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出家人,最高興做的事情,莫過於講經說法、建寺安僧。雖然講經說法和建寺安僧在形式上有一點區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普度眾生。
我一直堅持一個理念,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是沒有死角的。人的思想之所以有死角,是因為智慧不夠。
如果把佛法的思想用於我們的工作、生活和為人處事,乃至用於治國,無論用在哪方面,都是圓融無礙的。
佛法能流傳數千年,一定有它的可貴之處。只是凡夫眾生我執比較深重,沒有突破自我,無法認識到佛法的實質精神。
自古以來都是人弘道,而非道弘人。無論是世間的道還是出世間的道,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
世間上任何一種法都是用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工作,改變我們的社會的,都是為人所用。總之,就是要讓它啟用。
如果一門學問、技術、思想不能為人所用,脫離了人,脫離了社會,它就沒有生命力。
佛法解決的是人類的兩件事:第一件是解決如何生的問題。你生活得幸不幸福、愉不愉快、有沒有品質?當你的生活水准提高了,生活品質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你的生命有了價值、有了意義。
你解決了如何生的問題之後,第二件就是解決如何死的問題。如果生你都沒有搞明白,你活著都不幸福、不快樂,你的生命都沒有價值、沒有意義,你說你學會了死,那是說不過去的,道理上是講不通的。
無論是佛法、世間法,還是其它宗教,都是解決生和死的問題。
拋開佛法,我們來到世間都是為了做兩件事:如何生?如何死?並不是你擁有生命,你活在世間就是生。
你在生存的同時,還要問自己你的生存、你的生活、你的生命有沒有品質、有沒有質量?是不是給其他眾生帶來了幸福?是不是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有沒有引領其他眾生一起提升?
生活是要有品質、有質量的;生命是要有價值、有意義的。如果你不發心、不做事,你只是一個生命的存在,但是你的生命是沒有品質、沒有質量、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
要為生存學會適應環境,要為生活學會創造內容,要為生命學會譜寫意義。
如何譜寫我們的人生?要靠我們發心。你在哪裡發心,你的人生就在哪裡開花結果。你的心放多高,你就在哪個高度收獲你的人生。
譬如,你的心放在三界之內,將來你的果就在三界之內。如果你的心跳到三界之外,將來你就在三界之外收獲你的果。
佛法主張我們的心要超越三界,立於三界之外,但是具體的行為又要落地,落在紅塵中,落在世間。因為佛法是為眾生服務的,離不開世間。
所以說世間法和佛法本來就是一個法,都是為眾生服務,只是契入的角度不同,表現的形式不同。
要普度眾生,首先就要服務眾生。如果沒有為眾生服務,你怎麼普度眾生呢?
釋迦牟尼佛告訴過我們應該如何服務眾生,可以從物質上服務,也可以從精神上服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為眾生服務。只是每個人的因緣不同,這是由於無量劫以前我們的發心不同。
過去的發心是因,今天的服務是果。未來是什麼果,取決於我們現在種的因。
佛說每個眾生都與佛同一體,與佛無二無別,可是為什麼我們做不到佛所做的事情呢?因為我們沒有發心。
如果你發了心,你就與佛的力量相應了,與佛溝通了,你就得到了佛的加持,你自然就有了佛的力量。如果你不發佛心,盡管你有佛性,但是你的佛性也沒有辦法啟用。
就如同博士、教授不是某個人的專利一樣,只要通過努力學習和刻苦鑽研,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博士、教授。因為博士是一個學位,教授是一個職稱,代表了一定的學術等級,用佛家的話來講,就是一個果位。
果位也好,學位也好,等級也好,都是通過多年的學習和修行而達到的高度。只要你的學識、學術造詣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就是博士,你就可以成為教授。同樣,在修行的道路上,只要你的發心夠了,行願做到位了,你就是菩薩,你就是佛。
佛教堅持一個觀點,我們有凡夫心,也有佛心,就看我們往哪條路上走。如果你走凡夫的路,結果你就是凡夫;如果你走佛的路,結果你就是佛。
所以佛教主張修行首在發心,也就是我們說的發菩提心、發大願。
如果這個願你發不起來,你用一顆凡夫的心學佛,你怎麼學都無法與佛相應。
如果你發了心,你就是用佛心在學佛,你就能感應到佛菩薩的加持力,就能與佛菩薩同一個磁場,同一個振動頻率。
凡夫與佛的區別,就是境界的區別。這個境界不是空洞的,發了心就有這個境界,不發心就沒有這個境界。人與人之間也是境界的區別,這個境界也是靠發心,發了心你就有格局、有境界。
發心有兩種,一種是主動發心,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你會覺得很輕松;一種是被動發心,環境逼著你發心,你會做得很辛苦、很累。
為什麼有的人是被動發心呢?因為他主動發不了心,所以他身邊就會出現一些逆緣逆境給他制造困境,逼著他改變心態,改變人生觀。一改變,他就超越了,解脫了,這就是被動發心。
