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孝道為根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蔡禮旭老師:孝道為根本——想改命者、想開發智慧者、想成功者必讀

  我們人是天地人三才的集合體。人與宇宙的外環境來看,天給我們的命曰,地給我們的命曰,父母生我們的,我們人是性、心、身三者的有機結合。人的性格分靈於天,不同的天氣對人的性情有不同的影響。

  人法地而生,人的心智受地域影響,古語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北人有東北人的心理共性,南方人有南方人的心理特點,中國人和西方人也不相同,這就是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心智特點。

  從人體的內環境來看,我們的性靈主要遺傳於父親,心靈主要遺傳於母親。性靈藏在人的頭部,心靈藏在胸部。

  先天的性靈,是光明無量的,智慧萬能萬靈的,大公無私的,人一落到後天,性靈有不同程度的染污,染污重的智慧就小,煩惱就多疾病災難就大,命運多桀。

  我們要學會保護性靈,開發性靈,改變命運,創造幸福。

  改變命運別無他法只有去習性、化秉性、恢復天性。所謂去習性就是去除不良嗜好,如吃、喝、嫖、賭、吸。化除秉性就是去除心理私欲如貪、嗔、癡、慢、疑等。恢復天性就是去除性格當中的怨、恨、惱、怒、煩轉化為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


  我們知道了人是由性、心、身組成的道理,我們受孕懷胎的時候,從外界環境來講要選擇天清地寧的時候最佳。天氣晴朗,萬物和順,周圍環境安靜,不要選擇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地震等惡劣氣候環境受孕。


  重要的是內環境,父親為天,性情要清靜,母親為地,心境平和。男女保持良好性情心態,兩情相悅,這是第二代的先天基礎。不要縱欲過度,不良的心態、行為自然贻害第二代,到時候悔之晚矣。

  這是人類最根本的教育,謂之根本教。

  根本教是胎兒教、嬰兒教、幼兒教的基礎,基本已經失傳。王風儀老先生把他又傳播出來,功德無量。這是改造人類再造人根的關鍵竅妙,希望大家珍惜。一些老師傅講病的實踐(把病講好)說明,小孩的病大部分是由孩子受孕懷胎時,父母不良心態、性情、行為所致,父母親真誠認識反省忏悔那時的錯誤,小孩的病就得到了治療,父子母子心心相連。

  古時有曾母喚曾子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高足,以孝著名。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曾子家來了一位客人,恰好曾子在山上砍柴不在家,母親想叫曾子回家招待客人,母親急中生智咬了一下自己的中指,遠在山上的曾子心有驚悸,心知母親有事趕緊還家。這就是母子心心相聯的感通。現在日常生活中親子心心相連的例子也很多。

  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锢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


  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對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煩惱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

  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幾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

  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作為孩子一定要注意孝,無論您的年齡大小。孝與順又緊密相連,孩子小的時候要多思父母親工作的艱辛,父母親生養我們的不容易,十月懷胎艱辛異常,一個生命的成長是父母親千辛萬苦克服萬難的結晶,要長思父母的恩德,要順父母的心,父母親的煩惱會給他們帶來疾病,也會給自己帶來頭痛的病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


  孝有孝身與孝心、孝意、孝志的區別,孝身就是滿足老人身體需求。如給老人買一點吃穿住行的東西,給老人以經濟的保障,這是孝的基礎,必須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孝心。


  要研究老人心裡想什麼,滿足老人心裡要求,老人常想聽聽你們的聲音,那就要經常打打電話,把近況向老人匯報一下,老人最擔心小弟弟的生活,那就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小弟弟,以使老人心順。舉一反三。


  注意:千萬不要使老人心產生煩惱,擔驚受怕等,老人因你的心念一動,直接影響你的性靈,古人講諸事不順皆因孝,你要使老人因你而牽心,你的頭逐漸會有毛病,智慧萎縮,做事情不可能順利。

  要想開發智慧,第一要素孝心,要想改變命運,首先檢討自己對父母親的孝心。過去犯過的錯誤,反省忏悔,父母在的當面忏悔,父母不在的祈求父母在天之靈原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改之,善莫大焉。對待老人一定要孝順。對老人的觀點有不同意見,要增長自己勸化的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要先順下來,逐漸使老人回心轉意。

