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修學彌陀教當依淨土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學彌陀教當依淨土經

  下午藉著大家念佛共修的因緣,師父來向大家報告《三經教念佛》。

  三經就是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教是教導的意思。念佛就是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念佛有口念、有心念、有觀念,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修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是感果。教導我們念阿彌陀佛聖號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一致性以念佛教導我們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身為佛弟子,當然根據世尊的教導修學。一個聽話的孝子,就是父母教他做什麼事情,他就去做什麼事情;一個忠臣聽從君王,就是君王叫他做什麼事情,他就做什麼事情。聽話的孩子叫做孝子,聽從君王話的大臣叫做忠臣,聽從佛陀教導的話,就是真正佛弟子。所以世尊在經上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世尊在佛經教導我們怎樣修行,我們就怎樣修行。

  如果你是一位參禅的人,世尊在禅宗的經典,教導我們放下,我們就放下。放下煩惱,放下執著,放下名利,我們就根據世尊的教導去實行。世尊在淨土的經典,教導我們提起,提起什麼?提起正念,提起念佛。我們聽從世尊的話真實去做,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世尊在淨土三部經教導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我們若肯聽從肯實行,每天虔誠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依教奉行,當然得到世尊教導的佛法利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請看講義第一點,《無量壽經》念佛之文。《無量壽經》有四段經文,非常明顯說到念佛的修行。

  首先來看第一段文:

  「其上輩者,捨家去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這段文是敘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品的修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品的人要如何修行呢?

  第一、捨家去欲而作沙門。

  第二、發菩提心。

  第三、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第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做好這四點,就能相應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品。捨家去欲而作沙門就是出家,捨世俗家去除五欲,作一個沙門。沙門就是修戒、定、慧,滅貪、瞋、癡,也就是出家修行人。我們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成就佛道,了辦生死,斷除煩惱,證悟菩提。所以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人,修學佛法的目的,都是為了要了辦生死。

  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成佛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廣度眾生。所以菩提就是覺的意思,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廣度苦難的眾生。我們如果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成就菩提,我們要廣度眾生的力量,就非常的薄弱。如果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了神通、慈悲、智慧、道力,就能像釋迦牟尼佛,像阿彌陀佛,像十方諸佛,廣度無量無邊眾生。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就是念佛。《無量壽經》的經文,在無量壽佛的聖號上面,加上四字「一向專念」,這就在顯示真實的修行。三輩之文有真實、有方便,待會我們說到中輩與下輩之後,再來融會貫通,真實法與方便法的差別。一向就是心向一位,向哪一位呢?無量壽佛。心依靠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依靠阿彌陀佛,心依靠阿彌陀佛了辦生死,依靠阿彌陀佛了辦生死,依靠阿彌陀佛的什麼?願力。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發願,誓言要以本願名號廣度眾生。我就是十方眾生之一,所以我根據阿彌陀佛的教法修持,當然相應阿彌陀佛。

  諸佛如來在因地菩薩的發願,有總願相同,有別願不同。四弘誓願是總願,是相同的。每一位菩薩所發的誓願,不同的就是別願。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願,釋迦牟尼佛有釋迦牟尼佛的願,藥師佛有藥師佛的願,觀世音菩薩有觀世音菩薩的願,地藏王菩薩有地藏王菩薩的願。所以你根據每一位諸佛如來,在因地的願起行,就會和那位佛在因地所發的心願相應,當然你就會相應那位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法藏菩薩誓言要用果地名號救度十方眾生。所以我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與阿彌陀佛相應。

  一向就是專念,如果二向三向就不是專念,就是多念或者雜念,早上念南無阿彌陀佛,下午念南無藥師佛,晚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樣不叫做一向,這樣叫做三向,這樣不叫做專念,這樣叫做多念或者叫雜念。雜就是多的意思,雜多或雜亂。所以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輩品或中輩品或下輩品,都有教導我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這就在顯示真實的淨土修因。最後有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捨家去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目的是為了願生彼國,願生西方極樂淨土。修諸功德包括修禅、修密、修天台、修華嚴、修觀音法門、修地藏法門,修諸一切六度萬行,所以在上輩品修因,有專修也有雜修。

  下面請看第二段文:

  「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缯燃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

