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第六條是善名流布,也就是說能真實地這樣做的人,他的善名會得到廣泛地深遠地流傳。”“流”是流傳,是橫向、前後上下;“布”是分布,是縱向、左右周圍。
“善名流布”對修行人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保障?我們看過去的書籍中有這樣的例子,說去某地找一個什麼人很容易就能找到,現在我們去某個地方找一個人,如果沒有非常確切的信息,恐怕找起來象大海撈針。為什麼這樣?就是因為你找的這個人不是名人,他沒有名氣,不被知道,所以你找不到他。於是學生找不到老師,老師找不到學生,最後都得是老師主動去找學生,然後學生很牛,還要對老師考核,認可你了勉強聽一聽,哪裡聽不順耳了,轉身就走人了,這就是現在人的毛病。
所以現在人的毛病就是心浮氣躁,這個心和這個社會一樣浮躁不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不適合學習,不適合進修,不適合修行。但是時代已經來到對所有投生在這階段的人都有這樣影響的時期了,我們該怎麼辦?我們的生死大事怎麼辦?如果環境不合適修行,我們就不修了嗎?如果條件不具足,我不能去行這個善,那麼我就不去做這個善了?
有一日,我去某寺院遇到一位居士張姓大姨,她老伴去世的時候,沒做通知就有十六位出家僧去為他助念。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一家笃信佛教,十余年來對出家、在家的同修師傅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都拿他們家當自己家,進屋就吃飯,累了就去睡覺,他們真地把這個自己的小家當成是大家的家,大家也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沒做通知能有十六位出家僧人到場助念,這是對很多人的一個極大的諷刺啊!
在佛教中的菩薩戒裡,有一大部分叫饒益有情戒,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你受了菩薩戒,那麼在四十裡范圍內所有的佛事你都要參與。有人來向你乞討,你只要有必須得給,就算他在你前面晃過十次,和你要了十次,你只要還有就必須給。菩薩戒就是這樣,遇到機緣成熟的人必須要救,必須去幫助。遇到想學的人,只要真地想學,就必須去幫助,必須去教授,這就是菩薩戒。
我們現在能遇到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就像世尊住世的時候,魔王請世尊提早入滅的一個理由就是:沒有人向你請法了。這句話當代的淨空老法師也這樣說,有人願意學就多呆一段時間,沒有人願意學了就早些回去。古往的大德也都是這樣,大眾不懂得請法,沒有人請法了就可以走了。如果有人請法,那麼他必須要把這個教授解答完畢才能入滅。古大德遵循的也是這菩薩戒中的饒益有情戒的部分。
就像過去和大家分享過虛雲長老的例子。在虛雲長老後期的時候,常常犯舊疾,自己躺在床上哎呦哎呦地叫喚。等有人來請法了,他馬上坐起來,和來人仔細地講,幾個小時不動一下,等人走了,馬上又趟在那裡接著叫喚。這才是真正的大德,眾生的慧業是最高最上的事情,其他所有東西都不能影響這一個,就算自己病體沉疴,依然可以巍巍不動地講法,就像世尊入滅前一樣啊!
能真正地饒益眾生、利益眾生,這個人的善名才能得以流布,真正地利益眾生,就已經在行六度,就已經是在行菩薩道了。所以這個“善名流布”表面上是說有個好名聲在世間流傳,但是實際是他在世間躬行菩薩道,得到廣泛地認可啊!能恆常地在人世間行菩薩道,這是多大的一個保障啊!就差三不退轉了。
“第七是處眾無畏,就是在很多人的面前沒有畏懼、不害怕。”這個利益有什麼好處?一個老師如果在人前說話都害羞腼腆,那麼他怎麼教學生呢?一個人如果處在眾多的未知中,他能不害怕,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那麼這個人一定有著勇猛無畏的精神。想在人世間行走,得有這樣的無畏精神,如果這也怕、那也怕,這個想做不敢做,那個想學不敢學,那就不要學了,學也不會學到,害怕就不要做了,做也是瞎貓撞死耗子罷了。
過去我曾說過,當我問誰想學超度時,只有兩個人說想學,有幾個人心裡開始嘀咕,我能有這樣的能力嗎?我修行不夠啊?做不好怎麼辦?於是同樣都是這一群人,他們兩個是最早學會的,而且都沒有經過我直接面授,看我的過程他們自己就會了,只是後來幫助他們修改了一下。而有的人說了很多次,表達出要學的意思,但是不動分寸,就是不敢往前走一步,那麼他就學不會,就算這個東西多簡單他也學不會。為什麼在這裡提到了這個?這也是後一階段我們首先要學會的東西,原因我不多說,到時候你們自己會知道。有了這個能力和沒有這個能力,在以後的時候會有很大的不同,對你個人、家族都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不要等需要用的時候才想起要學這個東西,那個時候已經晚了,也沒有人能安安穩穩地教你這個了。
