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這個詞簡單說是眾多的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叫做眾生;復雜點說那就是眾法生相,而眾處受生了。眾多因緣和合這是包括了無情眾生和有情眾生,有人常常說蔬菜也有感知啊,電擊蔬菜也會表現出焦慮痛苦害怕等等,所以吃蔬菜也是殺生!我們是否也聽過這樣的言論呢?一切眾生不論有情無情都有見聞覺知性,就像一個石頭也有見聞覺知,佩戴珠寶玉石為什麼有人能戴的光潤,有的人戴完干巴巴的?這不是石頭的見聞覺知產生的反饋嗎?同樣各種物品良好的使用、保養、維護,使用壽命也會延長的,這也是見聞覺知的反饋使然。
植物也是這樣,只是比石頭反應更快一點。比如在一個籐蔓邊掛一塊肉,籐蔓會很努力的夠向這塊肉,不是因為植物貪吃,而是因為這個地方有更多他需要生長的營養,這是植物的本性。一般來說植物有兩個本性,根部的趨水性,上部的趨光性,其實也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罷了。能更多的吸收營養物質,成長本體,這是植物本有的,不是因為有情緒心裡影響使然。
而有情眾生就不同了,內心裡的這個情緒很多,最為普遍的就是貪生怕死、不想受苦、喜歡享受。對一個動物施加傷害,動物的悲恸我們看得到,感受得到他們的那個貪生怕死的心和人是一樣的,天人也是這樣,餓鬼也是這樣。所以有同修說念佛啊超度啊,發現自己貪生怕死,就算活的很不好也還是貪生怕死,這是普遍的有情眾生的正常情緒,沒什麼不對的。
這就引到復雜點的眾生上了,眾法生相,眾處受生,因為這些情緒的影響貪生怕死,於是就會貪戀生、厭惡死,為此造作了種種業行,如此行必然招感如此果報。死亡對一切眾生而言都是必然面對的,無情眾生可以坦然面對死亡,有情眾生就不坦然了,就很忐忑了。學佛的一大課題就是如何面對必然來臨的死亡。於是佛講宇宙世界存在了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一圈這個世界就生滅一次;講物質有成住異滅;講生命有生老病死。大的世界如此,萬物如此,生命也必然如此。就算我們再難面對,也要面對;再不想面對,也要面對。微觀中佛講生滅;實相中佛講乍現乍滅,相續不斷。這些內容從大到小的排列,哪一個能是真正恆常不滅的呢?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就必然要思維我這個身相、這個能思維的意識又當如何呢?最後也必然要面臨如此的局面,再做無意義的抗爭也是無法抵抗四大元素的分崩離析。
於是就眾處受生,這個地方死了,跑到其他地方投生,生來死去沒完沒了。就算已經死了千萬次了,還是莫名其妙的懼怕死亡,這是否有點奇怪呢?佛教被譽為生命的終極安慰,各個生命階段這種安慰都在,不只是臨終安慰那麼點范圍。隨後我要問了,各位同修:我們是否得到了這種安慰?是否當下生命階段,就得到了來自佛法的安慰了呢?比如今天去辦事情,很不順利,來來回回跑了很多趟,如何安慰啊?如何調適我們的心境去面對這些呢?
臨終安慰這是不能錯過的,但臨終前的日子如何獲得對應階段的安慰呢?說安慰是從自我角度的受用出發的,是說我獲得了安慰;換個角度,我們在這個事情裡得到了來自佛法的幫助了沒?佛法如何幫助我面臨這樣的事情呢?
有很多的案例,或者禅宗的公案,或者很多禅語妙言,都在試圖解決當下的問題,其實莫過於看透兩字罷了。在哪個角度來看?看的結果如何?看明白了,就不會那麼計較了,對不對?哪一個是你的,父母、孩子、夫妻、眷屬,哪一個是你的呢?房子、車子、錢財、物品,哪一個又是你的呢?連這個身都不歸自己管啊,連這個心都管不明白呢,哪一個是我們能拿捏把握的?細細算來,沒一個是啊,所以學佛就發現這種終極安慰了。我們以現在狹小的狀態無法觸碰的部分,佛教給了我們方法去觸碰。你想延長壽命嗎?想不受苦難嗎?想不遭受厄逆嗎?想財富自然嗎?想所求隨意嗎?想出入神護嗎?過去可能沒能力去觸碰,現在學佛了你可以去觸碰,乃至給我們方法去獲得這些。所以學佛了才能真正的延伸出生命的質量,可以提升生命質量,而不再是無法捉摸無法拿捏的只能承受了。所以學佛啦,知道念佛求生極樂了,明白還有一個不被摒棄的希望,能抓住不放你就是聰明人,你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因為你能得大解脫;而那些以為自己很聰明,卻對佛法不屑一顧的人,如何得解脫啊?這是你我的生死大事。
所以我常常說,大家要把往生極樂的事情抓住,也就是抓住臨終安慰,然後在此基礎上獲得當下的安慰,這事就絕對不跑偏;如果只求當下獲得幫助,卻對臨終置之不理,這都是近視眼,或者可以叫做缺心眼。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