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神龍元年,《楞嚴經》傳入中國。在此之前,天台智者大師聞說這部經典,為一觀《楞嚴經》意旨,向西方叩拜了十八年。
《楞嚴經》曾經是印度的國寶,當時印度的般剌密谛法師想把《楞嚴經》帶到中國,第一次過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沒收。
第二次法師背誦了《楞嚴經》全文,但因旅途艱辛、奔波跋涉、疲勞至極,忘失了經文,只好再次返回。
最後法師將經文寫在一種極細的白布上,割開自己臂膊的肌肉,塞進寫好經文的白布,然後將創口縫合,直到傷口平復。
如此一番,當他渡海來到中國廣州,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值事。房融是佛弟子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非常重視,將般剌密谛法師請到制止寺。
但當法師剖開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經文之時,白布上已經血肉模糊,經文難以辨識,法師不禁痛哭。
房融的女兒提議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跡就會顯現,因為奶就是血所化成的,可以讓血化開。用這個辦法,果然現出了經文,大家悲喜交加。
經過周密慎重的籌備和翻譯,房融筆錄潤飾後,將經文譯為漢文,上供於當時的皇帝武則天。
當時經書僅限於宮中供奉,並不外傳。直至神秀大師被皇帝迎請至宮中供養,見到這部《楞嚴經》後向皇帝請求,這才開始在民間流傳,得以傳播。
《楞嚴經》是佛陀的智慧,讀經的人蒙受佛陀智慧的加被,就像站在了一個高高的山頂,目睹人類的文明,俯視遍觀著輪回的形成。
宋朝一位學問廣博的學者,讀過《楞嚴經》後,曾發出這樣的感歎:“自從一讀《楞嚴經》,不看世間糟粕書。”
虛雲法師曾說:“如果你還沒有得遇善知識,可以依《楞嚴經》來學習,這部經就是你的老師。”
虛雲法師還曾說:“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
學修淨土也應該研讀《楞嚴經》,因為《楞嚴經》的真實義就是佛的內涵,阿彌陀佛的內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即出自《楞嚴經》第五卷的最後一章,所以這部經典,也屬於淨土經典很主要的一部分。
我們要好好地愛惜這部經典,因為這是佛教在人世間正法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的一股正能量。
——摘自2016年5月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