。《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現在所遇到的一切,好的壞的,通通都是肥皂泡,馬上就要幻滅的。老實說來,您的兒子在當前年青人中還是不錯的,您是“愛之深,責之切”,演變至今,幾乎形同水火了。您現在應當認清目前是演戲,您在演“三娘教子”,其實您本非“三娘”,您只是您自己,這次您演“三娘”,下次您演什麼還不知道。希望您看破這台戲,往生極樂,蓮花化生。 (《谷響集》)

  “一切萬物”就是一切諸有。“自在”就是通達無礙。《法華經·序品》說:一切“有”像繩子一樣,打了死結,把人給捆住,要全部斬除這一切結縛,身體就自由了,得到“自在”。人為什麼被束縛?就因為您的內心隨著境界而轉,見色聞聲,你的心就隨著所見的東西轉動了,所以就被煩惱捆住了。因此別人贊歎你,你很高興。有人要罵你一句,你就不高興。因為隨它轉,自己沒有作主的份,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就為煩惱所縛。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呀,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啊。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相裡頭,皆墮落在情執之中。大士就深達法性,他們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只無心就是,哪怕萬物來圍繞你呀。所以老是厭煩取靜,找個合適的地方才能修,都是為物所轉哪!主要是見相離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與一朵花的照片、一株樹的照片沒有分別,你就不為它所轉。再進一步呢,物隨心轉,外物可以隨你內心來轉,所以隨意自在了。 (《無量壽經白話解》)

  一切事物皆有兩面: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光明的一面,黑暗的一面。一切事物對於我們的根本大事(注:出生死,成佛道)同樣有以上兩方面,就看我們會不會用,會用就能轉,但能轉物即同如來。“轉物”二字多少人錯會,以為是把眼前的一座大樓搬走了,才是轉物。不對,那是聖末邊事。應知,轉煩惱為菩提才真是轉物。例如:文革時我在河南干校,身份是牛鬼蛇神,人皆厭惡。對於自己的家庭與自己的前途一籌莫展,無能為力。整天勞動,身同牛馬。這是好事是壞事?可是我當時覺得,人不願和我說話,我正好一句話不說。既然許多事我盤算也無用,干脆就不想。於是我在修持上得到一個飛躍,壞事變為好事。 (《谷響集》)

  不要等待退休,以為退休後,住廟專修,一定較好。這都是主觀的想法,實際上許多僧人的俗務並不少於俗人。身住廟而心不在焉,又有何益?故雲:“智者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又雲:“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所以關鍵只在當下:“即今休去便休去,欲待了時無了時。”“休”者休其心也,非退休也,非住廟也。夏師詩曰:“力道須從境上練。”即是說從煩惱中鍛煉自心。 (《谷響集》)


5
、讀經教

(1)般若為導

  這些年在佛教中,自己的體會是:我們的修行,不管你修哪一宗,都要以般若作為前導,以淨土作為歸宿(般若是梵文,在華文中沒有確切適當的詞可翻,勉強可譯作大智慧,以別於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因為沒有般若,沒有大智慧,看不清道路,不知道方向,找不到歸宿,這樣去修持,就所謂盲修瞎煉。 (《心聲錄》)

  “廣學原為深入”。我們為什麼要學許許多多?就是為了要深入嘛。所以,華藏佛教會,還有佛學圖書館來了些人,還有和尚、比丘尼,我也跟他們說要廣學啊。我說我跟你們的師父不一樣,你們師父是專修專弘,我是主張“廣學、普贊、一門深入”。他們把我這“普贊”弄錯了一個字,成了“遍贊”。“遍”字,沒有“普”字好。我們應該是“廣學、普贊”,要學得很寬。如挖一個坑,要挖深,底下要挖這麼深,要挖五尺,上頭就只是這麼大(比著樣子),你這鐵鍬下不去,你必須上面大一點,你才能挖五尺深。這廣學就是為了深入。還有,你要普贊、平等。法門沒有一個不是好的,我們都贊歎,不是說你搞那個就是錯了,我們要普贊。但是,最後你還是要一門深入啊!你總不能腳踩兩只船啊,腳踩兩只船就兩門俱脫了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2)起死妙藥

