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大家請看第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這是天眼普見願。
極樂世界的人民能得天眼通,能見到十方世界一切的眾生在六道中死此生彼、苦樂等相。這天眼通又叫做生死智通,能夠知道眾生受生之前從哪裡來,死了之後又到哪裡去,無論是天人享樂的情景,還是地獄受苦眾生這種苦刑的場面,天眼通都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
我們平時總是說,過去的父母還在三惡道中受苦,但是我們這只是從理論上知道,而不能親眼所見,所以,我們還能夠心安理得地享受,發不起精進修行成佛度眾生的心。所以,凡夫因為見不到地獄惡鬼種種的苦,見不到淨土種種的樂,就不能夠深信因果,不能夠發起求生淨土的心。我們平時總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怕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所以罪障消除,功德圓滿,直至成佛。經文裡經常講,菩薩對貪嗔癡慢的念頭如避火坑,起心動念他們都恐懼的了不得,絕不敢去造作貪嗔癡慢的惡業。而凡夫造作惡業的時候,造惡因的時候,膽子非常的大,什麼事情都敢做,為了欲望,為了自己的利益造作種種的惡業,沒有恐怖的心。但是,等到惡報來的時候,知道害怕了,惡果來到身上了知道怕了,不願意承擔,而且怨天尤人,不作還賬想。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違緣的時候,我們總是埋怨別人,總是趕緊想躲避這個違緣,而不是違緣來了作為我們的逆增上緣,幫助我們不昧因果,幫助我們了知惡果的根源,進而去精進修行、精進忏悔。我們學佛總是求平安,求福報,而不是在一切的境緣當中,我們去了知因果法,了知都是我們前世所造,這個都是因為不明因果的緣故。
因果一法,世間的聖人,也非常的重視。孔子贊歎《周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積善、積不善這些都是因,余慶、余殃是果。但是世間的聖人,不是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談因果,他們只看現世,所以很多的矛盾沒有辦法解釋。像我們經常遇到的,奸臣一生富貴,而忠臣慘遭殺害;好人不長命,壞人活百歲。而我們佛法講的是因果通三世,轉變由心,報通三世。第一世我們稱為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今生就得到福報、禍殃,現報。第二叫做生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得享福或者是受罪。第三個就是後報,今生作善作惡,到第三生或者第四生、第五生,或無量劫以後才受善惡之報。現報我們肉眼都能夠看見,生報和後報,只有天眼才能看得到。所以有天眼的人,能見到一切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貪嗔癡造作殺盜YIN妄惡業,以致墮三惡道,永劫沉淪,縱然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但是人間福樂也是墮落之本。天上雖然不像人間有這麼多的煩惱,然而天福一盡,承宿世惡業之力,直墮惡道。就像《法華經》中所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六道中這些苦因苦果,只貪戀眼前的享樂享受,而且都想長生不死,而極樂世界這個天人得到的天眼通,就能夠真切的看到地獄惡鬼的種種的苦,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樂,自然生起出離的心。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這些家親眷屬,還有父母師長,一切有緣的眾生在六道中受苦,這樣就會精進的修學,不敢懈怠,盡快成佛去救度他們。師父就有這種感受,當自己的親人,愛別離苦,自己的親人,父母往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心痛,師父就在佛前發願,只要他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師父吃再大的苦,也要弘揚佛法,為法忘軀,弘揚佛法,只要我的親人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天眼通,能給我們帶來這其中一項的利益。
