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樣說: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所感受的一切,無不是因緣果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如是因、如是果。現在得到的結果,完全是因為以往種下了這樣的種子(因),待因(種子)緣(陽光、土壤、水)具足了,就要結果。所以說,種什麼樣的種子,結什麼樣的果。因此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
《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由於我們的業障、習氣及環境的影響、誘惑,在我們所思所想中都是貪、嗔、癡、慢、疑;在我們所做所行中都是殺、盜、YIN、妄、酒。人們之所以這樣肆無忌憚,就是因為不懂因果,不相信因果。
我們先來看看造作十惡及所得的果報:
一.殺生:將人或動物直接或間接殺害,屬於殺生惡行,此惡行會得多病、殘疾、短命、多禍殃、骨肉分離等果報。
二.偷盜:凡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財物,未經同意擅自取用或侵占即為偷盜,此惡行會得貧窮、少財、遭盜或財產與他人共有而無法自由支配的果報。
三.邪YIN:亂搞男女關系以及從事與色情有關的行業都屬於邪YIN,此惡行會得:夫妻互相怨恨,生活不美滿,配偶不善良、不忠貞或妻子受人拐騙奸YIN,或得不到滿意眷屬等果報。
四.妄語:說謊、作偽證、不守信用都屬於妄語罪,此惡行將得到經常受人誹謗、欺騙之果報。
五.绮語:說黃色邪YIN的話,使人想入非非,或說些毫無意義的話,稱之為绮語,此惡行得說話無人相信、無人接受、口齒不清等果報。
六.兩舌:搬弄是非、挑拔離間即是兩舌,得親屬不和睦、遠離、厭惡的果報。
七.惡口:用凶暴、惡毒的話罵人即是惡口,得常遭人惡口相罵、多遇訴訟紛爭的果報。
八.貪欲:貪求財色名利、迷戀不捨,即是貪欲,得心不知足、貪得無厭、做事不順利、不如意的果報。
九.瞋恚:稍不如意就生氣、怨恨,即是瞋恚,得常被他人說長道短、常被人厭煩、相貌丑陋的果報。
十.癡:對很多事情存有不正確的知見、邪見,不相信因果,得生在充滿邪見的家庭、生在偏僻缺乏佛法與文明的地方,自性虛偽、好奉承、巴結使詭計的果報。有些信佛人、學佛人,遇到一些問題:什麼夫妻不和、子女不孝、工作、生意不順了、身體不好了,就著急上火,生氣抱怨: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怎麼還沒有好報? 別人做了那麼多惡事還有善報。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你要問自己,你做的真是好事、善事嗎?善惡是非不是以你的標准為標准的。你認為的善不一定是善,你認為的惡也不一定是惡;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你認為的壞也不一定是壞。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大乘佛法的善惡標准,是看發心、看動機。發心善、動機善就是善; 發心惡、動機惡就是惡,什麼是善?饒益眾生、一切為了眾生就是善,打人、罵人都是善;什麼是惡?一切為了自己,自私自利就是惡,拜佛念佛也是惡。
你不是信佛人嗎、信佛就要信因果,人與人的緣分不外乎有四種:討債、還債、報恩、抱怨。
在很多年以前,一個老人遇到了一個尊者,他歡天喜地供養了尊者,尊者對他說:“你有什麼願望可以提,我可以滿足你。”老人說:“我就想晚年過得幸福,” 尊者說:“那好,把你兒子抱來。”老人晚年得子,十分珍愛這個孩子,趕緊把孩子抱給尊者。尊者接過孩子,一使勁就把孩子扔進河裡,一轉眼的功夫孩子就溺死了。老人緩過神來,痛不欲生,恨不得殺了尊者:“我供養了你,你問我有什麼願望,我說了,你卻殺了我兒子,這算什麼呀?”尊者告訴他:“別急,等一等。” 過了一會從河裡升起一股黑煙,一個聲音對老人說:“你還不給尊者頂禮,我是你前世的仇人,我今世來就是想讓你的晚年生不如死!幸虧遇到尊者,尊者慈悲化解了我們的怨恨,我們的債清了。”說完這股黑煙飛走了。
你曾有恩於人,人家要用同樣的方式回報你,這是你種下了幸福快樂,是該享受的,有什麼好高興的?你曾經傷害過別人,人家今生用這種方式回報你,這也是自己種下的苦果,是該承受的,有什麼好生氣的?
