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會集本
心經 [藏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FG3007)*全一卷﹒全稱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本經之異譯本有六﹐即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鸠摩羅什)﹑般若波羅蜜多那提經(菩提流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智慧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施護), 釋超一由藏文轉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匯集本)
(惟智慶喜匯集心經2017-3-21)
觀世音菩薩。自在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俱度一切苦厄。世間法者所謂五蘊。其五者何。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若不染世法即是出離世間法。無所取著者即是出離世間法也。沙門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響。無诤論者是沙門法。無得無證是沙門法。即是出離世間法也。慧命捨利子。色性即是空。空性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慧命捨利子。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色無性假性實性。受想行識無性假性實性。何以故。是心非心相不可思議故。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何以故。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慧命捨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遠離諸多苦厄。是諸法無相。自性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有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無變異空。無始空。本性空。自相空。無相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切法空。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苦惱寂然圓滿。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匯集本)
(惟智慶喜匯集心經2017-3-21)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大城靈鹫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诃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而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爾時世尊即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即時捨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若善男子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雲何修行。如是問已。即告慧命捨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慧命捨利弗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唯大淨者。願為說之。今正是時。於斯告捨利弗。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學。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诃薩在彼敷坐。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秘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
觀音大士。何者是世法。雲何名出離。世間法者所謂五蘊。其五者何。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如是諸蘊。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是故此中無有世間亦無諸蘊及以如是言說名字。若得是解心則不散。心若不散則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復次觀音大士。五蘊諸法。其性本空。性空則無二。無二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所取著。無所取著者即是出離世間法也。此五蘊法同於法界。法界者則是非界。非界中。無眼界無色界無眼識界。無耳界無聲界無耳識界。無鼻界無香界無鼻識界。無舌界無味界無舌識界。無身界無觸界無身識界。無意界無法界無意識界。此中亦無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亦無欲界色界無色界。亦無有為界無為界。我人眾生壽者等。如是一切皆無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義。與無所入而共相應。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觀音大士。無得無證是沙門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則動亂。若有所證則自矜負。動亂矜負墮於魔業。若有自言我得我證。當知則是增上慢人。復次觀音大士。五蘊法者。以因緣有。因緣有故則無有力。無力則無主。無主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受取。無受取則無執競。無執競則無诤論。無诤論者是沙門法。沙門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響。若能了知一切諸法如空中響。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爾時眾中。觀世音菩薩。自在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俱度一切苦厄。慧命捨利弗。色性即是空。空性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慧命捨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何以故。色不異幻幻不異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幻。幻不異受想行識。識即是幻幻即是識。五蔭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蔭。如是法皆內空故不可得。乃至無法有法空故不可得。色無性假性實性。受想行識無性假性實性。何以故。是心非心相不可思議故。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