  蘇州有一老居士,自謂已開悟,實則尚未。夏師曾問伊平日如何修持?伊曰:“我只是渾渾沌沌。”“夏師曰:“你還有什麼渾,你早已是日鑿一穴而渾沌死。”夏老之當頭一棒,打得正好。惜伊不識,當面錯過。事後弟(注:念公自稱)曾請問夏師:“似此渾沌已死者,當如何辦?”夏師曰:“繼續鑿,直到通身鑿透為止。”妙哉!妙哉!此真起死回生之妙藥。知識分子不能如愚夫愚婦之老實修行,正因為渾沌已死,故唯有廣讀大乘,深參實究,鑿之不已,直到通體透脫,方到休歇之地。 (《谷響集》)

  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宏法利生的時期,有一個大國王,名叫“世饒王”。這個國王,就是阿彌陀佛多劫以來的前身,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內心歡喜踴躍,十分慶幸,並且頓然心開,理解了如來的真實義。對於學教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叫做大開圓解。要開解,而且是大開圓解,這是在深入書本之後,突然從中跳出,開解了超越文字的實義。 (《無量壽經白話解》)


(3)行解並重

  我們修行,就是要行和解並重。這個“解而不行”,是“增長邪見”哪!你只是研究,看了很多書,懂得很多,到處給人講,講了很多,而並沒有按佛所說的去做,這叫做解而不行。解而不行,你所進步,你所增長的是什麼?只是一些邪見哪,並不是正見哪。“行而不解”,有的人只知道念,什麼也不懂,這個什麼也不懂是很危險哪!有很多人,他念佛,他說念一句佛,死後多個元寶,他的願就是死後多元寶,因此他不能往生啊!將來滿他的願,就是元寶多一些。佛不勉強你嘛,那是你的心願嘛。……這種人很多啊!所以說,行而不解是“增長無明”啊。我們要破無明,但你如果只是修,不理解,你長的是無明。所以,我們要行解相資,是很重要的啊! (《淨修捷要報恩談》)

  故《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者,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必備條件。“一向專念”正是X老所謂“一門深入”之真義也。但“一門深入”不宜理解為除此一句蓮師咒外,一切修行皆不能要。是經於《往生正因品》,首明“聞此經典,受持讀誦”,乃正因中首要之因,此經即指《無量壽經》。且《觀經》,亦以“讀誦大乘”為往生極樂國土之淨業正因。可見讀誦《無量壽經》及一切大乘經典,皆為往生極樂之正因。且知識分子欲習佛乘,最好是行解相資,尤其是仁者於無上道尚屬初機,故首須廣讀大乘,端正知見。如人行路,先須方向正確也。 (《谷響集》)

  粗淺說來,人們所看的大乘經論,以及所聽的同類言論,這都屬於文字般若。 (《心聲錄》)

  文字般若不同於一般文字,他是從實相般若所流現,而這個文字所告訴你的,是如何進行觀照,證入實相。文字般若雖然可生起觀照,而證入實相,但我們不可認為文字般若就是實相般若,更不可認為了達經文便已契悟實相。 (《心聲錄》)

  我們應知,如來一切言教都是指月的標,如來指出見月的方向。切不可不要如來這一指,這叫做棄指認月,那就更難見月了。更不可執指為月,把如來的手指認成月亮,那就三世諸佛都含冤了。所以,經教是指路牌,做一個箭頭,上寫“頤和園”,大家按箭頭方向一定找到頤和園,但決不可認為指路牌就是頤和園。 (《無量壽經白話解》)

  我用手一指,這個是月亮,你就誤認我的手是月亮。你看到我的手,就以為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這樣。執著所看到的手,誤認為就是所願見的月了。這樣的話,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並且還生出一個極大的錯誤,以為月亮是我手這個樣子。所以學習般若,要從文字、經典之中得到方向,去觀照、專精勤久,一旦相應,方能契入實相。僅在文字上得了一點理解,就以為是實相般若,那就錯了,那就永遠不能見實相。 (《心聲錄》)

