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求佛與學佛(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一般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加以解決:一是請求樂意助人且有能力解決這個困難的人幫助我們;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親自解決這個困難。前者可稱為“外求”,後者則可稱為“內求”。在遇到困難時,如果我們僅僅通過“外求”這一途徑,而沒有“內求”的成分,則在很多場合下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即便他人非常樂意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自己不加以配合,則往往也於事無補。例如,當我們生病時,可以外求醫生給我們診斷和開藥,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願意吃藥,則即便外求到再有名的醫生也不能將我們的病醫治好;又如,當我們內心痛苦時,即便有人耐心地對我們加以勸導和安慰,但如果我們不願意聽從別人的勸導和安慰,內心一味地堅持要痛苦,則別人的勸慰也不可能去除我們心靈的痛苦。所以,解決任何一件我們所遭遇的困難,雖然需要“外力”和“內力”的聚合,但“內力”應當是根本性的要素,而“外力”則是輔助性的要素。因此,遇到困難時,“內求”為根本和究竟,“外求”為輔助和暫時。

  事實上,“求佛”也有“求外在佛”和“求內在佛”之分。求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觀音菩薩等這些外在具足圓滿慈悲和智慧的佛幫助我們,是“求外在佛”;求我們自己的心——也即在佛陀所宣說佛法的指導下,用自己清淨的智慧去觀察和分析問題,並通過身口意的取捨解決問題,是“求內在佛”。為什麼說求自己的心是“求內在佛”呢?因為佛經裡面說,我們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都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所以,求我們自己的心就是“求內在佛”。

  一個人要想去除種種痛苦、得到種種安樂,最重要的是要以“求內在佛”為根本。如果不以“求內在佛”為根本,而是只知道“求外在佛”,往往會以失敗告終。“求外在佛”只能是暫時的方便,可以作為實現“求內在佛”的間接的輔助手段。因為很多剛開始學佛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心的奧秘,不知道“內求”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不得不通過“求外在佛”,間接達到“求內在佛”的目的。

  為什麼“求內在佛”是根本呢?須知,世間的一切——也即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能感知的一切,都是心的顯現。心是世間萬象的創造者:心如果是佛,外境就會呈現淨土的莊嚴;心如果善良,外境就會呈現天堂的美好;心如果貪婪吝啬,外境就會顯現餓鬼道的受用匮乏;心如果狠戾凶殘,外境就會顯現地獄道的猛火和燒紅的鐵水。《楞嚴經》中說:“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意思是說,眾生的如來藏是本來清淨、空無一物的,眾生的心造作什麼,如來藏就會呈現什麼狀態。所以,心是一切萬法的根本,當然也是苦樂的根本。

  就像一塊黃金,我們可以用來做一尊莊嚴的佛像,也可以用來制作首飾,黃金到底是呈現佛像的狀態還是首飾的狀態,完全取決於制作者的心;在我們睡眠的地方,根本沒有夢境中所夢到的一切,可是各種各樣的夢境卻會呈現在我們的心中。事實上,夢境的優劣並不取決於其它,而取決於做夢者的心。同樣,我們任何時候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會絲毫不爽地以“種子”的方式保存在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成為以後前六根“播放”外境的素材。如果我們時時刻刻憶念觀想極樂世界,則極樂世界的“種子”就會在阿賴耶識中播下;同樣,如果我們時時刻刻處在猛烈的嗔心之中,則地獄的“種子”也會在阿賴耶識中播下。我們播種耕耘得越精勤,“種子”就發芽得越快。

  所以,六祖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意思是說,一切的幸福和安樂,都是自心所創造,如果我們從自己的心地下手,播種能夠得到幸福安樂的身口意,則一切所求都會實現。如果我們想讓自心不再痛苦,我們就應當求自己的心快樂起來;如果我們希望事業成功,我們就應當求自己的心勤勉並且和善起來;如果我們希望家庭和睦,我們就應當求自己的心包容一切;如果我們不想再過忙忙碌碌的生活,我們就應當求自己的心放下對名利的執著。

  在《了凡四訓》中,雲谷禅師有關於“求自心佛”的一段精彩論述。雲谷禅師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诳語欺人?”意思是說,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所造作的思想、行為、語言來決定的,人的一切安樂都是自己的善心、善行和善語所得的善報,詩經上所說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句話,的的確確是一句淺顯易懂的至理名言。在佛教的內典中也說:如果我們能從自心深處去求,那麼“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妄語是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大戒,諸佛菩薩根本不會用虛假的道理去欺騙眾生的。

  “求內在佛”實際上就是“學佛”——也即讓自己的心模仿佛的心,或者說讓我們自己的心學會按照佛的智慧——也即佛所宣說的佛法去取捨,最後達到和佛一模一樣的狀態。眾所周知,當一個人還是孩童時,從父母那裡得到一些生活上的幫助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此人不學無術,不去鍛煉自己的生存能力,則此人將始終不能自食其力。同樣,初學佛的人往往習慣於求佛,但是如果永遠停留在“求外在佛”的地步,而不去學佛、或者說“求內在佛”,以求“自食其力”,則此人將很難擺脫“衣食匮乏”的境地。

  所以,求外在佛的同時,更要學佛!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佛教有十個字最易念錯
下一篇:淨空法師:這樣念佛可以消災滅罪、轉禍為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