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119:勞擾眾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文:勞擾眾生。

  【原文】

  為愛馳驅身墮澗,空將性命等閒拋。

  投胎馬腹償前業,受盡鞭笞孰與饒?

  不忍將人落險途,臨崖幾度費踟蹰。

  一朝解脫皮毛去,再轉輪回作士夫。

  注:上三句皆為不惜物力者言,連類而觀,則此眾生當指牲畜,如騾馬牛驢之類是也。天生畜類,原為人用,勞亦宜然,但於用時,須存養恤心,得休息便休息,如日夜相繼,筋皮汗血,則勞擾甚矣。各注眾生,皆指百姓,愚謂“輕蔑天民”、“苛虐其下”等句已包此義,此句再指百姓,未免重復。

  案:昔有世家子莊姓者,性愛馬,廄多神駿。日至郊外馳聘,以汗出為度,謂不如是不長大膘。客谏之曰:“馬過勞則病,曷不稍令休息,亦愛物之仁也。”莊笑曰:“養馬欲其代勞,養而不勞,何如不養?且吾不能以文章繼家聲,若不習武事,異日何能為朝廷出力,建功勳乎?”客不能對。一日,莊乘馬渡澗,澗寬水深,人翻馬滾,並死水中。一靈無依,遂投馬腹,始則食乳,漸食草料。不年余,膘次肥壯,馬主賣與驿中,晝夜當差,不得休息,辛苦異常,方悔前生為人,不惜物命,方受此報。常駝役過山,至險峻處,恐失足傷人,緩緩而行。役重加鞭策,莊口不能言,心中發怒曰:“我恐傷爾,爾反鞭我,不若投崖與之俱死。”方欲騰躍而下,忽轉念曰。“人命關天,若再造此孽,益發墮落矣。”遂忍痛受撲,緩步過險,役得無恙。是晚,即見二陰差曰:“爾難已滿,可隨我行。”至一衙門,有冥官據案而坐,謂莊曰:“人物雖殊,性命則一,爾在世勞擾眾生,故墮眾生惡道,所謂出乎爾者反乎爾也。報應昭昭,毫厘不爽。喜爾發慈悲心,不忍履危傷人,一念功德,宿業消除。此去轉生,當享洪福,切勿再蹈前轍,戒之戒之。”命送往四川大姓家,投胎為男子,讀書發甲榜,官至驿傳道。遂上疏立法,為驿馬均勞逸,至今馬鞍下加軟屜,乃其遺澤雲。

  附:成化間,朝廷好寶玩。中官言,宣德朝曾遣王三保下西洋,獲寶無算。上因命兵部查西洋水程。時劉大夏為部郎中,先匿其冊,尚書項忠使吏遍檢不得。劉語項曰:“三保下西洋時,勞擾軍民,死者萬計。縱得珍寶,有何益耶?”項降位揖謝,指其位曰:“公陰德不細,此位不久屬公矣。”

  沈遇知杭州,將赴任,所過堰皆集牛牽挽。時值隆暑,官役露宿,堰上忽聞呼以排行者曰:“來朝何生活?”一曰:“沈幾之子知杭州,今過此,吾輩又增一番勞苦。”一曰:“沈幾且有子知杭州耶?”嗚咽悲歎。眾官使人跡之,乃堰上數牛,有流淚者,眾歎曰:“安知此牛非沈幾親舊耶?”遇聞之大驚,亟命減載。未幾擢秩。(《戒殺弭劫編》)

  眾生勞擾孰憐渠,五馬驕嘶赴任初。堰畔不須頻喘月,乍聞減載喜何如。(徐太史詩)