  一切經論無非因標指月,貴在見月,不必在“標”上苦苦大作文章。學者最忌認標為月,如是則成為迷中倍人,不但終身不能見月,而且以標為月,正所謂錯認驢鞍橋為阿爺下巴颏者矣!故須行解相資,一方面參究,一方面單提一句佛號或真言,念茲在茲,才可望稍解如來真實之義。 (《谷響集》)

  仁者近來研究《金剛經》,頗為勤苦,前進一步,甚以為慰。但應注意切不可流於一般治學方法。一般以求解多知為目的,此實背道而馳。知解門開,則悟門塞。六祖不識字,只聽了約半卷經,即“自家日生智慧”,壓倒神秀國師,這才是善讀經者。 (《谷響集》)

  口談玄而心實未明,語高妙而行為卑劣,縱然口若懸河,著作傳世,喚得佛學大師光榮稱號,於人於己有何實益?對生死大事一絲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這比煩惱等事障更難排遣。總之是作繭自縛,欲升反墮。 (《心聲錄》)

  未悟前,決不妄談經論,更不可談禅說密。古雲:“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焉有心腸與人喋喋!且大事未明,即是大法未明。既未明法,又要談法,只是盲引眾盲而已。不但無益於人,更是有害於己。因無知妄談,難免輕師慢法之語,犯罪於趾高氣揚之中,破戒在雄談闊論之際,真是可憐憫者。 (《谷響集》)


(4)應讀經論

  《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蓋由於經中宣示:彌陀因地之殊勝大願與精進行持,極樂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輩往生之條件與正因,娑婆穢土之五惡痛燒,一乘願海之不可思議,萬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為體,圓明具德事事無礙為相用,廣攝一切善法,普度九界眾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稱頓教。因最易、最穩、橫出三界,而號易行。一切含靈依此度脫,當來經滅獨留此經。中日大德贊此經者不勝枚舉。日淨宗大德道隱師贊此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蓋因此經不僅為淨宗綱要,實為世尊一代時教之指歸也。 (《心聲錄》)

  先師夏蓮居老居士,力踵前賢,誓成善本。掩關數載,稿經十易。文句精義,悉本原譯,而流暢自然,渾若天成。會本稿成,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夏本一出,風行寰宇。四眾弟子,獲睹善本,歡欣鼓舞,不可名狀。贊揚誦讀,講播印刷者,風起雲湧。加拿大、美國現七處成立淨宗學會,台灣、新加坡,亦皆成立。於此善本修習宏揚,現能背誦全經者日益增多,聞經獲益者不可勝計。……本經光明,方興未艾。 (《心聲錄》)

  精讀大乘經論,盼先從《阿彌陀經要解》、《普賢行願品》、《勸發菩提心文》(省庵師與裴相兩種)、《顯密圓通》等書下手,盡此一期報身,行解相資,發起大菩提心。未發令發,已發令長,直至究竟。 (《谷響集》)

  讀誦大乘應以大小《阿彌陀經》為中心。《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阿彌陀經》。目前先以從小本入手,以《彌陀要解》為核心,結合《疏鈔》與《圓中鈔》一同參究。復融會《觀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普賢行願品》,深入《無量壽經》,以此為本。復以《大乘起信論》、《金剛經》、《圓覺經》、《法華經》、《首楞嚴經》為輔佐。以上乃學淨、學密者之必讀經論,未可再少。 (《谷響集》)


