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十三經》所發明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天地以陰陽二氣,化生萬物。聖人以誠明一致,教育群萌。其為道也,橫布萬邦,豎傳萬世,有識皆遵,無思不服。雖有聖人復生,不能另立一法。亦不過發揮誠明之道,令其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而已。《十三經》者,二帝、三王、周公、孔、孟,繼天立極,教化萬世,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大經大法也。悉本天地無私之至理,吾人本具之良知。初非有奇特玄妙,不可企及者。雖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堯舜與人同,而人皆可以為堯舜耳。若能遵而行之,則人入聖域,世復大同矣。其世道陵夷,人心澆漓者,由於儒者不知道在躬行,一向逐末。舉凡克己復禮、閒邪存誠之義,置之不論。唯以記誦詞章,擬為進取應世之資。是殆以聖人參贊化育之道,作為博取名利之藝。其誣蔑聖人、悖逆天地也至矣!由是讀書之人,心不知書義,而身不行書道。其作文也,則發揮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道,直使一絲不漏。而考其居心行事,則絕無此等氣分。直同優人演劇,苦樂悲歡,做得逼真,實則毫與自己不相干涉也。此弊一肇,漸至變本加厲。於是有天姿者,習為狂妄,恥循堯舜周孔之跡,而欲駕而上之。竟至廢棄聖經,競作新書。邪說一起,群相附和。遂致一班惡劣小人,欲逞自己劫掠奸YIN之心,汲汲然提倡共妻共產,而欲實行之。唯恐斯民之不與禽獸相同,而綱常倫理之有礙於己也。致令天災人禍,相繼降作。國運危岌,民不聊生。譬如夜行廢燭,海行廢舟,欲不隕越沉溺,其可得乎?

  施子肇曾,懼斯道之滅沒也。乃與二三同志,特立國學專修館。聚有志斯道者,俾其專精研究,身體力行,冀其有得,而廣傳焉。唐子文治,十余年來,殚精斯道。搜集《十三經》善本,擇其注之簡當者,匯而集之。而復一一抉其微言,標其大義,附於諸經之後,其用心可謂誠且摯矣。施子遂即刻之,以期布之學宮,俾各讀誦而修習焉。刻既成,己與唐子各為序,述其所以。又令予序。予惟《十三經》之在世,如日月之麗天,有目皆睹。何待粥飯庸僧,特為標指乎哉?雖然,道固無二,仁智見殊。不妨以己之所見,為諸仁智者告。亦未必非窮經希聖之一助也。

  竊謂《十三經》所發明之道,乃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闡發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要,唯《大學》則次第言之,而曲盡其致。《中庸》、《論語》、《孟子》,俱皆發揮此義,但不次第循序而說耳。是知《四書》者,乃《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之注疏,而俾其道大明。《孝經》,乃推其實行之效。《春秋》三傳,乃示其遵違得失之證驗也。由是而吾人之本心,群聖之薪傳,俱得大明,以之繼往聖而開來學。其為功也,與天覆地載之功相等。彼廢經者,是何異欲廢天地覆載而自立乎!其不知事務也甚矣。循是而求之,舉凡希聖希賢、治國親民之道,無不一一若指諸掌。不欲希聖希賢則已,若欲希聖希賢,則聖賢之道,自備具於吾心與吾身矣。《爾雅》之所訓釋,乃諸經之總注,俾若文若義,悉得解了也。是則《爾雅》為解義之初步,而《四書》乃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也。再進而談其要義,則明德為本。而明其明德,又為從凡至聖、以人合天之關鍵。能明其明德,則內聖外王之道備矣。然欲明其明德,必須格去人欲之物,令淨盡無余。庶即心本具之真知,徹底圓彰。而讀書之能事,只在此幾希間了耳。何等直捷,何等痛快。方知人皆可以為堯舜,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乃真語實語。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也。欲世道人心,轉亂為治,反澆為淳,捨此則無術矣。不知施子、唐子,以予言為然也否乎?然此且就世間法論,切勿謬謂並出世間法論也。至囑至囑。

  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三

  《十三經讀本》序

 

上一篇:晨調心肺,午采陽,晚調肝腎,壽命長
下一篇:自了法師:觀察一下,你能往生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