我們雖然沒有天眼通,但是通過學習這一願,也應當痛念生死之苦,發出出離六道輪回的願心。徹悟大師說:“如果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都是戲論”。雖然我們今天能夠遇到淨土法門,一定要為了脫生死而念佛,不能只為了人天福報。現在我們好多居士迷惑,到寺院裡學佛,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家人的平安,就是為了得到今生的福報,那福報盡了以後還是墮落,還是要墮落的,不是究竟的。世間的一切眾苦無過生死,無量劫來,我們出一胎胞入一胎胞,捨一皮囊入一皮囊,一念之差就墮落惡趣了。三惡道易入難出,三惡道我們待的時間太長,三善道我們只是一晃就墮落的。經中講,眾人在建祇桓精捨的時候,看到牆角有一堆螞蟻,佛就告訴這些弟子們,說這群螞蟻已經經過七佛的示現,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得脫蟻身。我們看到螞蟻很苦,但是,螞蟻他們自己倒感覺到非常自在,就像我們今天一樣,在娑婆世界,娑婆,堪忍嘛,我們還想忍受,不知道是苦,但是極樂世界的這些天人們看到我們很苦。我們還在為自己擁有眼前這種幻相,擁有這些幻相的物質,車子、房子、美食、衣服而得意,那這和極樂世界的生活比起來,天壤之別的。他看我們非常痛苦的,這個內心的焦灼,內心的貪嗔癡,看我們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趕緊發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否則的話,以我們現在所造的惡業,我們的貪嗔癡,給大家說墮三惡道是肯定的,很難有人不墮落的。等到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時候,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阿彌陀佛發的天眼通願,不僅是幫助眾生生起厭離的心和報恩的心,還有更殊勝的意義。極樂世界的人民得了天眼,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能夠圓具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具足,能夠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的佛國,並可以照明一切的眾生,這些眾生的生生死死、來來去去的種種的相,於是就可以發起心來,救度眾生,利樂有情。如果不發起這樣的大心來,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眾生,所以,這就體現了天眼願更為殊勝的意義。
好,我們看第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這是天耳通願。
極樂世界的天人個個都得天耳通,他們能夠聽到他方世界無量諸佛說法,並且對諸佛所說的法都能夠信受奉持。一切的諸佛最重視的就是法,因為法是我們返邪歸正的教導,依照佛法的教導去修行,就能夠成正覺。極樂世界的人民不但隨時能聽到阿彌陀佛說法,還能聽到他方世界無量諸佛說法,那極樂世界的修行的條件,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不像我們今天,只能聽到師父說法。那極樂世界尤其可貴的,是他們在聽經聞法後都能夠受持。《大智度論》中說:“由信力故,聞而奉持為受,由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這個是非常殊勝的了。聽經聞法之後,都能夠照著去做,而且久久不失,不會聽完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了。現在好多的居士,聽完師父講完經,或者聽完師父開示完以後,都跟師父說,師父聽你講的太好了,非常的明白,可是轉臉就忘了,這個就是我們信力不足。
那麼為什麼他們能夠聞而奉持呢?由信力故。我們學過教理的都知道,信根產生信力,這就是說,聽經聞法之後,能照著去做,是由於這個信力的緣故。我們看每部經的最後,都是信受奉行,可以說沒有足夠的信力,是不可能去做的,就是我們說,不可能去依教奉行的。那我們打一個比方,就像我們有病去看病,如果我們對這個大夫不信任的話,那他開再好的藥我們也不肯吃,更何況是佛法,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沒有信的話,那是不可能依教奉持的,不可能去做的。由此可見,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國土眾生的信根得到增長,聽經聞法不但能懂,而且能領納於心,照著去做。
由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念力增長能夠破除邪念,成就正念,種種的妄想邪念破除了,自然不失正念,所以就能夠自始至終的按照正法,正知正見去修行,這就是能持。這種破除邪念成就正念的功夫,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的,能讓眾生一心一意地專求正法。由於阿彌陀佛的這一願,我們反觀一下我們自己,我們學習的淨土法門,我們都知道,是難信易行之法,信尤為重要,客觀地說,我們大家不是不信,而是信的不是太真、不是太深,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就容易妄想紛飛。我們為什麼會有這個妄念?為什麼會掉舉?就是因為我們的信願不具足。信願不具足,我們的習氣,我們阿賴耶裡面的種子、習氣,就會來干擾我們,異念紛飛總是魔,當你不念佛的時候,那我們念的就是什麼?就是貪嗔癡啊,還是我們的信願不具足。就好比我們,一心一意的想達到一個目的的話,想做一個事情的情況下,我們總是把它牢牢地牽掛在心裡,因為我們的信願不夠具足的話,那我們的心裡就系念不住了。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擾,就容易生起退心,當欲望來到的時候,我們就會攀緣欲望。還有的,對淨土法門信心不足,看到有人參禅,禅宗好,就跟人學學打坐;看人密宗好,就跟人學學持咒,這些都是信心不足的表現。