6
、堅守戒

  戒是攝心。最淺近的說,就是壞事不做,好事多做。真正講到徹底覺悟的時候,好事也不著相去做了,就離開好壞,就任運了,所做的沒有不是好事。像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戒的一個總精神就是止惡生善,這是最基本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它是第一條。你總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不要去傷害別人,不要去影響別人。現在有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築在別人的痛苦的上頭,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種情況很多很多,這都不好嘛!具體說呢,作為佛教徒,應該是受三皈五戒。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宗教道門,皈依後這才是真進了佛門。也可以自己受皈依,自己在佛像前表決心:我依止佛,依止佛給我傳的教法,我也皈依這一切奉行佛的教法的大眾,這就叫三皈依。有了三皈依就成為佛教徒。再進一步,居士要受五戒:殺、盜、YIN、妄、酒。這個五戒不一定全受,你五戒能受哪一條,受哪一條都可以。比方說,酒我可以很容易就不吃了,我就受一條不喝酒。那你也受了戒了,你有了一條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不一定要受,所以受一條、受兩條、受三條、受四條都可以,受了五條就具足了五戒。因此受戒就不是很難了,但是受了之後就不能犯。再往上有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修密宗有密戒。戒是寶塔第一層,你要蓋個寶塔,最底下這一層絕對不可缺。你不受戒不要緊,暫時你可以用戒來要求自己,總之自己對自己要有個要求吧。戒就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寶塔第一層。沒有戒怎麼樣呢?就像一個東西是漏的,牛奶是好哇,你把牛奶倒在一個破瓶子裡,全給你漏光了。你不受戒,受了戒你不持戒,破戒,都是漏器,你對自己一點約束都沒有,屬於漏器。現在大家沒有因緣受戒,可以按這個來要求自己,減少殺盜YIN妄酒這些事情。不殺生,首先是不殺人,也不要為了口福大量吃很多活的東西。不偷盜,偷竊搶奪、貪污受賄、占公眾的便宜、私吞別人財物等等,都犯盜戒。在家人不邪YIN,夫婦之間是不犯戒律。……受了戒就必須認真持戒。比方說,你不殺生,你要是沒有受殺戒,你不殺生沒有造孽就是了,你也就沒有別的功德。你又沒有救他,你有什麼功德?但是你要受了殺戒的話,你就有功德,你有持戒的功德。從反面看,殺了生的話,要是不受殺戒的人殺了他(它),就是一個罪報,你欠它一條命,將來就要還它一條命,你殺它吃了,將來它把你殺了吃了,這樣才平等,不然講不過去,但是沒有破戒的罪了。要受了殺戒的人,你把鴨子殺了吃了之後,來生你變鴨子被它殺了吃,這樣還解決不了問題,你還要加上一個破戒的罪。破戒的罪就大得多,就比被鴨子殺了吃了還要大得多了。所以持戒就是這樣,你要持住了,功德極大。要犯了,不僅僅是受殺生還命的報,而且加上一個破戒的報。所以要受戒,要有一個約束自己的心。還沒有受戒,就先拿戒條來要求自己,不好的事情少做,利他的事情我要盡力去多做。 (《心聲錄》)

  戒是三無漏學(戒定慧)、六度萬行的第一位,是寶塔的第一層。在無佛之世,眾生要“以戒為師”,可見戒律極端重要。所以法藏所願說法利生內容中第一個字是戒。 (《無量壽經白話解》)

  “堅守重戒勿少犯”,首先是這戒裡頭的重戒,先要護持住不可違犯。在犯戒之中最歷害的是謗法。例如整個佛法是假的,這種謗法我們不會做了。但是我們還是會謗法呀!你跟隨別人的話說某個經典是假的;明明某人是善知識,有人誹謗,你隨聲附和說他缺德,這都是屬於謗法呀。故意說得過度了也不好,誇張不如實是增益謗,存心說得不夠是減損謗。謗法罪很重,尤其是受了戒的人做壞事就比不受戒的人慘重多了。……所以我們受了戒不可不研究戒,不可不了解戒,要遵守,不能犯。戒要破了,你是漏器。這個碗是漏的,裝上什麼水一會兒就都漏完了,所以“堅守重戒”這幾個字要牢記心頭。 (《心聲錄》)