何以故。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诃薩。告慧命捨利弗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遠離諸多苦厄。是諸法無相。自性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慧命捨利弗,一切諸法總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世間法相,二、出世間法相,三者、出世間上上勝法相。以依言語種種說法,諸凡夫不覺不知。慧命捨利弗。菩薩摩诃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色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相。非作非無作。非寂滅非不寂滅。非離非不離。受想行識亦如是。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乃至一切種智。觀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相非作非無作。非寂滅非不寂滅非離非不離。捨利弗。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諸法。慧命捨利弗。過去諸佛行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諸佛亦行般若波羅蜜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利弗。今現在十方諸國土中。諸佛亦行是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利弗。若菩薩摩诃薩聞說般若波羅蜜時不疑不難。當知是菩薩摩诃薩行菩薩道。行菩薩道者救一切眾生故。心不捨一切眾生。以無所得故。是菩薩常應不離是念。所謂大悲念。所有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無變異空。無始空。本性空。自相空。無相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切法空。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若菩薩摩诃薩。欲通達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不作是念。除為薩婆若心。慧命捨利弗。菩薩摩诃薩以應薩婆若心。不著一切法亦觀一切法性。以無所得故。亦教他不著一切法。亦觀一切法性。以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诃薩般若波羅蜜。而菠蘿蜜差別有三種,謂世間菠蘿蜜、出世間菠蘿蜜、出世間上上菠蘿蜜:世間菠蘿蜜者,愚癡凡夫執著我、我所法,墮於二邊,為於種種勝妙境界行菠蘿蜜,求於色等境界果報。慧命捨利弗,愚癡凡夫行屍菠蘿蜜、羼提菠蘿蜜、毗梨耶菠蘿蜜、禅菠蘿蜜、般若菠蘿蜜,乃至生於梵天,求五神通世間之法。慧命捨利弗,是名世間諸菠蘿蜜。出世間菠蘿蜜者,謂聲聞、辟支佛,取聲聞、辟支佛涅槃心,修行菠蘿蜜。慧命捨利弗,如彼世間愚癡凡夫,為於自身求涅槃樂,而行世間菠蘿蜜行;聲聞、緣覺亦復如是,為自身故求涅槃樂,行出世間菠蘿蜜行而乃求彼,非究竟樂。出世間上上菠蘿蜜者,如實能知但是自心虛妄分別見外境界,爾時實知唯是自心見內外法,不分別虛妄分別,不取內外自心色相故。菩薩摩诃薩如實能知一切法故行檀菠蘿蜜,為令一切眾生得無怖畏安穩樂故,是名檀菠蘿蜜。慧命捨利弗,菩薩觀彼一切諸法,不生分別,隨順清涼,是名屍菠蘿蜜。慧命捨利弗,菩薩離分別心忍,彼修行如實而知能取可取境界非實,是名菩薩羼提菠蘿蜜。慧命捨利弗,菩薩雲何修精進行?初中後夜常勤修行,隨順如實法,斷諸分別,是名毗梨耶菠蘿蜜。慧命捨利弗,菩薩離於分別心,不隨外道能取可取境界之相,是名禅菠蘿蜜。慧命捨利弗,何者菩薩般若菠蘿蜜?菩薩如實觀察自心分別之相,不見分別,不墮二邊,依如實修行轉身,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自身內證聖行修行,是名菩薩般若菠蘿蜜。慧命捨利弗,菠蘿蜜義如是滿足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有三種智。何等為三?一者、世間智,二者、出世間智,三者、出世間上上智。
慧命捨利弗,識者,生滅相;智者,不生滅相。復次,慧命捨利弗,識者,墮於有相無相,墮彼有無種種相因。慧命捨利弗,智相者,遠離有相無相、有無因相,名為智相。復次,慧命捨利弗,集諸法者名為識相,不集諸法名為智相。慧命捨利弗,智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觀察自相同相,二者、觀察生相滅相,三者、觀察不生不滅相。
慧命捨利弗,何者世間智?諸外道凡夫人等,執著一切諸法有無,是名世間智。慧命捨利弗,何者出世間智?謂諸一切聲聞、緣覺,虛妄分別自相同相,是名出世間智。慧命捨利弗,何者出世間上上智?謂佛如來、菩薩摩诃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不生不滅,得如來地、無我證法,離彼有無朋黨二見。
復次捨利弗。若菩薩摩诃薩作是念。色但有名字色不可得故。受想行識但有名字。識不可得故。內空但有名字。內空不可得故。乃至無法有法空但有名字。無法有法空不可得故。諸法如但有名字。如不可得故。法相法性法位實際但有名字。實際不可得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佛但有名字。佛不可得故。慧命捨利弗。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菩薩摩诃薩今雲何應學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若菩薩摩诃薩學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般若波羅蜜。慧命捨利弗。菩薩摩诃薩如是學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以不可得故。慧命捨利弗雲何名不可得。諸法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故。
是故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苦惱寂然圓滿。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诃
如是捨利弗。諸菩薩摩诃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捨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诃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諸世間。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匯集本)
(惟智慶喜匯集心經2017-3-21)