蕅益大師在《淨土十要》中說:“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那我們怎樣做才能叫做真信呢?淨土宗第十祖截流大師,在《勸發真信文》中,為我們做了慈悲開示。第一,要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都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上沒有任何的區別的,我們在我們的佛性上,和一切諸佛都是平等的。我們為什麼能夠成佛?就因為我們和佛等無差別的佛性,我們只要把我們的貪嗔癡放下,我們的佛性自然顯現。我們一定要知道,學佛不是得到什麼,不是得到佛性,而是放下,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只要放下了,放下了分別執著,那我們的佛性自然顯現。正因為我們的佛性和一切諸佛等無差別,諸佛菩薩看到的是我們的佛性,看到的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現在雖然迷惑顛倒,但是覺性沒有失去,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現在的業障重就輕視自己。
第二,要信我們是理即佛,名字即佛。彌陀是究竟即佛。佛性上沒有區別,但是從自證的果位上來說,卻有天壤之別。如果我們不念佛求生淨土,肯定就會隨業流轉,受無量的苦,這就是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冤枉地受六道輪回。
第三,要信我們雖然今天業障深重,在受輪回之苦,但我們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佛國土之外,但是,是我們心內之佛。既然佛性等無差別,以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來感,必能與阿彌陀佛慈悲攝受之心來相應。如果具足以上的真信,那麼一毫之善,一塵之福,都可以回向極樂世界莊嚴淨土。像我們平時的持齋、放生、讀誦大乘、供養三寶這種種的善行,都可以成為我們往生淨土的資糧,而不至於來生得富貴。我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講過,如果不求生淨土的話,那我們來生所得的富貴,只是比造惡業的眾生,晚墮落一世罷了。你有了富貴以後,又造種種的惡業,迷惑、沒有智慧、沒有般若智慧,最後還是要墮入三惡道的。
我們具足真信來聽經、讀誦,如何來讀誦、來受持淨土宗的經典呢?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講了如何來受持《阿彌陀經》,他說,“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也就是說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受持阿彌陀經。這一聲佛號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時時都在講,人人本具生佛無有差別的佛性,就含藏在這一句佛號上,這一句佛號就是我們自己的佛性。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為什麼稱為法界藏身?因為這一句佛號,圓攝了十方三世一切佛號,也就是說這一句佛號,圓攝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就是一切眾生的本性。當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就是在喚醒我們的真心,喚醒我們的本性。無量的法門、千經萬論都沒有出這一心,這一念之心都沒有出,念念不忘六字洪名,萬德洪名,一心一意專求西方,這就是受持《阿彌陀經》。蓮池大師曾說:“六度萬行,無量法門,專持名號,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這一句佛號我們講明白了,真的是萬德洪名,都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一切諸佛的功德全具足在這一句佛號上面了。當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就是在念一切諸佛的功德,也是在念我們的心性。我們要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怎麼能不肯念?利益無量。
得到天耳通,能夠徹聽十方,不但能聽到諸佛說法,還能清清楚楚地聽到地獄眾生受苦的聲音、餓鬼饑餓的聲音、畜生被殺的時候哀嚎求救的聲音,這些眾苦聲,讓極樂世界的這些眾生生起大悲心,發願尋聲救苦。佛菩薩的本願都是以大悲,無緣大慈,平等大悲為基礎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阿彌陀佛真的是太慈悲了,處處都為眾生成佛來考慮,這也給我們這些還沒有往生的眾生增加了信心。只有好好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才能一生快速圓成佛道,我們這樣才是報答佛恩。
好,我們下面來看第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是他心通願。