  “上戒無戒”之語,應了達其中“無”字之真義。若誤認無戒是上戒,則五逆十惡皆是持上戒之大善知識矣!蓋上戒無戒者,乃善持戒者,嚴持淨戒而不著持戒之相也。如孔子“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逾矩即“上戒”也,從心所欲則是“無戒”也,此乃聖者境界。若破戒凡夫,持此以為盾牌,掩護其過,則其愚甚矣。 (《谷響集》)


7
、恆忏悔

  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做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往往不自知。若有人聽到佛的名號,恭敬和不恭敬也差別很大。罪只有從忏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這個報,你只有靠忏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忏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行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按他生前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縱有宿業重罪都可以帶業往生。 (《無量壽經白話解》)

  一切罪從忏悔滅,一切福從恭敬生。 (《無量壽經講座》)

  忏悔,有理忏與事忏。理忏者,如“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空”,是謂心空則罪消也。是以“若欲忏罪者,端坐念實相”,若能心契實相則諸罪自然消除,但此法不是凡夫之人所易做到。事忏者(又名作法忏),乃修忏法(例如大悲忏)以忏除罪業。目前有先師所編之《寶王三昧忏》,又名《長壽忏》,正在印制,印好後,會寄送您一本,您可照忏軌禮拜忏罪。但更重要者,《觀經》說:“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勸您一心持名,是即無上殊勝之忏悔。 (《谷響集》)

  修行人常犯輕敵之病,常以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煩惱,一切太平,這實是不符合實際的主觀願望。應知貪瞋癡三毒,多劫以來,染入我們的心田,如油入面。在和面時摻入一些油是極其容易的,但摻入之後,想再從面中取出這些油,那就難如上青天了。所以經典中說,世尊的常隨弟子中,許多已證阿羅漢,但三毒所殘留的習氣,仍保留不斷,只有如來才能斷殘習。蓋“久反之地,非一戰所能成功”。故首先勸您,不可喪失信心。犯錯誤,怎麼辦?那很自然,那就是忏悔。再犯怎麼辦?那就再忏悔。一切罪從忏悔滅,故普賢大士十大願王中雲:“我此忏悔,無有窮盡。”普賢菩薩尚且盡未來際,忏悔不休,我們凡夫焉能因為忏悔數百次,哭過幾十次,但脾氣不改,愧見如來,便半途而廢呢? (《谷響集》)

  俗雲:“不受魔,不成佛。”先師夏老有詩曰:“病久方知身是苦,魔多反使道心堅。”這兩句對於您很合適。在病痛中,在煩惱中,能念這一句佛號,功德更大,因為“難能”,所以“可貴”。煩惱乃多生習氣,如油入面,不能期望忏悔幾次,便能永斷。只有不斷地忏悔,不斷地改正。發了脾氣,馬上知道不對,便到佛前忏悔,這就是進步。脾氣發得小了一點,短了一點,都是很大的進步。煩惱很多,一樣往生,故雲“帶業往生”或“帶惑往生”,這便是阿彌陀佛極大的慈悲,也是淨土法門無比的殊勝。您能聞能信,能修此法,實是最大的幸福,《無量壽經》說這就是佛的第一弟子。世間一切,只是些肥皂泡,千萬不要被這些假象耽誤了您的根本大事。 (《谷響集》)

五、依教奉行

  修法倘欲即生有所成就,必須遇人始得。 (《谷響集》)

  你們大家問問,為什麼在這個世上你不念釋迦牟尼佛,你念阿彌陀佛呢?“我們聽師父的話,師父叫我們要念阿彌陀佛呀!”師父沒有說你們要念釋迦牟尼佛呀!所以佛不會見怪,說你們為什麼不念我而念阿彌陀佛?我們聽佛的話,最要緊是依教奉行。所以真正的遇見了善知識,最要緊的是依他的指教去做。中間可以反復,可以匯報情況,可以作些調整,但總之都是要很重視。 (《淨修捷要報恩談》)