觀世音菩薩。自在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度一切苦厄。慧命捨利子。色性即是空。空性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慧命捨利子。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色無性假性實性。受想行識無性假性實性。何以故。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慧命捨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遠離諸多苦厄。是諸法無相。自性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有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無變異空。無始空。本性空自相空。無相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切法空。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苦惱寂然圓滿。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匯集本)
(惟智慶喜匯集心經2017-3-21)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大城靈鹫山中。爾時世尊即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诃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即時捨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若善男子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雲何修行。如是問已。即告慧命捨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慧命捨利弗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唯大淨者。願為說之。今正是時。於斯告捨利弗。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學。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诃薩在彼敷坐。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秘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
爾時眾中。觀世音菩薩。自在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度一切苦厄。慧命捨利弗。色性即是空。空性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慧命捨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色無性假性實性。受想行識無性假性實性。何以故。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诃薩。告慧命捨利弗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遠離諸多苦厄。是諸法無相。自性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有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無變異空。無始空。本性空自相空。無相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切法空。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若菩薩摩诃薩。欲通達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是故空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苦惱寂然圓滿。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诃
如是捨利弗。諸菩薩摩诃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捨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诃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諸世間。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乘遍照普光明藏--有字法門無字寶箧經(會集本)
即《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唐中天竺沙門地婆诃羅譯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唐中天竺沙門地婆诃羅譯
《無字寶箧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惟智慶喜會集本 2017-4-6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在王捨大城耆阇崛山中。時有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大菩薩眾。與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比丘僧眾俱圍繞如來佛。其諸菩薩一切皆得大智善權。勇勐精進善巧方便。善能通達無字法門。證得無言法藏獲妙辯才。具樂說辯不違真俗。善能清淨是處非處。不相違反是處非處。勇勐精進永離蓋纏。善調身心具諸解脫。調伏諸根無所執著。常游三昧不捨大悲。憐愍眾生如視一子。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得大三昧以智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以大慈悲而為體性。了知諸法善不善相。照了二空住勝妙地。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覺三世事一切成就。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善學諸谛通達實際。無邊勇健無所執著。悉能通達自性上法。能善思惟實不實二種法門。胎藏示生永離生死。善覺秘密善知諸相。應護諸國得大名稱。皆悉復得勝名勝藏。得無言藏永安隱眠。諸所施為皆悉善樂。姓名普聞離於三界。能救三界所住眾生。善覺真如普示普賢。遍示其身諸根清淨。善能覺達自身他身。皆得成就明利智慧。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勝趣行菩薩。勝諸分菩薩。勝響菩薩。法響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辋菩薩。法眼菩薩。辯積菩薩。辯具菩薩。辯聚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上積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輻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頂髻菩薩。美音菩薩。妙音菩薩。文殊響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诃薩不可算數。