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破斥“空到空”的論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時代需要,聖人出世。從而眾生有了方向和指南。然而聖人時代距我們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所傳承的聖人文化,由於種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已是面目全非。在現實中充斥著許多不切實際、經不起檢驗的觀點,並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誤導性和危害性。

  比如: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不分別就是佛,就是道;有人認為自然的境界最高,因此倡導順其自然;念經、念佛、忏悔可以消除罪業;念經、誦咒可以超度去世親友;印經、建廟、吃素、放生、給佛像貼金等功德無量或最大;說僧是非罪過大;煩惱只要接納、不去理會,自然就沒有了;開天眼可以見到本性;生肖決定命運;忍辱的力量最大;閉嘴是最高修行;以德報怨;有錢就有面子、有自信;寧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識時務者為俊傑等等,類似觀點還有很多,不一一例舉。

  其中,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這個觀點很具有代表性,並且具有很強的誤導性和極大危害性,所以本文將針對此觀點先行加以剖析、駁斥。

  這種觀點認為:事物起始是空,最後歸於空,中間是過程。現實中,學佛者追求無念、無欲;修道者倡導身心俱無,追求清靜無為。修行就是研究如何能空的問題。而不是積極作為,在利益社會大眾的過程中體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不是典型的不作為嗎!如果這也叫境界,難不成癡呆的植物人、甚或石頭都比正常人更有境界。這不由得會使人聯想到一個詞:腦殘。按照這個理念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越是殘疾,境界越高;完全殘疾,境界最高。多麼荒唐而可笑的論調!如此以來,我們不是正中下懷而成為名符其實的東亞病夫了嗎!這絕不是魯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希望看到的結果。

  然而事實恰好相反,人來到世上恰恰需要有所作為,不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菩薩,哪一個不是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成就的。真正的修行人要勇於走入紅塵,在利益大眾的過程中成就自己。否則既不能體現作用和價值,心地又不能得到提純和淨化,如何成就聖賢之果呢?!

  幾千年來的人類歷史證明:只有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與懷念。尤其是為大眾指明了前進方向的聖賢,更是讓人難以忘懷。因為他們為後人留下了完整通透的優秀思想,以及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偉大智慧,並表現出諸多優良品行,所以才為後人廣泛紀念和傳揚。相反碌碌無為、危害人類者將為人所不齒。

  人做事都會有不同的目的,不論什麼目的都是念。所以做為人不能沒有念,而且時刻需要正念(正確態度)的指導;也不能沒有欲,因為欲望是實現內心需要的動力。如果強行禁止,就等於把內心的通道封死,不顧內心感受是典型的迷失表現。這樣就會使內心狀況惡化,生命因此而退化。

  如果說空是最高境界,那麼按照這種觀點衡量,諸聖賢都沒有達到。因為諸聖賢都沒有空,他們救度眾生的願望一直都在。諸聖賢正因為有救助眾生的願望,所以才能在一如既往的利益大眾過程中成就聖賢果位。比如:地藏菩薩就是以大願著稱。他的誓願:“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铿锵有力,擲地有聲,多麼堅定而偉大!地藏菩薩的大悲心,很值得後人學習。

  一個生命要真正解脫,不僅需要正確理念和正確態度,同時還需要時間和過程。沒有堅持不懈的辛勤付出,沒有體現作用和價值,就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從農民種地的過程來看,就可知過程有多麼重要。種子從春天播下的那一刻開始,經過整個夏天,直到秋天收獲果實,一刻也沒有停止耕作管理。即便如此還有欠收和不收的情況發生。一粒種子的成長過程昭示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會更艱難和復雜。而這種觀點卻要求無念無欲,這就像農民把種子播下後就不管一樣。不精心管理,卻坐等收成,還美其名曰:清淨無為。如此放任,而且嚴重不負責任,還被稱為最高境界。真是滑稽可笑!

  自古有雲: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就是在說明真正解脫不是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得道、成佛是一個生命的真正成功,而且是真正徹底的解脫。哪有不做不想、無所事事就能成就,這不是嚴重違背公平公正法則的不勞而獲嗎!

  不僅如此,這個理念本身自相矛盾。

  人活著不可能無念無欲,因為追求空、求解脫本身就是念、就是欲,所以這個理念本身就自相矛盾。

  這個理念說:空是最高境界。那麼請問:慈悲、責任、思想、智慧等,對於聖人來說是有是無?如果說有,就說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如果說沒有,又是對聖人的否定。作為聖人,如果既沒有慈悲與責任,也沒有解脫的智慧,那麼憑什麼稱之為聖人呢?如果沒有解脫的智慧,又如何能解脫呢?所以說這個理念自相矛盾,無論如何都不能自圓其說。

  這個理念有失公正。

  起始是空,最後歸於空,中間是過程。至於如何把握在所不談,做與不做都一樣,做好做壞都一樣,這樣則有失公正,沒有公理可言。

  這個理念剝奪了生命自主權。

  起始、結果都是空,中間是過程。無論如何最終結果都一樣,眾生沒有選擇的余地,這樣無形中剝奪了生命的自主選擇權。沒有自主的生命,何談解脫!

