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精熟於菩提心的修法,臨終時因習慣的力量,即便是造作的菩提心,只要能清楚地想起,也能往生善趣。
凡夫和聖者的區別:凡夫被業力所轉,聖者用願力來做事。願力可以轉變業力,要想轉變命運,就要發願,發無我利他的大願。
菩薩就是承擔眾生苦難的人,他踏上解脫之路,不只是為了自己,還要做其他眾生脫離苦海的船,他不厭不倦,默默地承受著眾生給予他沉重的的負荷,不管遭遇到何種困難,威脅,謾罵和障礙,都不放棄任何一次釋放慈悲和智慧的機會。
倘若懷有菩提心,即使是僅布施流浪貓狗一口飯食,也會成為自己獲得圓滿菩提的因。
只要菩提心在相續中生起,常人難以修成的密續中所說的明咒和事業法,均能輕易地獲得成就。我們為什麼連降雨,防雹那樣的小小成就都沒有?就是因為沒有菩提心的緣故。因此,若想消除自他的疾病障礙,獲得法力,就只有發菩提心。
大乘教法的有無,以菩提心的有無為標准,密法的殊勝,也是因為菩提心的力量才得以呈現,如果想求佛位,沒有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功的,喪失菩提心就是喪失獲得佛位的希望,菩提心是一切法蘊的心要,是諸菩薩的修持中心,是一切眾生安樂的根本。
我們今生供養祈請上師三寶、打掃佛堂、觀想資糧田、皈依發心以及念誦經文等等修行,為什麼?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為了度化他們,對眾生要有慈悲心、菩提心,有能夠度化他們的這種心態、這種責任!入行論中說 : 一切眾生的災難、痛苦、煩惱化為呼吸時,自己吸進去。同時自己修行的功德、幸福快樂以及一切從上師三寶那裡得到的加持呼出去,給予眾生相應,讓他們成佛、成就、自在、快樂。觀想眾生的業障自己來承擔,自己的幸福給眾生,還要祈請上師三寶加持我,自性當中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寶心能夠迅速成熟起來,這樣觀想累積的資糧非常大,我們的功德也大。
光有願菩提心不行,還要有行菩提心,嘴裡面發的願,那是世俗,還要行菩提心,真正去做才行。這個是親戚、這是好人,不好的人就不度了?這個不如法,不是大乘佛教的思想;對你不好的惡人才更要去發菩提心,更加用心去度化他才行。
此外,我們在皈依發心的時候還要這樣去觀想,在無邊的輪回苦海當中,不但是我自己,而且一切如母眾生也是非常苦,尤其是三惡道的眾生,多苦,大家想一想,地獄道的苦、惡鬼道的苦、中陰期的苦等等,這麼多的苦,我們依靠上師三寶的智慧、威力,可以令一切眾生脫離輪回,得到救度。我們的生生世世,除了上師三寶以外再沒有依怙主,我的財物、我今生修行的功德,全部供養給三寶,為什麼去供養、祈請、皈依?為了如母一切眾生早日得度。要有這種慈悲心、菩提心,有度化眾生的這種責任感,這樣子去觀想。
在發菩提心的時候,依據寂天菩薩《入行論》裡面所講,將一切眾生的災難、痛苦、煩惱都化為氣,吸進自己的體內;將自己的修行功德、自己的幸福快樂以及從上師三寶那裡得到的加持,化為氣呼出去給眾生享用,讓他們成佛,讓他們成就、自在、幸福快樂,這樣自他交換的觀想。也就是說眾生的業障自己來承擔,自己的幸福給眾生,同時還要祈請上師三寶加持,在我的自性當中,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寶心迅速成熟起來,這樣子去觀想。
一呼一吸之間不要忘了眾生,觀想在一呼一吸的過程中把眾生的苦難、災病、業力等化為氣吸入自己的體內,自己來承受;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快樂、幸福等全部呼出去給眾生享用。祈求上師三寶加持,自己的菩提寶心快速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