  這段經文是敘述中輩品的修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輩品的人要如何修行呢?至心願生彼國。至心就是至誠心,至誠之心願生彼國,非常的重要。無論在中輩的修因,或者是上輩的修因,都有相同的願生彼國,也就是無論你專修淨土法門,或者雜修淨土法門,無論你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或者修諸六度萬行,目的都是為了願生彼國。什麼心願生彼國?至誠心。你有真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專修也好,雜修也好,你會真正用功修行,因為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願若無行,不能滿願,願與行要圓滿具足,以行來滿願,以願來導行。在三輩文有願也有行,「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

  中輩品的修因,與上輩品的修因一較量,中輩品的修因比較下劣,上輩品的修因,「有捨家去欲而作沙門修諸功德」,中輩品的行者在修因,就沒有捨家去欲而作沙門,就沒有大修功德。那麼行作沙門,就是捨家去欲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然也包括下面所說的修因。修諸功德有多與少的差別,以上輩品中輩品作個比較,上輩品修諸功德,一定比中輩品的修諸功德更多更殊勝。所以中輩品下面有一句,「多少修善」,舉出了修善的內容。所以同樣是修諸功德,上輩品的行者與中輩品的行者,也是有所差別的。所以才會分為三輩,三輩的展開就是九品,也就是《觀經》上輩觀、中輩觀、下輩觀,所說的九品修因的內容。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這句也是通於三輩一切修因。上輩品的行者有發菩提心,中輩品的行者也要發菩提心,下輩品的行者也要發菩提心。當就是應該,這是勉勵修持中輩往生的行者,應當要做的。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中輩或上輩或下輩,應當要發菩提心。無上菩提與菩提,都是同樣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菩提,也就是佛。所以有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上輩品與中輩品的行者,相同的修因,除了同發菩提心以外,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一定要行持的,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下面說:多少修善。這多少修善也就是,上輩品所說的修諸功德,為何說多少修善?因為中輩品的行者在修因,比上輩品的行者修因較下劣,所以在修善方面,比較沒那麼積極,比較沒那麼多,所以經文才會說多少修善。這句有勉勵能夠多修善,就多修善,修善的內容是什麼呢?

  就是下面所說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缯燃燈,散華燒香」,奉持齋戒就是持齋守戒,我們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修行的內容,可以持齋,可以守戒,一定要好好奉持,這是世尊在《無量壽經》的教導。當然我們本願的行者,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主要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報土。但是我們若以真實法,和方便法作個較量,然後來體會世尊說法真義,一個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輩品的行者,都要奉持齋戒了,一個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報土的行者,更要奉持齋戒,對不對?這樣才是真實的淨土教法。

  起立塔像,很多人很愛建寺造佛像行善,這就是相應中輩品的修因。塔是佛塔,像是佛菩薩聖像,起立塔像就是造作佛塔、佛寺、道場、佛像,供養三寶、護持三寶,推廣佛法。人間的一切雖然是虛幻不實,但是若沒有有形有像的道場、佛寺,我們眾生不會見像住心,這個地方不是佛寺,當然不會想要修行,這個地方是佛寺,比較有修行的心。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看見莊嚴佛菩薩的聖像,自然在凡夫的心中會見像住心。我們看到莊嚴佛菩薩的聖像,哇!佛菩薩非常的莊嚴,我們那份歡喜心就生起,那份恭敬心就生起。諸位菩薩!抬頭看師父背後,莊嚴西方三聖的聖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有莊嚴嗎?不管有學佛的人,沒學佛的人,只要看見佛菩薩的聖像,內心都會起恭敬心,起歡喜心。善根深厚的人縱然沒學佛,看見佛菩薩的聖像,會很自然而然的合掌,或者是鞠躬頂禮,這就是善根深厚的人。三歲小孩看見佛菩薩聖像,都會自然而然的頂禮。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有一位女眾老菩薩,帶她的乖孫到我們的講堂,這位老菩薩沒有教導她的乖孫,這個孫子非常有善根,看見佛菩薩的聖像,很自然而然的禮拜。雖然拜的姿勢並不是很標准,但是這個孩子的善根流露在,他看見佛像就禮拜的行為上。如果我們的前面沒有莊嚴的佛菩薩聖像,我們會很自然而然,起歡喜心、恭敬心嗎?很難。所以藉外在的相來使我們的內心生出恭敬心、歡喜心,所以在人間建寺安僧,建造佛菩薩聖像,讓眾生禮拜修行,當然有所必要啊。所以起立塔像是中輩品的修因之一。

