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舒字的啟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知道,古人非常尊重文字,並將“惜字”作為一種善行來實踐。有一些人認為,古人所提倡的“惜字”可能過於迂腐,或者是一種迷信行為,在今天可能不必要去提倡了,這其實是由於對中國文化淺薄無知所導致的一種錯誤觀點。眾所周知,中國文字是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方式構造而成,即便是一個字,其造字方法中往往也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蘊含著深刻的義理。一個人通過學習,哪怕是理解了一個“字”的深刻內涵,也會受益終身。如果對每個漢字的來由及其所蘊含的義理感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東漢學者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一書,仔細研讀了這本書的人一定會為中國文字中所蘊含的智慧歎為觀止。

  例如,“舒”這個字的造字方式是“會意”,左邊的“捨”是從“鼻子呼氣”象形而來,右邊的“予”是從“伸展身體”象形而來,所以合起來“舒”字的“會意”是:一個人一邊長長地呼氣,一邊伸展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放松,此時這個人所獲得的感受被表示為文字“舒”。所以,在“舒”這個字中就蘊含了通過“呼氣和伸展身體”這個因得到“身體舒服”這個果的智慧。

  進一步延伸開來,“舒”這個字中所蘊含的智慧對心靈同樣適用。如果一個人要想使自心處於“舒心”的狀態,則必須先讓心處於“捨”和“予”的狀態。具體來說,“捨”就是自心放下對外境的執著和妄想,“予”就是給予和布施。如果一個人的心不願意“捨”或“予”,而是對一件事物緊抓不放,則這個人的心靈必定是處在與“舒”相反的緊張狀態——也即焦慮、憂愁、不安和惶恐等之中。

  在佛門中有一則廣為流傳的公案,說的是一個小和尚和他師父出去化緣,當他們路過一條河時,由於河上的橋被幾天前的大水沖壞,所以他們不得不卷起褲腿涉水過河,此時來了一個漂亮的女子也要過河,但該女子膽小,不敢像他們一樣涉水過河,於是請求師父慈悲為懷,想辦法幫她過河。於是,小和尚的師父就想到用背這個女子過河的方式,幫助了這個女子過了河。事後,小和尚內心久久不能釋懷,心裡想:“出家人怎麼能背異性過河呢?這不是戒律不清淨的行為嗎?”。就這樣小和尚在心裡對這件事嘀咕了很久,走了將近二十裡路,他終於忍不住對師父說:“師父!我們出家人怎麼能夠背女子過河呢?”師父微笑著對小和尚語重心長地說:“你說那個過河的女子啊!我早就將她放下了,你怎麼‘背’著她走了二十多裡路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害我們的、使我們飽受心靈痛苦的真正原因是我們自心對事物的執著,而不是外境事物本身。漂亮的女人本身並不會像洪水猛獸般帶給人們災難,真正帶給人們災難的是自心對漂亮女人的執著以及在執著心驅使下所造作的種種惡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對異性無執無貪,異性縱然可以用刀槍等傷害我們的身體,但怎能傷害我們的心靈呢?所以,世間所有心靈傷害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自心對外境不能放下和割捨的緣故。

  縱觀我們一生中所經歷過的所有痛苦,實際上都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能“捨”或“予”造成的。例如,有些人因為家人說了一句讓自己不開心的話,或者做了一件讓自己不高興的事情,於是就耿耿於懷,甚至一連幾天、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都不能放下,讓自己白白地承受長時間的悶悶不樂,生活在這個人身邊的人也飽受其苦。是什麼奪走了這些人幾天、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的安樂?絕對不是家人所說的一句話或所做的一件事,而是自心不能放下執著的惡劣秉性。

  如果我們的心對外境的某個事物執持不放,或者念念貪求,或者念念怨恨,則內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舒展開來。念念貪求某個外在的對境,在這個對境之上付諸期盼和渴望,就會使自心始終在這個對境上耗力耗神,此時自心猶如被一根無形的繩索栓在了這個對境之上,無有自在和安祥。另外一方面,外境又是無常不實的本性,世間沒有一個事物是常駐不壞的,所以對外境不願放下割捨的人,當所執著的外境壞滅之時,就是自心感受極度失望和痛苦之時。念念怨恨某個外境,實際上也是內心不能放下執著的表現之一,其實只要我們的自心不對外境產生貪求或怨恨,外境對我們的心本來就是無利無害的。當我們遭遇某個痛苦和困境時,學會讓自心割捨和放下,痛苦和掛礙就會一了百了;不能割捨和放下,痛苦和麻煩就會沒完沒了。

  “捨”和“予”絕對是自心獲得安樂的殊勝竅訣。“捨”可以使我們放下對世間事物的一切執著,自心不再有掛礙和系縛;“予”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升華和強化“捨”的習慣,並使我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得到難以形容的心靈慰籍。什麼人能夠讓自心時時處於“捨”和“予”的狀態,什麼人就會時時處在安祥和自在之中。對世間的一件事不能“捨”,我們就會有一份系縛,對兩件事不能“捨”,我們就會有兩份系縛;對需要幫助的一個人不能“給予”,我們就失去了一次獲得安樂的機會,對兩個需要幫助的人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我們就失去了兩次獲得安樂的機會。

  我相信,活得舒心是世間每個人所要追求的人生目標,可是為什麼很少有人真正活得舒心呢?這都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活得舒心的真正原因是自心的“捨”和“予”。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活得舒心是有錢人的專利,所以為了活得舒心,他們就拼命地去“抓”外境的種種財富和受用,而且越抓越緊、越抓越累、越抓越苦、越抓越患得患失,這種追求安樂的方式恰恰與“舒”字所蘊含的真理背道而馳。

  猶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安樂因得安樂果,痛苦因得痛苦果,這是宇宙間不變的法則,何人能超越呢?願天下所有的眾生都能深刻了悟“舒”字中所蘊含的真理,常行 “捨予”安樂因!

  摘 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著)

 

上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和諧中的圓滿之暇滿人身難得(二)
下一篇:海山法師:這是最好的活法,也是最好的死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