  《阿彌陀經》:“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本經中是“無不善名”,那就不僅是沒有惡道的名字,並且擴大到沒有一切不善之名。於是龍樹大士的解釋很合本經,龍樹大士說:“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我們現在就有種種的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自稱法王、活佛、種種大法師,而實際他是惡知識,是假冒別人商標和包裝的假藥。所以現在修道之難就難於分別善知識與惡知識。要尊師重道,可是你尊的是什麼樣的師?你重的是什麼道?你從惡知識那兒來一點邪道,你要去尊重,最後就同《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地獄。” (《無量壽經白話解》)

  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還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識者,是汝缰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該經復雲:“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要證菩提,就應當求善友。怎麼求這個善友呢?這點很重要啊,所以我們就討論一下。《圓覺經》裡開示得最好:“末世眾生”,現在是末世,“將發大心,求善知識”,發了一個大的心,要求善知識,想修行的,你求什麼人呢?“當求一切正知見人”,要求那個正知正見的人。這種人“心不住相”,他不住於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他不執著於二乘境界。他“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雖然他有好多塵勞事情在做,可是心很清淨。“示有諸過”,他也有過失,可是他“贊歎梵行”,他所主張的是梵行啊。“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他不讓眾生去破戒——現在有人就是主張破戒,這不是善知識啊!他是“贊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不讓眾生做不合律儀的事情。雖然他有錯啊,但是他的主張——見,所以這個見很重要,正知正見,知見很重要。“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能求這樣的人,你就可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壽經講座》)

  《圓覺經·普覺品》勸大家啊:“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叫修行的人,“應當盡命”啊,連命都拿出來,供養善友啊。怎麼供養呢?怎麼恭敬?首先要如教奉行。不是說你要拿什麼物質上的東西,表面上的禮敬,是要如教奉行啊。善知識難遇難求,現在你得到了,對善知識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只知道恭敬,這樣就良醫束手啊。良醫真是良醫啊,但是他束手,他沒有辦法,所以遇也同於未遇。故於善知識的教化,“應聞而能信”,能相信,“信而能行”啊。所以這個甚難甚難哪! (《無量壽經講座》)

  《四十二章經》雲:“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盼您好好體會這兩句經文。因為“汝意”全體從妄想所生,如何能信,如何能堅持。目前您之真心為妄想所蔽,故汝意不可信,而應虔誠依止善知識,依教奉行,自己少作主張。 (《谷響集》)

  所謂“依法不依人”之實旨,正如《菩薩戒》雲:“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而實有德,是故不得觀法師種性。”意雲:當觀法師之見正與不正,莫觀其種族之貴與賤,此即“依法不依人”之正義,亦即求善知識之正眼。當重正知正見之實德,而不看其人之名望與地位也。近世依人之病更深,只慕名頭與牌號,唯重表面,故學法者如牛毛,而得道者如麟角也。 (《谷響集》)

六、回向極樂

  第十八、十九兩願都是專重持名,本經的綱宗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足證專修持名是淨土正宗。但從古至今,持咒、誦經、參禅,以及種種兼修而得到往生的,也常見於多種著述之中,這正在本願(注: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所攝之內。最明顯的例子,蕅益大師說:參禅的人不必放棄禅改修念佛,只要把參禅功德回向極樂就對了。大師真不愧為“真佛眼”,是開顯彌陀本心的大善知識。 (《無量壽經白話解》)