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各各與己眷屬等俱。皆從他方不可觀察恆河沙等世界來集。一切皆住受法王職太子位處。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恆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與無量無數灌頂受職諸菩薩眾之所圍繞。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所圍繞。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所圍繞。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所圍繞。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所圍繞。勝思惟菩薩。與無量菩薩及天主帝釋之所圍繞。真練菩薩與無量天女之所圍繞。普賢菩薩與四大神王及有無量轉輪聖王之所圍繞。不空見菩薩多有無量毗沙門王之所圍繞。星宿王菩薩。無量星宿及余護世之所圍繞。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止諸蓋菩薩。無量善巧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及無量眷屬俱所圍繞。復有破疑菩薩。滅一切障菩薩。自身示現如來之身。無量諸佛之所圍繞。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捨利弗。摩诃大目犍連。摩诃大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所圍繞。乃至十方恆河沙等國土。一切世界所有日月諸天子等自恃威德生我慢者。各以威光照耀悉來至佛所。至佛所已。於如來前卻住一面。彼諸天子威光不能復現。即見自身無有光明。猶如聚墨比閻浮金。此諸日月住如來前。不自顯現亦復如是。無心欲住亦不欲說。無有威德不能顯現。大神龍神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等諸大龍王。無量諸龍之所圍繞。美音乾闼婆王。亦與無量乾闼婆眾之所圍繞。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所圍繞。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如恆河沙所有菩薩。各於彼處啟請其佛。既請佛已。四眾圍繞來至娑婆。來至此間娑婆世界已。與諸四眾同時到此。鹹於本土來入此會啟請如來。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養。奉上於佛諸菩薩已。各禮佛足卻住一面。即於會中各各自坐蓮華座瞻仰世尊。
爾時有菩薩摩诃薩名勝思惟來至佛所。勝思惟菩薩摩诃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如來二字之義。惟願世尊垂哀見許。爾時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乃能為四眾故。請問於我如來二字之義。隨汝所問當為汝說。欲有問者亦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此處成道。乃為汝等諸大龍象。我出於此。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於世。乃為欲利益無量眾生故出於世耳。於是勝思惟菩薩。蒙佛聽許。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除滅。有何等法。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守護。有何等法。何者一法。是諸如來所證覺者。克證覺知現所覺了。如是二義惟願為說。爾時佛贊勝思惟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無量福慧。諸佛加持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爾時勝思惟菩薩禮如來足頂戴而受。佛言。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貪欲。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所應當永離除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嗔恚。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所應當永離除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所應當永離除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無明。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所應當永離除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我執。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所謂染愛。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所應當永離除滅。善男子。如上所說如是等法。菩薩摩诃薩應當永離除滅。
善男子。汝問於我。復有何法。菩薩摩诃薩應守護者。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應常護持。今為汝說。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诃薩常當守護。所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如是一法菩薩摩诃薩常應守護。何以故。若諸菩薩日夜守護此法。即是守護諸佛如來一切戒藏。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如諸菩薩。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自愛實語不應诳彼。自愛和合不應間他。自愛正直不應邪绮。自愛柔軟不應惡罵。自愛止足終不於他而生貪欲。自愛仁恕終不於他而生嗔恚。自愛正見終不教他令生邪見。善男子。如是菩薩發意說言。我今敬順如來正教。應當勤心守護此法。如是等行皆名一法。是名菩薩摩诃薩守護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欲求無上大菩提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摩诃薩日夜應常護持守護。