  這個理念嚴重違背規律和事實。

  由空開始又歸於空,這個空不論是因、還是果,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由因到因,或由果到果。由因到因,種子還是種子,則沒有意義;由果到果,則不符合邏輯。因為成果只屬於那個成功的生命,而不屬於其他生命。如果把成功生命比喻為母體,那麼母體賦予子女的則是種子。因為只有成熟的果實才能成為種子。由種子開始,再到果實,這樣才符合規律、符合事實。

  這個理念危害性極大。

  起始是空,結果還是空,中間只是過程。既然最終結果都一樣,可以名正言順地追求享受,何必自討苦吃呢?至於善惡、正邪,美丑等都無所謂,也無須規范和約束。既可以消極、無所作為,也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如此嚴重誤導,簡直就是犯罪!

  只追求空,而不追求實質內涵,所以只要表面形式就夠了。當下宗教界嚴重的形式主義並且非常盛行,不能不說與這種理念有關。

  這個理念會使人思維退化、智力下降。追求無念無欲,就會抑制大腦思維功能的發揮,從而扼殺人的好奇心、批判思維、以及求證精神。結果會使人思維退化、智力下降。

  既然倡導無念無欲,所以是與非,善與惡等等都不需要考慮和辨別。這樣就會使人逐漸失去辨別能力,以至於根本就不去辨別。這就為邪知邪見提供了溫床;為歪理邪說創造了機會。如果有人自稱是佛,而且是最大的佛,並且在極力宣揚邪知邪見。怎麼辦?是信,還是不信?如果不加辨別地盲目相信,後果將非常嚴重。到目前為止,FL功的一些頑固分子仍然魔症般在對抗和報復,就是很好證明。尤其是在暗流湧動、危機四伏的當下,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否則悲劇重演,局勢將很難把控。歷史教訓可謂深刻而慘重,以史為鏡,防患於未然,才是明知之舉。

  這個理念的致命危害是中斷眾生的進化之路。因為這種理念的嚴重誤導,會使人執迷於虛空,盲目追求虛無。進而不思進取,不求實證,誤入歧途而不知,從而中斷進化之路,這是真正的殺生!!!雖有向上之心,卻走了向下的路。既可悲,又可惜。

  丟掉事物的主宰是這個理念的致命缺陷。

  說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既然說境界,就是在揭示事物本質。然而事物需要主宰,如果沒有主宰,那麼存在就失去意義。恰恰這個理念沒有談及主宰,而生命觀又是一個文化的主體與核心,缺失生命觀將是一個文化的致命缺陷。

  那麼什麼是主宰呢?“我”就是主宰。然而“我”要從本質上去認識、去看待。因為事物存在有領域和層次之分,不同領域和層面都需要有主宰,只是地位和作用不同。所以要站在根本層面認識主宰,才不至於主次顛倒,迷失於現象之中。

  如果簡單倡導無我,就會丟失處於核心地位的主宰。只談空,而不談主宰,恰恰是當下佛教理論的致命缺陷,也是很多修佛者的重大誤區。

  當下的宗教沒有對空有實質性闡述。所以在此有必要說說空,否則有空談之嫌。

  空——既可以從實質內涵上來說,也可以從認識態度上來說。本文僅從本質上來說空。

  空:是一種蘊涵無限可能的存在狀態,佛家稱為法身,道家則為道種。只有把其中蘊涵的可能變成現實,才能真正受用。而只強調回歸於空寂,則沒有實際意義。比如:網絡虛擬世界,在未被發現之前,它就存在,但不起作用。一旦被人類開發利用,它的作用才表現出來。但是即使發現了也不能馬上起用,還需要一些必要的輔助條件。比如:軟件、硬件、線路、以及電力等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網絡造福人類。空也是如此,雖然蘊涵著一切可能,但絕不是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就來什麼,那麼簡單容易!而是需要不斷創造,才能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否則即使存在,也不起作用。(還可參考:弦理論、以及宇宙爆炸學說。)

  真正的文化不僅談主宰,還要談“有”,而且還要大談、特談和徹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生命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以及生命的本質,做到有效掌控和把握。

  生命進化過程,就是不斷創造的過程。只有創造才能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只有創造才能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創造才能實現生命的進化與升華。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創造史,並且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並享受創造成果。而只談空,則沒有實際意義,到頭來只能是一場空。

  所以說: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經不起檢驗的謬論,並具有很強誤導性和極大危害性,應引起廣泛關注和重視。

 

上一篇:淨空法師: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是離婚,還是忍耐痛苦?
下一篇:淨空法師:你為什麼會衰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