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夠知道無量無邊佛剎眾生心中所想。極樂世界的眾生得到他心通,給大家說不是靠自己修持得來,不是靠自證的,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宏願加被,才能夠上知佛心,下知六道眾生之心。有了他心通的智慧,才能夠真正地做到觀機逗教。他們在度眾生的時候,看到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眾生有什麼病,他們就會現什麼身,就會用什麼藥,來為眾生說法,讓眾生生起信解的心。眾生造業的時候,會方便地警覺他們;眾生受苦的時候,會慈悲救濟他們;眾生修行的時候,會去加被他們。也就是說,用種種的方法,幫助眾生自修自證,永脫眾苦,廣受法樂,直至一生成佛,這樣度眾生才是最究竟的。而如果用神通力去改變法相,改變因果,那就是不徹底的,縱然能改變一時,也改變不了永遠。
我們現在學佛好多居士迷惑。迷惑在哪個地方了?就是我們學佛,不是為了覺悟而來的。我們都是求佛來加持我們得到欲望,想得到這、想得到那,得到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求佛來加持我們得清淨,放下,得覺悟,能夠成佛去度化眾生。經常有居士跟師父說,師父我們經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們對這個有求必應錯解了,佛菩薩怎麼才能和我們感通?才能和我們相應?我們要和佛的心、和佛的願、和佛的行、和佛的覺悟相應,這樣才能和佛感通,才能得到佛菩薩的相應。我們求佛求的是覺悟,而不是求佛求的你自己的欲望。經常聽到有的居士念了佛了,天天把阿彌陀佛掛在嘴邊,好像阿彌陀佛就是他們的保镖,處處都要護持他們。廠子不好,跟人說我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的大老板,甚至有的居士學佛,身體不好都不敢告訴別人,什麼原因?總怕別人說自己有業障,總怕別人笑話自己。師父就跟他們說,有業障,我們每個眾生都有業障,好多的大德,好多的高僧,臨終也都示現病苦圓寂,病苦往生的。業障我們不怕,業障反而是我們的增上緣,就看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個問題,是不是正知正念。君子看一切的事物,都是對他有利的,都是在幫助他的,都是在教化他的;而小人看一切的事情,都是在損害他的。就看我們怎麼理解問題,就看我們的精神高度了。當我們學佛的時候,有了業障的時候,正好是幫助我們,也是我們的增上緣,我們忏悔業障,知道這是我們的因果,我們更要精進,更要厭離娑婆求生淨土。我們不要一昧的改變因果,去求安樂,我們所要的是,一切的痛苦,我們盡此一報,我們忏悔,好好的覺悟,去求生淨土,反而減輕我們心裡的痛苦,減輕我們心裡的障礙。當年琉璃王攻打釋迦族的時候,因為釋迦族久受佛的教化,都非常有覺悟,他們本來骁勇善戰的,但是因為受佛的教化,琉璃王來攻打他們的時候,他們只是阻擋,而沒有去傷害他們。目犍連尊者為了保護釋迦族,給釋迦族留後裔,就用他的缽,用他的神通,裝了五百童男童女,送到大梵天,讓這五百童男童女到大梵天去避難,但是後來打開缽一看,完全化成了血水。所以想用改變因果的方式來有所求,救度眾生,跟大家說,這是絕對不究竟的,而且容易起貪心,和我們的覺悟不相應的。
那我們經常說善知識善知識,到底什麼是善知識?禅宗有一句話,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也就是說,在教化別人的時候,不是給別人一個什麼法,也不是讓別人得到什麼,而是讓別人放下、解縛,解粘去縛。我們經常引用《華嚴經》中的一句經文:“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就是說,沒有一個眾生不具如來的智慧,我們都具備佛性的,大家都有,不但我們在座的有,一切眾生,蚊蟲螞蟻、地獄眾生都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佛也是這樣,地獄的眾生也是這樣。不是因為成佛了你多,地獄眾生沒有,不是的,一切眾生本具如來全部的功德,只是因為妄想執著給障礙住了,不能顯現,不得受用。善知識就是看我們被境界所束縛住了,被粘住了,給我們去撥一撥,看我們心裡有結打不開,來幫我們打開。只要心裡的執著放下了,我們本具的佛性自然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常用的一句話,叫撥雲見日,我們本具,不是從外得到的,只要放下,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只要放下,放下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而不是我們學佛你去貪求,你求佛給你這,求佛給你那,你越求越是業障,反而不如世間人的灑脫。在世間得不到的,沒有能力得到的,找個後台,找個靠山,找個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老板,這都是笑話,聽起來怪怪的,這不是真的學佛,而是依賴心特別重,貪欲特別重。在世間得不到,到佛法裡面來去求神靈,多可笑,拿佛菩薩當利用,亵渎神靈、裨販如來,就是這個意思。其實諸佛所證的不是別的,就是我們本來的自性,我們每個人都有的。
