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馬占國:慈悲護生,合理放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放生,顧名思義,就是把可能被宰殺、面臨生死痛苦的動物解救出來,放歸到適合它們的自然環境中。放生本是中國大乘佛教傳承和提倡的優良傳統,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特別是在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倡導下,放生活動蔚然成風。但是近年來,隨著放生人數的增多,放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放生物種、放生方式逐步多樣化,放生引發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做好慈悲護生,合理放生,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並付諸實踐。

  一、護生放生的文化淵源

  “放生”典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內地,西藏亦然,也流傳於日本和鄰近的韓國與越南等地。放生的根據最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兩部經。一是《梵網菩薩戒經》,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另一部《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也提到有關釋迦世尊往昔行菩薩道的一段記載。《梵網戒經》是放生的理論依據,《金光明經》則是開設放生池的依據。

  其實,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華民族已有放生的習俗。《列子·說符篇》記載趙國邯鄲城民眾在正月初一貢獻斑鸠給趙簡子,趙簡子每每都會厚賞民眾後,將斑鸠放生,以顯示諸侯有好生之德,放生作為人性本善、慈悲憐憫的一種表現,為當時士大夫階層所認同。佛教傳入我國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與發展,佛教教義教規深入到了社會各個階層,佛教戒殺護生的理念也逐步傳播開來。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的善行;如果僅僅止惡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因此在中國,從北齊蕭梁以來,便提倡斷肉食、不殺生;且放生的風氣也從此漸漸展開,從朝廷以至民間,由僧眾而至俗人,都以素食為尚。從中央以至地方,或者為了祈雨禳災,都有放生禁屠之舉。

  二、護生放生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當今社會,放生的意義在於涵養仁恕精神、踐行慈悲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夠愛護生命、保護生命,就能從根本上消減濫捕濫殺,對於促進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放生的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通過提倡放生,可以培養,增加人們的慈悲心。哲理學家康德說:“人必須以仁心對待動物,因為對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也會變得殘忍。”通過放生,可以喚醒世人的恻隱、仁恕之心,使人們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升華,有利於引導人心向善,抑制殺戮和恐怖主義,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讓人們懂得仁愛地對待每一個人,從而使家庭關系、社會關系更加和諧。

  其次,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生物的多樣性對人類十分重要,放生能夠有效地保護動物,構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特別是放生一些有益於人類的動物,能有效地遏制害蟲的滋生和增長,保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讓大自然成為人和動物共同的家園,使大自然更加美麗、祥和。

  第三,放生能讓人們了知生命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非常珍愛對自己的生命,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只要能保存性命,其他的許多東西都可以被捨棄或者付出。《華嚴經》中雲:“諸根法中,命根為首。”因為在所有根當中命根最主要,所以只要命保得住,捨棄手臂、腿腳、眼睛、耳朵等肢體或器官也不要緊。

  三、當前佛教放生面臨的問題和原因

  佛教放生激勵大家體恤眾生、慈悲利生,戒除殺伐之心,善行菩提之道。放生為了護生,護生才是目的。然而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放生亂象,越來越飽受社會的诟病,甚至造成人們對佛教修學問題的嚴重誤解。佛教界放生亂象,在各地都普遍存在。佛教界這種放生形式客觀上已經演變成一種“商業行為”,可以發現其行為模式是捕捉動物、囚禁動物、買賣動物、“放生”動物。

  這樣造成的可以預見的結果有:1.動物可能被放生到不適當的環境,因為不能適應導致大量死亡;2.放生外來物種,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破壞原來的自然生態,使原生物種面臨危機;3.放生的動物經過捕捉、運送、囚禁等過程,非死即傷;4.放生大量某一物種,無序繁殖,造成其他生物群體被侵害乃至消亡;5.放生有毒有害生物,會傷及其他群體包括人類的生活與生命安全,激起民憤;6.放生買賣市場直接或間接導致稀有生物被肆意圍捕,造成有關人員違法亂紀;7.放生如果形成“黑色產業鏈條”,容易滋生某些人貪欲,污染人心,危害社會;8.放生亂象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將有害於佛教慈悲精神的社會影響,不利於正能量的發揮。

  此盲目放生沒有積功德,反倒有罪過。試想,如果我們一邊熱衷於“慈悲放生”,一邊卻造成生態的破壞,漠視甚至嚴重危害其他生命群體的生存和生命,就談不上“慈悲為懷”、“功德無量”。這種悖離信仰精神的行為,不僅強化了虛浮、粗陋、淺薄的信仰心態,扭曲了信仰者的價值追求,而且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針對佛教界放生亂象的產生原因,歸根結底在於人們有“一念之私”,將放生當成了滿足私欲和粉飾自己的工具。

  四、護生放生應具有的正確途徑

  針對現代社會放生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佛教協會高度重視,早在2014年就向全國佛教界發出了“慈悲護生、合理放生”的倡議,並付諸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當前我認為還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要慈悲為懷,量力而行。提倡多種形式宣傳戒殺護生、健康素食的理念,勸化世人慈悲護生。寺院或團體引導信眾正信正行;應該多組織講座,講解放生意義和方法,制作放生指南等來宣揚正確的放生理念和方法,提倡隨緣盡力地放生,不刻意追求數量和形式。

  二要精心組織,講究科學。要了解放生動物的習性和放生的環境,確保被放生動物與放生環境相協調。必要時可向有關專家或機構尋求咨詢和幫助,努力避免放生動物對人類生命、生活或放生地生態安全造成威脅。主辦方要精心組織,盡量減少放生動物在放生過程中的意外死亡。放生法會,應按照佛教儀軌如法進行,體現拔苦與樂、普度眾生的佛教宗旨。

  三要結合實際,把握幾點:一是無定物,無論陸走飛禽,遇即量力買放。二是無定日。不可限定日時。避免販者從中漁利。三是不固定位置。今日此地,明日他處。四是不公布;五是不洩露。六是隨緣而做。

  綜上所述,佛教界開展放生活動時,要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采取科學合理方式,使放生活動善願結善果、好心成好事,同時放生活動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學界、宗教界的多方指導,配合和努力。讓我們共同期待:放生及早回歸其本意。

 

上一篇:人間天:呼吸念佛法(節奏念佛),一種攝心效果非常好的念佛法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為什麼有些人能幫助很多人,而有些人連自己的事情也安排不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