爾時勝思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等之法如來克證及以覺知。惟願為我開演其義。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如來所證覺者。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無有一法是如來所覺所證。何以故。於諸法中如來覺者無所覺故。無覺無證是如來所證所覺。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不生是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是如來證覺。一切諸法本無有法如來覺證。一切諸法本無有滅如來覺證。善男子。法性離二邊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實而如來證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一切諸法性離二邊如來覺證。一切諸法本無有實如來覺證。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諸法皆從自業因緣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緣念念不住猶如電光。如是業緣如來覺證。是故我說以因緣故而諸法生。以因緣故而諸法滅。若離因緣則無業報。如是等事如來覺知。善男子。如是所覺一切法性。是名遍照普光明之藏。一切法性遍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遍照普光明藏。善男子。以諸眾生世出世智。皆依此藏而得生故。如以實智觀彼法性。智依彼生故名為藏。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遍照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一切諸法如水中月是如來覺。如是等事如來覺證。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即名為遍照普光明藏。善男子。復有一法如來覺證。何等一法。一相法是如來覺。雲何一相。所謂諸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取不捨無思不思。非因非緣無取無捨。如是等法如來覺證。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詞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如上所說如是之法。悉是如來所覺所證。當佛說此莊嚴王文字非文字遍照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無量無邊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得住十地菩薩有微塵數眼不睹者。如是等眾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無量無邊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又有無量無邊眾生得阿羅漢果。復有如是無量無邊微塵數眾生。得脫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諸苦。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受勝妙樂。無量無邊微塵數菩薩得入初地。無量無邊微塵數菩薩得百千三昧。時有無量無邊微塵數諸菩薩等得住十地。又有無量諸菩薩等住於諸地。又有無量諸菩薩等證得百千諸大三昧。諸在會眾悉不唐捐。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何況多言無益。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汝能受持我此所說正法義不。我此法要汝當受持。說是語時以佛神力恆河沙等諸世界及彼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诃薩聞是語已。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世界未來世中。最後時中後時後分。見有堪能為法器者。我當為彼宣說是經。惟願世尊不以為慮。為諸眾生流通不絕。見有其人流通為說。知是菩薩知是智器者。
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受持如來所說法義。令彼菩薩所求滿足。世尊。若當來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諸有願求皆令滿足。令其志願皆得滿足。何以故。此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持此經即是法器故。爾時世尊。見九十億諸菩薩等及四天王如是請已。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稀有法門---大乘遍照普光明藏。我得佛來未曾演說。今為汝等而演說之。善男子。彼未來世諸眾生等。若得聞此稀有法門。當知是人久已成就無量福慧。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當知是人則為荷擔佛無上菩提。當知是人決定當得成就辯才亦得辯才無礙。當知是人決定生於清淨佛土。當知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現在其前眾所圍繞。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當知是人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常見我身在靈鹫山。及見此等諸菩薩眾。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善男子。今我說是未曾有法。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彼善男子善女人已作五逆等罪。聞是經是法已若能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或勸他人書持讀誦及以解說。我見是人不墮惡道。以其善能讀誦受持此殊勝法門。若自書寫若勸人書。若自讀誦勸人讀誦。若能自持若勸人持。善男子。我說彼人不見惡道。所有業障鹹得消除。令滅無量業障即得清淨。所有諸煩惱障業障報障皆得清淨。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亦為一切諸佛之所授記。亦為一切菩薩之所攝受。斯人來世在在所生。諸根具足無有缺減。蒙佛灌頂五眼清淨。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善男子。我此所說最後言說。自我得道成正覺來未說此言。佛說此經已。勝思惟菩薩摩诃薩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眾諸比丘眾。帝釋王等諸天及四大王。人天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乾闼婆等。一切世間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阿彌陀經秦譯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譯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尊宿聲聞、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㤭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诃薩,妙吉祥菩薩、無能勝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而為上首。復有帝釋、大梵天王、堪忍界主、護世四王、諸天子眾,及余世間無量天人、阿素洛等,為聞法故,俱來會坐。
