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故事
心存歡喜,隨遇而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邵康節每一年耕田種菜,都只求衣食無缺。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安樂窩」。因而自號「安樂先生」。 早晨,他焚香宴坐。傍晚,喝三、四小杯酒,稍微有點醉,他便停止。興之所至,他就自己吟詩。無論遇到任何事,或做起事來,滿懷歡喜。到城裡游覽,則乘坐小車,隨意而行。許多士大夫家認識他車子的聲音,爭相等候迎接。小孩子都很高興地歡呼:「安樂先生來了!」 他有時在城裡住了兩天才回去。 (評)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止庵子常教人除去殺機;子每每教人培養喜神。大聖人的申申夭夭(安和舒樂貌)與兢兢業業(謹慎恐懼貌)起初並沒有什麽不同的意義。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什麽緣故,無事而卻時常憂愁,面對各種景物也快活不起來,那豈不是生活在一座活地獄中嗎?從前有人說:「那有恆常不變的景物呢?我們只能把握所處的心境而已!」詩經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本來是非常淒涼的事物,但一經點破,便可能成為佳境。如果一個人悶悶不樂,出門便時常會遇到障礙,即使看見春花秋月那麽美的景色,他的眉頭也不曾放寬一下。(《德育古監》第一三二頁)
|
|
|
|
|
|
上一篇:尊敬老人,健康長壽
下一篇:從心下手,受用無窮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