那今天我們沒有他心通,怎樣去幫助眾生解粘去縛呢?蓮池大師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八個字,即解粘去縛的秘密法門,即出生死堂堂大路。也就是說,我們弘揚淨土法門,教人念佛就是幫助大家解粘去縛,了脫生死了。所以淨土法門難信易行,這一句佛號,我們的心就得清淨,心就得清涼,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全部解脫,快速方便。念佛法門特別應我們現代人的根機,我們現在大家為了生存,忙忙碌碌,沒有時間去修學,修學的時間很短,不像過去的人可以到深山修行。現在即使寺院也非常的繁忙,不是搞商業,就是搞這些超度,非常地繁忙的,為了生存嘛,都非常地繁忙的。而念佛法門殊勝方便的地方,就在於時時處處你都可以用上功夫。像我們平時走路,師父就是平時走路,只要一走路馬上就能提起佛號,當然坐著也能提起佛號,師父說在繁忙當中,都可以提得起佛號。走路,一步阿彌一步陀佛,阿彌陀佛,大家都說師父走路特別穩,就是這十幾年行住坐臥,起心動念,一步一個阿彌陀佛,自然心得清涼,走路也就非常地穩。像我們坐車也可以念佛,不需要必須要去閉關的,不需要必須要盤腿打坐。六祖說:生來坐不臥,死後臥不坐,一副臭骨頭,何必立此課。我們行住坐臥都可以用功,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就像清朝的沈善登老居士所說:“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就是這麼的方便。不要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不必廢除世法,就證得了佛法,也就是說,在世間法中,就能證得佛法。常把塵勞作佛事,我們現在都把佛事當塵勞了,一定要巧把塵勞當佛事,行住坐臥、洗衣做飯,都可以用上功的,具足信念念這一句佛號自得清涼,這就是念佛法門的應機之妙。
宋朝的時候有個鐵匠,叫黃打鐵,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出家人教他念佛,教他念佛法門。告訴他:“你在打鐵的時候,打一錘你念一句佛號,拉風箱的時候,你拉一下你念一句佛號,只要這樣堅持,臨終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黃打鐵聽了以後,善根深嘛,就依著去做。他一邊打鐵一邊念佛,這樣反而不覺得累了,反而不覺得熱了,不覺得辛苦了。於是他更加精進,打鐵的時候念,不打鐵的時候也念。這樣過了三年,有一天,他自知時至了,他自己沐浴更衣,然後說了一個偈子:釘釘铛铛,久練成鋼,太平將逝,我往西方。然後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身出異香,天樂鳴空,現彌陀來接引的瑞相。我們看多麼殊勝,多麼潇灑,圓滿人生華麗轉身。我們今生都想有一個華麗轉身,當你這句佛號具足信願,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時候,跟大家說真的就是一個華麗轉身,由凡夫,由六道輪回的凡夫,轉為一生不退的菩薩了。由此可見,念佛法門不但方便,人人都可以念,而且念佛的功德非常的殊勝,我們看,一個沒有任何修持功夫的人,就能夠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不退成佛。
那為什麼念佛的功德這麼殊勝呢?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所成就的。阿彌陀佛把他無量劫所修的萬德都攝在這句名號裡面了,萬德洪名,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證得的究竟果覺。他把這個佛的果覺,作為我們眾生因地的心,我們念佛,佛就成為我們的心了,不就是是心作佛了嘛。我們發願往生,就跟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了,相合了,我們的心中就是彌陀的名號,就是彌陀的果覺,彌陀的果覺就成為我們現在的心,就是這麼的直接。以果為因,我們以佛的果覺,作為我們的因,這就是因果同時。持名法門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不需要播種、耕地、施肥,直接我們就得到這個果實,只要你肯吃就行了,就是這麼的直接,當你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你就已經得到這個果實了。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贊歎念佛的殊勝功德,“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這個評價是非常高的,這個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念就超越了。按通途的教理,發了大乘心,我們說需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成佛,可是淨土法門一念之間,你就超過了,剎那成佛。齊諸聖於片言,就是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齊肩並坐了,齊諸聖於片言,這一句佛號和諸大菩薩齊肩並坐。所以念佛法門,至簡至易,至圓至頓,最契合我們末法眾生的根機。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