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汝今知不?從是西方,去此世界,過十萬億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名無量壽,及無量光,如來應正等覺,十號圓滿。今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
捨利弗,何因緣故,彼佛世界名為極樂?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故名極樂。又捨利弗,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重行列妙寶欄楯,七重行列妙寶多羅樹,及有七重妙寶羅網,皆是四寶周匝圍繞,眾妙绮飾,功德莊嚴,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捨利弗。極樂淨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涼,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常樂受用。是諸寶池,底布金沙,四邊階道,四寶莊嚴。諸池周匝,有妙寶樹,間飾行列,香氣芬馥。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是諸池中,常有種種雜色蓮花,量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光影四顯,微妙香潔。捨利弗,極樂淨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捨利弗,彼佛淨土,自然常有眾妙天樂,音曲和雅,甚可愛樂,諧有情類,聞斯妙音,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無量善法,漸次增長,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又彼佛土,黃金為地,其觸柔軟,香潔光明,無量無邊妙寶間飾。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光澤香潔,細軟雜色,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彼有情類,常持供養阿彌陀佛。每以清旦,持此天華,於一食頃,飛至他方無量世界,於諸佛所,持散供養,即以食時,還至本處,飯食經行。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捨利弗,彼土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 、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隨其類音,演暢妙法,所謂甚深念住、正斷、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等無量妙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各得念佛、念法、念僧無量功德,熏修其身。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淨土無三惡道,尚不聞三惡趣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當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作諸有情利益安樂。
又捨利弗,彼佛淨土,常有妙風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天樂,同時俱作。出種種聲,說種種法。聞是音者,自然生起佛法僧念、作意等無量功德。捨利弗,彼佛淨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捨利弗,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稀有事,假使經百千劫,以無量舌,出無量聲,贊其功德,亦不能盡,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弗,彼佛可緣,名無量壽?由彼如來,及諸有情,壽命無量阿僧袛劫,由是緣故,名無量壽。捨利弗。何緣彼佛名無量光?由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無有障礙,由是緣故,名無量光。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捨利弗。阿彌陀佛常有無量聲聞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具足種種微妙功德,菩薩弟子亦復如是,其量無邊不可稱數。捨利弗。彼佛淨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捨利弗,若諸有情生彼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補處,必不復墮諸險惡趣,常游諸佛清淨國土,殊勝行願,念念增進,決定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利弗,若諸有情,聞彼西方阿彌陀佛清淨佛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功德莊嚴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受用如是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常無煺轉,無量行願,念念增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故。
捨利弗,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少善根福德因緣有情類,可得往生。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執持繫念。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一心不亂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捨利弗,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谛語:若有眾生,聞是說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揚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佛土功德。