  飯食沙門,就是以四事供養出家人。經文舉出飯食包括一切供養。經上經常舉出四件事,對出家眾的供養,就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包括一切供養。

  下面說懸缯燃燈,缯是缯蓋,缯蓋包括幢幡,以缯蓋、幢幡懸掛在佛殿裡,對佛菩薩的供養。燃燈就是在佛前以燈供佛,燈包括酥油、包括蠟燭,包括佛燈、包括蓮華燈。像我們佛前供養蓮華燈,這個就是以燈供佛,燃燈供佛這是多少修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輩修因之一。

  下面說散華燒香,散華就是以鮮花供養佛菩薩像。在師父法王座前面,大家發心,插了一盆非常莊嚴的鮮花,當在佛前以鮮花莊嚴佛殿,供養佛菩薩,也能令到佛殿來修行的佛弟子,內心生起歡喜心,看到花非常的美,內心很歡喜。哇!這些花非常的鮮艷,內心當然是歡喜的。

  燒香就是以檀香、沉香、臥香、立香,各種的香供養佛菩薩。所以散華燒香這是諸位菩薩每天早晚經常在做的。如果你的家中設了佛殿,早晚以鮮花與沉香供佛,這就是修善。所以中輩品的行者修了很多行,除了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以外,有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缯燃燈、散華燒香,修這些功德之後,回向願生彼國。

  中輩品說了兩遍,願生彼國,所修的無論是奉持齋戒,回向願生西方佛國,無論是起立塔像回向願生彼國,無論是飯食沙門回向求生佛國,所以無論修什麼樣的善因,目的都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讓我們的心經常與阿彌陀佛相應。如果修持齋戒、起立塔像,供養三寶、散華燒香,供養佛菩薩,是為了要得人天福報,與中輩品是不相應的。

  下面請看第三段文:

  「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下輩品的修因與中輩品、上輩品的修因一較量,又更下劣了。這段經文敘述下輩品的修因,諸位好好了解內容,你會發覺下輩品的修因,並不像中輩品的修因那麼多行,有想要至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能作諸功德,下輩品的人在修因較下劣,不像中輩品有作諸功德修行,也應當要發無上菩提之心。所以三輩無論是上輩,或中輩或下輩,有相同的修因,也有不同的修因。相同的修因就是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願生西方佛國,這是相同的。因此無論你很有志氣,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或是很沒有志氣,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就好,你都要做到發菩提心,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佛國,不然你不能往生西方佛國。你不具足往生的條件,不具足往生的修因,怎能與西方佛國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下輩品的行者不能作諸功德,也應當要發菩提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上輩品與中輩品的經文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品多加一句「乃至十念」,為什麼?因為下輩品的人,得遇佛法的善根和中輩品、上輩品的人一比較,比較下劣,有可能是臨終才得遇佛法,有可能快要死的時候,才遇到善知識教導念佛,所以經文多加乃至十念,用意非常的深遠。上輩品與中輩品的人,大部分是平生遇法,也就是因為平生遇法,才能夠多少修善,才能夠奉持齋戒,才能夠起立塔像,才能夠飯食沙門,才能夠懸缯燃燈,才能夠散華燒香,才能夠修諸功德。如果生命到了剩念十聲阿彌陀佛聖號而已,要叫他修諸這些功德,有辦法嗎?沒有辦法。這就是在跟我們顯示,遇法的時節因緣不同。經文每一句每一字用義很深,如果你沒有親身去體會,你很難深知世尊說法的本意。「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下輩品的行者這段經文說出,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說三遍,一段經文連續說三遍的修因,就表示非常非常的重要。

  好!前面有說欲生彼國,中間這裡說願生其國,後面說以至誠心願生其國,這就是一再強調,下輩品比較下劣的人,無論臨終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或者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念千聲萬聲阿彌陀佛的聖號,都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臨終才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就要捨報了,平生是造盡五逆十惡之罪,這十聲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也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有願有行,這樣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輩品,阿彌陀佛慈悲嗎?很慈悲。為阿彌陀佛鼓掌!阿彌陀佛偉大嗎?非常的偉大,為阿彌陀佛贊歎!連臨終念十聲阿彌陀佛聖號的人,阿彌陀佛也不放棄,也絕對救度,這不是在顯示真實淨土教法的精神嗎?當然是。