  【譯文】

  注:上面三句話都是針對不愛惜力而說的。連起來看,這裡的“眾生”應該指牲畜,如騾馬牛驢之類。天生牲畜,原來是讓人使用的,讓它干活也是應該的。但在使用時,應該存一點愛護、體恤心腸,該休息就休息。如果夜以繼日,勞作過度,皮包筋骨,搾盡血汗,就是勞擾過甚了。各家注都說“眾生”是指百性,我認為“輕蔑天民、苛虐其下”等句已經包含了這個意思,這一句再指百姓,就未免重復了。

  案:過去有個世家子姓莊,生來喜愛馬,馬廄中有很多駿馬。每天都騎馬到外馳騁,直到汗出為止。說不這樣就不長肥膘。有客人勸莊說:“馬過度勞累就會生病,何不稍會休息一下,這也是愛物的仁心。”莊某卻說:“養馬就是要它代勞,養著卻不使用它,還不如不養。況且我不能以文章繼家業,如果再不習武事,將來怎麼能為朝廷出力建立功勳呢?”客人答不上來。有一天,莊某乘馬過澗,因澗寬水深,人翻馬倒,都死於水中。他的靈魂無依托,就投胎到馬腹中。先吃奶,後吃草,不上一年,就膘肥馬壯。馬主人把它賣到驿站中,晝夜當差,不得休息,辛苦無比。才後悔前世做人時,不愛惜牲畜,所以受此報應。有一次馱著驿站役人過山,到險峻的地方,擔心失足傷了人,就緩緩而行。役人卻重加鞭打,莊某的後身雖然口裡說不出來,心中卻發怒說:“我恐怕傷了你,你反而打我,不若投了崖與他一塊死。”正想著要跳下去,忽轉念一想:“人命關天,再造此孽,就越發墮落了。”於是就忍痛挨打,慢步過了險處,役人平安無事。當晚,見了兩個陰差說:“你的難已滿了,可跟我走。”到了一個衙門,有一個冥官據案而坐,對他說:“人與牲畜雖然不同,但都是有生命的。你在前世勞擾眾生,所以就轉生到畜生道,所謂‘出乎爾者及乎爾’也。報應明明白白,絲毫不差。但可喜你發慈悲心,不忍心走上險路害人,這一念的功德,就消除了你過去的罪惡。這回去轉生,該享洪福,切記不要重蹈覆轍,戒之戒之!”命人送往四川一個大姓人家投胎為男子,讀書科舉登第,官至驿傳道,乃上書立法,為驿馬平均勞逸。至今天馬鞍加塊軟襯,就是他留下的恩澤。

  附:明成化年間,宮中喜好寶玩,有宦官說起宣德朝時,曾派遣三保太監下西詳,獲取寶物不計其數。皇上因此命令兵部查問去西洋的路線。當時劉大夏為兵部郎中,就事先把圖冊藏匿起來。尚書項忠讓小吏翻遍了也找不到。劉大夏對項忠說:“三保太監下西洋,勞擾軍民,死了上萬人。縱然取得珍寶,有何益處呢?”項忠走下座位向劉大夏作揖,表示感謝,並指著自己的座位說:“公陰德不小,這個位置不久就屬你了。”

  沈遇為杭州知州,要去上任,每過水堰,都要用幾頭牛牽挽。當時正值盛夏酷暑,官儲役人露宿於堰上。忽聞呼叫排行者說:“明早干什麼?”一個聲音說:“沈幾之子做杭州知州,現今路過這裡,我等又要增加一番勞苦。”又一個聲音說:“沈幾還有兒子做杭州知州啊!”聲音嗚咽悲歎。從官使人去追尋,看到堰上有幾個牛,有的在流淚。眾人感歎說:“怎麼知道這些牛不是沈幾的親朋故舊呢?”沈遇聽說後大驚,馬上命令減輕載荷。沒多久,就升職。

  徐太史有詩:眾生勞擾熟憐渠?五馬驕嘶赴任初。堰畔不須頻喘月,乍聞減載喜何如。

 

上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和諧中的圓滿》之皈依的開示四
下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和諧中的圓滿》之皈依的開示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