東方亦有現在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東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南方現在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光蘊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西方現在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西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北方現在有無量光嚴通達覺慧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下方世界現在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下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上方現在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住在上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法門,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何故名為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由此經中,稱揚讚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十方諸佛,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各往本土,現大神通,說誠谛言,勸諸有情,信受此法。是故此經,名為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捨利弗,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是經及諸佛名,深生信解。生信解已,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如說行者,皆得不煺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有情,皆應信受,領解我語,及諸佛所說。當勤精進,如說修行,勿生疑慮。
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必為諸佛之所攝受。如說行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煺轉。一切定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皆應深心信解,發願往生,勿行放逸。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揚諸佛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無邊功德,而作是言:甚奇稀有!釋迦牟尼法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乃能於是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一切世間極難信法。
捨利弗,當知我今於此雜染堪忍界中,五濁惡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稀有不可思議。
又捨利弗,於此雜染堪忍界中,五濁惡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說如是一切世間極難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說,如教修行,當知是人甚為稀有,無量佛所曾種善根。是人命終,定生西方極樂世界,受用種種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日夜六時親近供養阿彌陀佛,游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所聞法受記,福慧資糧,疾得圓滿,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說此經已,尊者捨利弗,諸大聲聞及諸菩薩摩诃薩,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徹悟大師《念佛伽陀百偈》 教義百偈
徹悟禅師.深通教義.徹悟宗乘.晚年歸心淨土.自行化他.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主。其所發揮.實為近代所罕見.今錄其教義百偈.以為修淨業者作一善導。釋印光識
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
一句彌陀,意旨如何,知音常少,木耳偏多。
一句彌陀,大意分明,蛇生弓影,藥出金瓶。
一句彌陀,名異方便,普攝群機,旁通一線。
一句彌陀,開往生門,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一句彌陀,臨終佛現,四辯親宣,六方共贊。
一句彌陀,成佛標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一句彌陀,證三不煺,只此一生,便補佛位。
一句彌陀,滿十大願,豈得普賢,錯教了辦。
一句彌陀,白牛駕勁,其疾如風,行步平正。
一句彌陀,如來藏心,水外無浪,器塬是金。
一句彌陀,妙真如性,春在華枝,像含古鏡。
一句彌陀,清淨實相,絕議絕思,難名難狀。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觌體全真,交羅無礙。
一句彌陀,大圓智鏡,身土影含,重重掩映。
一句彌陀,空如來藏,萬法未形,一真絕相。
一句彌陀,圓滿菩提,天更無上,雲不與齊。
一句彌陀,大般涅槃,一輪明月,萬裡空寒。
一句彌陀,開般若門,十虛萬法,一口平吞。
一句彌陀,華屋門開,從這裡入,快隨我來。
一句彌陀,入王三昧,似地均擎,如天普蓋。
一句彌陀,得大總持,轉一切物,使十二時。
一句彌陀,性本自空,星皆拱北,水盡朝東。
一句彌陀,法界緣起,淨業正因,菩提種子。
一句彌陀,如鏡照鏡,宛轉互含,重疊交映。
一句彌陀,似空合空,了無痕縫,卻有西東。
一句彌陀,一大藏經,縱橫文彩,絕待幽靈。
一句彌陀,一大藏律,瞥爾淨心,戒波羅蜜。
一句彌陀,一大藏論,當念心開,慧光如噴。
一句彌陀,一藏秘密,發本神通,具大威力。
一句彌陀,渾全大藏,戒定慧光,流出無量。
一句彌陀,繩本是麻,奈何不會,翻疑作蛇。
一句彌陀,罕聞罕睹,影現鏡林,響宣天鼓。
一句彌陀,無可譬喻,古鏡當台,水銀墮地。
一句彌陀,老婆心苦,運萬斛舟,發千鈞弩。
一句彌陀,明明是有,四辯八音,婆心苦口。
一句彌陀,的的是無,镕他萬像,入我洪爐。
一句彌陀,亦無亦有,夢裡山川,鏡中華柳。
一句彌陀,非有非無,捺著便轉,水上葫蘆。
一句彌陀,第一義谛,尚超百非,豈落四句。
一句彌陀,妙圓三谛,最清涼池,大勐火聚。
一句彌陀,得大自在,轉變聖凡,融通世界。
一句彌陀,有功者賞,王膳盈前,髻珠在掌。
一句彌陀,裡仁為美,居蔔來歸,枯椿非鬼。
一句彌陀,非難非易,九品蓮華,一生心力。
一句彌陀,就路還家,可惜癡人,棄金擔麻。
一句彌陀,橫出娑婆,你信不及,吾末如何。
一句彌陀,歸元捷徑,緊要資糧,唯信願行。
一句彌陀,要在信深,蓮芽九品,抽自此心。
一句彌陀,要在願切,寸心欲焚,雙目流血。
一句彌陀,要在行專,單提一念,斬斷萬緣。
一句彌陀,誓成片段,拌此一生,作個閒漢。
一句彌陀,只恁麼念,百八輪珠,線斷重換。
一句彌陀,不急不緩,心口如一,歷歷而轉。
一句彌陀,愈多愈好,如人學射,久習則巧。
一句彌陀,攝心密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句彌陀,譬猶掘井,就下近泥,價廉工省。
一句彌陀,類如鑽火,木暖煙生,暫停不可。
一句彌陀,全身頂戴,人命無常,光陰不再。
一句彌陀,如救頭然,盡十分力,期上品蓮。
一句彌陀,妙圓止觀,寂寂惺惺,無雜無間。
一句彌陀,險路砥平,直抵寶所,不住化城。
一句彌陀,如水清珠,紛纭雜念,不斷自無。
一句彌陀,頓入此門,金翅擘海,直取龍吞。
一句彌陀,塵緣自斷,師子游行,驚散野干。
一句彌陀,蓦直念過,一踏到底,香象渡河。