能在眾人面前不畏懼,能真實地表達你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這樣能更好的影響周遭的人加入進來。就像做廣告一樣,有的人敢拉下面子來做廣告,而有的人不敢說一句話。大家都是人,你不少什麼,他也不多什麼,為什麼他可以而我卻不能?就是這個心量不夠,心能力量不夠。菩薩全名叫做菩提薩埵,翻譯過來是覺有情,推廣開來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和使有情眾生覺悟。《普賢菩薩行願品》裡提到菩薩從眾生中來,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也就是說,菩薩不在眾生中度眾生,那麼這個菩薩就不能叫做菩薩。於是,這個菩薩也曾經是煩惱眾生,也曾經是罪惡深重的六道凡夫,但是他在眾生中覺悟了,看到眾生也和過去的自己一樣沉溺於痛苦煩惱中,想救度這些眾生,怎麼辦?於是要去給自己做廣告吧。就像《地藏經》中光目女遇到的那個羅漢,這個羅漢就是要去幫助眾生,饒益有情,他已經在行菩薩道了,《地藏經》中叫‘福度眾生’,以這樣的方式來度眾生,讓眾生得到利益福報,借此來度這個眾生。他選擇的廣告方式是什麼?次第,和乞食一樣的挨家排,今天是這七家,一家挨一家地走下去,不分別、不揀擇,撞到誰家就是誰家。這種廣告方式很有效,但是受眾面積就比較小了,一個大城市幾十萬人口,得十幾萬家,挨個輪的話,一天七家,什麼時候能把這一個城都走完?這個面積就太小了,所以最後都得振臂一呼,能在大眾中不畏懼、不害怕,才能做到這個。於是想做廣告就得把自己的臉面丟下,總顧及自己的臉面,什麼事都做不成。
有的人常常和我說,今天誰說他怎麼怎麼了,那天誰又說他怎麼怎麼了。我就說,你要總這樣,沒法活了。人人腦袋上都有嘴,你能說話,別人也能說話,他說一句話你就當聖旨,別人說一句你也當聖旨,那這一生就是所有人的奴才了。這倒沒什麼,問題就是大家的觀點不一樣啊!他說這樣對,那個人說這樣錯,於是你怎麼取捨?小小不言的事情就無所謂了,這裡可以隨緣隨順,但是在大方向大原則上必須把握住正確方向。我們還沒有到那種恆順眾生的階段,不要學大菩薩恆順眾生的樣子,因為大菩薩已經無我了,於是眾生是自己,恆順眾生就是圓滿自己的願望,但是我們還有一個我相在,我的這分無明還沒破,恆順個什麼呢?恆順也是假的。就算假裝恆順,也是強忍著罷了,這個是不對的,越了次第了。
這裡和大家溝通一個事情:往往很多人會這樣說話,比如說,你看他這樣的還學佛呢,這佛不能學了。這個話對不對?表面上看是對的,因為這個人做的不好,給佛陀丟臉了,實際上不對,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不圓滿,所以才來學佛,才想學圓滿。就像學生不會這些題,才來學習這些知識,這樣一來就會有過程,他沒有掌握答錯了,如果說你答錯了你還學個什麼呢,這就相當於你不會就不用學了,而忽略了正是因為不會所以才來學。
正是因為我們不圓滿,所以才來學佛。正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有貪嗔癡,我們知道自己有妄想執著,所以才來學佛。而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這些了才來學佛,這就顛倒了。於是看到這個人做的不好、那個人做的不對,應該心生憐憫心,可憐這些人,而不能說這些人太可恨了,做的事情太無恥了。正是因為我們都不圓滿,所以才需要學習佛法來幫助自己圓滿,於是中途有人沒做圓滿,這是必須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能理解這些不圓滿,就相當於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第八條就是所有因為伴隨身體而來的財富、壽命乃至色力都安然快樂,辯論的才華具足,沒有什麼是缺少的”。“財命色力”是指我們能遇到的一切物質,在這裡面更細致些,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所有,但是只能歸我們所用,還不歸我們所有。就像我們的這個色身一樣,因為我們動了無明那一念,招引來了輪回生死,這個色身得到了。但是這個色身不歸我們自己管,只是由我來用罷了。如果說歸我們自己管,那麼就應該能控制他。
“身安道榮,心樂道升”,這個心不用總忙活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能從雜事中脫離開來才能更好地進入到對心地的修持中去。有的人他前頓吃完,後頓不知道在哪裡。你說來修行吧,來學佛吧,他就會問了,學佛就有飯吃嗎?於是貧窮學道難,因為這個身陷入在行苦當中出不來。
“辯才具足無缺”,這個辯才對日後修行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辯才是智慧的外顯。前幾日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辯才智慧,你或許能推敲思維到答案,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些簡單的問題都沒有答案,那麼復雜點的生命和宇宙實相的答案怎麼可能得到呢?簡單的問題都不能求索出答案,復雜的問題就沒門了。為什麼引導大家進入到思考中,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希望大家都能跟隨上,腦袋跟上、思維跟上、步子跟上,就會帶到另一種思維模式中。進入到另一種思維模式中,你得到答案的能力就會增強,如果總在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中,這個人必須給自己圈死,沒有出路的。
學佛要學的是那個活潑的圓融的變化莫測的東西,要打破自己陳腐的思維模式,從而進入到新的生命體驗中去,而不是學固定的死板的固執的,這不是學佛,這是學執著、學輪回。所以辯才成就,對日後學佛大有裨益。辯論常常搞的是找對方的漏洞缺點,但是學佛是用這個辯才來找自己的漏洞缺點,能找到自己的漏洞缺點,擁有這樣的能力那太好了,學佛一定是勇往直前,沒有委曲相了。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南無本師釋迦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十善業道經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