信因果也要信佛說的三世因果。因果通三世:如果做了好事和善事,卻沒有在今生感受善報,那麼它可能在下世成熟;如果沒做壞事和惡事,卻感受了惡報,那是因為上世種的惡果在今世成熟了。同樣的道理:別人做了惡事,甚至無惡不作,不僅沒遭惡報還有好運,就是因為他上世種下了善因,在今世成熟了,他在今世種下的惡因要在下世或下下世成熟。有的人種下的因也許是現世現報、也許是未來世報、也許是下下世報。種了善因卻還有痛、有難、不順,這是好事,是去病,去難、去魔、是重業輕報,惡業消盡了,用不了多久就是一片光明;有些人作惡多端還事事順利,這不是什麼好事,是在消福、積禍,待福報享盡了,就是一片黑暗。因果業報、絲毫不爽。不會有任何差錯,也不會有任何浪費。
因果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不要只看眼前的善惡得失,要往遠處看,一定要把目光放遠一些。真相信了因果就能想得開、放得下,就不會怨天尤人。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不信因果絕不是真正的學佛、信佛,絕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人說:我不懂因果,不知者不怪。有些殺人犯這樣說:我因為不懂法而殺了人。法律絕不能因為你不懂法,殺人了就不承擔責任。道理是一樣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巅撲不變的真理、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干了壞事,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這純屬自欺欺人之舉,殊不知,陽間有漏,因果難逃,因果絕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中國台灣作家柏楊先生於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二日及十三日在中國時報上發表了兩篇專題報道:“穿山甲人”。大概是這樣的:一九四八年的某一天,貧苦的農夫張秋潭在他那小小的果園裡耕種時,看到了一只穿山甲,正要捉住它,穿山甲卻跑進了山洞裡,於是他與自己已懷孕四個月的妻子彭仙及三個小男孩共同追捕,他們在洞口架起木柴並點燃,希望用煙把穿山甲熏出來,但忙了半天,再也沒有見到穿山甲的影子。五個月後,彭仙分娩時,被產婆的駭叫聲驚動,當她第一眼見到孩子時,立即暈厥過去,等她蘇醒後,抱著孩子,眼淚像雨水一樣沖洗著孩子,她生下的不是一個女孩,而是個怪物。這個怪物的降臨使山村的人們倍感恐慌,他們像中了魔一樣,要求張家把怪物交出來,張秋潭夫婦當然明白,一旦交出孩子的後果,於是對外詐稱怪物已死,實際則把她——張四妹,藏在一個斗室裡。這一藏就是 34年,一九八二年三月被無意中發現。張四妹終於結束了34年的幽閉生活。最後,楊柏先生這樣寫的:我無法形容張四妹女士的形象,一定要形容的話,我同意村民們的稱呼:——“穿山甲人”:她頭發全無、光禿的頭頂,雙眼幾乎呈五十度的角度向上吊起,鼻子塌陷,嘴唇突出,牙齒象墳崗上凌亂殘破的墓碑,其中一個門牙卻像大象的牙一樣,沖破尖聳的嘴唇,滿身鱗甲,令人看了發抖,更恐怖的是她的眼睛,沒有眼睑,像條魚一樣,兩眼圓圓的瞪著,眼框像燒紅的鐵圈。“新生活報”曾邀請皮膚專家為她診斷,結論是:無藥可治。
所以,每個人都要謹慎地取捨因果、取捨善惡。從這個角度來說:快樂與幸福的因叫善,悲傷與痛苦的因叫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哪怕是一點點微小的惡念、惡行也要禁止,哪怕是一點點微小的善念、善行也要盡力去做。殺害一個小小的生命,看似無足輕重,因緣成熟要還500條;動了一個小小的惡念,看似微不足道,未來要感受500世。
《賢愚經》記載:佛弟子中有一位難陀比丘尼,有一次與某位已證得阿那含果位的貧女一起供養佛,佛先接受貧女的供養,難陀看不起貧女,向佛說:“世尊為什麼不接受我的供養,卻先答應那位乞丐的請求呢?”由於辱罵有修行的人為乞丐,難陀比丘尼受到五百世出生乞丐家為乞丐的果報。
《百業經》上有一則故事:一位精通三藏的大管家,因瞇起眼睛學一位小眼睛的比丘,並罵他:“簡直像狗一樣”,當生結束後,以此因緣墮入狗身一千年,後遇捨利子尊者,因對捨利子尊者生起信敬心,提前 500年結束狗身,但因學人家小眼睛,轉為人身後自己則生了一雙小眼睛,父母起名叫:小眼。
所以你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善是惡,都不是為別人做的,而是為自己。就像吃飯,誰吃誰飽。因果也是一樣,誰做誰得。只要種了因,未來的果就一定由自己來享用,無論這個果是善還是惡、是好還是壞。所以沒有人讓我們痛苦,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痛苦;沒有人傷害我們,是我們自己傷害自己。
生存在這個世間的人,大部分都是在痛苦中度過的,有些人把它歸結為:命苦、命不好,是天注定的,消極的任憑命運的安排。其實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它是完全可以改變的。關鍵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命運為什麼不好?命運不好是因為自己毛病多、缺點多。有些人承認自己命運不好,但卻不承認自己有毛病、有缺點,認為自己很好、很完美;有些人想改變命運,但不知道怎樣改;有的人想改變命運,但卻不想改毛病、改缺點。
所以,念佛是念心,要時時刻刻觀照這顆心:修行是修心,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心態,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轉到正念、善念上來;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全部轉到善行上來,只有這樣才能改掉自己所有的毛病,只有改掉了自己的毛病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毛病少了,命運才能好。命運不好不是問題,不改毛病才是問題。
所以行善才能安康,斷惡才能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