一句彌陀,無相心佛,國土莊嚴,更非他物。
一句彌陀,無為大法,日用單提,劍離寶匣。
一句彌陀,無漏真僧,雪山藥樹,險道明燈。
一句彌陀,滿檀那度,裂破悭囊,掀翻寶聚。
一句彌陀,滿屍羅度,都攝六根,圓淨三聚。
一句彌陀,滿羼提度,二我相空,無生忍悟。
一句彌陀,滿毗梨度,不染纖塵,直踏玄路。
一句彌陀,滿禅那度,現諸威儀,藏甚枯樹。
一句彌陀,滿般若度,境寂心空,雲開月露。
一句彌陀,想寂思專,未離忍土,已坐寶蓮。
一句彌陀,一朵寶蓮,唯心之妙,法爾如然。
一句彌陀,一朵寶蓮,凡情不信,亦宜其然。
一句彌陀,一朵寶蓮,決定不信,真個可憐。
一句彌陀,一朵寶蓮,直饒不信,已染識田。
一句彌陀,宏通敢惰,入大悲室,坐法空座。
一句彌陀,無盡寶藏,八字打開,普同供養。
一句彌陀,斷諸煩惱,全佛全心,一了百了。
一句彌陀,滅除定業,赫日輕霜,洪爐片雪。
一句彌陀,能空苦報,世界根身,即粗而妙。
一句彌陀,圓轉三障,即惑業苦,成秘密藏。
一句彌陀,解難解冤,慈光共仰,法喜均沾。
一句彌陀,報未報恩,裂纏綿網,入解脫門。
一句彌陀,空諸惡趣,萬德洪名,那容思議。
一句彌陀,機逗人天,參差三輩,掩映九蓮。
一句彌陀,化兼小聖,回狹劣心,向無上乘。
一句彌陀,超然無礙,文殊普賢,大人境界。
一句彌陀,微妙難思,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一句彌陀,列祖奉行,馬鳴造論,龍樹往生。
一句彌陀,因緣時節,異香常聞,蓮社創結。
一句彌陀,利大象龍,永明禅伯,智者教宗。
一句彌陀,感應非輕,少康化佛,善導光明。
一句彌陀,有教無類,雄俊入冥,惟恭滅罪。
一句彌陀,是無上禅,一生事辦,曠劫功圓。
一句彌陀,理非易會,百偈俄成,三尊加被。
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慈雲灌頂大師)
若以念佛一門、攝生世出世法言之。
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一)。
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二)。
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三)。
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四)。
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五)。
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六)。
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七)。
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八)。
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九)。
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十)。
堅心念佛、地大也(十一)。
喜心念佛、水大也(十二)。
熱心念佛、火大也(十三)。
勤心念佛、風大也(十四)。
虛心念佛、空大也(十五)。
靈心念佛、根大也(十六)。
想心念佛、識大也(十七)。
念佛旋見、眼根也(十八)。
念佛反聞、耳根也(十九)。
念佛轉胫、鼻根也(二十)。
念佛還嘗、舌根也(二一)。
念佛攝覺、身根也(二二)。
念佛逆知、意根也(二三)。
念佛觀像、色塵也(二四)。
念佛聽名、聲塵也(二五)。
念佛染香、香塵也(二六)。
念佛有味、味塵也(二七)。
念佛光嚴、觸塵也(二八)。
念佛觀想、法塵也(二九)。
眼不別色、眼識念佛也(三十)。
耳不別聲、耳識念佛也(三一)。
鼻不別香、鼻識念佛也(三二)。
舌不別味、舌識念佛也(三三)。
身不別觸、身識念佛也(三四)。
意不別法、意識念佛也(三五)。
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三六)。
息諸惑業、集谛念佛也(三七)。
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三八)。
證寂滅理、滅谛念佛也(三九)。
煩惱不生、無明緣念佛也(四十)。
不作諸業、行緣念佛也(四一)。
不托母胎、識緣念佛也(四二)。
色心斷滅、名色緣念佛也(四三)。
諸根灰泯、六入緣念佛也(四四)。
根塵識離、觸緣念佛也(四五)。
不領前境、受緣念佛也(四六)。
不貪財色、愛緣念佛也(四七)。
不求塵欲、取緣念佛也(四八)。
業無有成、有緣念佛也(四九)。
不受後陰、生緣念佛也(五十)。
空無熟壞、老死緣念佛也(五一)。
一心念佛、萬緣自捨、施度也(五二)。
一心念佛、諸惡自止、戒度也(五三)。
一心念佛、心自柔順、忍度也(五四)。
一心念佛、永不煺轉、進度也(五五)。
一心念佛、余想不生、禅度也(五六)。
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五七)。
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五八)。
一心念佛、常樂我淨、涅槃也(五九)。
寂靜念佛、空如來藏也(六十)。
想像念佛、不空如來藏也(六一)。
圓通念佛、空不空如來藏也(六二)。
日出念佛、先照時也(六三)。
食時念佛、轉照初也(六四)。
亭午念佛、轉照中也(六五)。
晡時念佛、轉照後也(六六)。
日沒念佛、還照時也(六七)。
念心外佛、小教也(六八)。
念心內佛、始教也(六九)。
念即心佛、終教也(七十)。
念非心佛、頓教也(七一)。
念普融佛、圓教也(七二)。
有佛有心、淨念相繼、事法界也(七三)。
無佛無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七四)。
念佛念心。入無生忍、事理無礙法界也(七五)。
若佛若心、遍含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也(七六)。
一念佛門、含無盡義、總相也(七七)。
四五義門、非一念佛、別相也(七八)。
十六觀等、同成念佛、同相也(七九)。
依報清淨、非正莊嚴、異相也(八十)。
念佛一門、攬諸義成、成相也(八一)。
四種五種、各住自位、壞相也(八二)。
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八三)。
遍周諸法、不離念佛、廣狹自在無礙門也(八四)。
一根念佛、六根都攝、一多相容不同門也(八五)。
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諸法相即自在門也(八六)。
正念佛時、余門不現、秘密隱顯俱成門也(八七)。
此念佛門、一切齊攝、微細相容安立門(八八)。
五種念佛、互攝重重、因陀羅網境界門也(八九)。
見念佛門、即見無盡、托事顯法生解門也(九十)。
前後念佛、不異當念、十世隔法異成門也(九一)。
念佛一法、帶無盡法、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九二)。
念自心佛、本覺也(九三)。
念佛信心、始覺中名字也(九四)。
念佛解心、始覺中相似也(九五)。
念佛證心、始覺中分證也(九六)。
念佛成佛、究竟覺也(九七)。
當念佛時、寂寞無為、法身佛也(九八)。
當念佛時、無德不具、報身佛也(九九)。
當念佛時、凡聖並欣、化身佛也(一百)。
故知念佛一法、攝盡一切法矣。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清.續法法師著(俗姓沈。字伯亭,號灌頂,又名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