  行人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不管是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這麼二句話。你要往生,這是必須的,三輩往生,不落邊地,都得發菩提心,都得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也可以稍微廣一點。蕅益大師勸參禅人說:你並不需要把你的參禅換成念佛,你只要把你功德回向淨土。所以我們可以把它擴大一點,參禅也可以,你持咒也可以。蕅益大師閉關,閉的是《往生咒》的關。但往生的正宗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這又有一個比方,咱們考大學,你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最正宗的。所以,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等於高中畢業考大學。修其他,你持咒、修密、參禅、念經,也都可以往生。這是什麼呢?這是同等學歷。沒有高中畢業,你有同等學歷,也可以報考,你也能考上。但是一個大學裡頭,班上問問,多少是高中畢業,多少是同等學歷呢?當然是高中畢業生多。所以大家要百分數多,那就是念佛,但是不排除其他。有的人就絕對了,認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一般是如此,你如果不上高中,你要具備高中生的同等學歷,難啦。你要有智慧,你或者一邊工作,一邊還自修,還要無師自通,難!但不是不可以。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我常說你們修什麼都可以呀!我從不勸人放棄他所修的本門,另換一個。但是我常勸:不管你修什麼,你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拿你的功德回向往生。如果不願入彌陀大願之海,要在這一生中出生死,我就可以說一句很大膽的話:“絕無希望”。 (《心聲錄》)

七、廣結善緣

  “眾生有緣,遇斯光者”(《淨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處,有人說,我怎麼沒有看見哪?這個就不奇怪嘛,有緣才遇著這個光嘛。這光是沒有離開一切人哪,但是你現在沒有緣,這個佛就不能度無緣哪,如果能夠這麼度的話,那早就沒有眾生了。所以,佛菩薩是無量劫來和一切眾生結緣哪,有緣你才能夠得遇啊。
  佛在王捨城說法。古時候,王捨城是個大城,在印度,有九十萬人哪,那時候是個很大的城。佛住王捨城的時間很長哪,這個城裡頭,見過佛、知道名字的人都算在一塊兒,見過的只是三分之一,知道名字而沒有見過的三分之一,連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說見了)的三分之一,所以真正見到的只是三分之一呀。佛在王捨城住幾十年,所以這緣很難哪!有個叫做城東老母,她是最沒有緣了。佛到東城的時候,她到西城去做買賣。佛到西城時,她到東城去做買賣。後來,這時間長了,有人竭力要擺到一塊兒,擺到一塊兒,她卻用扇子擋著了臉。當時確實不同,有的人見了佛種種光明,種種殊勝;有的人就看見丈六身;有的人看見八尺;有的人看見就是黃臉比丘,一個黃臉的和尚,沒有什麼奇怪;還有人看見就像一個象腿,黑的一塊東西,像塊黑的炭。所以這緣就這麼重要!這都是大家的業啊,業緣很重要,所以我們大家要珍視今生的佛緣哪!今天我們大家能夠結了佛緣哪,要趁熱打鐵啊!我們還要跟別人也結緣哪!
  有這麼一件事情,一個和尚很能夠說法,經研究得很深,修持得很好,卻沒有人聽他的。他要講,人家都不聽,就走了。他想,我發願要弘法,但是沒有人聽,怎麼辦呢?有一個人給他出了個主意:你把所有的東西都賣了,賣了之後所有的錢買點糧食,你把豆子啊什麼的都買來,買來之後你念佛念咒來加持這些糧食,然後把這些糧食扔在草裡頭蟲子多的地方,讓這些蟲子、鳥什麼的來吃,你發願希望吃了的這些來生都來弘法。他就照著做了。二十年後,果然法緣大盛,有許多人來擁護來參加,都是二十來歲的,這就是因為他發了這個心布施哪,結了這個緣哪。所以這緣很重要,大家有好的因緣,再生出好的因緣,那麼自己也要努力。當然不是勉強,這勉強做了,是反面工作,要隨緣度脫呀。因此,在談得來的時候,把這些道理講給別人聽,種種的,這都是結緣哪,很重要。 (《淨修捷要報恩談》)

八、佛化家庭

  建設一個佛化的家庭,對於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兒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兒女都不信佛。現在你們還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臨終,你兒女信佛和你兒女不信佛,這個差別就太大了。他幫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後腿,你就往生不了。現在一般說起來,這個時候還是需要有人幫助一下。完全能夠生死自由,不需要幫助,這種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這個力量,有人幫助一下還是好嘛!可以增上呀!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別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結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們應當慎重,也應祈禱,靠佛力。 (《心聲錄》)

 

 

上一篇:黃念祖老居士答問:谷響集
下一篇: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