主動發心的人就像聖賢。聖賢是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主動去做,而不是被環境逼得走投無路了才去做,才改變心態,改變格局。
而被動發心的人備受煎熬,走到了一個死胡同,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觀念,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結果他也突破我執,也解脫了。
要是主動發心、主動發願,你的人生就不會受限,你就會像佛菩薩一樣,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無論是主動發心還是被動發心,最終都是為了修正自我、完善自我。
台灣獅頭山黃董事長一行三赴東華禅寺,很難得!天氣這麼熱,為什麼他們這麼辛苦地飄洋過海,三赴東華禅寺呢?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讓佛法發揚光大,為兩岸創造和諧,給兩岸人民帶來福祉。
在座的若是商人,就會用商人的方式創造和諧、幸福;若是從政的,就會用從政的手法創造和諧、幸福。而我們是佛教徒,有佛教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事的標准與方式方法。雖然形式上不同,都殊途同歸。
只要我們站到同一個高度,無論是政界、商界,還是宗教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人類、為社會創造和諧、幸福。
我們是出家人,穿上了這身袈裟,就要用我們特有的方式為社會服務,為眾生謀幸福。
作為一個佛教徒,尤其是一個出家人,穿了這身袈裟,一切的想法做法,都不能從自我出發了。因為你已經沒有自己了,你代表的是佛法,是三寶,無論做什麼,你都要站在三寶的角度和高度來考慮問題,處理問題。
出家人就像一顆樹,社會、眾生就像土壤。樹木長得好不好,枝葉繁不繁茂,有賴於它的生長環境和土壤。如果土質不好,土壤不肥沃,含各種元素的比例不協調,比如含沙多、含鐵多、含礦物質多等等,樹木就會長得不協調、不健康。只有當土壤所含的各類元素的比例協調了,樹木才能長得好。
樹木和土壤是一體的,我們和眾生、和社會、和國家也是一體的。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整個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是一個整體了,叫做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沒有誰能特立獨行。不像過去,交通通訊不發達,你一個人還可以特立獨行。
所以,不要認為你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和你生存的環境沒有關系,中國和外國沒有關系,你走在哪裡,都與周圍的一切息息相關。
所以不要想著你一個人能做成一番事業,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眾因緣和合具足了,你才能做成一番事業。
整個世界就像一部發動機,每個人就相當於發動機上的一個零部件,缺一不可,而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們佛教徒,境界應該比一般人更高一些,因為我們心中裝的是佛的思想、佛的境界,我們是佛的侍者、佛的代表、佛的化身。人家不理解佛,要看佛的化身、佛的代表。我們做得好,無形當中就是在弘揚佛法、推動佛法。如果做得不到位,別人就會認為佛法跟我們一樣,沒有吸引力。
無論身處社會的哪個角落,扮演什麼角色,你都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守好本位,說明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但是光守好本位還不夠,如果同時你還能聽招呼,與他人配合,說明你已經達到了無我的境界。
一個人如果有我執,是肯定不會聽招呼的。能力很容易培養,守本位就是能力,但是聽招呼是境界,很難做到。
作為一個佛弟子,第一步要守好你的本位,第二步還要聽招呼。聽招呼就是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佛菩薩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千處祈求千處應!
由於過往的因緣,這次應邀擔任獅頭山勸化堂開善寺的住持,這個因緣非常好,我會盡一個出家人的本份,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做到祖師所說的“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剛才講到,身為一個出家人,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建寺安僧、弘揚佛法。我們是出家人,穿了這身袈裟,吃了這碗飯,就應該做這件事。況且還有在座這麼多大德居士和菩薩們一起來弘揚佛法,做這件事,我有什麼不情願、不樂意的呢?
所以,感謝這些大德居士和菩薩們為我搭建了這個平台,創造了這個機會,我一定會盡我的努力把兩岸的佛法往前推進,為佛法的弘揚,為兩岸眾生的和合,作出應有的貢獻。
祝願台灣來的大德菩薩們身體健康、六時吉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