  孝道的更高一個層次是孝意,孝意的表現就是常使老人高興、快樂。二十四孝裡有一個老萊子70多歲了常穿五彩衣在老人面前讓老人開心。有一次給老人到水,不小心跌到為了不使老人擔心,故意裝做小孩嬉戲的樣子,使老人高興。這就是在孝意方面下工夫。


  孝道最高的層次是孝志。繼承老人光明的志向,孔子講父在觀其行,父不在三年不改其志是為孝。孝天下所有父母,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佛教行者注重男人皆是我父,女人皆是我母的觀念修證。釋迦佛稱為大孝釋迦尊百劫報親恩,這裡面含有深刻的生命奧義。


  根據一些老師傅講病的實踐,頭上的病主要是對老人及上級領導孝心方面存在問題,老人的陰氣陰火長期儲存凝固在你的頭部,病逐漸由虛轉化為實。病由虛轉化為實,也可以由實轉化為虛,化無。


  怎麼轉化呢?古人講性命、性命,性連著命,命連著性。性為心生,心生一分脾氣就得一分病,得一分病就丟一分命,脾氣生得多了病就一分一分的聚集,病就由虛轉實,命就受到威脅。生脾氣就是聚陰氣,陰氣聚的多了,陽間就沒法住下了,只好到陰間去了。

  反之,就是造命活命之法,心生忏悔,找對面人的好處,找自己的缺點,心生忏悔,給對面人叩頭,認錯。

  為什麼要叩頭呢?命者,人一叩也。心生忏悔,人一叩頭,就把過去發脾氣丟的命給奪回來了,這就是奪命造命之法。至誠之心,誠則明,誠則靈。

  中國文字是古人仰觀天,俯察地的結果,通天達地含天地造化之機巧,不可不知不可不學。無論是儒、釋、道還是基督教等,都非常重視忏悔之法,實是因為忏悔是一種非常奧妙的活命造命之法。

  尤其對公婆、公爹、岳父岳母更要注意孝心,我們結婚是兩種不同的生活習慣的磨合,非常容易產生磨擦,處理不好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煩惱,因為我們對家庭用心最多,家庭對我們的傷害也最大,一定要注意協調好家庭關系。要想家庭幸福,別無他法,改自己的性格,找自己的缺點,找他人的好處,贊美他人,久之快樂心生,境隨心轉,家庭就和樂了。要改變我們自己,找到我們性格當中缺陷的一面,改變之。外面的環境就變化了。

  孝是齊家之本,家有孝子,家道必然和諧,家族必然興旺,家族壽命必然長久。古代的大家族,一般都建有祠堂,緬懷先祖的懿德,繼往開來。這裡面含有開啟家族智慧的奧妙。


  孝悌之極,通與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與我們最密切的神明,就是我們的列祖列宗,這個神明,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非常重要的保障。

  我們做事情做決策,一方面是靠我們的智慧,一方面靠我們的運氣。運氣,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神明的作用。我們大多數人都實踐過感覺決策,使您的感覺正確的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神明的作用。開啟神明力量的金鑰匙,就是孝道

  孝是治企之本。家庭是一個小家,企業是一個中家,國家是一個大家。農業經濟時代人們的生存主要依賴家庭,生活基礎主要來源於家庭。工業經濟時代人們生存基礎主要依賴企業,企業有企業的責任。


  我們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我們的員工有責任感、忠誠於企業,敬業愛崗,人的這種責任感、忠誠感起源於家庭責任,家庭責任的根本體現就是,對家庭、父母沒有責任的人不可能對企業有長久的責任和愛心。企業培育員工的責任感首先要培育員工的孝道。企業的管理者抓住了這一點,以身作則往往能事半功倍。

  孝道是治國之本。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中國歷史悠久,統治壽命較長的朝代,無不是提倡孝道的王朝。周、漢、唐、清無一例外,我們現在要實現長治久安、中華民族的復興能例外嗎?


  孝是人之本,愛之本。孝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而不衰的道德根本。


  (本文系學習王鳳儀善人十二字薪傳有感
)

  來源:蔡禮旭專輯

 

 

上一篇:遇到不學佛的人是與人爭辯,還是不辨呢?
下一篇:經常做夢,睡眠質量差,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