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田 是我們對貧窮、孤苦或病弱的人產生關愛、悲憫和同情而將自已最愛的錢財、時間和心力去救濟、幫助,令其脫離饑餓等痛苦。
恩田 當我們隨著智慧的增長,應當更加明白知恩報恩的道理,對生養自已的父母和曾經教育過自己的老師,以及幫助過自己周圍的人,心存感恩,並以實際行動去關心、照顧和幫助他們,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敬田 我們學佛的人深知三寶住世的重要性,不僅僅代表著智慧、慈悲、平等、因果等等的真理,同時亦是眾生廣種善根的福田,所以由恭敬而供養;由供養而護持,進而以法利生,同登覺岸。
《佛說布施經》說:供養三寶,不但可以得到福壽康寧,更能成就辯才無礙,歡喜自在。
三寶是眾生的導師
供養三寶是每一個佛教徒應有的責任。清淨莊嚴的佛寶能啟發眾生的法身慧命;三藏聖典的法寶,能破邪顯正,開啟智慧;僧寶則是住持聖法,利樂有情,眾生在無明中須要佛法來破除愚癡黑暗,點亮心中久已熄滅的慧燈,導向那清淨安樂自在的覺岸。
其實供養三寶是一種難捨能捨的修行,亦是感恩三寶的一念恭敬心,更是廣種福田的大好因緣。
供養三寶是一種修行
佛經常說修學菩薩道要學會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特別是對與生俱來的貪、嗔、癡等煩惱更應該下大工夫,認真克服,才能轉迷成悟、轉凡成聖;悭貪是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串習,常常因貪戀財、色、名、食、睡五欲而招來諸多煩惱和痛苦。佛陀深知悭貪是解脫的絆腳石,故在他最初捨掉王位而選擇出家時,他將其平常心愛的東西全部捨棄。因此,不貪能捨,既是一種磨煉,亦是一種修學佛道的基礎。
我們時常要發心建寺安僧,護持道場,供養佛像、經典法物、香花燈燭等等,以此莊嚴梵剎;提供臥具、衣服、湯藥等物來護持僧眾是為了承繼法身慧命,度化有情。
供養三寶有以下三種布施:
第一是財施 以世間種種珍寶、金銀財物等來莊嚴壇場、護持正法。
第二是法施 意指深入經藏,信解受持,流通法寶,利益群生;在《菩薩善戒經》卷一亦提到說幫人寫經或助印經書,亦是一種布施;又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法供養包括了以身作則,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之外,同時還要代眾生苦,勤修善根,可謂是自覺覺他,覺行才能圓滿。
第三是無畏施 是為了護持佛法,堅持真理,不惜生命,衛護聖教。
有相布施是在行施時,有原因、有目的而做的善事,比如說,我們在諸佛菩薩面前許願,希望今年能做完某些事,等到有求即應時,為了感恩佛菩薩故來為寺院還願行施;另外一種情況是施捨對方的人可能以前亦幫過自己,所以是為人情而布施;還有一種就是希望將來得到人天果報或者是其它的目的而行布施。所以有相布施比較執著布施的人、布施的對象和布施之物,因而功德亦有限量。
無相布施是菩薩不忍眾生苦的利他精神,凡是遇見眾生需要幫忙的地方,自己盡心盡力去替他人排憂解難,在整個布施過程中,沒有任何企圖和目的,並不會去執著施者的我和受施者的他,更不會去計較施予之物,根本不會將此事掛於心上,亦沒有想到回報的問題。
這樣行施者,才能證悟到三輪體空的境界,這種無相功德之大正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首先意樂要清淨,如果發心不清淨,這樣的供養是不如法的,乃至供養一元錢、一盞燈、一支香以上,都要以善良的發心印持。三寶的加持不可思議,如果能以清淨的意樂供養三寶,得到的回饋將是更為清淨的身心。
其次布施供物要清淨既不能供養污穢的飲食、陳舊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養通過盜竊、掠奪或者以谄诳手段得來的邪物。如果以不清淨的物品供養三寶,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過失。供物應當是潔淨優質的,連自己都不願意享用的低劣物品就不要拿來供養三寶,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
供養三寶其實是在淨化心靈、圓滿人格,亦是一種護寺安僧,弘揚聖教的壯舉;更是培植自己福德、廣結善緣的修行。讓我們大家能夠同心協力,不忍眾生苦,共同來護持三寶,廣修供養,為高樹法幢,普度眾生而發心布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