  「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這段文在說,一位臨命終之人或是平生之人,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深法,內心起歡喜信樂,不起疑惑的心。「乃至一念」這句話就顯示,有可能聽聞到深法這個人,是在命終的時候,有可能是在平生的時候。所以乃至一念,有包括短在一聲十聲的念佛,也有可能是長在一生,千聲萬聲的念佛。所以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聽聞深法,在經文我們沒有看見世尊敘述所謂深法是指什麼法,但是前面說:「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後面說:「乃至一念,念一彼佛」,這樣在這裡所說的深法,就是念阿彌陀佛的教法,對不對?為什麼要用「深」這個字?因為阿彌陀佛的教法非常的深奧,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全體是阿彌陀佛的境界。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以古佛的真如發願修行,所成就的淨土教法,非常的深奧。所以聽聞阿彌陀佛深法,內心接受了,才有歡喜信樂的心情,如果不願意相信,不願意接納,不願意念佛,會有歡喜信樂的心情嗎?不可能。

  不生疑惑,在這裡世尊告誡聽聞淨土深法,不能生出懷疑,是不是在勸信?當然是啊。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位,聽聞淨土深法,都不能生出疑惑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報土,更是要將疑心破除。

  所以世尊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經文即將說完了,在流通分世尊舉難勸信,在淨土的經典,世尊勸信的地方處處可見。所以為何師父非常鼓勵大家聽經聞法,你沒有聽經聞法,不了解這句名號的本願道理,你對阿彌陀佛的疑惑心,要如何消彌?「乃至一念,念於彼佛」。

  最後兩句話,「以至誠心願生其國」,縱然臨終即將捨報了,稱念一聲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都要以至誠心願生西方佛國。《無量壽經》三輩品的經文,有真實法、有方便法。法然上人判這三輩品的經文,有十八願的修因,也有十九願、二十願的修因。十八願的修因就是真實法,十九願、二十願的修因,就是方便法。十八願的修因就是,這三輩品都有共同一句,「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就是在顯示十八願的修因。十九願、二十願的修因,中輩品經文說了很多,「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缯燃燈,散華燒香」,修行的因就很多了。

  下面繼續看第四段文: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段經文是世尊對彌勒菩薩的開示,也是對諸位你我的開示。有得聞阿彌陀佛名號的道理,內心起了歡喜踴躍一念,這個人就得到了大利,大利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的利益。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這句話更使我們了解聞信名號的殊勝。具足就是彼佛名號的功德,若一百分,這個聞信名號的功德,就完全有了一百分的功德,叫做具足。若只有九十九分的功德,就不稱為具足。實在難信的淨土教法,從世尊向彌勒菩薩開示的這段文可以得到印證。聞信阿彌陀佛名號歡喜一念,就具足無上功德。無上功德就是佛號的功德,無上功德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功德的簡稱,也就是成佛的功德。佛號圓滿的功德是法藏菩薩,以古佛的真如稱性起修,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修諸六度萬行究竟圓滿,要了解法藏菩薩修行的內容,你只要詳細讀《無量壽經》,就能了解。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具有萬善萬行總功德,諸行萬善的功德是法藏古佛以真如稱性起修完成的。所以名號的功德是無為的功德,是無漏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我們凡夫生滅心所修持的叫做福德,我們身、口、意三業,不論是誦經、持咒、拜佛、念佛、修諸功德,是生滅心,是意識心,是分別心起行,法藏古佛的修行是以真如心、以慈悲心、以平等心起行,所以結果是功德與福德的差別。

  諸位!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有無上的功德,我們要如何得到?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就得到,而且是圓滿的得到,叫做具足,確實是難信之法。你將《大藏經》世尊一代時教所說的一切法門,每一部佛經好好詳詳細細讀過,你就會發覺沒有比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本願更殊勝,更難信啊!為什麼?聞信名號的一念,具足無上的功德。若沒有世尊向彌勒菩薩的開示,我們還很難相信。所以歡喜一念就是對阿彌陀佛名號的信受,沒有信受怎麼會歡喜?信受的一念,一定流露在信受之相念佛,流露在身業,就是禮拜阿彌陀佛,流露在口業,就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流露在意業,就是憶想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如此。

