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在亞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觀音是最為著名的菩薩。女身觀音形象是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唐以後中國佛教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之一。
宋代已有“家家觀世音”的說法,到了遼代,觀音信仰依然隆盛,從薊縣獨樂寺的十一面觀音到寶祇廣濟寺,以及遼文所遺《觀音捨利地宮銘》和《玉石觀音像唱和詩》等可見之盛況。明清時期,觀音信仰繼續盛行,各種玉石、木雕觀音、陶瓷觀音、年畫觀音大像及燒焚所用紙馬都很流行。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渡人舟”的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和求助的希冀。
中國佛教世界化,隨著交通工具的便利、互聯網的迅捷,大大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中國人走出去。去國外的居士組織起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成立一個個學佛小組,中國佛教的影響力便延伸到了海外,這即是由信眾居住地域的變化而帶來的全球化效應。外國人走進來。有些旅居中國的外國人來中國寺院參加活動,並對佛法產生了濃厚興趣,有了進一步學習佛法的需求。外國朋友從此皈依佛教,有的人回國後把中國佛教的影響帶入了其本土文化,甚至還有人申請留在寺院出家修行。
中國佛教的世界化為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多視角,佛教在不同語系、不同地域的教授方式、實踐方式,並進行相互的借鑒學習。促進了佛教不同傳統之間的交流和對傳統的再認識。
“觀音”又名“觀自在”,見唐玄奘所譯《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的含義,一是表示具有大智慧,能夠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達到事理無礙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觀音菩薩能夠應機赴感、尋聲救苦,從心所欲,無所不能,了無障礙。
農歷6月19日是觀音菩薩成道日,觀世音菩薩一共有三個節日:農歷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歷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農歷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日。
自隋唐以來,觀音信仰隨佛教的興盛在民間深入人心,觀音形象逐步脫離印度傳說模式,代之以中國化的女性形象。佛教供奉的諸多菩薩中,人們最熟悉、最感親切的,恐怕就是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觀音菩薩是隨著魏晉時期淨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淨土宗的信仰是稱名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即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中國民眾接受印度的佛菩薩卻又並非全部照搬,而是意造為中國菩薩。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逐漸發生重大變化。
觀音入主中國初期,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觀音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
後來,特別是唐宋以後,觀音完全變為女菩薩,而且是非常秀美莊嚴的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