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120:破人之家取其財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文:破人之家,取其財寶。

  【原文】

  無價金爐發異光,沉香八尺制為床。

  從來尤物招奇禍,愛者誰人不受殃。

  注:財,金銀之屬;寶,珍玩之屬,人所共愛。然物各有主,無故取之猶不可,況破人之家以取之乎?以非義得之者,必以非義失之。所謂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是也。

  案:江西厲輔國有八尺沉香床,夏月臥其中,清涼無汗氣,蠅蚊不入。又有銅鼎重不逾二斤,十二相皆具,每值某時,則煙從某口噴出,皆成花鳥之形,真奇物也。巡道支友石,慕而欲得之,許以千金,厲不許,懷恨在心。時厲開傾銷銀店,家有爐錘,遂誣指為違禁私鑄,率兵役籍其家。厲聞風懷鼎遠遁。支得其床並家財,猶不滿意,差人四處緝拿,必欲得其鼎而後已。厲逃至京師,住一兵部主事家。主事與支系鄉會同年,厲懇其解釋。主事曰:“渠為巡道,子為部民,欲與之抗,何啻以卵敵石?且此兩物,寒不可衣,饑不可食,渠以千金相易,子吝而不與,是自取禍也。不若獻之以遂其欲,則差拿之禍不求解而自解矣。渠為朝廷命官,貪財愛寶,以致破人之家,悖而入者必悖而出,將來報應必所不免,子但拭目以俟之可也。”厲聞言感悟,將鼎付主事轉送於支,支得鼎大喜,立刻銷差,覆書主事,雲厲某可速回籍,仍將家財判給。厲回,赴官請領,十不得一,惟歎泣而已。後支任滿,內升太常,有親王知其藏有寶鼎及沈香床二物,遣人索取。支造假者獻之,王驗其非真,大怒,尋事中傷,問罪抄家,二物遂入內庭。

  附:海門崔鍠,以稅金五百兩付镕工,工欺其無證而負焉。鍠變產以償稅。後王端毅公為守,廉得其情,使鍠訟,對曰:“鍠家已破,若訟之,又破一家也。”工感悔,舉前金還之。鍠子潤、孫昆、曾孫桐,相繼登第。(《棘闱奪命錄》)

  太倉州一老儒,家傳一玉帶,乃奇貨也。邑令構之,以饋權要,不獲,欲陷其罪。其族子某最無賴,與老儒有隙,探知令意,會邑中失盜,遂投匿名詞,誣以窩藏。拘其父子於官,拷掠備至,家財蕩盡。老儒在獄中,忽夢其祖父曰:“貪令欲害吾家者,止為寶帶耳。遭禍如此,物何足惜?但終不願入彼手,使彼快心也。須密遣家人攜至京,獻某要津,不獨白冤,且可雪恨。至於負心家賊,吾當自處之。”既覺,密令家人如言而往,要津果甚喜,囑直指按其事,邑令以故入人罪坐免。令既不得帶,復失官,竟怏怏死,老儒得釋歸,異其夢,然不知家賊為誰也。未一月,族子腹生疽,肉潰,肺腸俱見,大呼曰:“吾不合投匿名詞,害某破家,故受此報。”自以手撈出肺腸而死。(《感應篇集句》)

  【譯文】

  注:“財”是指金銀之類,“寶”是指珍玩之類,皆人所共愛。但是,物各有主,沒有原因而要人家的是不可以的,更何況是破壞他人家庭而奪取人家的,就更不用說了。以非正當手段得到的,必定會非正常地失去。也就是常說的“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案:江西有個厲輔國,有個八尺長的沉香床,夏季睡上去,清涼無汗氣,蠅子、蚊子都不能靠近。還有一個銅鼎,重不過二斤,十二生肖都具備,每到了哪個時辰,煙就從那個對應的生肖口中噴出來,變成花鳥形狀,真正是一件奇物。巡道支友石很羨慕,想得到它,許以千金,厲輔國不答應,因此懷恨在心。那時厲輔國開著一家傾銷銀店(镕鑄銀錠的店鋪,專為顧客將大錠分成小錠或將碎銀镕成大錠),家裡有個熔爐和錘,於是就誣指他違禁私鑄錢幣,帶領兵吏抄了他的家。厲輔國聽到風聲,就懷藏銅鼎遠遠地逃走了。支友石得到了沉香床和各種家產,但仍不滿意,派人四處緝拿,一定要得到那個銅鼎。厲輔國逃到京師,住在一個兵部主事的家裡。那主事和支友石是鄉試、會試同年,厲輔國懇請他給說情疏通。主事說:“他是巡道,你是他的部民,卻想與他抗衡,那不等於是以雞蛋碰石頭嗎。況且這兩件東西,寒不可衣,饑不可食,他以千金買你的,你還吝啬不給,這是自取其禍。不如獻出去滿足他的欲望,自然就不會再差人捉拿你了。他是朝廷命官,貪愛財寶,不惜破人之家,以不正當手段得到的,也會以不正當的方式失去,將來難免要遭到報應。你只須拭目以待。”厲輔國聽了這話醒悟了,就把銅鼎拿出來讓主事轉給支友石。支友石得到銅鼎大喜,立刻停止緝捕厲輔國,回信給主事,說厲輔國可以回家了,家財判還給他。厲輔國回去後到官府去領,取回的還不到十分之一,只好把眼淚咽到肚子裡。後來支友石任期滿了,內調任太常卿,有個親王知道他藏有寶鼎和沉香床二件寶物,就遣人索取。支友石造了兩件假的獻上去,親王驗出是假的,大怒,就尋個事由誣陷他,問罪抄家,二件寶物都入了內庭。

  附:海門崔鍠把准備交稅的五百兩銀子交給镕工,那工欺他沒有憑證就自己吞沒不承認了。只好變賣家產償還稅金。後王端毅公為當地長官,考查得其情狀,讓崔打官司告狀,說:“我已家破,如再告狀,不是又破一家嗎?”镕工聽說後很感動,後悔自己的所為,於是把貪拿的金子都還給了崔鍠。鍠的兒子潤、孫子昆、曾孫桐,都相繼科舉登第。

  太倉州有個老儒,家傳一條玉帶,是件奇貨。邑令圖謀拿來贈送給權貴,謀求不到,就想給他安個罪名。他的一個族子是個無賴,和老儒有些矛盾,探知邑令的意思。正逢邑中失盜,他就投匿名信誣告老儒窩藏。結果老儒父子被捕入官府,拷掠備至,家財蕩盡。老儒在獄中忽然夢見他祖父對他說:“貪殘的邑令要害我家,只是為了那條寶帶。遭了這麼大災禍,那寶帶有什麼可惜的?但只是不想讓寶帶到了他手裡,讓他快意。應該秘密派家人帶到京中,獻給某個權要,不但可以昭冤,而且可以雪恨。至於那個負心的家賊,我會自己處置他。”醒來後,就密令家人去找那個權要,那權要看到寶帶果然很高興,就囑咐直指使調查這件事,邑令以故意害人罪免官。那邑令既沒有得到寶帶,又丟了官,競怏怏而死。老儒被放出來,回家後很納悶那個夢,不知道誰是家賊。未過一個月,那個族子肚上長了瘤子,肉潰爛了,肺、腸子都露出來了,大叫說:“我不該投匿名狀害人破家,所以遭此報應。”自己用手抓出肺、腸而死。

 

上一篇:達真堪布:若心堅定、內心專注,一切當下就圓滿
下一篇:福德天天增長,冤家債主不敢干擾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