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禮佛敬香的真正意義你領悟到了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的本義,是佛法的教育。故而拜佛的意義,也應從佛法教育的意義上去理解。

  進寺院門口,就能看到當來下生彌勒佛。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時的弟子,現在在兜率陀天內院講法,將是我們這個世間的下一位佛。寺院門前的彌勒佛是未來佛,寓意是凡進入寺院之人,即種下了菩提善根。金剛種子,歷劫不滅。機緣成熟時,皆是未來之佛。如《妙法蓮華經》所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即便是漫不經心地進入寺院、隨口念一句佛號,也種下了必定成佛的因緣,何況是以至誠之心禮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獲福無量。

  彌勒菩薩面向門外,笑口常開。這寓意是,我們當以寬容、樂觀、慈悲的心態面對世間事。而背後的、面向佛堂裡面的韋陀菩薩是執鞭而立,莊嚴金剛相。這是代表嚴以律己,向內審視自心,包括貪、嗔、癡、慢、疑等等。對外是寬容慈悲、隨順眾生,對內是嚴格的自我約束,這是以形象向我們表述佛弟子應有的行持。

  學佛是淨化自我、解決自我的問題,而不是整天拿眼睛盯著別人,指摘旁人的過錯、苛責他人的行為。常有人說佛門也有怒目金剛,以此作為為自己一身戾氣的理論依據。殊不知佛門的金剛,從來都是教育我們審視自心的。何謂金剛?無欲則剛。降服龍象未必多力,能伏自心,方為大力金剛。每位學佛者,心中都應有一尊自性韋陀。佛法是內法,是以戒定慧,向內審視自我內心的貪、嗔、癡,得到心的解脫。

  進大殿前,要經過天王殿。我們知道,生往天界的最低條件是踐行十善業道。這就表示,學佛必須以十善業道為根基,才能真正登堂入堂、進得佛門。十善業道是學佛的基礎,很多人學佛誤入歧途,認為既然什麼都是虛妄,也就沒有不敢做的事,偏離戒定慧,沉溺貪嗔癡,這就與佛的教誨相去甚遠了。進入寺院必須經過天王殿,也就是教育我們,沒有哪個人學佛不需要從十善業道做起。

  大殿中間供佛,佛是佛法的源頭。拜佛是禮拜老師,對引導我們走出生死輪回的本師表示敬仰、憶念與感恩。佛的名號,有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種名號代表一種功德。憶佛念佛,就是憶念佛的這些功德。拜佛之時,即是放下自己的驕慢心,成就自己的尊貴。靜下心來念一卷經,如身臨佛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法雨缤紛,如入芝蘭之林,必染其香。

  敬香三枝,是以香味供養佛法僧三寶。在東南亞國家,多以鮮花供佛。而在信仰大乘佛教的地區,沒有熱帶四時花開的條件,多燒香供佛。敬香的意義,是以心香供養三寶,即對佛的憶念、敬仰與淨信,對佛法的學習,對清淨僧團的尊重。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法供養者,學習與踐行佛的教誨,自度度人,這才是最大的供養。

  在佛前常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念皈依,即表示以佛為導師,以法為指引,以清淨僧團為典范。三皈依有形相皈依與自性皈依。形相皈依,指以佛為師,做佛法僧三寶的學生。從此在佛的教導下淨化身心,自度度人。自性三皈依,即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

  一者皈依佛。佛是兩足尊,智慧具足、福德具足。對自性而言,覺而不迷即是智慧具足,無欲知足即是福德具足。世間再多的財富,都填不滿心中的欲壑,而一念知足,即是真富貴,這才是真正的福德具足。

  二者皈依法。法是走向心的解脫之道,皈依法,是學習與踐行佛法的教育。以四谛、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羅蜜、淨土之信願行等,指導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即是踐行正道。

  三者皈依僧。僧人過的是在戒律約束下的清淨生活,皈依自性僧,即是選擇清淨無染的生活方式。

  三皈依不僅在於形相,更在於內心,皈依自性的佛、法、僧,亦即覺、正淨,才是更深層意義上的三皈依。

  到寺院拜佛,忏悔是需要常做的功課。學佛是不斷淨化身心的過程,忏悔就是淨化身心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這種淨化,需要不斷地審視自我。低則以十善業道為標准,高則用八正道來衡量。後悔與忏悔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執著於過錯,沉湎於痛苦,用過去的過錯折磨自己;後者是改過自新,面向未來。忏悔完了繼續做錯事,那不是真忏悔,這種忏悔是沒有多少用處的。斷惡向善才是真忏悔。

  不妄作則身安,不妄求則心安。有拿香的手、念經的口、拜佛的心,就是踐行十善業道,就自然災禍遠離,福報增長,身心安寧,這才是燒香拜佛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寺院的本來面目,是佛法學校,是學習佛法的場所。沉香中,青燈前,佛陀結印,迦葉拈花。在這拈花一笑間,悟到了什麼?

 

上一篇:放生就是還債,而且功德無量
下一篇: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