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要養得通達,胸襟不可那麼狹隘,不要有一點事就想不開,一句話就放不開,否則成就就太有限了。其次要處事果決、剛毅,下了決心,又能堅定不移,才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論語別裁》
凡是有太過尖銳,特別呆滯不化的心念,便須頓挫而使之平息。對於煉氣修息,煉神養心,也都要如此,倘有紛纭擾亂、糾纏不清的思念,也必須要解脫。至於氣息與精神,也須保養不拘,任其沖而不盈。如此存養純熟,就可以和合自然的光景,與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華,混跡塵境。但是此心此身,始終是“沖而用之或不盈”。
——《老子他說》
學佛是求解脫,如果一有點事就想不開,有一點煩惱就去不掉,那學個什麼佛?自己要反省。維摩居士說自己得了智慧的果實,所以處處得解脫。你們何以氣脈不通?因為色身不得解脫,總有身體的感覺存在。何以不能得解脫?因為智慧沒有成就,智慧成就了,氣脈自然也通了。你智慧還沒成就,不要吹噓說自己已通任督二脈,小心出問題。就算你通了,道家稱為轉河車,你要轉到什麼時候為止?要通到哪裡去?你答得出來嗎?不要亂搞了,你因此反而更不能得解脫,與學佛的目的相違。說學道嘛,你也沒得個逍遙,整日哭喪著臉,為何學佛學道呢?不學還好,一學就得了狹心症,心量愈來愈小。
——《維摩诘的花雨滿天》
心量要盡量擴大,一念清淨,就是華嚴觀。現在我給你們顯一下華嚴境界看一下,但並不是耍把戲。修行人一般都在身上搞,很難超脫。現在我告訴你們一個超出身體的方法,把心念從頂輪拋出虛空,上升到無邊際的高空,同時下降到無邊際的下方,旁邊前後左右也是無邊無際,把身體的觀念空掉。就是這樣坐下去,身體的痛苦,知是知道,可是不去管他,痛苦自然減輕,久之可以得定。這時虛空即是我身,我身與虛空無二。我們這個身體不過無盡虛空中一個微塵。要離開這個身體去修,可是也要借著這個身體來證。這樣修久了,心量自然逐漸擴大,慢慢就可以與諸佛相接了。
——《習禅錄影》
注意!學佛不要迷信,佛者是行師道,教化一切眾生。教主是我們尊崇他的,佛的本身無所謂這些,千萬不要因此而搞成封閉式的宗教,現在宗教都有排外性,搞宗派法脈等錯誤觀念。我們皈依佛是皈依正知見的佛,不是結黨營私,像搞政治派系一樣。一般人信宗教都沒有像佛那麼偉大的胸襟,要知道佛是天人師,胸襟恢宏,不可限量。若以神而言,神的度量都比人大多了,「聰明正直,死而為神」。往往人的度量反而最窄了,有時鬼的度量都比人的度量大。量大,福才大。沒有量則沒有福氣,所以成佛是要何等的度量啊!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