  一個聽話的子女,就是父母叫他掃地,他就去掃地,他掃地的行為,就表示對父母的聽話嘛。對不對啊?當然啊!你們若聽師父的話,師父叫你們發心去為人助念,你們就會發心為人助念。你們若聽師父的話,師父叫你們不要吃肉,一定要吃素,你們就會吃素。我叫你吃素你不吃素,你就要吃肉,這樣你就沒聽我的話了。阿彌陀佛叫你念他的佛號,你偏偏不念他的佛號,這樣你就不聽阿彌陀佛的話。釋迦佛祖在淨土三經,叫你念佛修行,你偏偏不念佛修行,你就是不聽釋迦佛祖的話,就是如此。

  下面第二部經,就是《阿彌陀經》。請看《阿彌陀經》念佛之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段《阿彌陀經》往生西方修因之文,我們經常在探討。這段經文說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念佛。聽聞善知識演說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信受了,所以執持名號一日七日,就是念佛修行。所以聞有聽聞與信受的內容,在這裡也可以得到印證。因為信受,所以內心才有歡喜的心情,因為信受,才有起行念佛的行為。

  下面請看,《觀無量壽佛經》念佛之文。《觀經》大家很熟悉,有五大經文說到念佛的修行,這五段經文其中有三段經文,我們經常在探討,大家也非常的熟。這五段經文我們來看第一段: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就是遍照十方念佛的眾生。所以善導大師說,阿彌陀佛的本願以光明,對念佛眾生的攝取。有一首偈頌法語: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第二段經文: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這段經文說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行者,在臨終受到化佛菩薩的贊歎:善男子,因為你念阿彌陀佛佛名的緣故,所以消滅生死之罪,我來迎接你。

  諸位菩薩!我們臨終的時候,若化佛菩薩現前,對我們如此的肯定贊歎,我們的內心會歡喜嗎?會。所以經文說到,「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臨終見佛菩薩,內心一定很歡喜,受佛菩薩的肯定與贊歎,內心一定很歡喜,即便命終見佛菩薩在前,受佛菩薩的贊歎在前,命終在後,這樣是斷氣死了,才見到佛菩薩的,還是還有一口氣在時,見到佛菩薩?還有一口氣在時,就見到佛菩薩,經文世尊跟我們說的道理,你只要仔以時態,你就會非常歡喜念佛。還未死、還有一口氣在,佛菩薩就現前對我們的肯定,肯定我們念佛,肯定我們念佛滅除生死之罪。道理不用說太多,你只要看這段經文,若你還不想要念佛,那你要如何和人說修行呢?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一定不真誠,不然你就知道念佛是滅除生死之罪的修行,你怎麼會不要念佛呢?

  第三段文: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段經文是下品下生的經文,一生造作逆惡之罪的人,臨終受到善知識的勸勉,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消滅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這樣殊勝的妙法,若不是世尊在《觀經》說的,我們還很難相信。

  第四段文: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段經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世尊對念佛的贊歎,對念佛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授記就是這段經文。念佛的人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華,就是人中的妙好人,人中的上上人,稀有難得的人,也就是人中之龍、人中之鳳。念佛的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善親友。

  當坐道場就是將來一定成佛,生諸佛家就是往生西方佛國。這段經文世尊授記我們念佛,一定往生非常有力,早晚讀幾遍,你就會老實念佛,就會歡喜念佛,就會精進念佛。世尊就這樣告訴我們了,我們還在擔心什麼?念佛將來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世尊的話我們當然聽從啊。

  最後第五段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是語就是指《觀經》十六教法,世尊說完《觀經》十六教法之後,最後在流通分,付囑阿難持名念佛,不付囑阿難觀想修行。所以《觀經》一經兩宗,念佛是真實法,觀想是方便法。十六觀經文說了不少的觀法,可是最後世尊付囑阿難,要受持《觀經》的十六教法,就是受持無量壽佛的佛名,也就是念阿彌陀佛的佛名,就圓滿受持十六觀法。為什麼?每一個觀法修成,都是為了要滅罪得生。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滅罪得生,得到的利益是同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三部經,世尊一致教導我們佛弟子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如果我們真的聽從世尊的話,每天念佛就是實踐淨土三部經的教法,當然我們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上一篇:不YIN戒的功德與YIN欲的過失
下一篇:信願法師:菩薩伫立虛空目睹菩薩高大的宋朝王氏善女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